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皮质激素致重症水痘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5年,我们收治重症水痘患者17例,其中15例系因病初在基层医院应用糖皮质激素所致。患者年龄5~18岁,发病3~6天入院。12例肌注或静滴地塞米松(10~35mg),3例静滴氢化可的松(100~300mg)。其中出血性水痘6例,大疱性水痘1例,皮疹化脓感染脓毒血症3例,水痘性脑炎、原发性水痘肺炎各2例,心肌炎1例。本组经皮肤局部处理及全身综合性治疗,均治愈,平均住院14.5天。 体会:本组患者均因发热应用激素降温而致病情加重。由于部分基层医务人员对激素引起的不良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尤其对水痘患者),故造成盲目滥用。在对本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我们体会:①加强皮肤护理,促进疱疹结痂,对防止继发感染颇为重要。②对病程长、体弱、消化道痘疹明显者,给予鼻饲、支持疗法,有利于改善病情。③干扰素不失为理想的抗病毒药物。④输新鲜全血可加速病情好转,改善预后;早用、小量、多次输新鲜血可缩短病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脑膜炎(病脑)又称无菌性脑膜炎,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B组,埃可,灰髓炎病毒)、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虫媒病毒、淋巴脉络膜炎病毒,脑、心肌炎病毒、传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中毒性心肌炎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急性中毒性心肌炎临床特点及心电图、心肌酶及心彩超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后,急性中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心肌酶及心彩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动态监测急性中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及心彩超,对于观察疗效及改善预后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超声心电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180例VMC中的53例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损伤性抬高(STE组),以同期收治的非ST段损伤性抬高心肌炎(NSTE组)患者55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的差别。结果 共53例ST段呈损伤性抬高心肌炎中男性比例(79.2%)明显高于女性(20.8%);STE组CTnI、CK、UCG、NT-Pro BNP检出异常例数明显高于非ST抬高组,P<0.05;STE组碎裂QRS波、Q波形成、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二度-三度房室阻滞、左-右束支阻滞、不定型室内阻滞、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STE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者,男性多见,超声心动图、心肌标记物、NT-Pro BNP异常比例高,病情较重,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5.
张英  王磊 《传染病信息》2003,16(1):26-26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疾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主要在儿童。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为高。免疫功能缺陷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特别是AIDS和白血病患者,皮疹多而密集,可呈大疱型,出血性,多脏器损害,中毒症状严重。我院自1990年9月-2000年6月收治播散性水痘4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合并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究心内膜心肌活检(EMB)对此类患者的诊断价值,并明确心肌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因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并行EMB检查的80例患者,按照活检结果的不同,分为心肌炎组及非心肌炎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差异,明确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心肌炎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28例(35.0%)经EMB证实为心肌炎。与非心肌炎组(n=52)相比,心肌炎组(n=28)急性病程(<1个月)的比例更高(13.5%vs. 35.7%,P=0.020),QRS波时限显著延长[(102.2±29.6)ms vs.(117.3±22.9)ms,P=0.022],异常Q波、室内传导阻滞、ST段异常及T波异常的比例均较高(P均<0.05)。此外,心肌炎组较非心肌炎组更易合并心力衰竭(71.4%vs. 15.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病程、合并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T波...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心脏超声检查中症状表现,为超声诊断心肌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心内科病毒性急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观察记录患者心脏结构形态与心肌各部分运动情况。结果患者心律失常主要以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或房性早搏、室性、房性心动过速以及束支传导阻滞等形式表现,分别占17.71%、20.83%、18.75%、14.58%、10.42%、7.29%;同时超声检查还发现患者有心包积液、心功能下降、心腔增大、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增厚以及室壁运动、心肌回声异常等异常现象。结论超声检查虽然缺乏心肌炎特征性表现,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对心肌炎进行鉴别、诊断,仍是一种较为有效可靠地诊断方式,可以有效的、正确的对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炎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和免疫学特征。方法:检测10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甲、乙、丙肝炎病毒抗体,抗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肝功能,磷酸肌酸激酶(CK)和肌钙蛋白T(cTnT),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的改变。结果:103例病毒性心肌炎中肝炎病毒感染28.16%,抗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与肝炎病毒抗体具有相关性(P<.0.05),抗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阳性的肝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肝脏损害程度较抗体阴性患者重(P<0.05~<0.01)。结论:肝炎病毒的感染和抗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参与了心肌炎的发病;抗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可能是肝炎病毒性心肌炎重要免疫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IL-18、TNF-α水平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炎组)和35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IL-18、TNF-α水平,并对心肌炎组IL-18与TNF-α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心肌炎组血清IL-18、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肌炎组患者血清IL-18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IL-18、TNF-α增高可能与其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嗜酸性粒细胞性心肌炎是一种罕见的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炎,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及其导致的心肌坏死、血栓并发症和心内膜心肌纤维化。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为急性爆发性心肌炎或慢性限制性心肌病。心内膜心肌活检是其诊断的金标准,心脏磁共振可进行辅助诊断。病因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多数患者病因不明,首选激素治疗。以下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报道。1病例患者男性,90岁,因"反复中上腹痛4 d"于2018-4-2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心肌炎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连续人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2006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66例(发病时间1个月)。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暴发性心肌炎组(n=30)和非暴发性心肌炎组(n=136)。主要终点事件为死亡、心脏移植、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因心力衰竭再人院或心肌炎复发的复合心血管不良事件。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暴发性心肌炎组和非暴发性心肌炎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分别为30%和0%;长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0.0%和4.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暴发性心肌炎组患者长期心血管预后更差(log-rank检验,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心肌炎患者入院时CK-MB升高大于3倍(OR=5.092,P=0.002)、入院时LVEF低于50%降低(OR=3.589,P=0.038)是心血管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成人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心血管预后较非暴发性心肌炎更差,入院CK-MB升高大于3倍、LVEF低于50%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暴发性心肌炎的早期心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02年1月至2018年2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诊断为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61例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暴发性心肌炎组(n=11)和非暴发性心肌炎组(n=50),比较两组患者入院48h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暴发性心肌炎组ST段抬高、T波倒置的导联数量明显大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Ⅱ导联QRS波振幅明显低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室性心动过速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P均0.05)。暴发性心肌炎组PR间期、QRS间期较非暴发性心肌炎组延长,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P均0.05)。结论:在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中,PR间期延长、QRS间期增宽、QRS波低电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早期心电图表现明显多于非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这些心电图表现对早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俗称“蛇丹”、“缠腰龙”或“蜘蛛疮”,由水痘-带状疱疹的病毒感染引起,是累及神经和皮肤的常见疱疹性皮肤病。我院自2002-2006年采用贴棉灸治疗带状疱疹患者206例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 8例病毒性心肌炎伴发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对其心律失常类型,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伴发缓慢性心律失常类型:心房静止2例,Ⅰ°、Ⅱ°、Ⅲ°房室传导阻滞5 5例,三分支传导阻滞1例。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可伴发缓慢性心律失常,大多数药物治疗有效,少数需行临时起搏或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尤其心房静止及三分支传导阻滞者。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9年10月-2002年10月使用α-干扰素治疗水痘儿童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符合《实用传染病学》(第二版)水痘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为对象,均未接种水痘疫苗者。发病月份多集中在11、12、1、2、3月,4、5、6、10月散发,7、8、9月无住院病例。 1.2 方法将47例患者随机分为α-干扰素治疗组(下称治疗组)26例,常规治疗组21例(下称对照组),2组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成人水痘临床表现的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治疗成人水痘提供有效的经验。方法对我院在2005年1月—2009年1月发生的23例成人水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水痘的临床表现不同于与儿童患者,前驱期长、全身症状重。结论成人水痘患者起病急、全身症状明显,病程长,提示注意成人水痘的鉴别诊断,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17.
水痘感染致脊髓损害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痘感染后脊髓损伤极其罕见。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水痘感染后脑脊髓炎 ,并以“水痘”、“脊髓”为关键词检索CNKI自 1994年至今发表的 5例水痘感染后脊髓损伤病例 ,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 我院于 2 0 0 2年 1月收治的 1例水痘感染后脑脊髓炎 ,CNKI自 1994~ 2 0 0 4报道 5例[1~ 5] ,共 6例。现将我院 1例病例摘要如下。患者女 ,14岁。因“发热、皮疹 7d ,双下肢活动受限、排尿困难 2d”于 2 0 0 2 - 0 1- 14入院。患者入院前 7d发热 ,体温最高 38 5℃ ,同时出现皮疹为疱疹 ,于外院诊断“水痘” ,应用双黄连等抗病…  相似文献   

18.
心肌炎是指心肌的炎症性疾病,以心肌细胞坏死和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根据病因不同,心肌炎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心肌炎可分为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心肌炎和慢性心肌炎;根据组织学特点不同,心肌炎可分为淋巴细胞性心肌炎、巨细胞性心肌炎、嗜酸性粒细胞性心肌炎、心脏结节病、中性粒细胞性心肌炎以及组织病理学难以分类型。同种临床表现的心肌炎可由不同的病因所致,也可有不同的组织学类型,除了对症支持治疗以外,需结合病因、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类型制定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04-2020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趋势变化,提出针对性防控策略.方法 核对并更正17年间攀枝花市未分级及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信息,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事件资料数据.结果 17年间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般和未分级事件各占50.00%;学校事件中,初中及以下人群以水痘居多,水痘事件显著上升;月高峰在6月和12月,其次是4月和9月;高峰年为2005年、2009年和2018-2020年,传染病事件病种增多,特别是输入性和本地新发传染病病种增加;学校事件流行持续时间大于非学校事件(Z=-5.145,P<0.05),学校事件中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具有应急响应时间长(55.00 d,44.75 d)和流行持续时间长(46.00 d,43.57 d)的特点.非学校事件中输入性与本地新发传染病具有确诊时间长、处置复杂和应急响应时间长的特点.结论 未分级传染病事件的报告具有事件预测预警作用.攀枝花市应持续提高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诊断处置水平,拓展传染病检测项目;对少见、新发传染病和输入性传染病应实行分类管理,实施不同的防控策略;学校事件中水痘已成为主要传染病病种,需改变免疫策略及应急处置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从心肌局灶性炎症引起的无症状心肌炎到心肌弥漫性炎症引起的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临床表现各异,短时间内病情急剧进展,出现心源性休克,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阿斯综合征等[1],病情恶化快,病死率达90%以上[2]。对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救治,开展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