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量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骨盆MRI扫描图像数据,分析影响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难易程度的相关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确诊为直肠癌且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术前1周内行盆腔MRI检查。分析患者的MRI测量指标、人口及临床指标、手术难度指标。MRI测量指标包括入口前后径、入口横径、出口前后径、出口横径、中骨盆平面横径、骶骨长度、骶骨深度;人口及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BMI、肿瘤最大径、肿瘤MRI分期、病理分期、环周切缘阳性情况及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手术难度指标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单因素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RI测量指标、人口及临床指标与手术难度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术中出血量相关(P<0.05),入口横径、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骶骨深度与手术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入口横径、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是影响手术时间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骨盆MRI参数中,入口横径越小、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42例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直肠全系膜切除情况、淋巴结清除数量、保肛率、术后排尿功能等。结果:77例直肠癌根治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直肠系膜切除质量腹腔镜组显著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保肛率、淋巴结清除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排尿功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微创、安全、有效,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及术中失血量、直肠系膜切除质量均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附74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3月至2008年7月期间我院行腹腔镜TME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TME,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87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9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0 d,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46 h.远端切缘距肿瘤距离平均为3.1 cm,清除淋巴结数平均为19.7枚.肿瘤下缘距肛缘6 cm以上患者保肛率为97%(29/30).随访时间2~44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无戳孔肿瘤细胞种植或远处转移发生;1例盆腔复发,带瘤生存;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TME能够达到和符合TME的原则,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盆腔MRI评估直肠癌开腹低位前切除术手术难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拟行开腹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且术前接受盆腔MRI检查的66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Dukes分期、T分期及N分期)、MRI检测指标(包括肿瘤至肛缘的距离、坐骨结节间径、坐骨棘间径、盆腔入口前后径、盆腔出口前后径、盆腔深度及肠系膜脂肪面积)和手术难度指标(包括手术时长和术中出血量)。应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手术难度指标与临床病理指标及MRI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手术时长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均无关(P>0.05);术中出血量除与肿瘤最大径呈正相关(P<0.001)外,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无关(P>0.05);MRI检测指标中,手术时长与肿瘤至肛缘的距离、坐骨棘间径呈负相关(P<0.05),与盆腔深度、肠系膜脂肪面积呈正相关(P<0.001),与坐骨结节间径、盆腔入口前后径及盆腔出口前后径无关(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难易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112例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手术难度的因素,再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确定手术难度的相关因素。结果:手术时间130~210 min,中位时间180 min;术中出血量60~150 ml,中位出血量85 ml。8例(7.1%)中转开腹,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难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为男性(P=0.001,OR=13.616)、BMI≥28 kg/m2(P=0.02,OR=16.566)、肿瘤长径≥4 cm(P=0.000,OR=25.440)、肿瘤距肛缘距离<6 cm(P=0.000,OR=70.133)、骨盆坐骨棘间径<9.5 cm(P=0.001,OR=21.503)、骨盆骶尾间距≥12.2 cm(P=0.045,OR=4.320)。结论:男性、肥胖、肿瘤体积大、位置低及深窄骨盆的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难度较大。术前明确影响手术难度的相关因素可评估手术风险,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3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年龄、性别、术前白蛋白水平、直肠癌病理类型、TNM分期、Duke分期、肿瘤直径、肿瘤距肛缘距离、术前合并症与术后吻合口瘘的关系,探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大口径肛管引流减压、术中游离脾曲及盆腔引流对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作用。共7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6.80%。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0岁、术前合并糖尿病或肠梗阻、Duke分期C或D、肿瘤距肛缘的距离7 cm与吻合口瘘相关(P0.05),而性别、术前白蛋白水平、病理类型、TNM分期、肿瘤直径和术前合并高血压与吻合口瘘不相关(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术前合并糖尿病或肠梗阻、Duke分期、肿瘤距肛缘距离均为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大口径肛管引流减压、术中游离脾曲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降低(P0.05),而盆腔引流对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年龄、术前合并糖尿病或肠梗阻、Duke分期、肿瘤距肛缘的距离是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大口径肛管引流减压、术中游离脾曲可有效预防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而为临床上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671例行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吻合口瘘分为两组,对年龄、性别、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术前肠道梗阻、高血压病、糖尿病、术后高血糖、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后低蛋白血症、吻合方式、病理类型、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Dukes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出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48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7.1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术前肠道梗阻、术后低蛋白血症、术后高血糖等因素与吻合口瘘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支持以上因素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术前肠道梗阻、术后高血糖、术后低蛋白血症是行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观点认为低位直肠癌需行Miles手术,随着低位直肠癌远端肠管切除2 cm安全距离的认识、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对于低位直肠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已成为主流术式。而部分直肠肿瘤距肛缘4~6 cm或肥胖、盆腔狭窄,无法经腹手术完成远端直肠的关闭、切割及直肠、  相似文献   

9.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价值.方法119例直肠癌患者,肿瘤距肛缘均在8 cm以内.54例应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传统组),65例应用TME治疗(TME组).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和局部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TME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8 min,术中失血量100mL,而传统组则为182min,34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9.23%和35.18%(P<0.01).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局部复发率低,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间30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保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腹腔镜组),与同期32例直肠癌行开腹直肠前切除术(开腹组)作对照.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失血(151.8±19.2)ml,明显少于开腹组(236.5±43.9) ml,P=0.000;手术时间腹腔镜组为(236.7±16.2)min,长于开腹组的(195.9±10.9)min,P=0.000;腹腔镜组肠道功能恢复为(2.4±0.6)d,早于开腹组的(2.9±0.5)d,P=0.001;且住院时间短(P=0.000);腹腔镜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6.7%(2/30)、31.3%(10/32),P=0.014,腹腔镜组吻合口漏1例、肠梗阻1例,开腹组吻合口漏2例、肠梗阻3例,开腹组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和切口疝各1例,术后发生肺不张1例;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1.95±1.73)枚,开腹组为(11.65±1.40)枚(P=0.465);肿瘤距下切缘距离腹腔镜组为(4.46±1.19) cm,开腹组为(4.58±0.68) cm(P=0.647);下切缘阴性率均为100%,术后病理分期及生存时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住院费用仍较高(P<0.01).结论 腹腔镜保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根治效果与开腹术一样彻底,但住院费用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在学习曲线内长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