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宝石CT阴茎海绵体造影在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中的诊疗价值。方法通过阴茎彩色多普勒(CDDU)初步检查怀疑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的126例患者,行CT下阴茎海绵体造影明确是否为静脉性ED,评估阴茎海绵体静脉漏的位置及范围。结果通过CT阴茎海绵体造影图像显示:10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阴茎海绵体静脉漏,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静脉漏类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82例采取保守治疗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6个月随访勃起硬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23例保守治疗无效患者采取手术治疗,10例行阴茎海绵体静脉漏介入栓塞术,13例阴茎背深静脉结扎术。术后3个月随访,行阴茎海绵体静脉漏介入栓塞术10例患者,7例患者阴茎勃起充分,2例勃起硬度稍差,1例治疗无效。13例行阴茎背深静脉结扎术患者,8例勃起硬度较前有明显改善,5例勃起硬度无明显改变。结论宝石CT阴茎海绵体造影可更清楚的显示阴茎海绵体静脉漏病变区域及范围,既能为静脉性ED的诊断提供提供解剖学依据,还可以对静脉行ED治疗方式选择提供重要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特殊检查的临床应用(附10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双功能超声、阴部内动脉造影和海绵体造影三项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D)主要特殊检查结合海绵体血管活性药物注射,对血管性ED动脉功能和静脉关闭机制进行评估。方法105例血管性ED,其中12例有骨盆骨折尿道断裂。本组病人先行阴茎双功能超声检查,判断动脉功能和静脉关闭机制异常情况。外伤动脉性ED病人进一步行阴部内动脉造影,静脉性ED进一步行海绵体造影。结果(1)阴茎双功能超声检查显示,动脉性ED 63例,静脉性ED 42例;(2)12例外伤性动脉性ED阴部内动脉造影显示,阴茎勃起供血动脉受损,包括阴茎动脉主干狭窄、断裂和阴部内动脉断裂;(3)42例静脉性ED阴茎海绵体造影显示静脉漏,包括背深静脉漏、脚静脉漏、海绵体间静脉漏和混合性静脉漏。结论(1)双功能超声检查提供了阴茎勃起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客观数据,可鉴别动脉功能或静脉关闭机制异常,为血管性ED第一线检查方法;(2)动脉造影检查可对阴茎供血动脉病变损伤部位进行解剖定位;(3)海绵体造影检查提供了静脉漏病变的解剖部位,后二项造影检查可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Toshiba320排动态容积CT动态成像技术,探讨320排CT对诊断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应用价值。方法:门诊视听刺激检测仪筛查诊断为ED患者33例,阴茎海绵体局部注射酚妥拉明2 mg+罂粟碱30 mg诱发勃起后,先后从静脉、阴茎海绵体注入碘比醇,分别作320排CT动态容积扫描采集动、静脉期阴茎海绵体图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33例患者中29例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引流静脉,所显示的静脉漏分为背深静脉漏7例(24.1%)、脚静脉漏6例(20.7%)、背浅静脉漏3例(10.3%)、间静脉漏1例(3.5%)、海绵体静脉漏2例(6.9%)、混合静脉漏10例(34.5%)。10例患者选择手术治疗,行阴茎背深静脉结扎2例、阴茎背深静脉包埋+脚静脉结扎4例、阴茎脚静脉结扎4例。术后8例获3~12个月随访,2例勃起改善,6例勃起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动态造影是诊断静脉性ED的可靠方法,可准确显示静脉漏的部位,指导临床治疗;相比于阴茎海绵体造影有更清晰的诊断图像、更少的放射剂量及对比剂量、更短的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4.
勃起功能障碍阴茎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病因诊断。方法 130例ED患者通过阴茎海绵体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阴茎海绵体血流动力学和海绵体造影检查。观察并记录阴茎一肱动脉血压指数(penile brachial index,PBI)、海绵体内压(intracavermous pressure,ICP)、维持灌流率(maintenance flow rate,MFR),海绵体内压跌差(pressure loss change,PLC)等项指标及阴茎静脉血管形态。结果 130例ED中有39例为静脉漏,其中15例为动脉血供不足伴静脉漏。海绵体造影显示28例为单纯背深静脉漏,其余11例为背深静脉复合阴茎脚静脉漏。结论 阴茎血流动力学检测可作为ED病因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勃起功能障碍诊断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ED的诊断方法。方法:对365例11个民族拟诊为血管性ED的患者分别采用阴茎海绵体注射试验、阴茎-肱动脉血压指数测定、阴茎彩色双功能超声、阴茎海绵体造影、阴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阴茎动、静脉血池显像等检查。结果:有365、204、168、228、142、136例患者分别接受了上述6种检查。诊断动脉性ED82例,静脉性ED132例,混合性ED57例,原因不明ED94例。不同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是高度个性化疾病,针对ED患者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诊断方法有利于选择高效、经济、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阴茎背深静脉栓塞治疗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应用无水乙醇栓塞阴茎背深静脉治疗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有效性.方法 10例静脉性ED患者行阴茎背深静脉栓塞,其诊断依靠阴茎彩超及海绵体造影.分离阴茎背深静脉后插入静脉导管至前列腺静脉丛,监视下按5:1比例注入无水乙醇及造影剂,直至静脉漏显示消失.结果 随访4~24个月,7例术后恢复勃起,2例1:3服万艾可有效,1例无效,6例治愈无复发,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本研究表明栓塞阴茎背深静脉治疗静脉性ED简单易行、创伤小、安全价廉,有显著的疗效,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长期随访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7.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诊断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ED)的诊断方法。 方法 对 186例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分别采取国际勃起功能评分 (IIEF 5 )、阴茎海绵体注射 (ICI)试验、血清性激素 (LH、T、PRL和E2 )测定、阴茎彩色双功能超声、阴茎海绵体造影及球海绵体肌反射潜伏时间等检查。 结果 有186、71、2 8、4 5、2 1和 17例患者分别接受了上述检查 ,诊断心理性ED 4 6例 ,动脉性ED 6例 ,静脉性ED 15例 ,内分泌性ED 3例 ,神经性ED 3例 ,混合性ED 10例 ,原因不明 10 3例。 结论 ED是高度个性化疾病 ,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诊断方法 ,有利于选择高效、经济、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茎海绵体动态测压及造影(DICC)的操作流程及其在静脉型勃起功能障碍(VE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临床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筛选阴茎海绵体注射试验(ICI)阴性、高度怀疑VED的103例ED患者,对其进行DICC,对比观察检查结果维持灌注速度(FTM)和海绵体压力衰退值(PD)。结果:21例检查结果正常,其余VED患者根据其FTM和PD分为可疑静脉漏(5例)及轻度(39例)、中度(25例)、重度(13例)静脉漏;仅4例出现阴茎皮下血肿,3~5 d后均消失,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DICC诊断VED微创、可靠、安全、可重复性高,可依据其检查结果将患者做进一步分类。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观察多普勒超声技术配合阴茎海绵体注射在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20例疑血管性ED患者在阴茎注射PGE1后5min、10min和20min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阴茎血流动力学变化,指标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血流阻力指数(RI)。另100例心因性ED设为对照组。第一次注射后勃起不佳的患者3d后增加PGE1剂量重新检测。结果120例患者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其中有动脉性ED者34例,静脉性ED 55例,混合血管性31例。ICI后不同时间的多普勒测量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有一定差异。结论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有一定意义。阴茎海绵体注射药物后须动态观察阴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在8例尸体阴茎静脉解剖研究基础上,对70例阳萎患者作动态阴茎海绵体造影,发现静脉漏52例,均为罌粟碱试验阴性者。18例阳性者无静脉漏。依漏出部位及流向将静脉性阳萎分为五型。32例经手术证实了诊断。我们认为该分型方法比较客观地反映出造影征象与静脉漏解剖部位间的对应关系,有助于静脉性阳萎的诊断及手术途径的选择。并提出罌粟碱试验(一)应是选择阴茎海绵体造影的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