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过敏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一个品种—青霉素的引入临床,对人类控制细菌性感染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开创了抗生素的新纪元。在抗生素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青霉素类药及和它同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头孢菌素类药由于杀菌力强、疗效高、剂量范围广等特点,在抗感染疾病治疗药中占有重要地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所有抗生素中毒性最低的,一般没有毒性反应,其最常见的副反应是过敏反应,其中青霉素类的发生率居各类药物首位,头孢菌素类发生率约为青霉素类的10~30%,在这些过敏反应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类药物的应用。现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反应中常见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4.
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临床药理特点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为典型类和非典型类。典型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又分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的替卡西林、夫卡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的抗菌谱比青霉素G广、抗绿脓杆菌作用较强,但不耐酶。现开发了耐酶性能好,抗绿脓力作用强的福来西林;强效广谱的阿扑西林以及高效、广谱、耐酶性能好,可口服的新一代β-内酰胺类的sanfetrinem。 相似文献
6.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环类及碳青霉稀环类 ,其中以前两种在临床使用广泛。据有关报道 ,此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 (ADR)在数量方面为各类药物之首。为了减少和避免其ADR的发生 ,达到合理和安全用药 ,提高医疗水平 ,我院从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8月间收集了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引起的ADR30例 ,就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在我院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8月间 ,共发现 30例由β-内 酰胺引起的ADR。采用国家卫生部ADRS监察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 ,按肯定、很可能、可能、… 相似文献
7.
吴海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21(2):201-202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其化学结构中具有一个内酰胺环的抗生素 ,临床最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由于它们毒性低 ,吸收迅速 ,抗菌广谱 ,而被临床广泛应用。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变态反应 ,也可能发生毒性反应 ,故而在使用前对青霉素类必须做药物过敏试验 ,头孢菌素类则要求青霉素皮试阳性者禁止使用。最近 ,在我院门诊使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的患者中 ,连续出现 2 6例用药不良反应 ,青霉素皮试均为阴性 ,且无过敏史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2 6例 ,男 7例 ,女 19例 ,年龄14~ 6 1岁 ;上呼吸道… 相似文献
8.
9.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市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非常重要和常用的抗生素,在抗生素使用中所占比例很大。本文在概括β—内酰胺类中青霉素类、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和酶抑制剂类抗生素的基础上,运用SWOT理论对此类抗生素分别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分析.从而得到此类抗生素发展的SWOT组合方案,为企业投资和β—内酰胺类类抗生素的生产企业以及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调整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正>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其中青霉素类包括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钠、氨苄青霉素钠、邻氯青霉素钠等。头孢菌素类包括头孢噻吩钠、头孢唑啉钠、头孢氨苄、头孢噻肟钠等。因为此二类抗生素在结构中均有β内酰胺环,故统称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些医院用青霉素皮试替代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皮试做为常规,而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不宜相互替代,报告如下。 例1:男,48岁,肺内感染,在使用青霉素过程中,加氨苄 相似文献
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副作用小等特点,因此在抗感染药物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应用的日趋广泛,耐药菌越来越多。由于β-内酰胺酶的产生,使β-内酰胺类药物的有效性急剧降低。其中一些虽对β-内酰胺酶稳定,但由于肾脏中存在的肾脱氢肽酶的降解,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因此,开发酶抑制剂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介绍几种应运而生的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 1.安灭菌:又称奥格门丁(Angmentin),是由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以2:1所组成。克拉维酸对耐药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有强力抑制作用,与阿莫西林联用,可使阿莫西林不被β-内酰胺酶水解。耐阿莫西林的脆弱拟杆菌、变形菌属、淋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敏感,临床用于许多重症感染如妇科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外科术后感染的预防等。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和腹泻,如发生荨麻疹和严重的麻疹样皮疹时,则应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14.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方法 总结并分析近年来的文献。结果 该类抗生素是繁殖期杀菌剂 ,对大多数细菌只有极小的浓度依赖性杀菌作用 ,且其后效作用和半衰期均较短 ,应每 4~ 8h给药 1次。目前耐药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部分G-杆菌比较常见。结论 临床应掌握该类抗生素的应用指征和药物作用特点 ,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对耐药菌应合理配伍用药或加用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高效、低毒的快速杀菌剂,也是当今世界开放抗生素的中心。该类药物所致的过敏性休克虽不多见,但却是凶险致命的急症之一,临床各科及基层诊所均可遇到。现将1973年以来我们抢救的20例β-内酰胺类过敏性休克的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找出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抗生素合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方法 以叠加含药纸片法和相邻纸片法与单片法,比较观察两种抗生素的协同累加作用。结果 奈替米星与替卡西林/棒酸,叠加时,或与头允唑肟相叠架时,抑菌圈明显增大。哌拉西林与头孢噻肟或与卡比西林相叠加时、抑菌圈也明显增大。用纸片相邻法也显示同样的结果。结论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不同的β-内酰胺类抗生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