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陈伟  张贺喜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2):156-156
目的:探索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方法:分析3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FB)确诊的EBTB患者影像学表现。结果:36例EBTE患者24例行CT检查,有19例提示EBTB,均根据支气管壁毛糙、狭窄或闭塞而得到提示,36例EBTB患者合并肺叶或肺段不张9例,全肺不张2例,合并肺结核、胸膜炎、支气管扩张及肺脓肿共25例。FB检查结果,17例有炎症浸润型病变,14例有狭窄闭塞型病变,5例为增殖或溃疡型病变。36例FB涂片检查中34例阳性,13例痰涂片抗酸染色为阳性。结论:EBTB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胸部X线不能明确。CT诊断并结合临床有一定价值,确诊主要依靠FB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1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误诊误治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民乐县妇幼保健院1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针对临床诊断、检查、治疗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儿因“咳嗽、咳痰急性加重3 d”,以“支气管肺炎(非重症)”收入院,胸片提示左上肺肺炎。经验性用药治疗3 d患儿发热情况未明显改善。复查胸片提示,左肺可见斑片样高密度影,较前正侧位片未见好转,且高密度影扩大。查胸部CT提示,双肺上叶尖后段继发性肺结核并有增殖灶形成。后转定点医院感染科,予利福平0.4 g、异烟肼0.3 mg等静脉点滴,治疗3周后胸部CT复查较前无明显改善。之后转省级医院儿科就诊,行DNA-病原微生物检测,发现肺炎支原体,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给予进口阿奇霉素静脉滴注,一周后患儿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持续性发热、剧烈咳嗽,但肺部体征不明显的患儿,应意识到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可能,注意与肺结核鉴别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炎型肺癌的临床资料及其胸部X光、CT表现。结果 9例肺炎型肺癌初诊时8例诊断为肺炎,1例X光胸片疑似肺结核时CT诊断为肺炎。9例均抗感染治疗无效后,取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癌,其中腺癌8例,鳞癌1例。9例肺癌表现为:中下肺叶8例,上叶1例;局灶单发8例,多发1例;右肺7例,左肺1例,双肺多发1例;9例均靠近肺野外围,呈节段性或大叶性实变,边界模糊,呈毛玻璃样变,病灶内见空气支气管征3例,空泡征2例;胸部X光片均表现为淡薄片状阴影,无明确边界;9例均抗感染治疗无效,其中3例进展。结论肺炎型肺癌的临床表现与一般肺炎相似,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但和一般肺炎的鉴别仍较困难;对中年以上人群,X线胸片发现节段性或大叶性肺炎或肺不张时,应行CT检查,影像医师在诊断肺炎的同时,不应排除肺炎型肺癌的诊断可能,临床医师在积极抗感染治疗后应短期跟踪复查,对病灶吸收不明显的患者,应及时行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延缓吸收性肺炎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肺炎的胸部X线平片和CT扫描所呈现的影像学改变治疗后未能预期吸收消散,称之为肺炎延缓吸收。肺结核以及部分非感染性疾病亦有类似表现,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为了探讨影响肺炎吸收的因素,现将我院1992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延缓吸收性肺炎6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61例均诊断为肺炎,其中男35例,女26例;年龄19~88岁,平均56.7岁,>60岁41例。61例中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11例,充血性心衰7例,支气管扩张2例,糖尿病3例,肾移植术后2例,矽肺1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患者的胸部CT和临床资料,探讨胸部CT表现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2007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PAP患者15例,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17 ~ 53岁,平均37.8岁.12例经临床资料和支气管肺泡灌洗证实,3例经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15例患者共接受26次胸部CT检查,其中1、2、3次胸部CT检查分别为7、5、3例;病例均行肺功能检查.10例共行34次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每例BAL治疗1~6次,7例BAL后复查胸部CT.结果 所有病例双肺可见广泛分布的实变影或磨玻璃影,13例次胸部CT见“碎石路”征,即肺部磨玻璃影背景下伴有网状影,12例次小叶间隔增厚,9例次肺纤维化.多数病例肺部病变分布不均,呈“地图样”,部分病例肺部病变呈均匀弥漫分布.BAL治疗后复查CT,肺部病变明显好转,病变范围缩小,密度减低.结论 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CT典型表现为双肺广泛分布的实变影、磨玻璃影和“碎石路”征,BAL治疗前后动态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误诊原因,提高对老年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被误诊67例老年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情复杂,伴发病多,易误诊、漏诊。67例病例中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28例,肺炎11例,肺结核10例,肺脓肿2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喉炎2例,骨、关节病3例,脑血管疾病3例,癫痫2例,慢性肾炎1例,皮肤过敏1例。结论:对老年肺部疾患应提高认识,综合分析,尽早作 X 线胸片、胸部 CT、纤维支气管镜及肺穿刺活检等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7.
刘玮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3):1098-1099
目的观察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胸部CT表现,探讨胸部CT扫描对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例复发性多软骨炎的特征性胸部CT表现。结果胸部CT检查主要表现为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管壁增厚或伴钙化,其中气管壁增厚4例;气管、主支气管狭窄2例;气管软骨变形伴钙化1例。结论胸部CT检查能够准确、快速地评价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呼吸道的情况,对于复发性多软骨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肺炎乃肺部急性感染,但因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体质弱,机体反应性差,起病缓慢,再加胸部X线表现不典型,而往往误诊为肺结核,本院近6年共收治老年肺炎62例,其中误诊为肺结核的18例,本文18例老年肺炎开始均首先考虑肺结核而给予强四化抗痨,但经过同时加用抗感染治疗,肺内病变较快吸收,停用抗痨药,经随访观察,肺内病变无一复发,证实为肺部炎症,本组病例提示:老年肺炎误诊为肺结核原因:(1)老年患者起病缓慢;(2)中毒症状轻,酷似结核慢性中毒症状,多为咳嗽、低烧、有时咯血、乏力、纳差;(3)某些化验检查不典型,如白细胞正常或轻、中度增高,血沉偏快;(4)胸片可为多部位,双肺野表现,且有可能出现胸膜改变,偶有空洞;(5)病变吸收好转缓慢,本组15—90d不等。笔者认为,为避免误诊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重视细菌学检查,反复进行包括抗酸菌在内的各种病原菌检查,尽量于投药前送检;(2)注意动态观察胸部X线变化,稍有怀疑应于2周内复查,必要时行胸部CT;(3)客观分析某些实验室检查,如血白细胞、血沉变化;(4)如遇到慢性起病的老年病人,应考虑到群体发病的特殊性,在考虑到肺结核疾病的同时,应首先抗炎治疗除外炎症;(5)注意随访观察,这样可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阻塞性肺炎在早期中心型肺癌常规胸部X线影像与CT影像的诊断意义。方法:本组经手术和支纤镜活检病理证实的早期中心型肺癌7例,男5例,女2例,部行常规摄胸部正位像;2例行侧位像。同时7例均行CT扫描;5例可疑作增强扫描。结果:7例病例中常规胸部X线影像表现为炎症的:右肺中叶3例,下野1例,左肺中、下野各1例,其中左右肺门增大各1例,但有1例显示正常。CT影像表现4例支气管腔内呈菜花样肿块影,1例支气管腔内呈类似梭形的肿块影。2例肺门肿大的块影呈分叶状。结论:CT影像学检查对早期病变较小的中心型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能够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卜建华  江志勇 《中原医刊》2003,30(22):49-49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胸片X线表现。方法:全部病例均摄胸部正位片,采用高KV、低毫安、短时间摄片。结果 临床分析54例胸片X线表现。结果:支气管肺炎24例;吸入性肺炎27例;其中大病灶8例,大叶或节段肺炎19例,间质肺炎2例,胸片正常1例。结论:新生儿肺炎x线表现分为间质型、实质型、混合型三种类型。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内膜结核致肺不张17例纤支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蓉萍  韩忠  王才春  林仙 《中国热带医学》2007,7(5):761-761,772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致肺不张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7例诊断为支气管内膜结核致肺不张病人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肉芽肿型5例,瘢痕型7例,炎症型4例,溃疡型1例,以内芽肿型和瘢痕型多见(12/17)70.6%;纤支镜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者10例(10/17)58.8%,手术后病理证实4例(4/17)23.5%,刷检物和(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找到结核杆菌3例(3/17)17.6%。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支气管内膜结核致肺不张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检在肺结核患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12月住院疑诊肺结核的患儿67例,均行PPD试验、红细胞沉降率、胸部CT、TSPOT.TB、支气管镜检(包括灌洗液作结核杆菌培养、荧光定量PCR和病理活检)检查。结果经检查临床确诊肺结核49例,慢性或迁延性肺炎9例,咳嗽变异性哮喘7例,支气管异物1例,淋巴瘤1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炎性浸润型18例(36.7%),干酪坏死型5例(10.2%),肉芽增殖型11例(22.5%),瘢痕狭窄型15例(30.6%)。单项检测结核菌培养和病理活检与临床诊断相比较,一致性差(Kappa值分别为0.09和0.29),T-SPOT.TB和FQ-PCR单项检测与临床诊断结果相比,一致性一般(Kappa值分别为0.54和0.46)。联合检测:纤维支气管镜检测(FQ-PCR+结核菌培养+病理活检)与临床诊断结果相比,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55);T-SPOT.TB联合FQ-PCR检测,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64),T-SPOT.TB与纤支镜联合检测,一致性极高(Kappa值为0.85)。结论 T-SPOT.TB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为诊断肺结核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经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997年5月一2004年5月,经纤维支气管镜检确诊,并选用微波治疗的支气管结核63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63例纤维支气管镜检前54例误诊,占85.7%。确诊后,在全身和局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波治疗。经1—3次治疗,28例肺不张的复张率为92.9%,23例阻塞性肺炎全部治愈;12例肺结核治疗期间出现的肺不张,复张率为66.7%;疗程结束时.痰菌全部阴转,总治愈率90.5%(57/63)。治疗中胸部不适或隐痛6例(9.5%),1—2天自行消失。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支气管结核,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刘英其  关玉华 《河北医学》2001,7(12):1063-1065
目的 :探索单纯性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早期确诊手段。方法 :分析 5 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单纯性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以及确诊前病程。结果 :5 8例中主要症状包括 :咳嗽 5 4例 ,发热 2 2例 ,咯血 14例 ,气促 8例 ,消瘦 7例 ,胸痛 5例 ,喘鸣 2例。 36例胸部X线表现未见异常。纤支镜检查示 :充血水肿型占 4 8.2 8% ,溃疡肉芽肿型占 10 .34% ,增殖型占 2 9.31% ,瘢痕狭窄型占 12 .0 7%。 5 8例FB术前行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检查有16例阳性 (2 7.5 9% ) ,痰培养结核菌有 19例阳性 (32 .76 % ) ,5 8例经FB刷片行抗酸杆菌检查 ,有 2 6例阳性 (44.83% ) ,32例行活组织检查证实为结核有 11例 (34.38% ) ,确诊前误诊为其它疾病有 39例 ,误诊率为 6 7.2 4 %。结论 :单纯性支气管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胸部X线表现正常不能排除支气管结核 ,确诊主要依靠纤支镜及痰结核菌检查。对不明原因低热和呼吸道症状经积极治疗无效者 ,应怀疑支气管结核及早行支纤镜检查。行镜下常规刷检找抗酸杆菌及取活体组织病理活检对单纯性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6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8例患者被确诊以前52例误诊,占76.5%;16例漏诊,占23.5%。268例中有31例并发支气管内膜异常改变,占45.6%;病变分布与胸部影像学显示的叶段基本符合。3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发现病灶并进行取材。4对镜下无异常改变患者应用影像学定位或在X线透视下可进行病灶盲检和刷检取材。5经活检病理诊断为肺结核44例,占64.7%;经刷检细菌学检查诊断为肺结核24例,占35.3%。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在确诊肺结核,减少误诊率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建议对临床可疑肺结核,但痰菌阴性;咯血原因不明者;肺不张原因不明者;诊断为肺炎,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者及胸部影像学检查酷似肺癌者尽早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VB)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5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病理证实的中央型肺癌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检查。用16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后,将数据建成CTVB图像进行分析,并与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对照,其中30例与病理标本进行对照。结果CTVB显示100%的段以上支气管和90%以上的亚段支气管。肿瘤呈块状或结节状,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结论 评价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酷似纤维支气管镜所见,能较好地辅助判断中央型肺癌的位置和支气管狭窄程度,结合其他三维重建功能,能同时显示管壁的厚度和肿瘤向管腔外侵犯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酷似支气管肺癌的支气管内膜结核33例,并指出X线胸片及纤支镜直视检查不能作出定性诊断时,纤支镜活检和刷检对诊断将起决定作用。同时提出在正规抗痨治疗的同时,经纤支镜病变支气管滴注或/及病变粘膜下注射抗痨药治疗可防止病变继续发展、加速治愈过程。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结核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索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48例1995-2001年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纤支镜检查结果。结果:48例患者中青年女性明显高于其他组占66.7%(32/48),咳嗽42例(87.5%),咯血10例(20.8%),胸痛13例(27%),气促28例(58.3%),发热12例(25%),乏力盗汗19例(39.5%)。胸片及CT示:肺内浸润渗出性病灶32例(66.7),空调6例(12.5%),肺不张20例(41.7%),阻塞性肺炎18例(37.5%),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9例(18%),痰涂片结核菌阳性率为37.5%,纤支镜刷检结核菌阳性率为45.8%,组织活检中57.5%证实为结核。结论:当有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时,应行胸部X线、CT检查,有条件者行张支镜检查,纤支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结核最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气管、支气管结核4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纤维支气管镜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表现,引起临床医生对此病的重视,提高诊断率,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采用Olympus纤维支气管镜对气管,支气管进行常规检查,根据需要进行活检,刷检和灌洗。结果:41例中33例经活检,刷检和灌洗证实为结核,8例经抗结核治疗后病变吸收证实为结核。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是目前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扫描和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支气管结核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进行CT扫描和支气管镜检查,分析两个检查手段在支气管结核诊断方面的影像学特征。结果根据CT扫描以及支气管镜显示,确诊62例(65.26%)支气管管腔狭窄,23例(24.21%)支气管管腔阻塞以及10例(10.52%)肺不张;81例患者为单侧支气管病变,其中左侧27例,右侧54例,10例患者为在双侧支气管病变,另4例患者发生在气管下段。支气管镜、CT诊断支气管结核的确诊率均为100%(95/95);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表现以支气管管壁增厚(53.6%)、粘膜充血较多见(47.3%)。结论 CT、支气管镜对支气管结核的确诊率均较高,联合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相关资料,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