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多种胆道手术需放置T管引流 ,术后拔除T管时由于T管周围窦道形成不完全 ,胆汁渗漏至腹腔 ,胆汁刺激腹膜 ,常形成胆汁性腹膜炎。我院亦有类似情况发生 ,治疗较为棘手 ,部分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我院外科发扬中医药之长 ,对T管拔除术后 2 0例胆汁性腹膜炎患者以通腑四物汤为主治疗 ,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性 5例 ,女性 15例 ;年龄 30岁以下 2例 ,31~ 5 0岁 4例 ,5 1~ 6 0岁 3例 ,6 0岁以上 11例 ;单纯胆总管扩张 2例 ,胆总管结石 12例 ,胰腺炎 4例 ,其它病因 2例。全部患者在T管拔除术后均有右上腹疼痛、腹胀、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拔“T”形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0例拔“T”形管后致胆汁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误拔“T”形管1例,常规拔除“T”形管9例。1例非手术治疗治愈,余9例均行手术治疗。结论窦道形成缺陷、胆总管愈合缺陷、胆总管出血不畅、拔管损伤和误拔“T”形管是拔“T”形管致胆汁性腹膜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诊断、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肝胆微创外科出现的8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病历资料。结果:术中发现胆总管损伤8例,术中均行T管引流,腹腔置引流管,均无胆漏、黄疸、胆汁性腹膜炎发生,术后1周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3—4周拔除T管痊愈出院,随访2年均未发生胆道狭窄。结论:胆管损伤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术中发现胆道扩张器经胆总管进入腹腔,注水试验阳性、胆道镜检发现胆总管远端假道形成即可诊断,对单纯性胆总管假道形成,胆总管无梗阻病例,术中常规放置胆总管T管引流、腹腔引流管,术后保持T管、腹腔引流管通畅,适当延长腹腔引流管及T管引流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院行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201例病人中,因拔T管后并发胆漏而致胆汁性腹膜炎2例,其发生率约0.98%。本文就其发生原因及防治分析如下,以吸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由于基层医院一般都河作胆囊切除手术,因而术中误伤肝外胆管的病例也随之增多,尽管文献一再告诫术者谨慎,但误伤胆管的发生率仍在O.1%~O.5%左右[1]。我科自1981~1997年,共收治8例肝外胆管损伤,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5例。年龄32~54岁,平均41岁。8例均为择期手术。其中,3例为术中发现切断胆总管,即刻行胆总管端端吻合,置“T”管引流,均治愈。1例术后2天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每日约10OmL,天黄疽,保守治疗,胆汁逐日减少,1个月痊愈。4例分别在术后24小时.因黄疽、发热,腹腔管引流出较多胆汁,诊断胆管损…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胆系疾患,多发于儿童,60%发病于10岁以前。我在进修期间收集了江苏省人民医院1981~1990年收治的先生性胆总管囊肿16例,兹报告及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中,男6例,女10例,男女之比为1:1.6。年龄最小为44天,最大为62岁,<10岁11例。成人5例。1.2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就诊时主要表现为腹痛、黄疽、腹部包块等,具有典型三联征者4例,见附表。附表1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主要症状体征本组病例并发胆道感染9例,均有发热及白细胞升高;并发胆结石者2例、囊肿穿孔胆汁性腹膜炎1例。6…  相似文献   

7.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是肝胆外科最常用的方法,T管拔除后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临床发生率约1%。此种并发症是临床上虽不常见,但易导致严重后果。我院近10a来经治疗T管拔除后胆漏6例,现对其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8.
胆管术后胆漏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是普外科常见手术。拔T管后发生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是其严重的并发症。本院2001年7月-2005年4月发生拔T管后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11例,因及时发现并处理,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T管引流是胆管手术中最常见的引流方法 ,但拔除T管后胆漏时有发生。现将本院 1990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 8例T管拔出后发生胆漏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5 9岁。均因胆总管结石而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术后 2~ 3周常规行T管造影  相似文献   

10.
T管引流是处理胆管疾患的常用方法,T管拔除后引起胆漏及胆汁性腹膜炎是 胆管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990年1月-2004年8月,本院共收治18例T管拔除后致胆漏及胆汁性腹膜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91~1997年共收治院内外胆道术后胆漏患者11例,现总结我科诊治此症病例的经验和教训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4例,女7例;年龄30~81岁,平均55.5岁;其中,胆囊结石、胆囊炎3例,胆囊息肉1例;胆总管结石伴梗阻1例;胆囊并总胆管结石4例;重症胆管炎2例。施行手术为:单纯胆囊切除4例(其中逆行切除1例,顺行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4例,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3例。胆漏除术中即时发现外,主要表现为手术后腹痛、腹胀、发热及腹膜炎体征。部分病人腹腔引流物为胆汁。其中2例因外院发现病人有…  相似文献   

12.
T管拔除后胆漏的诊治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是肝胆外科最常用的方法,T管拔除后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临床发生率约1%[1]。此种并发症是临床上虽不常见,但易导致严重后果。我院近10 a来经治疗T管拔除后胆漏6例,现对其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作一讨论。1临床资料1995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治疗T管拔除后胆漏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8~70岁,平均54岁。术前均经B超或CT检查诊断为胆石症,2例有慢性胆囊炎病史,系急性发作而入院行急诊手术,其余均为择期手术。本组病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3例有合并症(糖尿病1例,贫血1例,低蛋白血1例)。所有病例术前胆总…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5~1992年共收治胆总管囊肿5例,现将诊治问题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例,女4例,年龄5~32岁。4例以腹痛、发热、黄疽等症状急诊入院;1例以反复发作右上腹痛、间歇性黄疸、腹部肿块等症状和体征择期入院。术前全部病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为胆总管囊肿。2例伴胆翼结石,1例伴右肝管结石。术中发现胆总管囊肿最大25cm×20cm×20cm,囊内蓄积胆汁1500~2000mL。1.2术式及方法:本组手术式均采用保留胆总管囊肿后壁外层切除术及肝总管空肠Rolx—Y吻合术。上述方法如下:取Kocher氏切口或右下腹腹直肌…  相似文献   

14.
T管引流在肝胆外科中应用非常广泛,放置T管有利于解除胆系梗阻,引流胆汁,控制感染,是肝胆外科胆总管探查术后一项常规安全的措施,加强T管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11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1997~1998年我科收治胆系结石患者110例,男28例,女92例,其中阻塞性黄疸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2例,胆囊切除后再发胆总管结石14例,胆管癌2例.均采取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2观察及护理2.1妥善固定T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T管脱出。一般T管在引出腹壁时与皮肤缝扎固定外,…  相似文献   

15.
重力滴注法T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总管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后T管引流是胆管外科临床基本操作。拔除T管前需要常规造影检查排除结石残留、胆总管下端狭窄,了解胆总管通畅情况等。2004年5月—2006年3月本院应用重力滴注法行T管造影,避免了传统注射法T管造影引起的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胆总管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后T管引流的患者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23~67岁,平均42·3岁。一般在术后2周,患者夹管后无发热、黄疸、腹痛腹胀等症状后行T管造影。1·2造影方法造影剂:30%复方泛影葡胺。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T管,以输液器滴注造影剂,压力25 cm…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对T型管拔除后,患者引发胆汁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治疗进行探讨。方法:收集并分析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2间,经过T管拔除后并发胆汁性腹膜炎的50例患者的资料,并逐一分析导致胆汁性腹膜炎并发的原因、临床治疗以及预防对策等内容。结果:50例胆漏导致的胆汁性腹膜炎患者当中,实施手术治疗为22例,非手术治疗的为12例、行鼻胆管外引流治疗的16例,所有的病惠经过有效的治疗,均好转出院,无出现死亡现象。结论:T型管拔除后,引发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是由于拔管损伤或者裁剪不当、胆总管的愈合存在缺陷以及误拔T管、管道撕裂等造成的。出现胆汁性腹膜炎时,应重点预防、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胃癌手术后胆汁返流是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阻碍术后辅助化疗的一个重要因素。我科自1996年1月~1997年12月分别用气滞胃痛冲剂和吗丁琳片治疗胃癌术后胆汁返流26例一其中,气滞胃病冲剂组15例;吗丁咐片组11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26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胃癌,并经过根冶性全胃切除术或远侧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在手术后1个月至半年复查时均具有胃食管胆汁返流症状、上腹烧灼痛或呕吐胆汁、进食后症状加重、体重减轻等。26例分为两组:气滞胃痛冲剂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52岁。吗丁咐片组11…  相似文献   

18.
“T”管引流术是胆管外科术后有效胆管引流、减压、预防结石残留、防止胆漏和胆管狭窄的基本技术。拔“T”管后胆漏是胆管术后少见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发生率不到1%,但从置管到拔管处理不当会发生明漏及胆汁性腹膜炎的严重并发症。我院1998-2004年共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250例,术后常规拔“T”管,发生胆漏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笔者总结我院自 1993年 8月~ 1999年 10月胆管手术后近期再手术 14例资料 ,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 ,女 8例 ,男 6例 ;年龄32~ 71岁。1.2 首次手术疾病 :单纯胆囊结石 1例 ,胆总管结石 5例 ,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6例 ,胆囊结石并肝管结石2例。1.3 首次手术方式 :胆囊切除 1例 ,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 T字管引流 13例。1.4 再手术原因 :胆总管损伤 1例 ,误拔 T字管 2例 ,常规拔管后胆汁性腹膜炎 4例 ,并发重症胰腺炎 1例 ,胆管结石残留 2例 ,T字管脱落 3例 ,创口裂开致腹腔出血 1例。1.5 再手术距首次…  相似文献   

20.
T管引流是肝胆外科专业常用的手段和方法,是手术治疗胆管结石、胆管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具有减轻胆管压力、促进胆总管愈合的作用。然而术前准备、术中拔管的众多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均可发生拔管后胆瘘。而胆瘘的早期发现、早期正确处理又能让患者转危为安。本院收治胆管结石患者208例,术后均放置T管引流,其中6例T管拔除后出现胆瘘,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82岁,平均46岁。胆总管结石4例,左肝内胆管结石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