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内瘘临床分析32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胆内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1990-12/2006-12共收治胆内瘘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胆内瘘术前诊断率仅为12.5%.患者中胆囊十二指肠瘘68.8%(22/32),胆囊胆总管瘘12.5%(4/32),胆囊肝总管瘘3.1%(1/32),胆囊横结肠瘘6.3%(2/32),胆囊胃瘘6.3%(2/32),胆总管十二指肠瘘3.1%(1/32).胆石性肠梗阻占胆内瘘的6.3%(2/32).本组行择期手术15例.急诊手术17例.平均住院时间16.2 d,术后3例发生胆瘘漏,5例切口感染,2例死亡.结论:胆内瘘术前诊断率低,术中胆道造影有助于明确诊断.发生胆囊炎后及时手术是预防胆内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总结腹腔镜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的方法及经验。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7月对40例因肿瘤导致梗阻性黄疸患者分别行腹腔镜(n=20)或开腹(n=20)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黄疸均迅速消退,术后减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82),无吻合口瘘及胆源性腹膜炎、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P=0.003)、术后切口疼痛评分(P=0.000)两项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临床上安全可行,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微创优势突出,可避免开腹手术引起的一系列弊端。  相似文献   

3.
我院收治胆瘘患者4例,现结合2例谈谈诊治体会。例1女性,36岁。因胆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取石加T形管引流。术后半年引流口溃破,经Oddi氏括约肌切开后痊愈。例2男性,54岁,因胆石症入院,术中发现胆总管远端不通。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十二指肠上吻合术。因术后第6天发现胆瘘而再次手术,术中腹腔内吸出约2000ml胆汁,吻合口前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胆囊炎,胆石症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胆囊炎、胆石症,其中17例作胆囊切除,4例作胆总管切开“T”型管引流术,3例因病人危重作胆囊造瘘术。对术后胆囊炎、胆石症的病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老年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后易发生胆石症,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对这类患者,应及早手术,以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内镜检查证实的33例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3例均经十二指肠镜和ERCP检查明确诊断。其中行横断胆总管及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4例,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7例,非手术治疗5例。30例获随访9个月~11年,其中14例行横断胆总管及胆总管空肠Roux-en-Y治疗者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结论 十二指肠镜和ERCP检查是诊断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的最佳方法,横断胆总管及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瘘口较大的胆总管十二指肠瘘较满意的外科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6.
胆内瘘是胆石症发展过程中少见的并发症,多见于老年患者。1980年5月~1998年2月,我们共收治1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10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2.5岁;胆石症病史10年以上7例,5~10年8例,5年以下3例。1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痛,反复发热13例,黄疸5例,顽固性腹泻4例,术中(或术前钡餐、钡灌肠)见瘘口情况如表1。表1 18例胆内瘘情况十二指肠肝总管横结肠胃窦胆囊颈(管)胆囊体胆囊底胆总管合计1361022224112  手术方法: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其中2例为Mirizzi综合征患者,1例行胆囊大部切除后…  相似文献   

7.
胰瘘(panere-atic fistula,PF)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25%[1-2],常可致腹腔感染或出血,是导致PD术后早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6月至2007年8月期间134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前报告的胆总管原发性结石在胆总管结石症患者中的发生率差别很大,从4%~90%。本文研究522例胆总管结石以图阐明原发性结石、胆管扩张、胆汁感染和胆管系统的炎性病变如何相互起作用,并对上述各参数在临床处理中的特殊意义作一估计。材料和方法:从1964年到1979年,3802例胆道结石手术中522例作胆总管切开,其中342人做了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的手术指征为1.胆总管直径大于1.5cm;2.原发性或郁胆性结石;3.多发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4.第二或第三次胆总管探查。手术进腹后均立即取胆总管的胆汁及管壁标本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对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86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开腹组术中结石取净率为94.8%,住院时间为23.8±7.6d,术后并发胆瘘2例,肝功能衰竭1例,腹腔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内镜组有4例取石失败,改行开腹手术,余均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为94%,住院时间为10.2±5.3d,并发胆道感染2例,十二指肠乳头出血3例。结论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相比,EST 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效果可靠。EST与LC的联合应用可替代大部分开腹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10.
姜旭生  徐克森 《山东医药》2000,40(22):54-5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Vaters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下端癌及胰头癌的经典术式。PD切除范围广、创伤大、时间长、出血多,对患者侵袭较大,术后易发生出血、腹腔感染、胆瘘、胰瘘等并发症,其中以出血(腹腔内手术野出血或消化道出血)和胰瘘为多。因此,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并发症对提高疗效十分重要。1腹腔出血 防止腹腔出血包括两方面:①术前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多有黄疸、肝功能不全、凝血机制不良。因此,术前最好行经十二指肠镜鼻胆管引流或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  相似文献   

11.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十二指肠内瘘是临床少见病例,常规检查方法不易诊断。内镜下经瘘口逆行胆管造影及取胆管结石是最好诊断和治疗方法,我们在近3年进行内镜下逆行胰肌管造影术(ERCP)检查580例,共发现该病14例,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4例患者中,男6例,女8例,年龄32—75岁,平均48岁。全部患者均经B超和CT诊断为胆总管结石,ERCP后确诊为胆管十二指肠内瘘。患者中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例、胆囊结石2例、有胆囊结石手术切除史者6例、乳头旁憩室者3例、十二指肠球部或降部溃疡4例;伴有肝功能异常并黄疸者8例、血白细胞升高者12例。2.器械:日本产十二指肠镜、碎石篮,美国产碎石/取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常见的胆石症、胆系感染对肝脏的病理损害及其临床意义,作者对60例胆石症、胆系感染患者术中进行了肝脏活检,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资料与方法本组资料均为本院中西医结合病房1983年1月至1984年12月的胆道手术病例,排除肝炎病史.60例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1岁,平均45.6岁.60例中胆囊结石28例,其中19例并发感染;胆囊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及肝内胆管结石并感染各16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后发生胆瘘的临床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后发生胆瘘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究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后发生胆瘘的临床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过给予患者相应的临床护理方案治疗后,所有胆瘘患者均已痊愈,并顺利出院。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在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后,应积极给予患者适当的临床护理措施,以预防患者发生胆瘘等临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1岁,20年前行胆总管切开取石,2年前症状复发行胆囊切除,左肝叶切除加胆总管切开取石,4个月前胆总管结石症状反复,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发现胆总管十二指肠瘘,从瘘口取结石后并发急性胰腺炎,1周后腹痛消失,血淀粉酶恢复正常,但此后不能进食,反复呕吐,并反复出现胆道感染。  相似文献   

15.
胆囊十二指肠瘘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志刚  孔棣 《山东医药》2009,49(26):57-58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34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间断性右上腹和上腹部疼痛,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30例。术前螺旋CT检查确诊为胆囊十二指肠瘘7例,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确诊1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切口感染5例、十二指肠漏1例、出现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9例,均治愈。结论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确诊困难,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可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AP术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瘘的原因、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例SAP术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SAP患者,4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4例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及开放式蝶式引流,10例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胰床松动及腹腔闭式引流.其中发生十二指肠瘘12例(66.7%),胃瘘6例(33.3%),发生于术后3周之内14例(77.8%).术后3周之后4例(22.2%).16例(88.9%)经引流、冲洗脓腔、抗感染等非手术治疗均获治愈,平均住院时间65 d.2例(11.1%)分别死于腹腔内出血、腹腔感染并发腹腔间室隔综合征(ACS)和MODS.结论 SAP术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瘘经过恰当的非手术治疗是可以获得痊愈的.  相似文献   

17.
胆道镜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CT、B超、ERCP或MR证实为胆石症的32例胆道手术患者术中进行胆道镜探查,常规开腹切除胆囊或切开胆管将结石取出后,胆道镜经胆囊管残端或胆管切开处插入胆道依次探查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结果32例患者中发现肝管残留结石1例,胆总管残留结石2例,胆总管末端狭窄2例,胆管癌1例.3例残留结石中2例以取石器将结石取出,1例结石嵌顿在乳头开口处,以胆道镜推送至十二指肠内.2例胆总管末端狭窄,给予胆道镜下扩张治疗,减轻了术后因胆总管末端狭窄而导致的不良后果.1例在探查中发现胆总管下端不光滑,有小结节状隆起,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胆管癌而改变术式,避免了再次开腹手术.结论胆道手术时行胆道镜探查,可减少残留结石的发生,并能及时发现其他病理情况,给予相应治疗,减少漏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胰肠吻合13瘘【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易引起术后感染和出血,导致二次手术治疗甚至死亡。与胰瘘发生相关的高危因素很多,可分为患者全身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三个方面。预防并控制胰瘘的发生,进一步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死率,是普外科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试就胰肠吻合口痿相关的高危因素和处理对策进行分析和综述,希望对胰腺外科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一、临床资料:96例中有胆总管泥砂样结石者76例,胆总管结石并胆总管下端狭窄者8例,肝内胆管结石15例。有6例曾行胆囊切除及T型管引流术,2例曾行胆囊造瘘,余88例均为第一次手术。胆总管直径大于2厘米者78例,小于2厘米但大于1.5厘米者18例。二、手术方法:切开胆总管前,剪开十二指肠球上缘与胆总管间的腹膜,沿胆总管前壁在十二指肠球后向下分离,直至不能分离为止。一般能向下分出1厘米左右。胆总管切开口尽量靠下,取石后  相似文献   

20.
十二指肠憩室合并胆石症21例治疗的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1958年12月至1986年12月住院患者经临床确诊为十二指肠憩室159例,其中21例合并有胆石症,现就其治疗体会讨论如下。临床资料21例中男10例,女11例,1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术后症状不缓解,仍有程度不同的胆道感染症状。2例行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切开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