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弱视眼的色觉心理物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FM100色彩试验、D-15色盘试验和俞自萍色盲图检查了37例单侧弱视患者的色觉功能,并与健眼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弱视眼有色觉功能异常,异常率为52%。色觉异常按Smith分析法88%为兰黄色觉异常,12%为红绿色觉异常。旁中心注视眼、斜视性弱视和中重度弱视眼的色觉功能与健眼比较有显著性异常(P<0.05);中心注视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和轻度弱视眼的色觉功能与健眼无显著性差别(P>0.05)。对弱视眼色觉损害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作为视觉重要组成部分的色觉在屈光发育中的作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有研究发现,不同单色光与眼球的增长发育和屈光的变化密切相关,长波长光能促进眼球的增长形成相对近视,短波长光能抑制眼球的增长产生相对远视。研究还发现,短波长蓝光可阻止豚鼠光学离焦性近视进展。色光干预引起屈光发育异常的作用机制除了纵向色像差作用外,还可能存在其他作用机制。作为色觉通路第一站的视锥细胞可能在屈光发育及近视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视色素的代谢产物视黄酸可能是影响屈光发育的重要信号因子。研究色觉在眼屈光发育中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近视发病机制,也为近视防治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对色觉在眼屈光发育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4.
从视锥细胞到脑—色觉形成的神经通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备而复杂的三色视觉系统是人类和大部分灵长类动物所特有的。色觉信息始于视网膜上光感受器经复杂的神经网络向大脑皮层传递,并经各级神经元的编码处理产生色觉。本文复习了近年来色觉研究的成果和进展,重点就色觉信息在外侧膝状体核,视皮层V1区、V2区及V4区的传递通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脑红蛋白是新近发现的一类携氧球蛋白,能够可逆性地结合氧,并与氧有很高的亲和力,具有加速氧向神经组织转运等功能.脑红蛋白主要在脊椎动物脑组织高表达,而在眼前节以及视网膜中分布广泛.视网膜的相对耗氧量高于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缺氧将直接导致视觉传导过程的严重障碍.脑红蛋白的发现为视网膜缺氧的发病机制等研究指出了新方向,为高原眼底病等缺氧性视网膜损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人类正常色觉、红-绿色觉异常、蓝色觉异常、蓝锥细胞单色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叙述了各种色觉类型基因型的特点、多态性及变异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7.
色觉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色觉的概念色觉是不同波长或光谱组成的光作用于视觉系统的一种主观感觉。视觉系统所能感受的只是电磁波长为 3 80~ 760nm的部分 ,这一区域的电磁波通常称为可见光。光源或各种物体表面的反射光进入我们的视觉器官—眼睛 ,由眼的屈光系统成像在视网膜上。在视网膜的光感受器中光能首先转换为电信号 ,这种信号经视网膜神经元所组成的复杂网络编码、处理 ,由视神经传向视觉中枢做进一步分析 ,最后形成视知觉。虽然颜色取决于光的物理参数 (波长等 ) ,但它的感知却是大脑神经元对这物物理参数的一种复杂的抽象。视网膜上感光细胞 (视锥…  相似文献   

8.
9.
临床色觉检查法有心理物理学的方法和客观电生理的方法。心理物理学方法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客观电生理的方法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介绍近年来国外学者应用视诱发电位、视网噗电图(包括单色光ERG、ERG撤光反应和正弦闪光红-绿刺激的ERG反应)、早期感受器电位和视动性眼球震颤的方法,研究先天性色觉异常者的实验仪器、方法和结果。其结果表明:应用这些方法可把正常人、红色觉异常者和绿色觉异常者区分开来,但红色盲和红色弱、绿色盲与绿色弱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介绍了蓝色觉异常者和全色盲者ERG改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對色覺進行定量測定。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色覺定量測定儀,對用假同色色盲表檢查為正常色絕者1000例(2000祗眼);紅绿色盲,紅、绿色弱各30例(60祗眼)進行色絕定性與定量測定。結果正常者紅色值為3.44±0.52,绿色值3.93±2.06;紅绿色盲者紅色值78.5±9.69,绿色值89.0±6.23;紅色弱者紅色值39.40±7.62;绿色弱者,绿色值43.60±11.25。結論 本測定法對正常色覺與色覺异常既能定性又能定量測定,優于假同色色盲表檢查法。  相似文献   

11.
色觉为人眼视功能之一,其现象及机理十分复杂,是眼科及生理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见有不少新的资料,本文就色觉异常问题的临床方面,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色觉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人类正常色觉,红-绿色觉异常、蓝色觉异常、蓝锥细胞单色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叙述了各种色觉类型基因型的特点,多态性及变异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人工晶体植入后的视网膜脱离的特殊性,将我院自91年收治的人工晶体眼网膜脱离42例眼进行临床观察,并对其特殊性予以分析和讨论。结果: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有发展快,裂孔难以寻找,增殖的后囊膜和人工晶体遮挡视路使检查很困难等特点,并易发展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治愈率为80%。结论:在置入人工晶体对要尽是减少对手术眼的损伤,一旦在发视网膜脱离,要加大检查力度,尽早采取传统的视网膜脱离手术和现代玻璃体手  相似文献   

14.
眼脑肾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该病以严重先天性眼异常、智力发育迟缓、肾小管功能障碍为特征[1],以男性发病者多见。我们于2009至2010年接诊2例同胞姐妹患者,临床较为少见,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Nimet 《国际眼科杂志》2007,7(5):1223-1228
目的:研究经计算机控制的Ishihara测试法诊断色盲的可靠性及其与经典Ishihara测试法的一致性,计算机控制的Ishihara测试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探讨该测试方法在检测先天性色盲或色弱中的潜在价值。方法:用两种方法测试104名大学生的色觉,年龄20~23岁(中位数21岁)。分别采用经计算机控制的Ishihara色板和经典的Ishihara打印色板显露法对个体色觉进行检查。通过上述两种不同的方法评价每个学生对颜色的感知能力,借此探讨计算机控制的Ishihara测试法的特异性,准确性以及与经典法的一致性。结果:本实验共检测到6位男性色盲患者和1位女性色盲患者。调查该女性学生的家族史,发现其母亲为色盲基因携带者,而其父亲为色盲患者。本实验中男性色盲患病率为13.6%(6/44),女性为1.7%(1/60);整个人群总的患病率为6.7%(7/104)。进行本试验前,这些学生并未意识到自己存在色觉功能缺陷。为探讨这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分别对色觉正常和患色盲的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实验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为100%,一致性达到100%。结论:计算机控制的Ishihara测试法是数字调控性的,但有关色觉测试的基本概念没有改变。该法总的测试时间和误差计分都已标准化,与手动测试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该法与被认为是"金标准"的经典测试法的一致性达到100%。这些特征表明,计算机控制的Ishihara测试法是一种新颖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色觉异常(色盲、色弱)遗传方式已肯定为性连锁隐性遗传。以往少数民族人群中的调查资料欠缺。为了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色觉异常的发病情况。我们对我省怀化地区通道侗族自治县的侗族人群进行了一次色觉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于后调查对象及方法调查对象:随机抽样双江和马龙二个公社四个大队。对象是六岁以上的全体侗族人,不分性别、年龄、凡与汉族通婚者其子女不在调查之例,共查1989人,其中男性992人,女性997人。调查方法:采用俞自萍氏色盲检查图,逐个在自然光照下,距离50—100厘米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自行设计百分制色觉定量检测表(百分制量表)检查正常人及先天性色觉异常者色觉感色力和辨色力的差异。设计诊断技术评价。研究对象 采用俞自萍色盲本筛查色觉正常者48例(男性46例,女性2例);采用Farnsworth Munsell(FM-100)色相检测法确诊的红色觉异常者28例(男性27例,女性1例),绿色觉异常者71例(男性68例,女性3例)。方法 采用自制百分制量表检测受试者的色觉感色力和辨色力,并对评分进行对比分析,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描述。主要指标红色、绿色及蓝色感色力和红绿、红蓝及绿蓝辨色力百分制量表评分。结果 用百分制量表评价,正常人红色、绿色、蓝色感色力评分分别为96(95,97)、98(97,98)、95(92.25,96);红绿、红蓝、绿蓝辨色力评分分别为97(97,98)、96(95,97)、98(97,98)。与正常人相比,先天性红色觉异常患者的红色感色力[91.5(89.25,93)]、蓝色感色力[93(90,95)]和红蓝辨色力[90.50(86.25,92)]评分下降(Z=-6.837、-3.151、-6.780,P均<0.01);先天性绿色...  相似文献   

19.
色觉异常机制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老年黄斑变性的色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46例(78只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病人和22例(44只眼)的正常对照组用 Panel D-15和 FM100-hue 排列试验进行色觉检查,在 FM 100-hue 检查中,62.8%的病眼有色觉异常,在 Panel D-15检查中,38.5%的病眼有色觉异常,两者皆以监色觉异常为主。本文还将视力(包括矫正视力)≥1.0的早期 AMD病人与正常对照组的 FM 100-hue 总错误得分进行比较,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说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色觉改变可以早于视力的改变。湿性和干性老年黄斑变性病人 FM 100-hue 试验总错误得分的比较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表明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病人的色觉比干性者更为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