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张钢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7,(3)
患者,男,51岁。予1996年6月1日无意中发现右侧晕丸、附宰肿大,轻度下坠感,无红肿热痛,元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在院外曾行阴囊穿刺,抽出少量淡黄色液体,末发现肿瘤细胞。入院检
相似文献
2.
3.
4.
胃印戒细胞癌皮肤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静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0,21(3):209
胃印戒细胞癌皮肤转移少见 ,现报告 1例如下。患者 ,男性 ,37岁 ,1998年 11月因反复上腹部胀痛 4月 ,加重伴呕吐两周入院。连续 3次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胃印戒细胞癌 ,遂行胃癌根治术。术后 2次行全身正规静脉化疗 ,翌年 6月病情缓解。 8月患者无意间发现腹部切口处有3~ 5个皮下结节 ,色红 ,固定 ,微痒。 1周后皮下结节相继消退。但 2周后皮下结节复现 ,且数量增至十余个。数日后达30多个 ,并逐渐发展至头部、面颈部、胸部及腰背部。四肢近端也见散在分布。 1个月后全身皮下硬结已增至数百个。结节大小 0 .5~ 1.5cm ,质硬 ,固定 ,无压…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肺印戒细胞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5例原发性肺印戒细胞癌的CT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5例原发性肺印戒细胞癌均为周围型肺癌,病灶边界清楚,分叶状。平扫CT值(31.3±5.9)HU,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其中3例增强后见低密度未强化区,4例有双肺转移,3例有淋巴结转移,均未合并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结论:原发性肺印戒细胞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有一定的CT特征,确诊仍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9.
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十二指肠球部 ,约占 90 %。而十二指肠Brunner是罕见的一种疾病 ,亦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 ,病因不明。我们发现 1例二者合并症 ,现报告如下。 患者 ,男性 ,30岁。反复右中上腹部节律性疼痛 2月 ,以夜间为主 ,餐后减轻 ,上述症状加重 1d且伴黑便而来院就诊 ,门诊考虑消化性溃疡 ,随及行钡餐检查助诊。 X线所见 ,十二指肠球部见直径约 0 .5cm的钡斑 ,仰卧时清晰 ,俯卧时消失 ,周围粘膜纠集 ,十二指肠球部粘膜增粗紊乱 ,加压后钡斑不弥散。十二指肠球基底部近幽门开口处见通过的钡剂向两侧穹窿部分流 ,形成黄豆大小的… 相似文献
10.
胃印戒细胞癌(gastric signet ring cell carcinoma,SRC)是胃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发展快,预后差,早期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易漏诊。本文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印戒细胞癌7例,结合其临床X线造影表现及有关文献,报告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男3例,女4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2岁。临床表现:腹痛、腹胀(5/7)、消瘦(4/7)、胃纳差(3/7)、呕吐(2/7)、血便黑便(1/7);辅助检查:2例AFP升高,1例CA系列升高。采用岛津500mA数字造影胃肠机、Olympus CLV-U40型内窥镜检查全部病例。2结果7例中,2例误诊为慢性胃炎,3例误诊为胃溃疡,仅2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数年来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确诊为小儿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X线表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发病年龄:4~6岁5例,7~13岁学龄期儿童25例。病程短者4天,长者5年。30例均有上腹疼痛不适,其中规律性疼痛5例,呕吐3例,吐酸水7例,消瘦、纳差19例,剑下压疼10例,贫血13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常规气钡双重造影加点片,一般摄不同体位片2~4张。X线表现:胃粘膜增粗24例,(胃窦部粘膜增粗9例),窦部痉挛12例,张力低1例,少量潴留液1例,十二指肠球部龛影11例,球部变形23… 相似文献
12.
环状胰腺致成人发病在临床中比较少见 ,球部溃疡并环状胰腺致幽门梗阻更是罕见。我院于 2 0 0 1 - 0 9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 :病例 男 ,45岁 ,因反复上腹部疼痛 2 0年 ,加重伴呕吐 4月于 2 0 0 1 - 0 9- 1 0入院。 2 0年前因过度饮酒后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 ,吐出咖啡色胃内容物 30 0ml,排黑大便两次 ,入院住内科。诊断为急性胃炎 ,治愈出院。此后 ,常出现剑突下烧灼痛 ,以饥饿痛为主 ,进食后能缓解 ,行钡餐和胃镜检查 ,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 ,行正规抗酸等治疗好转。因饮酒、饥饿和精神紧张后反复发作 5次 ,排黑大… 相似文献
13.
14.
胃印戒细胞癌组化、免疫组化与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胃印戒细胞的组化、免疫组化特性与超微结构特征的相关性,为胃印戒细胞癌发生发展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53例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标本进行AB-PAS组化染色及CEA免疫组化检测,同时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癌细胞呈现三种形态:单核细胞样、浆细胞样及印戒细胞样。分泌三种粘液:肠型酸性粘液、胃型中性粘液和混合型粘液,并可同时见于癌组织的不同区域中。本组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CEA均呈强阳性。癌细 相似文献
15.
16.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1岁,剑突下反复隐痛、胀满2月,伴消瘦、恶心、呕吐一周人院。体检;消瘦,贫血貌,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服软,肝脾未及,剑突下偏右轻压痛,胸片、B超检查均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4岁,上腹部疼痛2年余伴柏油样大便五天,于1983年4月28日入院.1982年7月2日钡餐检查:球尖部狭窄并见一龛影,其球内有2个圆形充盈缺损,一个直径约1.2厘米,另一轮廓显示不完整.次日复查,明确显示二个圆形充盈缺损,位置较前略有移动。 相似文献
18.
19.
目地:研究青少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X线表现,探讨其X线表现的诊断分期。方法:用气钡双重造影法对104例青少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例进行观察。结果:在104例青少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具有广泛痉挛,粘膜略粗,钡剂逆蠕动现象有66例,占63.46%(炎症期),具有溃疡23例,占24.04%(溃疡期)具有变形,表现15例,占12.5%(瘢痕期)。结论:气钡双重造影在青少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印戒细胞癌耐药基因特征与CEA,nm23表达的关系,方法:对53例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标本进行耐药基因人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P170免疫组化检测,同时进行CEA,mm23免疫组化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癌细胞呈现三种形态,单核细胞样,浆细胞样及印戒细胞样,免疫组化检测观察:53例胃印戒细胞癌组CEA均呈阳性(100%),nm23表达43例(81.13%),GST-π表达38例(71.69%),P170表达11例(20.75%);GST-π与CEA,mm23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P170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ST-π在印戒细胞癌中的高表达与印戒细胞癌CEA分化具有密切的相关性,GST-π与P170负相关提示在印戒细胞癌中两种耐药基因表达具有不均一性,二者与nm23表达的关系不同,可能与CEA高度活性致组织转移抑制状况降低,加速癌细胞浸润转移,诱导产生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