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编辑同志: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在家中突发心脏病,引起心源性猝死,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当时有人在场,应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彭宁 《医药与保健》2005,13(1):36-36
60岁左右的男性心源性猝死病率最高,很多人在夜间12点至凌晨间突发,令人猝不及防。而猝死前的发病先兆往往被人们忽视,因此,若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就医。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1月27日凌晨,艺人高以翔在录制节目过程中突发晕厥,经近3小时抢救后,仍不幸去世,年仅35岁。医生宣布原因为心源性猝死。什么是心源性猝死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6小时),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猝死的原因包括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非心源性猝死可见于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某高校学生对心源性猝死及其急救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未来心源性猝死及其急救知识的科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4月7日—6月13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某高校在校学生中抽取247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47份,回收有效问卷210份。调查对象中有69人(32.9%)认为自身身体素质尚可,141人(67.14%)认为自身身体素质不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入睡时间及体育锻炼情况不同的调查对象身体素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查对象中有125人(59.5%)对心源性猝死并不了解,85人(40.5%)对心源性猝死有一定了解,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及不同专业调查对象对心源性猝死的了解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查对象中,197人(93.8%)认为当下需要向高校学生普及心源性猝死及其急救知识,其中仅36人(18.3%)有心源性猝死急救能力。针对“您是通过什么途径接受心源性猝死科普教育的?”这一多选题,180人(85.7%)选择了学校课堂,123人(58.6%)选择了校外...  相似文献   

5.
伏新顺 《家庭医学》2007,(17):17-17
近年来,中老年人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去年年底,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因急性心梗去世;今年6月23日晚,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又在家中猝死,经北医三院初步诊断为心源性猝死,让广大观众感到十分痛心。  相似文献   

6.
猝死有先兆     
一年四季尤其冬春季节,于睡眠中、工作时、进餐、大小便、进行文体活动、上下班及旅途中,健康人或在病情显著改善的病人中,可以突然意外地发生心源性猝死。心性猝死发生率每10万人中可有8.8~29.5人。由心脏的冠状动脉急性供血不足或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猝死约占心性猝死的90%。尸检证明因冠心病猝死的病人中,以往无任何自觉症状者约占猝死病人总数的51.7%,发病高峰的平均年龄为51.2岁。心性猝死发作前可以没有任何预兆,但部分病人在猝死前数  相似文献   

7.
张婵玉 《药物与人》2014,(12):349-349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情景模拟法对心内科低年龄护士急救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工作年限3年发下护士26例,进行心源性猝死情景模拟法培训其急救能力,比较其培训前后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护士在经过培训后急救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心源性猝死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患者复杂多变的病情,提高护士主动思考与判断的能力,把学习的氛围融入到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从而达到培养护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以《我爱我家》为代表作的著名影视剧作家梁左,在北京家中去世,终年44岁。又是一个英年早逝,又是一个突发性心肌梗死“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而通常所见的“猝死”,是自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急速死亡。医学研究证实,引起“猝死”的原因多而复杂,但又多与隐匿性的心脏疾病为多见。所以,保护心脏防“猝死”,是在当今快节奏生活中事业型男性的当务之急。 医学统计资料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患心脏疾病的年龄段已大大前移。这些足可使人随时“猝死”的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冠心病、  相似文献   

9.
周伟梁  秦伟毅  苏磊  华黎电  彭雄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851-2852,2854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心源性猝死病例情况,探讨院前急救有效模式。[方法]对101例院前急救的心源性危重病例发病情况、医务人员到达前的社区急救情况、医务人员到达时间和急救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心源性疾病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院前急救猝死率为88.12%(89/101);院前社区急救率为35.64%(36/101),猝死率50.00%(18/36),未急救率为64.36%(65/101),猝死率83.08%(5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8,P=0.0004);医务人员到达前猝死率为71.29%(72/101),到达后猝死率为58.62%(17/29);患者猝死与年龄无关(χ2=2.67,P=0.61);现场急救成功率为41.38%(12/29)。[结论]院前急救成功率与社区对患者是否及时急救和120到达时间密切相关;应大力普及居民急救常识,提高社区急救能力,建设以社区急救为基础、以120急救为载体、以医院急救为目的地的三位一体急救网络。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3月4日,著名导演吴天明因心肌梗死去世。人们再一次把关注焦点集中到了"猝死"上。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心源性猝死的总人数约为每年54万人。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它是如何发生的?该如何防范?针对吴天明患病情况和发病前的一些征兆,浙江医院心内科主任唐礼江主任医师对此进行详细解析,使大家对心源性猝死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长寿》2005,(6):27-27
湖南省读者李文拨来信问: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病,我想了解一下患此病前有什么先兆,这样也好告诉周围的朋友及早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似乎是突然之间就发生了心肌梗塞,让人觉得心梗防不胜防,其实,大约50%的心梗是有先兆的。只不过患者及家人没有意识到,所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吴名  袁尚 《健康文摘》2006,(5):17-17
陈强三十出头,是个做生意的有钱老板。他白天拼命地挣钱。晚上拼命地花,许多舞伴和酒吧女与他有过性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大,他开始认识到酒吧舞女只是花钱玩玩而已。他看中了一位叫小芳的姑娘,想与她结为永久夫妻,但是小芳的父母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14.
张义 《长寿》2005,(10):27-27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凶险的临床类型,常常突然导致死亡,医学上称为“猝死”。尽管该病来势急骤,但约60%~80%的心肌梗死病人还是有先兆的。了解并抓住这些先兆,可以在救治过程中争取更多的主动,减少若干危险。这些先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日常所说的猝死一般是指心源性猝死,它通常是因为心跳节律发生异常导致的。因此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都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在控制病情的基础上,要注意生活细节。但很多猝死者也可没有任何症状,甚至也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  相似文献   

16.
忧郁症的程度因人而异,可分为轻微、中度、重度三种。但即使是最轻微的症状,也有多种不同的情况,影响人的工作及生活。因此,早期发现抑郁症的先兆,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性白内障既不像结膜炎那样出现红肿、分泌物多,也不像角膜炎那样畏光、疼痛、视力明显减退。它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与发展的。不过,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视觉方面的异常改变。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些早期症状。出现以下这些症状的人,应该及早去医院眼科检查。  相似文献   

18.
迟家敏 《保健医苑》2009,(11):10-11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如同洪水猛兽肆虐全人类。难道就不能早期发现苗头,把糖尿病扼杀在萌芽之中,使人类不受其害吗?答案是:可以。我国古人曾经说过"上医医未病之病",即提倡预防为主。其实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前也常常有一些先兆,发现了先兆早期进行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是可以早防早治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老年人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去年年底,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因急性心梗去世;今年6月23日晚,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又在家中猝死,经北医三院初步诊断为心源性猝死,让广大观众感到十分痛心。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20日上午9点39分左右,北京市999急救中心人员接到报警,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先生在位于天通苑五区的家中突发心脏病。十多分钟后,999急救人员及时赶到马季家中,当时马季在家中卫生间里的马桶上坐着,病情已经非常严重。急救医生当即采取了胸部按压等各种急救措施对马季进行抢救,抢救约十分钟后,急救医生将马季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