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肖峰 《健康博览》2006,(5):52-53
现在不少中年人,对自己家里的老人赡养比较注意在营养、运动、医疗、居住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以上这些当然固不可少,不过要想使老年人幸福地安度晚年,尤其是在目前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的条件下,中年人更应注重老人精神需求的满足,使其生活充实、心理平衡,情绪快乐。  相似文献   

2.
那天,北京电视台一位女记者打来电话,说电视台要做一期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节目,因为看到了我出版的一本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书,所以一定要来拜访我。  相似文献   

3.
袁仕友 《长寿》2008,(4):58
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除了追求充裕的物质生活外,还希望有愉悦的精神享受。老年人精神上的快乐,是健康长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通常所说的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不仅包括对父母经济上的供养,还包括对父母精神上的慰藉,  相似文献   

4.
现代生活中,电视已成为很多老年人“最亲密的伴侣”,为很多空巢老人排遣寂寞、保持心情愉悦做出巨大贡献。但专家提醒,久看电视,老人要小心伤腰伤眼又伤身心。  相似文献   

5.
从去年10月1日起,《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正式实施。按照这一条例的规定,“赡养人要履行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义务,与老年人不在一起居住的,应当经常问候、看望。”  相似文献   

6.
张中桥 《长寿》2007,(4):42-42
节俭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在家庭生活中过度节俭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这应当引起老年朋友的注意。 有的人家,电灯泡的瓦数太小,使得房间里照明度很低。这样虽然节省了电费,但会对人的视力,尤其是老年人的视力造成伤害。看东西看不清,时间长了使视力下降。而且因为照明不好,还容易发生磕碰的事故。  相似文献   

7.
冯锋 《生活与健康》2008,(11):32-33
“常回家看看”是老人对子女心底的呼唤。当这种需求不能被满足时,老人无奈之下只有诉求法律,于是,关于“精神赡养”的诉讼接连出现,已经有把“精神赡养”明确写进判决的先例。  相似文献   

8.
李挺 《药物与人》2005,(4):26-27
目前,我国有1.3亿老年人,其中60岁以上丧偶的老年人有4500万,而且这个数字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不断增大。由于各种原因,老年人的情感生活不尽如人意,一些老年人为避免家庭冲突,隐忍自己的感情,一个人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虽子孙满堂,但晚景凄凉。让老年人度过幸福的晚年,不仅要让他们吃好穿好,还应该让他们愉快起来,其中老人的情感世界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乍一看新闻标题《卫生部:老人跌倒扶不扶看情况》,许多人心中顿生疑虑:卫生部怎么能这样发布?扶一位跌倒的老人还要分情况LS?扶一把跌倒的老人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啊!咱打小受的就是这种教育!这样的反应,恰恰暴露出民众急救知识的缺乏。事实上,卫生部发布的是《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不要急于扶起”并不等于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0.
小非 《现代养生》2011,(3):45-48
老龄化社会,什么才是对老年人最大的关怀? 赡养老人,并不是每个月定时寄生活费,让老人吃穿不愁就行了,还要从精神上给予老人慰藉,就像《常回家看看》歌中唱的那样:“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自立门户的子女,很少去父母那里走动,甚至对老人不予理睬实施“冷暴力”,痛苦不堪的老人想要维权,又因相关法律不够具体,而难以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1.
睿明 《现代养生》2006,(10):4-5
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政府规定的老人节。中华民族有尊重、关心、帮助老人的优良社会风尚,数千年来都把敬老、爱老、养老作为传统美德世代相传。老年人不仅能在物质生活上享受优于家庭的人均生活水平,而且在精神上受到儿孙们的敬重、爱戴,享受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由于年龄大了,活动圈子也小了,和孩子也都存在着一些代沟,不免会有些孤独。那孤独老人该如何心理自救呢?——彭先生认知疗法老年朋友首先要看到,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身边离开,成家立业,哺育自己的后代,应该是子女成熟的标志。所以,老年人应为子女的离巢而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13.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既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儿孙的义务。老年人在生理上有其本身的特点,因此敬老、爱老也要讲究科学和方法,不能主观地按现代年轻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去强行改变老人的生活环境。有一些年轻人把孝敬老人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包”字。认为老人只要有吃有穿就完事大吉,为此甚至让老两口分开居住。也有的年轻人认为,只要让老人高兴就好。因而不管是吸烟、喝酒一切都无原则地满足。  相似文献   

14.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战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邬沧萍 《长寿》2003,(5):44-45
生活质量是全面评价生活优劣的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比生活水平更丰富。它不但反映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反映社会的全面进步。1960年,美国官方开始使用“生活质量”一词来说明社会发展和人民大众的福利,不久在全世界普遍使用。我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这个问题,迄今已有较完整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孙川 《长寿》2004,(8):24-25
在我国,老年人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同时,更需要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要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就必须重视心理养生,树立积极进取、健康向上、平和乐观的心态,放下包袱,去掉自卑,做到自立、自强、自尊。笔者认为,要达到以上境界,就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重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 退休后的生活费、医疗费以及生活照顾等,对每一位老年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澳大利亚在养老方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科学合理的养老体系和充满人性化的养老举措。  相似文献   

17.
郭纪生 《现代养生》2014,(11):12-13
首先讲一个核心,就是健康! 健康是养生的核心内容。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最宝贵的是健康。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话是说人都有求生的本能欲望。但是,如果真的要“赖活着”,那么人生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又有多大呢?所以,人不但要活着,还要活的健康,这才是活着的真谛。在这个现实的社会,健康恐怕是脱离不了物质因素的,可以说,健康是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但是,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健康跟物质似乎又不成正比。仔细想想,你身边那些物质富裕的人,他们真的健康吗?不见得。为什么呢?因为健康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精神。精神是什么?是意识形态,它决定着你的想法和行动。比如说,一个很有钱的人,有了钱却不知道珍惜生命,只是一味的挥霍,任意妄为,花天酒地,那么最后的结果将是怎么样的呢?我想那是不言而喻的了。因为他的精神是空虚的,他的意识形态没有告诉他怎样使用手中的金钱为生命服务。恣意放纵绝不是幸福,那只是慢性自杀。相反的,一个拥有正确意识形态的人是有责任心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懂得保护生命,懂得用金钱正确的为生命服务,他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是阳光的,那么健康和长寿必然会青睐于他。  相似文献   

18.
汤雷 《健康》2013,(9):76-77
养宠物已成为许多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的一部分,在路边、河畔、公园、广场,遛狗、遛鸟的老人随处可见。张女士退休后一个人赋闲在家,儿子在外地工作,丈夫每天忙于事业,很晚才回,小狗"贝贝"便成了她平时的精神慰藉。她像照料孩子一样,教贝贝问好、作揖,早晚各为它洗一次澡。小家伙带出去精精神神、干干净净,谁逗谁乐,人见人爱,张女士既打发了闲暇时间,又从中得到了不少乐趣。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心理教研室教授吴任钢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喜欢养宠物,特别是孩子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晚年寂寞,他们内心里感到孤独,同时又有一种激情,想去保护弱者,宠物往往是他们晚年生活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宠物走进  相似文献   

19.
浓浓情意暖人心,情系夕阳红。一年一度的重阳节(10月23日)即将到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刊提前为老人们送上节日的祝福。在此,借重阳节之机,本刊特邀四位从事离退休管理工作的领导,为老年朋友送上浓浓的关爱。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更加丰富了重阳节的内涵。每年我处都会组织本单位的离退休老人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他们的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柔光里。今年的重阳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