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HIF-1α和VEGF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9例宫颈病变(70例CIN及49例宫颈癌)及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CIN、早期宫颈癌组HIF-1α和VEGF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且二者表达有相关性(P<0.05)。HIF-1α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HIF-1α和VEGF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早期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提示检测HIF-1α和VEGF对早期诊断宫颈癌有重要意义,选择性HIF-1α抑制剂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李杰  朱丹  张小平  潘影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5):3955-3957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异常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法检测40例正常宫颈组织、50例CIN及41例宫颈浸润鳞癌标本中FHI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FHIT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癌中的低表达率分别为7.50%、34.00%、68.29%,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FHIT蛋白在CINⅠ及CINⅡ~Ⅲ中的低表达率分别为12.50%和44.1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FHIT蛋白在宫颈鳞癌不同临床分期中的低表达率分别为58.82%和100.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FHIT蛋白在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中的低表达率分别为87.50%和52.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FHIT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癌中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其阳性表达呈明显减少趋势,提示FHIT可作为临床监测CIN转归的分子生物学指标。②FHIT蛋白的表达与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提示它可作为预测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林义  陈静  宁久令  黄春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547-2548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0例门诊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同时在阴道镜下行定点活检,前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学检查相对照。结果:病理回报CINⅠ、CINⅡ共45例,CINⅢ21例,宫颈癌13例,宫颈炎571例。阴道镜对CIN的诊断符合率86.84%。宫颈刮片对CIN的诊断符合率17.02%,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子阴道镜在CIN及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ZNF217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探讨ZNF217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ZNF217在60例宫颈癌(宫颈癌组)、18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组)、32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组)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正常组)中的表达。结果①ZNF217蛋白主要表达于宫颈上皮细胞浆。正常宫颈组织、CINI、CINⅡ~Ⅲ及宫颈癌中的ZNF21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33.3%、50.0%、81.5%。宫颈癌组与正常宫颈组、CINI组与宫颈癌组、CINⅡ~Ⅲ组与宫颈癌组间ZNF217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x2值分别为18.755、12.874、7.762,均P〈0.01),而正常宫颈组与cINI组、与CINⅡ-Ⅲ组zNF217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x2值分别为0.320、1.299,均P〉0.05)。ZNF217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值分别为12.851、6.222,均P〈0.05),但与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无关(x2值分别为0.009、6.675,均P〉0.05)。结论ZNF217高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CDK8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CIN组织及正常宫颈组织中CDK8的表达水平,分析CDK8表达与宫颈癌病理特征,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转归的关系。结果 CDK8表达水平:宫颈癌组>高度宫颈病变组>低度宫颈病变组>正常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淋巴结转移者CDK8的表达高于无转移者,CIN中高度宫颈病变者持续组CDK8表达高于痊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DK8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进展相关,CDK8检测有助于预测宫颈病变转归。  相似文献   

6.
余爱平  尹伶  陈红菊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507-2510
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 inase B,TrkB)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rkB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不同分级30例宫颈癌、8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行TrkB蛋白表达的检测,并与18例正常宫颈组织中TrkB表达进行比较。结果:TrkB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大多数呈阴性表达,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膜,呈黄色或棕黄色颗粒,弥散性分布,阳性表达率分别为C INⅠ75.0%,C INⅡ83.9%,C INⅢ93.3%,宫颈癌100.0%,其表达强度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kB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检测TrkB有助于预测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其蛋白阳性表达可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7.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合理干预宫颈上皮内瘤变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范处理宫颈上皮内瘤变意义重大。对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同时需兼顾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尹航  武昕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9):1221-1222
目的: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结果:VEGF在外阴硬化性苔藓(LS)和VIN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正常皮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LS组织中存在微循环障碍,局部缺血缺氧,代偿性刺激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缺失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缺失基因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缺失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22.7%(5/22),明显低于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60.0%(6/10)和慢性宫颈炎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80.0%(16/20),χ2值分别为11.05和12.04,均P<0.05.结论 结直肠癌缺失基因表达降低或缺失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一定关系,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缺失基因的表达对宫颈癌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阴道镜可直接观察宫颈上皮的改变 ,能协助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因此阴道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和早期宫颈癌不可缺少的早期诊断技术之一。现将我院应用阴道镜诊断 CIN2 98例的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1995年 8月~ 2 0 0 0年 8月就诊于阴道镜门诊的患者共 2 7889例 ,诊断为 CIN的 2 98例 ,占阴道镜门诊就诊人数的 1.1% ,其中 CIN 12 0例 ,CIN - 72例 ,CIN 6 8例 ,CIN - 38例 ,合并 HPV与 SPI30例。平均年龄 33(2 3~ 5 2 )岁 ,均有病理报告。1.2   诊断方法 仪器为日本 OL Y…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2003年5月~2007年9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宫颈癌早诊早治中心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与宫颈癌的1961例患者为研究组,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Ⅰ级和Ⅱ级(轻、中度宫颈病变组)827例和39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Ⅲ级(高度宫颈病变组)483例和宫颈癌258例;以接受健康检查的育龄妇女1125例,经阴道镜检查正常或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证实无宫颈上皮内瘤样变者为对照组,共计调查3 086例.患者均于诊断时建立专科门诊病历,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月经史和宫颈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健康体检无宫颈病变者为对照组,在体检前以同样方法做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研究组中宫颈癌组与高度宫颈病变组具统计学显著意义的变量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初次性生活年龄、产次、性伴侣人数、文化程度和户籍情况.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将宫颈癌组及高度宫颈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与发病明显相关性的变量有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产次、初次性生活年龄、户籍情况;将轻、中度宫颈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与发病明显相关性的变量有患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产次、户籍情况、文化程度.结论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患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初次性交年龄、产次、性伴侣人数、户籍情况具有相关性.因此,宫颈癌的防治重点.一是建立宫颈癌筛查系统和加强人群的宣教工作,二是加强高危人群的随访管理.  相似文献   

12.
层粘连蛋白及其受体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基底膜带中的多功能大分子糖蛋白 ,近年来研究证明它们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深入探讨层粘连蛋白及其受体粘着及与肿瘤的相互作用 ,将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的浸润及转移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就层粘连蛋白及其受体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子宫颈癌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施维波  仝进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176-2178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患者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临床意义及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对300例宫颈病变患者采用杂交捕获二代技术(HC-Ⅱ)检测宫颈分泌物hr-HPVDNA感染情况,并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病理活检。结果:300例受检患者中,HC-Ⅱ检出hr-HPV阳性者59例(19.67%),病理结果阳性符合率62.71%(31/59);TCT检出阳性者41例(13.67%),病理结果阳性符合率73.17%(30/41),两者检测阳性率及与病理结果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Ⅲ及SCC组hr-HPV感染率分别为55.56%(5/9)、62.29%(9/14)、78.26%(18/23)和100.00%(5/5),随着病理分级升高,hr-HPV的感染率亦随之增高(χ2=84.637,P=0.000)。病毒载量分布结果显示,hr-HPV载量随病理分级升高而逐渐减少;病变等级与病毒载量无相关性(R=0.061 7,P>0.05)。结论:hr-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重要致病因素,HC-Ⅱ检测在hr-HPV感染中有较高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癌和上皮内瘤变(CIN)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年来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癌和CIN的阳性率及其阴道镜图像、与同期肉眼宫颈活检比较,并与阴道镜检查前3年宫颈癌和CIN的检出率比较。结果:662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癌17例,CIN 67例,共84例,占12.7%。阴道镜下图像浸润癌主要是血管异常,原位癌(CIS)、醋白上皮、点状血管、镶嵌出现率均增高。CIN以醋白上皮出现率最高。阴道镜下活检与同期肉眼宫颈活检比较,CIN为67例比22例,诊断早期癌为6例比0。阴道镜检查的3年和以前3年比较CIN为89例比24例,宫颈癌为33例比7例。结论:阴道镜在筛查宫颈癌尤其是早期癌和CIN中有很大作用,阴道镜下宫颈异常图像和可疑病变部位活检与病理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癌和上皮内瘤变(CIN)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年来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癌和CIN的阳性率及其阴道镜图像、与同期肉眼宫颈活检比较,并与阴道镜检查前3年宫颈癌和CIN的检出率比较.结果662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癌17例,CIN 67例,共84例,占12.7%.阴道镜下图像浸润癌主要是血管异常,原位癌(CIS)、醋白上皮、点状血管、镶嵌出现率均增高.CIN以醋白上皮出现率最高.阴道镜下活检与同期肉眼宫颈活检比较,CIN为67例比22例,诊断早期癌为6例比0.阴道镜检查的3年和以前3年比较CIN为89例比24例,宫颈癌为33例比7例.结论阴道镜在筛查宫颈癌尤其是早期癌和CIN中有很大作用,阴道镜下宫颈异常图像和可疑病变部位活检与病理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环行电切术治疗重度CIN和早期子宫颈癌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LEEP治疗61例重度CIN和15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资料,观察LEEP手术时间、出血量、组织病理变化及术后随访结果,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LEEP手术平均时间约5.6min,术中出血量约9.4ml。术前术后病理相符71%(54/76),不符29%(22/76),其中17.1%(13/76)病理升级,11.9%(9/76)降级。切缘阴性率为93.4%(71/76),阳性率6.6%(5/76)。在9~27月随访期内,1例复发、2例残存CINI病灶,一次治愈率达96.1%。累计HPV转阴率达96.7%。LEEP的常见并发症有出血、感染。结论:LEEP治疗重度CIN和早期子宫颈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S、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antigen,PCNA)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结果:与慢性宫颈炎相比,CIN及宫颈癌中TS的表达率明显增高(P值分别为0.006、0.004);而CIN与宫颈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0);CIN各组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在宫颈癌中,TS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分别为0.033、0.015),与细胞分化程度及肌层浸润深度无关(P值分别为0.343、0.350)。PCNA在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P值分别为0.029、0.000),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也明显高于CIN(P值为0.000)。在CIN和宫颈癌中,TS和PCNA的表达存在关联性(Pearson列联系数=0.319 6,χ2=8.371,P<0.005)。结论:TS作为一种促细胞增殖的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对预测宫颈癌的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