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先天性小耳畸形不同于后天性耳廓缺损,一般还残存一些外耳结构,其耳垂常完好,只是位置不正,呈直立位。耳垂上方尚留有畸形的皮赘和耳软骨。残存耳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正常,无疤痕,有利于手术修复。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修复方法很多。Tan-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自体肋软骨支架, 采用分期法全耳再造术观察和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41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行"Tanzer- Brent"分期法全耳再造术。一期取肋软骨支架成型埋于患侧乳突皮下;同时行耳垂转移。二期立耳、耳颅角再造。三期耳甲腔及其他修整。结果 41例中3例耳后移植皮片小面积水泡,两周后自行愈合。1例耳颅角因瘢痕增生变小,后期做瘢痕松解局部皮瓣转移修复。2例再造耳小于对侧正常耳,半年后在上臂内侧作管型皮瓣,将皮管转移至外耳轮,扩大耳廓。其余病例效果均满意。术后随访1-3年。再造耳廓细微结构逐渐清晰,外型较为满意。结论 应用自体肋软骨支架全耳再造术,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外形逼真,承受压力好,是先天性小耳畸形理想的再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V-Y”皮瓣治疗隐耳畸形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延涛  胡竞敏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1):1072-1072
1临床病例 患者,男,5岁,主诉“发现左耳畸形5年”以“隐耳”于2008年4月8日收入院治疗,患者自发病以来无耳痛、耳鸣、听力下降及耳溢液症状。入院检查:心、肺、腹(-)。专科检查:左耳廓上缘耳颅角平直,耳后沟消失,耳轮上缘包埋于皮肤内,耳廓皮肤未见红肿及瘘管,外耳道及鼓膜正常。右耳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耳畸形多呈外耳畸形、耳道封闭,中耳畸形程度很难判定。过去报道的听力重建可获良好效果者甚多,近年又倡导耳廓再造和听力重建联合进行,耳廓再造也有人主张一期手术。作者从1973年11月至1988年3月共收治115例先天性耳畸形,根据外科治疗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体会.一、先天性耳廓畸形115例(131耳)耳畸形,男性99例,女性16例。就诊年龄3~39岁,平均19.4岁,畸形耳侧:双耳畸形16例,左耳畸形41例,右耳畸形58例,右耳略多于左耳。畸形程度:依轻重次序,Ⅰ度6例、Ⅱ度32例、Ⅲ度71例、单纯耳闭锁不伴外耳畸形者6例,左耳3例,右耳Ⅰ例、双耳2例。耳畸形重度者居多。Ⅲ度的判定标准是:耳廓几近全缺如或仅有条状赘肉,内有未发育软骨或无软骨.耳廓再造术共行102耳,其中采用带血管蒂颞肌膜加游离皮一期重建耳廓3耳,耳廓分期再造利用乳突皮埋植软骨,二期行游离皮移植法98耳,上  相似文献   

5.
耳垂型小耳畸形的肋软骨全耳郭再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利用自体肋软骨全耳郭再造矫正耳垂型小耳畸形。方法20012~005年50例耳垂型小耳畸形患者(54耳),应用自体肋软骨二期全耳再造法进行耳郭再造,手术Ⅰ期为耳解剖结构三维轮廓再造,包括自体肋软骨耳支架成形、乳突区皮瓣转位和Ⅰ期耳垂转位;Ⅱ期为颅耳角再造。结果本组50例中47例手术效果满意;2例外耳轮软骨尖端弹开外露,行外露软骨再固定,局部皮肤转瓣缝合后痊愈;1例于Ⅱ期术后3个月出现颅耳角回缩。随访3月~4年,再造耳郭具有个性化的三维立体轮廓,拥有良好的颅耳角。结论应用自体肋软骨进行二期全耳再造,是矫正耳垂型小耳畸形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自体肋软骨全耳郭再造矫正耳垂型小耳畸形.方法2001~2005年50例耳垂型小耳畸形患者(54耳),应用自体肋软骨二期全耳再造法进行耳郭再造,手术Ⅰ期为耳解剖结构三维轮廓再造,包括自体肋软骨耳支架成形、乳突区皮瓣转位和Ⅰ期耳垂转位;Ⅱ期为颅耳角再造.结果本组50例中47例手术效果满意;2例外耳轮软骨尖端弹开外露,行外露软骨再固定,局部皮肤转瓣缝合后痊愈;1例于Ⅱ期术后3个月出现颅耳角回缩.随访3月~4年,再造耳郭具有个性化的三维立体轮廓,拥有良好的颅耳角.结论应用自体肋软骨进行二期全耳再造,是矫正耳垂型小耳畸形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耳垂结核1例     
李烁  乌维秋 《广东医学》2005,26(2):171-171
患者 ,女 ,2 3岁。因发现左耳垂肿物 3年 ,于 2 0 0 4年 5月 9日入院 ,患者 3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耳垂一黄豆大小肿物 ,无伴疼痛 ,出血等不适 ,未予诊治 ,此后肿物逐渐增大 ,遂就诊我院。门诊以左耳垂肿物性质待查收入院 ,起病以来无畏寒、低热、盗汗、疲乏 ,无左耳疼痛、瘙痒、出血 ,无咳嗽、咳痰 ,大小便正常 ,胃纳、精神可 ,体重无明显变化。否认结核病接触史 ,经追问病史 ,患者承认在发现耳垂肿物 1个月前曾于外地行双耳垂穿刺耳洞术 ,术后愈合佳 ,无特殊不适。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查 :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心…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女,31岁,住院号85—810。诉左耳自幼听力差,反复痛,耳后流脓一年。于1985年8月22日入院。患者从记忆起即感左耳听力不好,12岁时用火柴棒挖耳,发现耳道内有硬块堵塞,但不痛,也不流脓。一年前无明显原因左耳内跳痛,继之耳后红肿溃烂、流脓,经久不愈。每当脓液引流不畅时,耳内即痛,伴左侧头闷痛,经肌注“青霉素”或瘘管引流通畅脓量增多后,症状消失。检查:左耳后沟偏下有一痿管溢脓,探针向鼓室方向可伸入2cm;外耳道内被一半球形肿物堵塞,仅留前上方小裂隙,无法看清鼓膜;肿块皮肤颜色正常,但有触痛,硬,其基底在外耳道后壁。右耳道畅,鼓膜标志完整。音叉试验及听力计检查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改良Nagata法耳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用改良Nagata法耳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患者20例。一期手术切取自体肋软骨、雕刻肋软骨耳支架,并将支架埋置于耳后乳突区皮瓣下;二期手术掀起再造耳,重建颅耳沟。结果 20例患者随访3个月~1年,均顺利完成分期手术,术后效果良好。结论改良Nagata法耳再造术是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先天性耳畸形,具有家族遗传性的特点。我院收治1例,现将手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李某某,女,5岁。因左耳疼痛2个月,于2004年10月31日入院治疗。专科情况:双耳轮脚前瘘管存在,左侧肿胀,触痛,挤压有黄白色脓液流出。双侧颈前胸锁乳突肌中段前瘘管存在。向内终止于扁桃体窝之内口处。挤压时有少许黏液流出,黏稠度中等、透明。入院后首先给予抗生素静脉点滴以消除炎症,通畅引流,作好术前检查。于11月4日送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双侧颈瘘管+左侧耳前瘘管摘除术,手术过程顺利,7 d后给予拆线,伤口愈合好,无感染,予…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耳前瘘管并发耳后乳突部脓肿者较罕见.其特征为瘘管口炎症不明显,而乳突部出现肿胀,故易误诊为乳突炎。现报道2例如下:[例1]患者男性,23岁,因左耳后肿胀疼痛3天,于1980年1月入院.患者于10年前有不明原因的左耳后红肿疼痛,经局部切开引流而愈。5年后该处又有类似发作,近2年来日趋频繁,先后手术竟达17次。检查:左耳耳轮脚根部,耳甲腔上缘近外耳道口之顶部有瘘管口(附图),无分泌物,周围皮肤也不红肿,但有压痛。外耳道及鼓膜皆正常,耳后乳突部肿胀,皮肤有手术疤痕,乳突 X 线片示乳突、鼓窦及鼓室结构清晰,乳突气房发育良好.治  相似文献   

12.
患者冼××,男,31岁,住院号112039。于1974年9月1日因被煤斗车撞断左耳两小时急诊入院。入院时无休克、失血及腕震荡等全身症状。局部检查:左耳廓上自耳轮脚颞骨附着处向下垂直断离,前方沿耳道后壁,下方至耳垂下,后上方仅留一宽约2毫米之皮蒂,将断耳悬吊于枕部,以纱布包裹,呈完全失血之腊黄色。断耳和断面被煤屑污染,断面仍渗血。治疗上考虑断面组织渗血旺盛,断耳还留有一细皮蒂,两面均为皮肤,缝合后易于复活。但断耳和断面被煤屑污染,断耳呈完全失血之腊黄色,影响复活。患者迫切要求保持面部美容,故计划在住院期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期法耳廓再造术在小耳畸形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手术分两次进行,一期手术:将耳垂移位,切取自体肋软骨并雕刻成形埋植耳颞部,与外耳道口延续,并重塑耳甲腔、再造耳屏。同期进行中耳手术,重建鼓室,成形外耳道。6~12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将耳廓从颅侧壁掀起,耳后和乳突区创面行游离皮片移植术,完成耳廓再造。结果自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利用分期法耳廓再造术,治疗小耳畸形病例204例,并随访1-3年。术后发生耳软骨外露5例,术后发生耳软骨吸收13例,术后多数患者再造耳立体,耳颅角存在,并对再造耳外形满意。结论分期法耳廓再造术简便易行,并发症较少,术后再造耳外观立体逼真,受到广大患者的接受,易于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6岁,海员。1987年3月某日骑摩托车不慎撞于墙角上,人倒车翻,被人扶起后发现左耳廓已断裂,流血不止。用手帕将伤耳包住送来我院。检查:左耳廓几乎完全离断,仅在耳后方耳垂上有2cm薄皮肤相连接,断耳呈青紫色,触之发凉,耳廓自根部整齐切下,皮肤边缘呈锯齿状,伤口渗血少。手术:局麻后彻底清创,用温盐水纱布包敷左耳,修剪不整齐之皮肤边缘,将断耳自耳软骨至四周皮肤用细丝线分层间断缝合。外耳道用酒精棉球填塞。耳廓四周用纱布卷支掌固定包扎。术后给予抗生素、注射TAT。局部红外线灯烘烤,每二小时一次,每次20分钟。患者除感伤口轻痛外无其它不适。术后三日检查  相似文献   

15.
扩张皮瓣法外耳再造术矫正先天性小耳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扩张皮瓣法联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治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扩张皮瓣法联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治疗25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6~30岁,平均12岁。术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小耳畸形。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25例患者均获随访6月~1年。平均随访8月。患者术后再造耳解剖结构清晰,位置、大小、形态与健侧基本一致。结论扩张皮瓣法联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矫正先天性小耳畸形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易于操作,是修复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住我院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36例(36耳),术前给予皮肤准备、心理评估和护理以及体位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皮瓣、负压引流及肋软骨供区护理,并做好再造耳局部护理。结果 36例再造耳均成功存活,形态逼真、结构清晰美观,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较高。结论对于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严密护理干预有助于保障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们曾遇先天性腮腺错构瘤一例,报道如下:病历摘要:男婴50天,于1980年5月28日入院。主诉出生时即见左耳下有一肿块,逐渐增大,患儿系第八胎足月顺产,出生后即发现患儿左耳垂前下方较对侧隆起,初起黄豆大小,表面皮肤正常,压迫肿物患儿不  相似文献   

18.
1病历摘要患者何某,女,17岁,病案号:91374。因左耳前无痛性肿物半年入院,检查发现左耳轮脚处有一先天性耳瘘管口,局部无红肿,其瘘日前方有一突起肿物,指头大小,质硬,活动度差。临床诊断:左耳前瘘管感染后疤痕,局麻下行手术摘除,术中取出一完整结石样肿物,20cmXI.scmXI.ocm,其位置在耳瘘管内,病理证实为钙化上皮瘤。2讨论钙化上皮瘤生长缓慢,是位于头颈部皮肤的良性肿瘤,直径在0.scm~scm,少见,而生长在先天性耳瘘管内尤其罕见。一般无恶变,亦很少复发,不合并感染则无痛、无溢脓现象。耳前瘘管合并钙化上皮瘤1例…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20岁。因头部外伤、左耳听力减退、口角歪斜22天,于1999年6月14日入院。患者于1999年5月22日骑摩托车发生车祸时撞伤右侧头部,出现昏迷,鼻腔出血,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2天后神志清醒,继而出现头昏、头痛、左眼闭合不全,口角向右歪斜,伴左耳听力下降。体检:一般情况好,神经系统检查病理反射未引出,左额纹消失,左眼闭合不全,左上睑无力,左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歪斜,左侧鼓腮不能,伸舌居中,左面部浅感觉减退。左侧目乳突部无红肿、无压痛,外耳道干净,鼓膜充血、标志不清、无穿孔;右侧耳乳突部红肿不明显,轻度压痛,外耳道干…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从1985年以来改为且后皮肤隧道植入自体助软骨一次全耳廓再造2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9例.女3例,年龄14~55岁。其中先天性无耳畸形者18例,割伤缺损4例。12例左侧,8例右侧,另2例为双侧,再造金耳的外形形态满意。2手术方法和步聚2.1模型准备:术前用透明胶片制作健侧外耳形态的模型,并标明耳轮、对耳轮、三角窝、耳轮脚,耳甲腔的形态和位置。2.2切口设计.将予制的透明胶片模型翻转后置于患侧耳区,根据患例外耳的位置,确定再造耳的位置,用美兰描画出皮肤切口线。有异位的耳垂可在耳垂上设计一个“Z”形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