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宁  莫晓燕  翁改志  宋燏  刘江 《医学争鸣》2006,27(10):882-882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社区内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44(男29,女15)例,年龄76~91岁,诊断符合1999-02 WHO颁布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按1993年WHO高血压分期标准分为Ⅰ期(无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24(男15,女9)例,年龄80~87岁.Ⅱ期高血压(心电图、超声波等变化)11(男8,女3)例,年龄80~88岁.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是非常复杂的,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它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造成的。诸如遗传因素、电解质的摄入与代谢、社会心理应激、血管活性物质代谢紊乱等,均与血压的调节及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关于血管活性物质与血压调节的关系人们了解的并不多,除了我们所熟悉的儿茶酚胺类及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外,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众多血管活性物质在血压调节及高血压的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现简要介绍几种具有血管活性的神经肽与血压的关系。1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7]Tate…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型及其血清活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以人类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120例EH组和93例正常对照组ACE基因第16内含子的插入/缺失(I/D)多态性,并按性别分组计算各组基因型和等住基因频率,另外用比色法测量各研究对象的ACE血清活性.结果男性EH组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女性EH组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H组中ACE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E血清活性在ACE基因DD,ID和Ⅱ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H与ACE基因I/D多态性有显著相关性,特别是男性,ACE基因DD基因型可能在E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ACE血清活性与ACE基因I/D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刘靖  孙宁玲  马济顺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1917-1919
目的:比较福辛普利和缓释硝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纤溶系统及其它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连续收治的40例老年(平均年龄65.0±4.2岁)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给予福辛普利(10 mg-20 mg,QD)或缓释硝苯地平(10-20 mg,B ID)治疗8周。治疗前后测定血压、心率,并测定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纤维蛋白原(FIB)、血管紧张素(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福辛普利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后血压均显著下降,收缩压/舒张压降辐平均为10.5/5.8 mm Hg和16.9/5.6 mm Hg。缓释硝苯地平组收缩压下降更显著,心率较前增加(P〈0.05)。两组基线tPA和PAI-1浓度相似(P〉0.05)。血浆PAI-1在福辛普利治疗后下降23%(P〈0.05),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后增加25%(P〈0.05)。对于tPA和FIB,两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基线血ACE,AngⅡ和NE浓度无差异。福辛普利治疗后血清ACE和AngⅡ下降,而缓释硝苯地平治疗后血浆NE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同缓释硝苯地平相比,福辛普利能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PAI-1,增加纤溶活性,并通过抑制ACE降低了AngⅡ。而缓释硝苯地平则使交感活性增加。对于有血栓倾向的高危高血压患者,需注意降压药物对纤溶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共80例,包括60例IDH患者(IDH组)和无高血压病相同年龄的健康人20例(对照组)。分别监测血压,检测血浆血管活性物质肾上腺髓质素(ADM)、前列环素(PGI2)、血管紧张素Ⅱ(AT2)及血栓素A2(TXA2)的浓度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IDH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和性别无显著差异外,舒张压、体重指数、尿酸、肌酐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DM、PGI2、AT2、TXA2含量在IDH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DH患者体重指数、尿酸、肌酐较正常对照高,IDH患者的血浆ADM、PGI2、AT2和TXA2的含量也较正常人群为高,提示IDH存在血管活性物质水平改变。  相似文献   

7.
8.
老年正常人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因子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泽  刘晓光 《广东医学》2002,23(8):791-792
目的 研究老年人抗高血压因子(AHF)的变化情况。方法 从正常老年人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I期患者的红细胞中提取出AHF,以肾性高血压大鼠为模型行急性降压实验。结果 正常老年人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红细胞中均含有AHF,且均具有显著的降压和减慢心率作用;正常老年人及经治疗后血压正常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HF的综合活性指标分别为117.4和119.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均显著高于未经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6.2)和经治疗血压仍异常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5)的AHF活性(P<0.05);不论正常老年人还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都与其AHF的活性呈明显的负相关(r为负值,|r|>0.72,P<0.01)。结论 AHF活性降低可能是老年人高血压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实验性与人类高血压中均存在细胞内阳离子含量及其转运机制的异常,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病因、发病机理有密切联系。细胞膜钠泵为细胞转运钠、钾离子的主要途径。钠泵功能异常可引起细胞钠、钾跨膜梯度的改变及一系列继发变化而影响血管平滑肌张力与血压的调节。本文以红细胞作为模式,测定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高血压家族正常血压子女的红细胞膜钠—钾 ATP 酶活性。以了解细胞膜钠泵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异常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大鼠腹主动脉狭窄的高盐摄入引起高血压模型上,观察到口服牛磺酸治疗4周后均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和收缩压,42.2%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并能抑制EH患者和高血压大鼠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水平的升高,增加高血压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主动脉组织中的牛磺酸含量,以上结果表明牛磺酸在降压作用同时伴有缩血管物质的降低和舒血管物质的增加,为牛磺酸抗高血压辅助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吴金星  雷寒 《重庆医学》2003,32(11):1565-1567
起搏器的治疗作用涉及血流动力学、心电生理学、神经体液调节等多方面 ,它参与心脏的生理调节 ,帮助心脏重建受损的生理调节系统。它的治疗作用仍存在着未知有益或有害的作用。以心室起搏为基础的传统起搏器综合征为大家所熟悉 ,而以心房起搏为基础的起搏器综合征逐渐被人们认识 ,其机制复杂 ,神经体液因子的激活受到重视。不适当的起搏方式会激活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 ,血管活性物质失衡 ,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出现临床症状 ,甚至恶化心功能。因此 ,研究起搏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起搏方式 ,达到起…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以来,对于血管活性物质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报道屡见不鲜。血管活性物质与休克的关系已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与休克发病具有密切关系的部分血管活性物质的研究作简要阐述。一、内皮素(Cndothclin.ET) ET主要由内皮细胞(EC)合成释放,是迄今所知作用最强、持续时效最长的缩血管活性多肽。资料表明,ET紊乱与休克等心血管疾病发生有  相似文献   

15.
牛磺酸对高血压和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大鼠腹主动脉狭窄的高盐摄入引起高血压模型上,观察到口服牛磺酸治疗4周后均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和收缩压,42.2%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并能抑制EH患者和高血压大鼠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升高,增加高血压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主动脉组织中的牛磺酸含量,以上结果表明牛磺酸在降压作用同时伴有缩血管物质的降低和舒血管物质的增加,为牛磺酸抗高血压辅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155例为高血压组〔包括24 h血压水平≥130/80 mmHg(1 mmHg=0.133 kPa)者68h血压水平<130/80 mmHg者87例〕,同期住院的老年非高血压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及血生化指标,记录24 h动态血压监测参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超声心动图测值,计算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比较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指标(AASI、24 h PP)及靶器官损害指标(UACR、IMT、LVMI)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AASI与24 h动态脉压(24 h pulse pressure,24 h PP)的关联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靶器官损害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患者AASI、24 h PP、UACR、LVMI均较高(P<0.05),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P<0.01)。高血压亚组分析发现,24 h血压水平≥130/80 mmHg的患者24 h收缩压、AASI、24 h PP、UACR均高于24 h血压水平<130/80 mmHg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证实AASI与24 h PP呈正相关(r=0.36,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UACR随着24 h收缩压的增加而增大(P<0.05);LVMI和IMT亦随着AASI的增加而增加(P<0.05);男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风险较女性患者高(P<0.05)。  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ASI增加与靶器官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17.
振动性血管损伤与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手传振动对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对不同接振时间的煤矿掘进工进行了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测定,并同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内皮素、血栓素B2随接振时间的延长有明显增高的趋势(P<0.05,P<0.01)。一氧化氮、6-酮-前列腺素F1α随接振时间的延长有明显降低的趋势(P<0.05,P<0.01)。结论 手传振动可导致血管内皮活性物质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振动性血管损伤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将我院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情况分为3组,比较3组患者的血尿酸值。根据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结果,将患者的颈动脉情况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结果:患者血压越高,其血尿酸水平越高,各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颈动脉内膜正常组血尿酸值明显低于其他内膜组患者,其血尿酸值随着患者内膜异常情况加重,其值升高,各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患者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其值可提示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尿酸升高,并属于危险情况。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32例老年健康体检查及疗养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结果表明:高血压组SOD活性、LPO含量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SOD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LPO含量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LPO与SOD关系可客观体所处生理、病理状态,反映机体氧化损伤与抗氧化损伤动态平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