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侧脑室引流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86例重度脑室出血病人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双侧引流组),并依据其治疗效果,同以前常规单侧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的90例(单侧引流组)资料对照。结果双侧引流组总有效率、病死率分别为82.56%、11.63%,与单侧引流组60.00%、24.4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侧引流组脑室出血清除时间、生活能力评分与单侧引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操作简便,疗效好,适合于重度脑室出血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侧侧脑室引流结合终池置管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双侧侧脑室置管,配合尿激酶液化引流、终池置管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33例为治疗组;与采用单纯双侧侧脑室置管,配合尿激酶液化引流治疗的对照组30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进行对照,比较相关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终池置管组脑室通畅时间、脑脊液正常时间、神智转清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死亡率明显降低。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再出血率无明显增加。结论尽早清除脑室积血,改善脑脊液循环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关键,双侧侧脑室置管液化引流结合终池置管脑脊液置换术较单纯双侧侧脑室引流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继发脑室出血侧脑室外引流加脑脊液置换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侧脑室外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出血量的大小、部位选用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冲洗或脑脊液置换。结果 75例高血压脑室出血中,66例获救,9例死亡。结论 应用侧脑室外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双管置换疗法治疗急性脑室出血 31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脑血肿穿刺引流或单侧侧脑室穿刺引流(对照组29例)和双侧侧脑室置管引流或侧脑室及脑血肿穿刺引流结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组31例)方法,对60例急性脑室出血的病人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肿消除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2%,优于对照组的44.8%(P<0.05),且其血肿清除时间(6 d)也明显短于对照组(8 d).结论双管置换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脑室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行单侧或双侧脑室引流,根据病情选择性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中尽早灌注尿激酶,术后继续应用尿激酶灌注,并辅以腰穿置换血性脑脊液以及其它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恢复良好者(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或生活自理)5例,生活部分自理6例,卧床2例,死亡6例,成活率68.4%。结论 根据病情,灵活运用包括脑室穿刺引流术、脑室内尿激酶(UK)灌注冲洗引流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等方法,对于提高重症脑室出血的治愈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脑室内铸型血肿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经治重症脑室内铸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33例,在脑室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颅清除四脑室铸型血肿;B组(对照组)32例予以脑室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常规治疗.按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法(GOS)于6个月后对治疗结果进行评...  相似文献   

7.
1997年6月至2004年11月,我们对188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微创伤脑室穿刺引流,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块及腰穿释放CSF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116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56例,对照组入院后应用甘露醇及呋塞米脱水,静脉应用止血剂,防治各种并发症及神经营养、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后2 ~48 h行双侧脑室置管及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腰大池置管脑脊液置换术.随访3~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无颅内感染发生,置管后1周复查头部CT,48例示脑室畅通、脑室积血大部分吸收;平均血肿清除时间为6.5d.预后良好41例(68.3%),预后不良11例(18.3%),死亡8例(13.4%),死因为脑疝形成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对照组18例(32.1%)发生梗阻性脑积水,预后良好20例(35.7%),预后不良13例(23.2%),死亡23例(41.1%),其中7例放弃治疗回家后死亡;两组预后良好率和病死率比较,P均<0.01.结论 采用双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可以加快血性脑脊液的廓清速度,降低病死率,同时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损伤轻微、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对36例脑室出血病人,按临床表现和CT报告进行分级评分,在发病2.5h~7.0h,分别采取脑脊液引流术、生理盐水脑室灌洗术结合尿激酶注射引流术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引流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早期微创引流能及时清除脑室积血,改善脑脊液循环,降低颅内压,防止和减轻出血后的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阻断危及生命的恶性循环。应用尿激酶不仅清除脑室内的积血和脑实质内的血肿,并可防止引流管堵塞,缩短引流时间与病程,降低颅内感染机会。脑室内血肿消失,尽早拔管,引流一般不超过7d。3个月-6个月后随访,结果表明,早期微创引流可降低脑室出血病人的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立体定向第三脑室引流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脑室出血是指双侧侧脑室及第三、四脑室积血扩张,致死率很高。我院自1994年至今,采用头部CT立体定向行第三脑室及侧脑室抽吸引流,配合脑脊液置换,引流治疗10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重度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对33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脑室额角置套管尿激酶灌注冲洗引流和终池脑脊液置换引流治疗。结果 CT显示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4-5天20例,6-7天8例,9-10天3例。平均6天。基本治愈16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3例,死亡3例,认为双侧脑室置套管尿激酶灌注及终池脑脊液置换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2.
微创钻颅引流加尿激酶注入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微创钻颅引流加尿激酶注入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2例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患者,微创钻孔脑室外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清除脑室内血肿。结果单侧脑室引流22例,双侧引流10例。恢复良好21例,生活基本自理7例,需他人照料2例,死亡2例。结论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钻颅引流加尿激酶注入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脑室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我科于2001年1月-2010年1月采用锥颅侧脑室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及脑脊液置换治疗72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重型脑室内出血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全脑室出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常由于脑室内出血凝集成血块阻塞脑室系统,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内压急剧升高导致脑疝形成而死亡。2001年10月至2006年2月,本院采用双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和脑脊液置换的方法治疗重型脑室出血2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观察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侧脑室穿刺持续引流治疗婴幼儿重度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3例重度脑室出血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儿分为侧脑室持续引流治疗组和连续腰穿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Bar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评分。结果侧脑室穿刺引流组的脑室通畅、意识转清、脑脊液转清、平均住院时间都少于连续腰穿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后感染率、四肢运动障碍、再发性脑出血发生率都少于传统连续腰穿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婴幼儿在Bar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评分上的智力评分上无统计学意义,但侧脑室穿刺引流组的运动评分总体显著优于传统连续腰穿治疗组(P0.05)。结论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对婴幼儿运动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黄玉莹 《山东医药》2007,47(17):99-99
2001年3月~2006年3月,我院采用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4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重型脑室出血患者92例,男51例,女41例;平均年龄67.5岁,发病时间3h~3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8~9分(轻型)37例,5~7分(中型)35例,3~4分(重型)20例。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重度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对33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脑室额角置套管尿激酶灌注冲洗引流和终池脑脊液置换引流治疗.结果CT显示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4~5天20例,6~7天8例,9~10天3例,平均6天;基本治愈16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3例,死亡3例.认为双侧脑室置套管尿激酶灌注及终池脑脊液置换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侧脑室及终池同时引流治疗重症原发性脑室出血(HPIVH)的疗效。方法对20例HPIVH患者采用侧脑室及终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治疗。结果其脑室积血清除时间、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侧脑室及终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治疗HPIVH是一种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室外引流后穿刺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脑室外引流患者114例,根据其有无脑室外引流后穿刺道出血分为出血组28例及非出血组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脑室外引流手术相关指标,包括脑室腹腔分流(VP)、双侧穿刺、穿刺次数、同期颅脑手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室外引流后穿刺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抗血小板药治疗对出血量的影响。结果 出血组患者年龄大于非出血组,脑卒中史、术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术前使用抗凝药物高于非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血组穿刺次数高于非出血组,同期颅脑手术比率低于非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穿刺次数和同期颅脑手术均是脑室外引流后穿刺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均P<0.05)。抗血小板亚组与未使用抗血小板组穿刺道出血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穿刺次数、同期颅脑手术是脑室外引流后穿刺道出血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对90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进行开颅清除血肿(A组),脑室穿刺引流(B组)和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C组),分析评价3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IB、C组的总有效率和基本痊愈率高于A组,脑脊液正常时间、住院天数较A组明显缩短,病死率低于A组(P〈0.05),而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IC组的基本痊愈率高于A、B组(P〈0.05)。认为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