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汗是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汗为心液,属五液之一。正常出汗是机体功能活动的表现,凡异常出汗者皆属于中医的"汗证"。按汗出时间的异常,汗证分为"自汗"与"盗汗";按汗出部位的异常,  相似文献   

2.
汗为心液,属于五液之一。汗液是体内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而出汗是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但是出汗过多,损伤人体津液,出现不适,则属于中医的“汗证”。 汗证病机复杂,种类繁多,仅以常见证型例举。按出汗时间,可分为“自汗”和“盗汗”。接出汗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头汗”,“半身汗”和“手足心汗”。按出汗颜色不同,可分为“黄汗”和“血汗”。  相似文献   

3.
汗为心之液,心病病人多伴有异常出汗,通过对心病病机和汗证关系的原理探讨,明确心病与汗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汗出"是桂枝汤证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临床辨证时几可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汗出"却不具有特异性,也不是桂枝汤证的唯一标志,同时也极具迷惑性,容易误导医者。综合文献与临床经验,认为"汗出"应是桂枝汤证的最关键表现之一;桂枝汤证之"汗"与温度关系颇大,应是凉汗、冷汗,与出汗部位、出汗量并无明显相关;"非常恶风"常与桂枝汤证"汗出"并见;桂枝汤证亦可不见汗出。  相似文献   

5.
<正>汗证是指出汗过度。动辄汗出称为自汗,寐中出汗称为盗汗。内科书中将汗证分为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阴虚火旺、邪热郁蒸、心血不足等五种类型来辨证施治,张铎老中医则认为该种分类方法繁杂无序、不系统、不全面,不利于掌握汗证的要领。张铎老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汗出异常,一定是阴阳失和,因此任何导致阴阳不和的原因都会导致多汗,并把阴阳失和的原因分为虚、实两大类,虚证不外气、血、阴、阳之虚,实证有风热、暑热、湿热、热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认为,汗为人体之津液,具有润泽皮肤、调和营卫的作用.而当人体感受外邪或内伤脏腑时,则会发生出汗时间、部位、颜色、汗量等的改变,此种"汗出异常"的症状,被称为"汗证"[1],西医多将其归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汗证又分为自汗、盗汗.《医方考》云:"醒而出汗日自汗,睡而出汗日盗汗.自汗阳虚,盗汗阴虚也".在临床上,自汗、盗汗兼有的患者居多,且无明显诱因发病,病情迁延难愈,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痛苦.  相似文献   

7.
<正>"但头汗出"属于汗出异常中症中局部汗出异常的一种症状,患者表现为尽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余处无汗。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言及的条文(除去重复)共有14条,其中明言"但头汗出"的条文共7条,包括《伤寒论》中111条,134条,147条,216条,228条,236条与《金匮要略》中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第16条。与"但头汗出"相关的条文共6条,如"但头微汗出"  相似文献   

8.
黄鑫  高智 《光明中医》2013,28(6):1238-1239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导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其中,白昼时出汗,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名医掌指·自汗盗汗心汗证》曰:"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自张景岳以来,历代医家多承其说,认为自汗多属阳虚,盗汗多属阴虚。名老中医高智临床治疗汗证,往往能越此篱  相似文献   

9.
汗证,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也常作为他病的一种并发症状而出现。汗证相关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间论述了汗证的形成机理、分类、特点等内容。汗由阴津所化,由阳气蒸腾,经玄府而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汗证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病因病机可分为外邪致汗与内伤致汗;按照出汗时间可分为自汗与盗汗;按照预后时间可分为战汗与绝汗等。后世医家基于此多有发挥和总结,从调和营卫、疏肝补肾、滋肾调阴阳等方面来治疗汗证取得满意效果。《内经》提出"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理论,认为汗血同源,相互资化,遂足以引起人们对汗证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汗"是人体五液之一,汗证是临床常见病证。《黄帝内经》有关汗的论述颇多,梳理《黄帝内经》有关汗的相关经文,包括汗的概念、汗出机制、汗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关系、汗证、汗的诊断价值以及发汗法的临床应用,并结合致病因素将汗出异常予以五脏分证。总结《黄帝内经》有关汗的相关论述,尤其是"审因辨汗,五脏分证"的特点,有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完善,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汗为心之液",心系病证多伴汗证。从"汗为心之液"探讨心病与汗证的关系,总结中医心病汗证特点及常伴症状,综述益气温阳、固护营阴、化瘀消痰三方面证治,为中医临床辨治心病汗证开拓思路。指出对此临床研究尚未展开,科研数据欠缺,今后应展开相关临床研究。参考文献45篇。  相似文献   

12.
黄飞龙  钱林超 《光明中医》2009,24(11):2055-2056
汗证是以汗出异常为表现的一种病证,在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历代医家立足阴阳肺卫论汗者众,如“阳加于阴谓之汗”,“汗由肺气宣发津液于体表而生”,汗出异常则为肺气亏虚,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临证治汗也多从肺论治,以补肺固表敛汗为主。笔者认为,汗虽由肺气宣发津气于体表而生,然其化生之源则在心,调汗之枢也不离乎心,正如《素问.宣明五气论》所言:“五脏化液,心为汗”,是以汗证当以心论治。1心乃化汗之源1.1汗出于血《素问.评热病论》曰:“人之所以汗出者皆出于谷,谷生于精。”  相似文献   

13.
<正>方义体会《伤寒论》第64条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伤寒发汗,本为正治,但若过汗则致变证,即仲景所谓"坏证",此条即是误汗伤阳之心阳虚证。《医宗金鉴》云:"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中医又有"阳加于阴谓之汗"之说,这是误汗而致心阳虚的理论基础。本证由辨证不确、治疗失当或药后护理不周而发汗太过所致,因心血阳气耗散、温煦推动作用不足而出现心下悸、欲得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6,(4):354-355
根据《内经》中"汗为心之液"理论,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汗出的病机及治则,以期该理论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中得到更好的继承与运用。分析"汗为心之液"理论是对"心、血—津液—汗"关系链的一种表达。而慢性心衰初期以心气虚心血瘀阻为主,中晚期以心气心阴心阳虚衰、瘀血水停水泛为主。慢性心衰不同汗出的病机,阳气亏虚可见自汗,若气阴两虚可自汗、盗汗并见。其证治,有益气温阳、敛汗养阴生津、养心安神不同的治则。  相似文献   

15.
<正>汗证是指以异常出汗为突出症状的一类病症,其临床上大多表现为自汗或盗汗。清醒时异常出汗为自汗,睡眠中异常出汗为盗汗。中医药对汗证的治疗效果虽然较好,但有时也会遇见久治不愈的病例。对这些病例,医者需要详细诊察,反复推敲,选方用药周全,才可取效。兹举4例介绍如下。1肾阳不足、营卫失和案李某,男,50岁,2009年3月26日初诊。患者自诉稍事劳动则项背腰部汗出湿衣4年。曾服用玉屏风散、牡蛎散及补中益气丸等,见效甚微。近月来因感冒服用发表剂,汗出更甚,稍活动则汗流浃背,伴项背畏风,腰部寒冷。面白形  相似文献   

16.
<正>杨明会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和保健工作,中西医知识兼备,治疗汗证经验丰富,现将杨明会教授治疗汗证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汗证的病因病机出汗有常态和病态之分[1],常态出汗属于人体的生理现象,包括天气炎热、剧烈运动、情绪紧张时汗出。《素问·评热病论》云:"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汗者,精气也。"张景岳注解:"谷气内盛则生精,精气外达则为汗。"人体的津液,存于阳者为津,存于  相似文献   

17.
<正>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气虚不能敛汗,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内经》载:"汗为心之液","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出汗多可造成心气、心阴亏虚,出现心悸失眠,头  相似文献   

18.
《素问·宣明五气》中有"五脏化液,心为汗"的论述,提示汗的生成、排泄与五脏的心密切相关,临床在治疗汗证时,可从调节心的生理功能入手。从"汗为心之液"这一理论入手,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对汗与心的关系进行论述,阐明汗液的生成和排泄与心之间的关联,以期更好地用此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9.
<正>中医学多汗症一般分为自汗、盗汗,或者局限性出汗,如头汗、手汗等。治疗上如果见汗止汗,临床疗效常不显著。正常情况下,皮肤腠理根据生理需要,开合有常,汗出有度,维护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若皮肤腠理开合功能失常,只开不合,或郁闭不开都会导致汗出异常。近年来,笔者在临证治疗多汗症时,从调节皮肤腠理的开合功能入手,收较良好。现将临证体会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黄帝内经·素问》曰"阳加于阴谓之汗"~([1]),汗为中医学五液之一,由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若汗出异常即为汗证,究其病机不外乎阴阳失调,腠理开阖失常~([2])。历代医家都对汗证有着详尽研究,通过汗出部位、时间等将汗证分做自汗、盗汗、头汗、偏身汗出等,对汗证的病机及治疗常从卫表不固、阴虚内热、湿热内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