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发病因素。我国高血压呈现出“三高三低”的特点,即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达标率低。据2002年国家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每年新增300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2.
特点1.三高:患病率高 致残率高 死亡率高 特点2. 三低:知晓率低 治疗率低 控制率低 2004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30.2%、24.7%和6.1%。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防止目前存在“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管理率低、控制率低。要提高农村社区高血压群体接受综合性规范治疗的自觉性,在社区高血压疾病管理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广东省居民文化程度与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的相关关系,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省21个地级市各抽取1个县/区,再运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法)确定每个县/区320例调查样本,面对面调查15~69岁居民个人基本情况及对高血压病的知晓、治疗情况,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研究对象文化程度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3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不同文化程度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共调查6585人,其中高血压患者1514例,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3.0%,城市及农村粗患病率分别为21.0%、24.2%(P〈0.01),城市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4.0%、30.4%、9.3%.农村分别为21.3%、17.0%、1.9%。城市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5.2%、18.3%、12.2%(P〈0.01),农村则分别为29.3%、18.0%、16.7%(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相对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城市及农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P〈0.05),OR分别为1.82、1.85;城市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城市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的控制率较低(P〈0.05),OR值分别为0.48、0.36、0.39、0.37。结论广东省居民的文化程度越低,高血压患病率越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越低,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有利于高血压的预防控制,健康宣教应侧重低文化程度人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1991年国家统计资料,患病率是12%左右,估计有高血压病人1亿。2005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公布的资料,患病率已升至18.8%,高血压病人估计有1.6亿。同时存在着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血压达标率低的“三低”现象。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的常见疾病,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从成人18.8%的发病率增长至20%,其发病趋势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而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1]。因此,探讨高血压病的防治和相应的康复措施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在持续上升,且上升速度逐年加快。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血压患约有1亿人。高血压使心、脑、肾、眼等器官造成损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是脑卒中(俗称中风)和冠心病的重要危害因素。目前我国高血压存在着以下特点,即“三高”和“三低”。“三高”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三低”即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因此,普及健康教育,提高群体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才能使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1991年国家统计资料,患病率是 12%左右,估计有高血压病人1亿。 2005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公布的资料,患病率已升至18.8%,高血压病人估计有1.6亿。同时存在着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血压达标率低的“三低”现象。 1.许多高血压病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因为绝大多数的高血压病人没有症状,自觉很好,所以不去测量血压,也不去做体格检查。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只有44.7%。与美国2003年报告的知晓率70%有很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存在着一个与高血压相关的危险现象,就是所谓的“三高”、“三低”。三高指的是: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与之对应的就是令人担忧的“三低”: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器质性改变。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现患病人数1.6亿,而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0.2%、24.7%、和6.1%,这些数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着心血管疾病大流行的公共卫生问题,管理和预防高血压疾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全世界都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人。我国高血压有“三大”特点,即“三高、三低”: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全国每年因高血压致脑卒中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存活的500万-600万中有75%的人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相似文献   

12.
如今,“三高”(高血压、高脂血、高血糖)人群越来越多,其中以高血压患者占绝大多数。最新一项调查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患病率的严重情况:与10年前相比,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35岁~74岁年龄段的高血压患病率达到27.2%,这意味着我国高血压病患者已达1.3亿人,  相似文献   

13.
洪昭光 《药物与人》2001,14(7):18-19
到1998年底,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1.1亿,平均每三个家庭当中就有一人,可谓触目惊心。同时,我国高血压的“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及“三低”(知晓率低,为26.6%;服药率低,为12.2%及控制率低,仅2.9%),又使形势雪上加霜。更严重的是,我国高血压近年来逐渐向低龄化发展,小学生有了高血压,中学生开始动脉硬化。最近一次大规模调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严重地威胁人类健康。根据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1.88%,由此引发的中风病人每年达150万,而高血压所致疾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失更是难以估算。“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所谓“三高三低”,真实反映了目前我国高血压防治面临的严峻现状。在世纪之交,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颁布了“高血压防治最新指南”,吹响了全球向高血压开战的进攻号角。它的实施,对更新高血压的传统概念和认识,规范高血压的治疗,提高高血压的综合防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10月8日是全国防治高血压病宣传日,为此我们组织了以下几组有关高血压病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但我国高血压病人治疗率仅26.8%,控制率仅4.4%。因此,在做好高血压病预防的同时,有效地管理高血压病人、提高高血压病人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不仅是众多高血压病人的直接需求,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运动减少,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均导致高血压病患病率逐年上升。1959年全国普查,高血压病患病率仅为5.11%,而2002年全国营养与相关慢性疾病联合调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已接近18.8%。据此推测,全国高血压人群约为1.5亿。与如此庞大的高发病率相比,我国居民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却很低。  相似文献   

17.
王翠兰 《药物与人》2004,(12):16-17
我国首次覆盖全国的膳食.营养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血脂异常的综合性调查已经完成。其结果表明: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现患人数为1.6亿,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而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分别为30.2%.24.7%和6.1%,仍处于较差水平。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6%,  相似文献   

18.
四川城乡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流行特征及防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城乡居民高血压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为科学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四川省抽取6个县区15岁及以上居民6502名进行血压测量和问卷调查。结果高血压粗患病率为15.52%、标化患病率13.21%;男、女性粗患病率分别为17.04%、14.35%,标化率分别为13.60%、12.90%;城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3.90%、11.41%,标化率城市(15.70%)高于农村(11.50%)(X2=79.04,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X2=798.86,P〈0.01),75岁组达最高(53.70%);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不同,高血压患病率不同。高血压患病率随体质指数、腰围的增加而上升(P〈0.01)。15岁及以上居民测压率为31.29%,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29.92%、26.14%和16.5%,城市高于农村(P〈0.01),女性高于男性(P〈0.01)。结论四川省高血压流行和防治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大高血压综合防治力度,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以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保护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19.
《保健医苑》2008,(9):54-54
据调查,我国糖尿病发病状况存在着“三高、三低”现象。“三高”是指发病率高;严重并发症(心、脑、肾、眼底)及治疗费用高,每年花费上千亿人民币;死亡率高,每年死于糖尿病并发症者约220万人。“三低”是指知晓率低,仅为30%~40%;诊断治疗率低,不足40%;血糖控制达标率则更低,不足10%。  相似文献   

20.
示范社区的高血压病人干预管理的依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背景与理由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我国于1991年对15岁以上44万人群抽样调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围绕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开展社区人群综合防治是降低和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我国高血压病人存在血压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现象。1991年的普查显示,高血压病人血压知晓率城市为36.3%,治疗率为17.4%,控制率(经治疗后收缩压<140mm Hg,舒张压<90 mm Hg)仅为4.2%。我区示范社区高血压病人血压水平知晓率为43.9%,而干预后病人依从性如何可直接影响干预效果。高血压病人的干预依从性不高是高血压得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