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角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康 《眼科研究》1998,16(1):74-77
对于不适应行角膜移植术或术后失败的角膜白斑患者来说,人工角膜(keratoprosthesis,KPs)植入术是其重建视力的最后手段。由于异质材料与生物组织之间的相容性问题一直是影响人工角膜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人工角膜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其材料不断更新的过程。综述了用于制作人工角膜的各种材料及其实验和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2.
人工角膜孔隙性支架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艳春  黄一飞 《眼科研究》2002,20(5):469-471
人工角膜存留的理想模式是与宿主眼达到一种“生物愈合”状态,这依赖于其周边支架的孔隙性结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潜能。宿主角膜组织长入周边支架的速度与程度和孔隙性材料的孔隙率,纤维直径,物理,化学性质等密切相关,目前尚无一种周边材料能集所有优点地一体,使人工角膜能达到完全生物愈合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3.
对于不适合行角膜移植术或多次角膜移植术失败的患者,人工角膜植入术已成为复明的最后希望.受材料、设计和手术方法等条件限制,人工角膜植入术并发症多、远期效果差.如何使人工角膜更好地发挥其光学作用,对其设计尤为重要.人工角膜的设计分为材料和外形,由最早的单一材料、近年的有孔材料到生物材料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材料与受体间的组织相容性,从穿通式、"领扣"式到软性材料一体式外型的不断改进,人工角膜与受体间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并发症减少.本文综述了人工角膜外形和材料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角膜病是全世界第二致盲眼病,仅次于白内障,据估计已经影响到1~1.5亿人口[1].尽管一些人工角膜已经应用于临床,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角膜供体短缺的现状,但手术适应证的局限性以及术后严重的并发症都给患者带来了治疗的障碍和高风险.目前,组织工程化人工角膜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克服了生物相容性、机械稳定性、光学透明性的挑战后,神经的再生使得组织工程化人工角膜在生理学方面更接近于人角膜.此文着重介绍了研究者不断完善组织工程化人工角膜的方法:体外细胞的培养、细胞外基质的建立、促进多聚体和细胞相互作用的修饰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组织工程角膜和人工角膜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理想的材料是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和人工角膜的重要条件。组织工程角膜材料包括生物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胶原、羊膜、脱细胞角膜基质等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较好,但可塑性欠佳;PGA等合成材料可塑性较好,但会产生酸性降解产物;将生物材料和合成材料复合,可以取长补短,成为组织工程角膜支架材料的研究方向之一。聚异丙基丙烯酰胺是一种新型合成材料,利用其温度依赖特性,不需酶消化即可获得完整的细胞层,克服了组织工程受到生物可降解支架限制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人工角膜包括AlphaCor、Dohlman—Doane和Osteo-Odonto人工角膜等,主要由中央光学镜柱和周边支架组成,前者材料多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后者材料包括陶瓷、聚四氟乙烯、PMMA、PHEMA等,这些人工角膜已用于临床,但由于晚期并发症,仅适用于常规角膜移植失败的双眼角膜混浊性失明患者。改善人工角膜周边支架与受体角膜组织的整合仍是人工角膜材料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人工角膜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伴有严重干眼病及角膜新生血管的角膜混浊性失明,用常规角膜移植手术治疗通常是失败的,用透明材料制作的人工角膜是治疗这类疾病的唯一有效的途径,但由于晚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了该手术的疗效,如何通过对人工角膜的材料,设计手术技巧以及术后处理进行改进,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是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热门课题,本文对人工角膜手术的研究历史,现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角膜接触镜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从本世纪40年代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硬镜材料的问世,到60年代初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水凝胶软镜材料的出现,70年代中期硅氧烷丙烯酸酯透气性硬镜材料的研制成功,80年代末期氟硅氧烷丙烯酸酯材料的发展以及90年代新一代(氟)硅氧烷水凝胶材料的研究进是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除了传统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和角膜内皮植入术外,人工角膜植入术是一种严重性角膜疾病终末期光学增视性选择性治疗方法.人工角膜最常见的结构是柱镜-裙带型,即由中央透明光学柱镜和周围裙边支架两部分组成.支架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人工角膜植入成功的关键.随着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发展,支架材料的种类愈加丰富,对生物相容性的要求也愈加提高.目前常见的人工角膜主要以无机、有机或/和生物材料作为支架,不同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容性和优劣性有所差异,了解这些特性有助于提高人工角膜植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熊洁  邓应平  王语诗  李玉宝  许凤兰 《眼科》2011,20(3):170-175
目的观察纳米HA/PVA多孔复合水凝胶人工角膜在兔角膜内的生物学反应,了解其组织相容性。设计动物实验研究对象三组人工角膜材料:材料1为大孔纳米HA/PVA多孔复合水凝胶人工角膜;材料2为小孔纳米HA/PVA多孔复合水凝胶人工角膜;材料3为单纯PVA水凝胶人工角膜。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1只,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7只,每只兔随机选一眼)分别板层植入材料1、2、3。于术后3、8、24周通过裂隙灯、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人工角膜在兔角膜内的生物学反应。主要指标术眼炎性反应评分,角膜新生血管出现时间及其生长面积分级评分,术后人工角膜脱出率,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术后3周时Ⅰ、Ⅱ、Ⅲ组炎性反应评分分别为1.29±0.488、1.43±0.535和2.14±0.690(P=0.027);术后8周时Ⅰ、Ⅱ、Ⅲ组新生血管平均生长面积分级评分分别为2.67±0.516、2.33±0.816和1.57±0.535(P=0.018);三组术后角膜新生血管出现时间分别为(23.17±1.72)天、(24.50±1.05)天和(29.71±1.60)天(P=0.000);三组术后因角膜溶解引起的人工角膜脱出率分别为14.29%、28.57%和42.86%(χ2=1.449,P=0.485);组织切片观察8周后大量成纤维细胞长入材料1的人工角膜支架孔隙里。结论纳米HA/PVA多孔复合水凝胶人工角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在宿主兔的角膜内较稳定存在,是一种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新型人工角膜。  相似文献   

10.
用人工角膜替代病变角膜是治疗难治性角膜病变撮终有效方法,但受材料、设计方法及手术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人工角膜植入术远期效果较差,如何改进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设计方法和手术技术上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对人工角膜的材料、设计和手术方法的研究历史、现状及生物学反应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人工角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角膜的研制在近年来有了较大的进步,非组织工程化人工角膜在材料选择?处理和设计方式上有所创新,同时具有活性的组织工程化人工角膜的出现为人工角膜的研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人工角膜是治疗角膜白斑的最早设想,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虽然异质材料与生物组织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尚未得以完全解决,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往往导致手术失败但对于不宜接受角膜移植或术后失败的角膜盲患者,人工角膜植入术是其复明的唯一希望,因此人工角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10年来研究者们的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而在材料选择,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文就人工角膜的沿革,分类及其新进展作了一综  相似文献   

13.
当角膜失去透明性或者形状发生改变时,可能会造成视力的丧失。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使用全层或者部分层供体角膜进行角膜移植手术。然而,在全球范围内捐赠角膜的来源严重不足,约有超过98.5%的角膜盲患者在等待捐赠角膜。此外,在角膜移植后,存在感染的可能以及异体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因此,多年以来组织工程角膜作为供体角膜的可行替代品,不同材料和方法已被广泛研究。并且在近十几年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构建具有良好透明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合适机械强度的组织工程全层或部分层人工角膜,以修复、再生或替换病变角膜。本综述讨论了近年来最常被研究的天然生物材料包括羊膜、脱细胞角膜、胶原、蚕丝,作为人工角膜支架的研究进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说明了该领域中上述讨论的生物材料所面临的其他挑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人工角膜植入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一飞 《眼科》2005,14(3):197-200
角膜移植无法成功的患者(如严重化学烧伤、眼瘢痕性类天疱疮、Stevens-Johnson综合征等)给眼科医生带来极大挑战。虽然人工角膜手术并发症危险较高,却能为这类患者带来一线复明的希望。目前国内条件下,人工角膜植入术应由具备丰富的角膜病诊疗经验和熟练的眼科手术专家合作下开展,适应证应严格限制,仅用于无法用其它方法达到复明的双眼角膜盲患者。术后严密定期随访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维持复明效果的重要保证。随着人工角膜材料、设计的进步,未来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工角膜供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5.
人工角膜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角膜的研制在近年来有了较大的进步 ,传统的非组织工程化人工角膜在材料处理和设计方式上有所创新 ,同时有活性的工程化人工角膜的出现为人工角膜的研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活性人工角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具有生物活性,与人体角膜特性相近的人工角膜移植是人们努力探求的目标.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的发展,活性人工角膜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Melanie  H.  Erb  Mehran  Taban  Charles  A.  Barsam  Paula  M.  Sweet  Roy  S.  Chuck  许珂 《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中文版)》2005,17(3):F0003-F0003
目的:建立一种实验室模型来研究角膜内人工角膜植入术。方法:用一种联合角膜微切刀和人工前房的系统在13例成人角膜中开发一种带蒂角膜板层切除术。掀开角膜瓣后.对角膜后基质层行2.5或3mm的环钻。一个模型人工角膜定位于植床。角膜瓣用缝线闭合。增加前房内压,伤口漏水时的压力被记录。对前部角膜板层行3或3.5mm的环钻用于暴露人工角膜。漏水时的压力再次确定。  相似文献   

18.
理想的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角膜构建的重要条件.目前常用的组织工程角膜支架材料主要包括生物材料、人工材料、复合材料.羊膜、脱细胞角膜基质等生物材料是一种天然结构,具有组织相容性好、含有多种细胞因子、对人体无刺激性等优点,但来源有限,可塑性欠佳.聚羟基乙酸等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来源广泛、制作工艺简单、力学性能可控,但在人体代谢过程不尽清楚.复合材料综合了生物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的优点,但复合材料的混合比例,生物相容性和其他理化特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因此,寻找具有更高生物活性、安全性、透明性的支架材料仍是当前组织工程角膜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新型人工角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于已不能行角膜移植或行角膜移植术预后不良及多次移植失败的角膜盲患者,人工角膜移植术已成为复明的最后希望。标准人工角膜是用异质成形材料取代浑浊角膜组织而制成的一种特殊屈光装置。人工角膜与角膜组织之间的长期密贴、透明及生物相容性是影响人工角膜植入术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研制与应用符合这种要求的人工角膜材料以避免植片溶解、脱落、继发青光眼及人工角膜后膜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人工角膜移植术后长期复明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雪 《眼科研究》2010,28(10):998-1002
体外培养角膜缘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后再行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导致眼表疾病的重要方法,选择理想的支架材料是构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支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透光度,支架材料的降解与角膜修复的同步化,手术的长期有效性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和材料学的发展为构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的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从近年来新发现或研制的支架材料的来源、优缺点及应用等方面,就构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