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黄斑变性(ARMD)视神经传递功能的损害。方法 按VEP标准,对ARMD47例(68眼,其中湿性型14眼)和对照组29人(35眼)作图形或闪光4类VEP记录。结果 (1)ARMD的VEP各指标与对照组比,除TN2外,其余均呈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改变;(2)湿性型与干性型的各类VEP异常率比较,均呈统计意义(P<0.05或P<0.01);(3)ARMD的图形类VEP与闪光VEP的异常率比较,P<0.01;而同属图形类VEP,将P-VEP与P-On/off-VEP和P-S-VEP比较异常率也呈明显差异(P<0.01)。结论 ARMD确有视神经传递功能(VEP)的损害,其以黄斑中心凹细神经纤维功能受累为主,随病情加重其累及程度更明显,并向周边部粗纤维扩展。 相似文献
2.
老年黄斑变性 (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特别是湿性 ARMD是造成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特征是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 (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 ,伴随视网膜下积液、出血、瘢痕形成 ,最终中央视力丧失〔1〕。ARMD中 CNV形成的机制尚不清楚。 一、血管生成中整合素与细胞外基质的作用血管生成 ( angiogenesis)是指源于已存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新的毛细血管性血管生长〔2〕。内皮细胞 ( endotheliumcell,EC)增殖为血管生成的主要步骤。在对毛细血管生成性刺激的反应中 ,EC降解… 相似文献
3.
老年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援生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6,20(1):18-25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基础或临床研究,探讨AMD与年龄的变化,光的损伤,营养代谢紊乱,免疫,遗传及全身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及眼底改变的特征与视功能的关系,对AMD的发病机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方肖云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9,23(6):337-340
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是导致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失明的主要原因。黄斑移位术是一种新的治疗黄斑中心凹下新生血管膜的手术方法。本文就手术的基本原理、方法、手术效果及并发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老年黄斑变性的激光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缓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8,22(1):24-28
渗出型AMD已成为老年人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而近于90%的继发于AMD的致盲率与黄斑下新生血管膜有关。本文探讨了激光治疗CNV的方法、疗效及其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黄斑玻璃疣特征预见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黄斑玻璃疣与老年黄斑变性(AMD)发病的危险性。方法于1989年始观察了早期AMD患者54例(54眼)。结果平均追踪55个月,追踪期内玻璃疣数量及融合程度有不同程度增加,18例(33.33%)患者发生了AMD,黄斑玻璃疣发生渗出性AMD的5年累积危险性为37.78%,其中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SRNVMS)4眼(7.4%),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脱离4眼(7.4%),地图状萎缩10眼(18.51%)。具有融合的软性玻璃疣的相对危险度是3.14倍,数量较多(>Ⅱ级)的相对危险度是6.89倍,玻璃疣位于中心凹区的相对危险度是2.6倍。结论揭示具有高危险特征的黄斑玻璃疣具有发生AMD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9.
10.
用黄斑区密集点矩阵视野结合计算机眼底图像分析老年黄斑变性视野光敏感度与眼底改变,视力,年龄,早期或晚期病变多因素,探讨视功能损害原理。结论证实玻璃膜疣早期反映了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早期色素上皮损害可导致视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黄斑转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3年 ,现代玻璃体手术的创始者 Machemer[1 ] 首次报告了对 3例老年黄斑变性患者实行黄斑转位手术。对这一极其大胆创新的手术方法 ,同行们在惊奇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疑问。在随后相对沉静的几年中 ,有几位知名的玻璃体手术专家相继开展了同样或有所变通的黄斑转位手术 ,先后在刊物或会议上报告 [2 - 4 ]。而在近一二年内 ,黄斑转位已成为世界上玻璃体手术的一大热点 ,在许多大会上报告和演示。在 1999年 9月罗马召开的玻璃体学会期间 ,de Juan医师在美国 Wilmer眼科研究所的现场手术通过卫星向会场传送 ,并进入互联网。因此 ,了解这一手术… 相似文献
16.
老年黄斑变性的一对双生子报道文峰吴德正吴乐正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是当前社会50岁以上老年人盲目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它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脉络膜毛细血管层Bruch氏膜色素上皮外层...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简称AMD)是许多国家的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典型的病例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率无性别差异;双眼常同时或先后发病,在眼底下,早期可见黄斑区色素紊乱,玻璃膜疣等改变。但引起视功能逐渐受损的主要原因则是地图状萎缩和视网膜下新生血管所产生的并发症。其发病原因.通过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及实验研究已有详尽描述。认为该病是多种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对该病的确切发病机理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近年来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大量敏感… 相似文献
18.
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线粒体基因及表达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黄斑变性 (age 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 ,AMD)是当前严重的老年性致盲眼病之一。新近研究表明 ,老年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涉及细胞质中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DNA ,mtDNA)突变及其参与编码的电子传递链酶复合物活性[1] ,我们通过检测AMD患者mtDNA突变和电子传递链酶复合物活性 ,探讨AMD发病与线粒体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关系。一、对象与方法1 对象 :选择湿性AMD患者 2 6例 ,年龄 (6 4 6± 5 6 )岁 ;干性AMD患者 10例 ,年龄 (6 3 9± 9 3)岁 ;另选正常对… 相似文献
19.
年龄相关笥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曰忠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0,24(2):91-94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不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凝光光凝治疗仪适用于少数病人,小样本临床试验发现放射地、光动力疗法、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有一定疗效。但多数研究存在样本较小,缺乏对照组、随访时间较短和缺乏标准的视功能检查方法等缺陷。因此有必要探求新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没有对照组的前瞻性随机化临床试验,以确定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老年黄斑变性的视力与眼底病变及荧光造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8例(213眼)老年黄变性(AMD)及早期AMD病人的视力,眼诋改变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A)进行了观察,发现视力≥1.0的病人也有出血,渗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SRNVM)视网膜神经上皮或色素上皮脱离(RNED或RPED),视力的损害与SRNVM的部位有关。讨论了视力与眼底改变及FFA的关系,并分析了以视力标准划分AMD的界限的弊端,提出对视力正常,眼底,FA及视力功能检测的正常,应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