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染是恶性血液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由于恶性血液病本身的病变以及化疗和(或)放疗对骨髓及免疫功能的抑制,极易发生院内感染。作者对本院收治的95例恶性血液病的医院感染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感染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95例,全部病例经临床、血象、骨髓象检查明确诊断。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2例,恶性淋巴瘤17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2例。男56例,女39例,男女之…  相似文献   

2.
含米托蒽醌的化疗方案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米托蒽醌(NVT)联合其它化疗药物组成的化疗方案对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对11例恶性血液病患采用含米托蒽醌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例(均为L2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4例(M3型1例、M5b3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HL)2例(均侵犯骨髓)。结果:完全缓解率81.8%(9/11),部分缓解率9.1%(1/11),死亡率9.1%(1/11),ECG、LDH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含米托蒽醌的化疗方案对恶性血液病有较好的疗效,毒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3.
恶性血液病患者CD54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CD54)在恶性血液病的表达。方法 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1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5例多发性骨髓瘤,2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16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表达CD54。结果 (1)除多发性骨髓瘤,慢性凿细胞性白血病外,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CD54表达低于正常人。(2)CD54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表达高于在其它类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表达,在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达明显低于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达。(3)高白细胞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脾肿大表达水平下降(P<0.05)。(4)CD54的表达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组明显高于未缓解组,P<0.01。随着病情缓解CD54表达可升至正常范围。结论 不同的恶性血液病,黏附分子CD54表达不同,并与细胞类型,临床特征及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4.
恶性血液病治疗前后骨髓网硬蛋白含量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恶性血液病中,骨髓病理组织切片内常伴有网硬蛋白纤维增多。本文对部分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前后的骨髓网硬蛋白纤维含量的变化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观察对象共76例,男45例,女31例,年龄9~77岁,平均55岁。疾病分布:急性白血病16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例(L11例,L2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2例(M22例,M31例,M44例,M53例和M62例);慢性白血病17例,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3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  相似文献   

5.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小细胞肺癌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8例急性白血病(AL)、和例恶性淋巴瘤(ML)和2例小细胞肺癌用APBSCT治疗。AL和ML获初次完全缓解(CR)后再经4-5次骨髓抑制性化疗,予以APBSCT。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用MAC(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方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用AEC(阿糖胞苷、依托泊甙、环磷酰胺)方案,ML和小细胞肺癌用EAC(依托泊甙、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作预处理。结果 16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随访中位时间28(6-48)个月,9例(3例ANLL、2例ALL、4例ML)持续缓解大于24个月。最长48个月,小细胞肺癌患者缓解中位时间10(6-14)月复发。结论 APBSCT能延长恶性血液病、晚期肺癌的无病生存期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大剂量化疗加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AL),恶性淋巴瘤(ML)的疗效。方法 8例急性白血病,6例恶性淋巴瘤用APBCT治疗,均在初次安全缓解后经4-5次的骨髓抑制性化疗,预处理方案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用MAC(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方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用AEC(阿糖胞苷,足叶乙甙,环磷酰胺)方案;ML用EAC(足叶乙甙,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结果 14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中位随访27(6-48)个月,10例获得缓解,其中3例ANLL、2例ALL、5例ML,持续缓解大于24个月,最长48个月,结论 初步结果提示APBSCT能延长恶性血液病无病生存期及改善生活质量,但对ML的疗效似乎更好。  相似文献   

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常见的恶性血液病,我们应用国产(rhG-CSF)吉粒芬治疗化疗所致ALL白细胞减少,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科1998年5月~10月收住的刀例白血病病人骨髓抑制期的观察和护理发现:良好的护理是帮助患者完成化疗,提高完全缓解率的重要保证。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平均月.5岁(3岁~60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例,入院后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和细胞化学染色,按全国白血病分类分型讨论会所拟定的标准而确诊。2观察结果本组刀例出现骨髓抑制占叨%,骨髓抑制时间在化疗后(8~21)d恢复;26例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1.0X109/L占87%,最低者<0.2X109/L;…  相似文献   

9.
大剂量联合化疗是目前恶性血液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绝大多数化疗药物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 ,表现为白细胞尤其是粒细胞下降 ,其次为血小板下降 [1] ,伴随而来的严重感染 ,出血并发症往往导致患者早期死亡。 1996年以来 ,我院采用脐血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联合化疗所致骨髓抑制 33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3例均系我院血液内科住院病人。男 2 1例 ,女 12例。年龄 5~ 6 8岁。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 17例 (M2 a 8例 ,M2 b 3例 ,M5 a 2例 ,M5 b 1例 ,M3a 2例 ,M11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降钙素(CT)基因高度甲基化在恶性血液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PaⅡ)消化DNA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73例恶性血液病、6例正常人以及24例非恶性血液病的CT基因的基化程度。结果 12/14例(85.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15例(60%)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8/10例(8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15(33.3%)淋巴瘤、2例(2/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1/2)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1/3)慢性淋巴细胞白轿病和1例(1/9)多发性骨髓瘤的病人出现CT基因高度甲基化阳性,而6例正常人和24例非恶性血液病无一例阳性。结论 CT基因高度甲基化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恶性克隆增殖的分子基因标志,从而为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微小残留病的监测及疾病的发展预测提供了一种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以米托恩醌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20例,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的完全缓解率(CR率)为66.7%,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为75%。本组患者每疗程仅用米托恩醌20ng,取之效果与美国肿瘤中心每疗程用60mg时的治疗效果相似。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12.
张新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155-2155
巩固化疗是当前白血病维持治疗的最基本治疗。骨髓抑制是化疗的主要副作用,又是限制继续化疗及大剂量化疗的重要因素。骨髓抑制后患者会发生严重感染。2000年8月以来,我们用齐鲁制药厂生产的瑞白(rhG-CST)治疗白血病巩固化疗后骨髓抑制58例次。取行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3例均为住院病人,经骨髓象证实为白血病完全缓解患者。男28例,女25例,年龄5岁~68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4例。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联合化疗或单药中到大剂量化疗。化疗方案包括:DA、HA、MA、HEA、MEA、CD…  相似文献   

13.
梁炳照 《广东医学》1998,19(3):237-238
现将1991年1月~199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5例老年急性白血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旨在提高我们对老年急性白血病认识,达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降低死亡率的目的。1材料和方法1.1病例:15例老年急性白血病病人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4例(其中M13例、M28例、M31例、M5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张之南等[1]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年龄to-80岁,中位年龄ot岁,男性12例,女性3例,其中4例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史,2例在诊断白血病前曾患过其它肿瘤(肺癌、恶性淋巴病)均有放化疗史。1.2起病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初治和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化疗方案不同组合的效果,并观察其毒副反应。方法:急性白血病48例,其中初治者32例,复发难治者1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治疗方案对Mx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方案为VMxP。结果:初治者完全缓解率为68.8%,部分缓解率15.6%, 效率84.4%。复发难治者完全缓解率37.5%,部分缓解率18.8%,总有效率56.3%。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以粒细胞抑制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其它非血液学反应轻。结论:低剂量长疗程用药方法更合理,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更显著。初步认为米托蒽醌作为一线抗白血病药物,治疗初治和得发难治急性白血病,疗效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患儿发生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提高DS患儿合并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DS合并恶性血液病患儿资料并复习文献,了解DS患儿合并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结果:4例合并血液病的DS患儿中,1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2例为巨核细胞系的病态造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表现出了对甲氨蝶呤的明显毒性,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显示了对化疗的良好反应。结论:DS患儿特殊基因背景决定了其生后特征性血液病表现及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16.
702例恶性血液病的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染色体核型异常与诊断、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法或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以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702例恶性血液病中369例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其中急性白血病226例,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64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8例,核型异常者分别为22例、81例及2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231例,207例有Ph染色体;CML加速或急变期10例中有5例发现附加染色体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14例中36例有核型异常;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中2例核型异常,33例骨髓增殖性疾病仅1例核型异常,11例多发性骨髓瘤,1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恶性组织细胞病,3例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其核型异常分别为2例、2例、1例、1例。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是恶性血液病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判断和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秘营昌 《循证医学》2011,23(5):260-26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病,约占急性白血病的30%~40%,生物学特征多样、临床异质性很大。化疗是ALL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诱导缓解治疗.  相似文献   

18.
由于血液病患者本身造血系统异常 ,同时化疗能引起骨髓抑制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帮助患者在大剂量化疗后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 ,对于干细胞移植后的功能恢复 ,需要持续观察血细胞各项参数。本文统计了 17例经干细胞移植且植活的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平均体积的变化 ,来观察探讨二者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7例全部为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3月经临床及骨髓片确诊植活的血液病患者 ,男 10例 ,女 7例 ,年龄7~ 4 9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7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6例 ,其他白血病 4例。1.2. 检测方法 抽取患者…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与疾病性质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恶性血液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病毒感染者及正常对照者的血清Tpo水平;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缓解后复测血清Tpo水平,观察其变化。结果治疗前恶性血液病患者与对照者的血清Tpo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缓解后血清Tpo水平与对照者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疾病相关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清Tpo值与对照者间差别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Tpo水平升高,治疗缓解后Tpo水平恢复正常;其他疾病相关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Tpo水平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 实施个体化给药避免或减少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ADR) 的发生.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新发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不良反应184 3例, 对患者性别, 年龄, 危险度、药物、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不良反应涉及高危组患者居多;涉及药物以左旋门冬酰胺酶、长春新碱、阿糖胞苷居前3位;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以血液系统最为常见;骨髓抑制并发感染与危险度及患儿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与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ADR以骨髓抑制最为常见, 其中以骨髓抑制及并发感染对患儿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