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27例地震伤儿童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治和护理,探讨其合理的判断指标及治疗护理措施。早期密切观察患肢肿胀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四肢末梢血氧饱和度检测,对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2例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予抗炎、半量甘露醇加β-七叶皂甙钠脱水消肿治疗;16例肢体骨折患者及时予石膏托或支具外固定。结果22例治疗成功保住了患肢;4例截肢(1例膝下、3例膝上);1例死亡。认为对儿童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进行早期密切观察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成功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患肢末梢血氧饱和度检测是一个可靠、直观、可行的判断指标;早期半量甘露醇加β-七叶皂甙钠脱水消肿、积极抗炎、配合支架外固定等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江育琴 《护理学报》2009,16(8):45-46
总结消淤酊治疗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护理经验.加强责任心,遵医嘱定时给病人换药,测骨筋膜室内的压力.特别是听取病人主诉,如疼痛、麻木等.仔细观察患肢肿胀及远端脉搏及生命体征、尿量等变化,做好心理护理,是应用消淤酊使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康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筋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常发生于前臂掌侧和小腿,是尺桡骨、胫腓骨骨折的严重并发症[1].如发现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可导致伤口感染及骨髓炎,甚至造成缺血性肌挛缩及肢体坏疽,严重影响患肢功能.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治疗措施至关重要.现介绍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4.
刘广芳 《全科护理》2012,10(29):2783-2783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筋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严重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如不及时发现或护理不当可导致伤口感染及骨髓炎,甚至造成缺血性肌挛缩及肢体坏疽,严重影响患肢功能及生命安全。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十分重要。现将我科1例桡动脉穿刺血液透析后发生左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出血病人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总结  相似文献   

5.
唐春云 《全科护理》2012,(16):1496-1497
[目的]总结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早期观察及护理。[方法]对38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肢体肿胀、疼痛及肢端循环等情况进行早期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7例病人病情得到控制,恢复健康,1例病人截肢。[结论]加强对病人早期的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先兆症状,是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预后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碧琴  )  蔡素钦  )  欧亚妹  ) 《全科护理》2009,7(25):2300-2301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筋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常发生于前臂掌侧和小腿,是尺桡骨、胫腓骨骨折的严重并发症^[1]。如发现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可导致伤口感染及骨髓炎,甚至造成缺血性肌挛缩及肢体坏疽,严重影响患肢功能。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治疗措施至关重要。现介绍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联法在闭合性小腿骨折护理效果.方法:闭合性小腿骨折患者104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予冷疗、激光、功能锻炼方法.比较护理后患肢肿胀度、疼痛及筋膜间室综合征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肿胀、疼痛、筋膜间综合征减轻(P<0.01).结论:三联法护理降低闭合性小腿骨折后的疼痛、肿胀,减少筋膜间室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的介绍1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术前动态监护、术后护理的方法。结果:本组12例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正常10例,功能部分丧失1例,功能全部丧失1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科较为严重的创伤综合征,除及时手术减压外,加强术前、术后动态监护及患肢功能锻炼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霞  李志宏 《全科护理》2013,(29):2719-2720
3068例经桡动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术后3例并发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措施为:术后注意穿刺局部的管理,密切观察肢端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情况,早期明确出血点,有效压迫止血,观察疼痛性质;肿胀肢体早期局部冷敷和高渗液脱水,停用抗凝药物,早期识别,及时行骨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术。  相似文献   

10.
肢体深度烧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伟玲  萧惜玲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4):2255-2256
目的了解肢体环形深度烧伤的患者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措施。方法笔者总结了37例肢体环形深度烧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观察肢体发生肿胀、疼痛、循环等先兆症状、体征,倾听患者主诉,做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发现,早诊断,配合医生及时行焦痂切开减压术,术后进行严密观察伤口渗液及减张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无一例因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而发生肢体坏死。结论对四肢环形深度烧伤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严密、细心地观察肢体的症状体征,能够及时发现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先兆症状,有效的环形焦痂切开减张术是预防肢体深度烧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而引起肢体神经肌肉坏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肢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弓I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8例上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经切开减张后应用VSD负压引流。手术前后进行心理护理,术后做好VSD负压引流的护理,对患者的疼痛、患肢肿胀程度及肢端血运情况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结果7~10d后拆除VSD。其中2例有皮肤缺损,二期行游离桂皮术;其余16例均行二期清创缝合术。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周到、精心的护理是采用VSD负压引流治疗上肢骨筋膜室综合征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治失误病例,探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以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方法:21例小腿及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予深筋膜切开减压术和(或)截肢术,术后常规予抗感染、扩血管、对症及支持治疗。结果:17例患者截肢,1例患肢保存完好,功能良好,3例有严重功能障碍。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疗关键是早期诊断、密切观察、早期彻底减压,以降低致死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2009年3月~2012年3月对260例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护理的经验,主要包括对患者的患肢局部情况进行观察与护理,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宣教.认为加强患肢局部早期观察及护理,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宣教,可以有效预防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齐素红  董梅 《天津护理》2015,(2):121-122
总结96例创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伤后积极迅速的采取措施减轻肢体肿胀,减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切开减张率。密切观察病情,积极功能锻炼、高压氧疗等,提高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切开减张后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主要为不同程度的神经变性与肌肉坏死,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手术切开减压后,如开放的切口感染,会加速患肢组织坏死,严重时将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除常规用药及伤口换药外,患肢的观察及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功能锻炼对患肢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跟骨骨折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琴  卢燊  黄晓丽 《护理与康复》2008,7(7):513-514
总结142例176侧跟骨骨折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肢软组织肿胀、骨折水疱、创口感染和裂开、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76侧跟骨骨折,经治疗和护理后,按Marland足部评分评价,优69侧,良81侧,可26侧,优良率85%。  相似文献   

17.
总结2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的护理。术前根据患儿年龄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妥善摆放患肢体位;密切观察和预防早期并发症,如血管损伤、神经受损的发生。术后严密观察患肢肿胀情况;早期正确指导功能锻炼。28例患儿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伤口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疗效优者18例,良8例,尚可2例,优良率达93%。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性下肢缺血动脉再通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个体差异及病情特点,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探讨更合理的护理措施并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择行动脉再通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5例,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病情特点及治疗效果,对护理过程进行记录,归纳总结急性下肢缺血动脉再通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住院患者护理特点.结果经有效护理后,35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1±5)d,出院前21例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7例患者有足下垂现象,6例患者截肢,1例死亡.结论急性下肢缺血动脉再通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护理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及个体差异等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一平 《护理学报》2008,15(5):67-68
目的防止、消除创伤肢体肿胀,预防急性闭合性小腿伤患者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方法2005年8月—2007年7月对50例伤后1~5 h内入院的闭合性小腿伤患者进行中药冰敷:用截血散、水、蜂蜜、食醋按5∶3∶2∶1的比例调成膏剂,根据患肢情况,选择大小合适的医用棉垫,用敷药刀或压舌板把已备好的中药膏剂均匀地涂布于棉垫中间,厚薄适中,四周空出2~3 cm以防药膏外溢。药膏敷于患处后,将患肢下的防水中单向上反折,覆盖于小腿上,再将8 cm×10 cm聚乙烯冰袋用毛巾包裹好平放于患处两侧上方。冰敷持续时间依肿胀程度而定,最长不超过72 h。冰敷停止后继续中药外敷直至疼痛消失。结果50例患者中,19例肢体无肿胀者骨折复位固定后均未发生肢体肿胀;10例轻度肿胀者2~3 d消肿;14例中度肿胀者3~5 d消肿;7例重度肿胀者配合脱水抗炎治疗,10 d完全消肿。无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结论中药冰敷能防止和消除肢体肿胀,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肢体外伤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66例肢体外伤骨折手术患者分为PDCA组82例和对照组1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PDCA组根据PDCA循环理论进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术后12、24、48 h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低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24、48 h 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48 h患肢肿胀情况优于术前(P0.05),PDCA组术后48 h患肢肿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理论在肢体外伤骨折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预防术后骨筋膜室综合征,缓解疼痛,减轻肢体肿胀,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