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尿路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 近年来,国内外均进行了许多尿失禁的流行病学研究,但所报道的尿失禁发生率却有很大差异,如国外报道的社区女性尿失禁发生率为11%-72%,而国内报道为18.1%-57.7%.出现如此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采用了不同的尿失禁定义、调查人群、年龄范围、调查表格和调查方法等。在国内。大规模的、能够代表国人尿失禁发病情况的规范化流行病学研究应该受到推广。  相似文献   

2.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发病率相对较低,仅占尿路恶性肿瘤的5%~10%,但与膀胱癌相比其预后更差,复发转移率更高 [1].根据UTUC患者的风险分层及有无转移,临床上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也有所不同,除了手术治疗外,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及免疫治疗同样具有重...  相似文献   

3.
下尿路症状(LUTS)是临床一常见症状群.包括储尿期症状,如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急迫性尿失禁等,及排尿期症状,如尿线变细、射程短、排尿中断、排尿后滴沥及尿潴留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糖尿病患者排尿异常中的意义及膀胱尿动力学表现。方法选择伴有下尿路症状(LUTS)的糖尿病患者48例,病程入院初次发现-30年,全部患者均进行尿动力学全项检查。结果48例患者完成了尿动力学检查,尿动力学异常患者占68.8%,正常患者为31.2%,所有患者中膀胱感觉迟钝表现明显的占48%。在尿动力学异常患者中逼尿肌收缩减低及反射消失表现明显的占45%和18%。38例患者获得满意的压力-流率测定,在男性患者中确诊为膀胱出口梗阻者占男性患者的46.8%。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可对伴有下尿路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进行客观评判,并及早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愈后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下尿路症状分为储尿期症状和排尿期症状。前者以尿失禁、尿频、尿急、遗尿等症状为主;后者以排尿困难为主。常见疾病有压力性尿失禁、膀胱炎、膀胱颈梗阻等。  相似文献   

6.
下尿路症状(lowerurinarytractsymptoms,LUTS)是排尿障碍的总称,由wein等提出的一组症候群,是老年男性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基于统计数据和各国老龄人口的增加,LUTS在未来社会中将不可避免的成为一种普遍的疾病,并成为专业人员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尿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对LUTS的病因及常见疾病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从而对LUTS的治疗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尿动力学测定评价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动力学测定评价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功能廖利民石炳毅梁春泉蔡明李州利目前对尿动力学检查是否应在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中常规进行,其对BPH疗效的影响与预示作用以及与BPH症状评分的关系等,存在不同观点与争议。为此,我们对197例BPH患者进行多程道...  相似文献   

9.
王钿  刘朝东 《重庆医学》2000,29(3):248-249
下尿路症状(LUIS)是临床一常见症状群。包括储尿期症状,如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急迫性尿失禁等,及排尿期症状,如尿线变细、射程短、排尿中断、排尿后滴沥及尿潴留等。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是一较特殊年龄组[1],其常见病因以良性前列腺增生多见。仅仅通过病史。体检,一般影像学检查,对该类疾病的诊治结果常不尽人意。尿动力学检查对临床进一步诊治该类患者开辟了新途径。1 临床资料及方法 收集1998年10月~1999年10月我科门诊及住院84例有较全面的临床病史、检查及尿动力学资料的病例总结如下:1.1 一般…  相似文献   

10.
杨志刚  张强  张飞  范丽   《中国医学工程》2010,(1):72-73,75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病因的尿流动力学改变,为指导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311例有下尿路症状的患者行尿动力检查与其病因结合,全面认识下尿路症状病因。结果①老年LUTS中87.5%(272/311)尿流率降低与70.7%(220/311)残余尿增加,与膀胱出口梗阻72.3%(225/311)造成的结果基本吻合;20-30%LUTS由逼尿肌不稳定(21.5%)造成,符合临床实际情况;②引起老年LUTS最常见的原因以前列腺疾病(71.4%)最多见,其中前列腺增生占67.5%(210/311);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引起的老年LUTS占22.8%(71/311);④精神障碍性疾病也可引起LUTS。结论唯一明确可以区分导致LUTS的不同原因的方法是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治伴有LUTS的老年男性患者时,依据尿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进行是有效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中华医学杂志》2022,(20):1541-1546
非器质性的下尿路功能障碍(nLUTD)是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疾患,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 此类患儿经常共患精神方面的疾病, 其中最多见的精神疾病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同时, ADHD患儿出现nLUTD的比率也较正常儿童显著增加, 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缺乏。本文就ADHD和nLUTD之间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三种肠代膀胱术的下尿路尿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回肠膀胱术、可控膀胱术、正位膀胱术3种术式的术后下尿路尿动力学研究。方法对41例行肠代膀胱术的患者,包括回肠膀胱术18例,可控膀胱术12例,正位膀胱术11例,术后行尿动力学检查,对比分析其储尿囊及流出道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结果回肠膀胱术组储尿囊容量及剩余尿量均较其余两组显著减少,可控膀胱术组及正位膀胱术组尿囊储尿功能良好,但排尿阻力较高,且有出口梗阻表现。可控膀胱术组最大流出道压及控尿带长度增加,而正位膀胱高压区主要在储尿囊颈区。结论回肠膀胱术储尿能力降低,流出道区压力低,可控组膀胱组及正位膀胱组储尿能力正常,排尿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尿路疾病预后与尿动力学检查指标的关系.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尿路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行尿流动力学等检查.6个月后观察患者排尿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不同尿动力学指标的患者IPSS-S和OABSS得分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后,58例患者IPSS-S评分明显改善,65例患者OABSS评分明显改善;治疗前,不同临床参数的BPH患者IPSS-S得分无明显差别,而治疗后有所降低,且治疗前逼尿肌压力≥40H2O、残尿量<50mL、最大尿流率≥15mL/s的BPH患者IPSS-S改善明显;治疗前,不同临床参数的BPH患者OABSS得分无明显差别,而治疗后,虽都降低,而治疗前逼尿肌压力≥40H2O、残尿量<50mL、最大尿流率≥15mL/s的BPH患者OABSS得分改善明显;将年龄、治疗前逼尿肌压力、残尿量、最大尿流率和膀胱体积作为自变量,将临床症状改善与否作为因变量,结果显示治疗前逼尿肌压力、残尿量和最大尿流率是影响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的因素,OR值分别为4.685、4.957和5.263.结论:下尿路疾病患者的预后与治疗前尿动力学指标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糖尿病(DM)患者(BPH+DM组)、37例单纯BPH患者(BPH组)的尿动力学检查资料。BPH+DM和BPH组在膀胱排出梗阻指数(BOOI)-膀胱收缩指数(BCI)拟合曲线上、下者分别为22(A组)和15例(B组)、14(C组)和16例(D组);膀胱初感觉容量、最大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力、BOOI、BCI分别是(300.5±118.4)和(172.7±93.0)ml、(509.3±98.6)和(311.9±147.1)ml、(49.7±32.9)和(84.7±51.5)cmH2O(1cmH2O=0.098kPa)、35.9±32.3和69.7±53.7、84.2±43.3和122.3±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残余尿量为41.5ml(0~450ml)和10.0ml(0~200ml)。BPH组和BPH+DM组的BOOI-BCI拟合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889和0.724。A组和B组的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差值[IPSS(术前-术后)]、最大尿流率差值[Qmax(术前-术后)]分别是7.6±3.5和7.3±4.1、(2.6±1.1)和(3.7±1.3)ml/s,C组和D组的IPSS(术前-术后)、Qmax(术前-术后)分别是5.3±2.4和6.0±3.3、(2.4±1.0)和(3.8±1.4)ml/s,A组和B组、C组和D组Qmax(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IPSS(术前-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BOOI-BCI线性曲线下组患者较曲线上组患者有更好的手术受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对前列腺增生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60例前列腺增生排尿功能障碍患者采用不同体位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测定,比较分析其结果.结果 前列腺增生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在不同位体下尿动力学检查,坐位时Pdetmax和Qmax、Qave测值高于平卧位,而坐位MCC测值低于平卧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诊断中的意义。方法:42例有下尿路症状的老年男性患者,年龄54—85岁,平均67岁,均行尿动力学全项检查。结果膀胱逼尿肌收缩减低15例(35.7%);膀胱逼尿肌反射消失4例(9.5%);42例患者中34例获满意压力一流率测定结果,其中膀胱出口梗阻16例,可疑梗阻8例,无梗阻8例。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有下尿路症状的老年男性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分析我科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影像尿动力学诊断特点,探讨影像尿动力学在复杂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诊断中的优势.方法 收集自2014年1-7月因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而在我科行影像尿动力检查患者239例,男性165例,女性74例.分析神经源性膀胱和非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动力学诊断特点及下尿路影像形态,探讨典型复杂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的特点及输尿管、膀胱、尿道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239例患者中因存在明确神经系统病变而出现排尿功能障碍经尿动力学检查确定为神经源性膀胱患者32例(13.39%):①逼尿肌反射亢进伴急迫性尿失禁8例,3例患者存在脑血管意外,1例患者存在帕金森病,2例患者存在阿尔茨海默病,1例患者存在骶脊膜膨出;1例患者行根治性子宫全切.②逼尿肌收缩无力伴尿性尿潴留24例,其中糖尿病患者16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2例,酗酒患者2例,药物滥用患者1例,高空坠落致腰或骶髓损伤3例.存在单侧输尿管反流1例,双侧输尿管反流7例,逼尿肌膀胱颈协同失调2例,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3例.诊断为非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03例(84.94%):膀胱出口梗阻131例、压力性尿失禁41例、单纯逼尿肌过度活动11例、逼尿肌收缩力弱10例、逼尿肌收缩无力10例.排尿期膀胱颈部完全开放76例,部分开放129例,膀胱颈部未见开放34例.膀胱及尿道功能未见异常4例(1.67%).结论 影像尿动力检查可帮助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准确判断是否存在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膀胱颈协同失调、输尿管反流、漏尿点压,对于非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帮助判断胱和尿道的影像形态变化,精确了解尿道梗阻部位,甚至了解膀胱尿道是否存在异物.  相似文献   

18.
泌尿系异物以下尿路(膀胱、尿道)为多见,是泌尿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但国内报导尚不多,对其处理方法的讨论也不够全面和详细。至于如何预防医源性下尿路异物的记载则更少。最近有人介绍,对于经膀胱镜内操作不能达到取异物目的,以及不具备膀胱镜取异物器械的,可沿膀胱镜鞘外探针勾取法治疗女性膀胱异物。我们在近十五年中共收治了27例下尿路异物患者,除1例外,均通过各种方法达到治愈目的。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加以讨论,对指出如何预防医源性下尿路异物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排泄性尿路造影 (简称IVU)技术是用于观察尿液输送系统 -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的解剖结构变化以及肾脏排泄功能的一种检查方法[1]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其应用范围有逐渐缩小趋势 ,但影像设备成像质量和速度的提高以及造影剂的发展 ,又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对于初学者来说 ,仍是必需掌握的主要技术之一。本文主要阐述IVU的技术规范、应用及其发展。1 IVU发展概况[1]  IVU亦称静脉性尿路造影 (IVP) ,是指经血管 (静脉或动脉 )注射造影剂后 ,观察造影剂在泌尿系统的分泌、排泄以及对尿路充盈情况的一种影像检查技…  相似文献   

20.
下尿路(LUTS)症状在老年男性中较普遍,且多数LUTS症状继发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但也可以由其他原因所致[1].国际尿控协会曾将下尿路(LUTS)症状分为3组:储尿期症状、排尿期症状和排尿后症状,每组均包括排尿踌躇症状[2].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被广泛的应用于LUTS症状的评估中,且可量化症状的严重程度[3].但最近有一些关于IPSS评分精确性的争论[4-5],有学者建议使用附加的频率量表[6-7].每一项IPSS评分均有相应的检测工具,如残余尿检测、排尿频率测定、最大尿流率等.虽然“踌躇”是经常描述症状之一[8],但目前尚缺乏一个经过证实的检测工具.尿动力学检查具有无创、经济、方便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诊断LUTS疾病.现笔者对LUTS症状患者的排尿踌躇与尿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