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头孢菌素C(CPC)是一种β-内酰胺抗生素,抑菌作用较弱,通过侧链的修饰,活性大大增强。头孢菌素C的生物合成(图略,参见本期译文“头孢菌素的生物合成”中的附图)显示直至异青霉素N,其合成均与青霉素G相同。加蛋氨酸可刺激合成。三肽的闭环与扩环以及脱乙酰氧头孢菌素C(DAOC)羟化为脱乙酰头孢菌素C(DAC)均为耗氧过程。由于氧的限制,出现中间体青霉素N富集。K(?)enzi研究了葡萄糖与磷酸盐对CPC生产的影响。Zanca等指出,葡萄糖可阻遏乙酰氧头孢菌素C合成酶。在葡萄糖高浓度情况下即富集青霉素N。  相似文献   

2.
顶头孢霉的头孢霉素C(CPC)生物合成受到葡萄糖之类碳源的阻遏。受阻遏的关键靶位是催化青霉素N(PenN)扩环转化为脱乙酰氧头孢菌素C(DAOC)的酶——扩环酶。因此,在以葡萄糖作碳源的CPC发酵中,PenN积累增多,CPC产量减少。为了迥避葡萄糖的负调节,在工业生产上往往使用油酸甲酯,豆油或米糠油代替葡萄糖作为生物合成CPC的碳源,以提高CPC产量。  相似文献   

3.
在头孢菌素C(CPC)(3)的精制过程中,CPC发酵液中脱乙酰头孢菌素C(DAC)(6)的存在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为了将其去除,需要增加特定的操作步骤。Wildfeuer注意到,在有大大过量的乙酐存在的情况下,水溶液中DAC的3'-羟基可被乙酰化。但不出所料,DAC侧链上的氨基也会被乙酰化,从而形成N-乙酰头孢菌素C。最近Wildfeuer指  相似文献   

4.
头孢菌素C(CPC)是β-内酰胺类化合物,其发酵液是多组份化合物.有关CPC效价测定方法有许多种.其中高压液相色谱法能明显分离CPC发酵液各组份,并能迅速准确地测定CPC和脱乙酰头孢菌素C的效价.菸酰胺法是利用CPC-3位上乙酰氧基与菸酰胺  相似文献   

5.
顶头孢霉(Cephalosporiurn acremoni-um)C82-123产生的主要产物是脱乙酸头孢菌素C(DCPC)和头孢菌素C(CPC).然而,在复合培养基中添加硫脲后,摇瓶发酵的主要产物除了DCPC和CPC以外,还出现了一个新的化合物.并且当硫脲浓度在0.17%以下时,该化合物的量随着硫脲浓度的提高而增加.考察发酵过程,说明这个新的化合物在发酵48小时就开始产生,并随着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头孢菌素C的生产水平,从事菌种选育工作和发酵工艺研究,掌握稳定而专一的检定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顶头孢霉菌的发酵过程中,除产生头孢菌素C外,还同时形成去乙酰头孢菌素C、去乙酰氧头孢菌素C、头孢菌素P和青霉素N等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7.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分子结构中所含的硫原子都来源于半胱氨酸。已有报导,产黄青霉所产生青霉素,其中的硫是直接从硫酸盐经硫酸盐还原途径获得,而顶孢头孢霉(C.acremoniurn)产生的头孢菌素中的硫是优先从蛋氨酸经逆转硫化作用途经获得的。作者用头孢菌素 C 类、(包括头孢菌素 C、脱乙酰头孢菌素和其它对头孢菌素酶敏感的  相似文献   

8.
头孢菌素C是化学半合成头孢菌素的原料,在生物合成头孢菌素C的过程中还有相当量的脱乙酰基头孢菌素C(Deacetylce-phalosporin C,以下简称DCPC)存在,为了在生产中能正确地定量检测DCPC含量以及在研究乙酰酯化酶和DCPC本身的理化性质中,都需要有一个尽可能纯的DCPC标准品。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楼国庭酶法制得CPC水解液以及冷冻干燥后得到DCPC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水解液用NH_4OH代替NaOH调节pH然后通过冷冻干燥、结晶、重结晶制备了DCPC纯品,并测定了它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9.
在顶头孢霉309A发酵中,除产生头抱菌素C外,还产生青霉素N、去乙酰氧头孢菌素C和去乙酰头孢菌素C。由于去乙酰头孢菌素的生理活性低并影响头孢菌素C的分离和提纯,因此发酵液中存在去乙酰头孢菌素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
据近期美国专利报道,用顶头孢霉菌发酵产生头孢菌素C时,有时会产生高达15%作为杂质的脱乙酰头孢菌素C。由于脱乙酰头孢菌素C的理化性质与头孢菌素C相似,所以会给后者的提取造成困难,且在以后的裂解中无法获得纯度高的7-ACA。  相似文献   

11.
作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的头孢菌素C,是头孢霉菌经发酵培养的代谢产物。由于头孢菌素C具有两性性质及高度水溶性,发酵过程中还产生结构与性质十分接近的青霉素N、去乙酰头孢菌素C等,因此,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头孢菌素C,一般比较困难。 作者等研究了发酵液中头孢菌素C的提取工艺。在比较研究了几种提取方法后,筛选出用大孔吸附剂SK-C-02与阴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化头孢菌素C(CPC)发酵过程的豆油补料控制策略,提高发酵整体性能.方法 提出了一种匀速+DO-Stat结合型补油策略.在50L罐上对使用该策略和使用匀速补油以及传统DO-Stat自动补油策略的发酵性能进行比较,确定最优补油控制策略.结果 采用匀速+DO-Stat结合型补油策略时,CPC终浓度最高,CPC得率也从使用匀速补油策略时的19.61%提高到25.74%,代谢主副产物去乙酰氧头孢菌素C(DAOC)的积累量少,DAOC/CPC(W/W)只有0.46%,达到生产要求.结论 使用匀速+DO-Stat结合型补油策略,可控制CPC发酵过程中的碳源浓度和溶解氧浓度(DO)于合适水平,在维持较高的CPC生产强度的前提下,CPC得率大幅提高,代谢副产物的积累得到抑制、产品质量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头孢菌素 C 的重要性是作为半合成头孢类抗生素的原料。头孢菌素 C(CPC)是由头孢霉菌的一些种产生,除产生 CPC 外,同时还产生青霉素 N(PCN)、头孢菌素 P。CPC 与PCN 的物理性质很相似,致使 CPC 的提炼、纯化较困难,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选择适当营养物质及对菌种进行改良,以期降低副产物和提高 CPC 产量。  相似文献   

14.
顶头孢霉乙酰转移酶的可溶性表达优化和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菌素C生物合成途径中的最后一步是将脱乙酰头孢菌素C在乙酰转移酶的作用下生成头孢菌素C。研究了重组脱乙酰头孢菌素C乙酰转移酶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的优化、提取纯化以及酶活的最适反应条件,并测定了不同底物浓度下的最大反应速度和米氏常数Km值。  相似文献   

15.
两步固定化酶转化CPC成为7AC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氨基头孢烷酸(7ACA)是生产许多半合成头孢菌素药物的关键原料.发酵产物头孢菌素C(CPC)的化学脱酰化是生产7ACA的主要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在经济上可行,但牵涉到许多环境及安全问题,因此促使人们致力于发展酶促转化CPC成为7ACA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如在头孢菌素C(简称CPC)的发酵培养基中,添加硫脲、头孢孟多侧链,1-甲基-5-巯基四唑等含硫化合物,发酵过程中在CPC累积的同时,可生成CPC 3位取代衍生物,其效价约占头孢菌素总效价的20~26%,且不影响CPC的产量和提取收率。这些副产物综合利用,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引言在次级代谢产物,特别是抗生素的分批发酵过程中,实验者经常发现,对微生物无限生长的最适条件与生物合成所需产物的最适条件基本不同。Andreyeva指出,在次级代谢产物分批发酵期间pH不应保持恒定,因为对生长和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最适pH各不相同。在青霉素发酵中,最高抗生素生物合成速率时的温度与最高生长速率时的温度互异。温度曲线的建立,证明可明显提高分批发酵过程中的青霉素产量。本研究的目的系在不同发酵期内将pH与温度控制于不同水平上,使分批发酵过程中的头孢菌素C生产最优化。由于头孢菌素C(CPC)是一种很重要的抗生素,故选作此项研究。CPC可用于制备7-氨基头孢霉烷酸  相似文献   

18.
用固定化酶法已能大量地将青霉素G或V转化为6-APA,但用酶法大量地将头孢菌素C转变为γ-ACA则尚未成功.由产黄青霉菌、顶头孢霉菌、小小棒状链霉菌及诺卡氏菌等产生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头霉素共有八个生物合成反应步骤,每一步都有选择性的酶和特殊辅酶参与才能促进反应进行.第一步:由ACV合成酶使L-α-氨基己二酸(A),L-半胱氨酸(C)和L-缬氨酸(V)连成所有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中间体的前体,即三肽化合物(LLD-ACV).第二步:由异青霉素合成酶将LLD-ACV氧化,环化为异青霉素N,加入Fe~(2+)和维生素C,可促进反应.第三步:经异青霉素N异构化酶使之差向异构为青霉素N.第四步:通过脱乙酰氧头孢菌素C合成酶及Fe~(2+)、维生素C和α-酮戊二酸  相似文献   

19.
Vela  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3):155-155
利用产黄支顶孢霉 (Acremonium chrycogenum)生产头孢菌素 C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头孢菌素 C水解成脱乙酰头孢菌素 C,后者没有商业价值而成为一种无用的副产品。对于产生脱乙酰头孢菌素 C的酶学过程的特性研究将有助于避免这种副产品的积累。将一种来源于 A.chrycogenum C10的胞外头孢菌素 C乙酰水解酶 (CPC- AH)纯化至接近均一 ,该酶的分子量为 31k Da,等电点为 4.0 ,对头孢菌素 C的亲和力较低 (Km 为 33.7mm ol/L)。对该酶氨基末端的 2 0个氨基酸测序 ,基于该序列的探针用于头孢菌素乙酰水解酶基因(cah B)的克隆。 cah B编码 383个…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以顶头孢霉菌为试验菌株,采用200立升和2.5吨不锈钢发酵罐,作了不同培养基对顶头孢霉菌产生头孢菌素C影响的试验。 培养基用一号发酵培养基(以淀粉、糊精和玉米浆为碳、氮源)和二号发酵培养基(以植物油和玉米浆为碳、氮源),发酵中途都采用补料通氨水调节pH的工艺条件,常量法测糖;甲醛法测氨基氮;用定量发酵液以每分钟3000转离心五分钟,计算发酵过程中菌丝量的百分数(V/V%);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菸酰胺法、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发酵液中的总效价、头孢菌素C及去乙酰头孢菌素C的效价。 为选择较佳的发酵工艺条件,首先在200立升罐中做了三个试验内容,结果:以发酵中途不补料设其产量为100%,则发酵中途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