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而胃管的牢固固定则严重关系到患者疾病康复、术后康复,而临床留置胃管脱落则时有发生,所以寻找牢固固定留置胃管的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寻找更为科学、牢固、安全、舒适、省时的胃管固定方法。方法:随机将我院需胃管留置患者采用不同类型的胃管固定方法,并从意外胃管脱落率,胶布过敏现象,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情况,胃管固定后,患者头部活动度,担心胃管脱落的心理负担,患者感觉舒适程度,护士工作量等方面进行了观察、询问、比较、记录。结果得出,用大小适宜的弹力帽加棉质扁带、输液管来固定胃管,不用胶布,不存在胶布过敏现象,固定牢固,患者头部活动自如,感觉舒适、放心,无一例胃管脱落现象,固定胃管处皮肤也未见受损。 相似文献
2.
胃管插入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鼻饲更是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采用传统的插管方法操作中常存在插管困难、严重呛咳、误入气管等问题,致使反复插管,给病人造成痛苦,家属也不易接受.我们通过对传统插管方法进行改进,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胃肠减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治疗措施,它通过负压吸引原理,经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部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的压力,减轻胃肠道的张力,从而改善血液供应,有利于炎症局限,恢复胃肠道功能。而留置胃管作为一种应激源,可通过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对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产生直接影响,从而造成心理和躯体的不适。 相似文献
4.
探讨老年患者留置胃管主要护理问题及防范对策。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内科住院留置胃管的2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相关的病例资料。本组20例老年患者男性15例,占75%,女性5例,占25%。患者主要疾病是脑卒中后遗症12例、帕金森后遗症3例、急性脑出血2例,周围神经病变3例。20例患者均无留置胃管经历,出现紧张。焦虑等恐惧心理,患者自行拔管6例,引流不畅、胃管阻塞5例,鼻咽部黏膜机械性损伤4例,胃管滑脱5例。针对不同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详细评估,选择合适的胃管、给予心理干预、选择插管时机、插管时采取右侧卧位、延长插管深度及妥善固定等措施后,能有效地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前留置胃管的必要性。方法将100例全麻下开腹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术前不置胃管、对照组留置胃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腹胀、恶心呕吐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腹胀、恶心呕吐方面无明显差异;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不置管组早于置管组,且置管组大多数患者因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适感而对此操作持反面态度。结论开腹胆囊切除术前留置胃管的必要性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昏迷病人因不能自主进食,临床上需留置胃管。由于昏迷病人神志不清,不能与护士进行配合,因此增加了插胃管的难度。为此我们对插胃管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食道癌手术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的置入时机及方法。方法:术前1天到病房da访视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潜在问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给予及时处理,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其心里压力更好配合手术。术晨由手术室工人到病房接患者到,巡回护士在手术室门口热情接待患者并交接由病房带来的物品,将患者安置于手术床上,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协助麻醉医师进行深静脉穿刺及实施全身麻醉,麻醉完毕,巡回护士检查患者鼻腔情况,观察鼻腔是否有异物、息肉及鼻中隔是否偏曲等。将患者安置合适的手术体位,常规消毒铺巾实施手术,巡回护士密切关注手术进展情况,在手术医生切除食道病变部分,食道—胃吻合之前就要进行插胃管及营养管的准备工作。结果:通过采取食道癌手术胃管及十二指肠营养管的置入时机及方法,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结论:胃管的置入是食道癌手术前重要的操作之一,胃管的置入对患者是较难忍受的应激,将舒适护理用于围术期护理工作中,使病人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增加了术后获得最大程度功能恢复的可能性[2]。通过实践得出麻醉后术中插胃管是使患者舒适并确保手术成功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两种新生儿胃管留置方法效果比较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的胃管留置适宜方式。方法将留置胃管的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2例采用经口插管方式,对照组40例采用经鼻插管方式。比较2种插管方式的1次插管成功率、相关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在1次插管成功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都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经口插管并留置比经鼻插管留置效果好,一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郭金兴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1):81-82
目的:对神经内科患者因吞咽功能障碍,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如昏迷、拒绝进食的病人,采用留置胃管以提供病人营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12年住院患者522例,其中男322例,女200例,年龄在50~80岁之间;脑血栓形成217例,脑出血28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25例,进行留置胃管,并进行管路护理。结论:留置胃管在神经内科护理常规中,是较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由于神经内科患者的疾病特点的需要,多数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不能正常进食进水,使用留置胃管的方法为病人提供营养的摄入,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病人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胃肠减压是一些胸腹手术的必要护理措施,是否能正确留置胃肠减压管是保证治疗、护理顺利进行和康复的关键。临床工作中,经常出现插管困难、误入气道等置管失败的现象。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2009年78例患者用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插管比较,现代综合方法较传统方法成功率明显提高,对照组30例,其中24例一次性插管成功有效率80.0%;试验组48例,47例一次性插管成功有效率9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将胃肠减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浓缩液代替择期胆囊手术术前留置胃管临床效果。方法:将186例择期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3例,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6小时禁饮,术前30分钟留置胃管。治疗组93例,术前14小时口服中药浓缩液300ml,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和术后8小时各饮中药浓缩液300ml。并按评定标准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特别满意为25例和8例,P<0.01;非常满意为68(25+43)例和48(8+40)例,P<0.01;满意为91(68+23)例和90(48+42)例,P>0.05。结论:在择期胆囊切除手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病例中,治疗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特别在≦24小时更为显著,而满意(≦72小时)病例数两组非常接近。提示中药浓缩液完全可以代替择期胆囊手术术前留置胃管,并优于术前留置胃管,避免了胃管对上消化道的刺激,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急性脑中风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由于受到疾病、年龄、合并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留置胃管和鼻饲中都有别于普通患者,现将我科近两年对脑中风患者插胃管前、插胃管中,插胃管后的护理进行详细总结分析探讨。实践证明科学的护理及正确的插管方法对提高患者的抢救率及成活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从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变为对病人的整体护理,加强对食道癌患者的术前术后全方位的护理对病人的早日康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36例食道癌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有效的护理及科学的健康指导,不仅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两种置管方法对留置胃管患儿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需留置胃管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制订详细的护理干预对患儿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胃管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患儿舒适度以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一次插管成功率高.插管过程不适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留置胃管患儿的不良反应,增强患儿耐受力,提高置管质量,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20.
留置胃管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和必要的治疗手段,能够起到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作用.尤其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由于意识障碍、昏迷或吞咽困难,常常无法由口摄取营养,而需要通过胃管鼻饲来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因此,神经内科患者通常在发病24~72h内通过留置胃管,将所需营养以流质食物的形式注入胃内.但是,留置胃管是一种侵入性操作,而且操作难度大,且并发症和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较高,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而且不利于患者的恢复.本研究中,我们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胃管留置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例,采用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