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变化规律。方法根据病理诊断将198例病例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102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检测血清G-17水平。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胃窦萎缩组及全胃萎缩组随萎缩程度的加重血清G-17水平进行性下降(P0.01,P0.05),而胃体萎缩组血清G-17呈升高趋势(P0.01)。结论血清G-17水平可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筛查的血清学指标,适合大规模人群普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见因素对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揭示血清胃泌素在胃癌及其癌前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ELISA方法检测2002年6月至2004年7月收集的3906份血清样品的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60岁组的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患有胃窦疾病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患有胃体疾病患者。HP阳性组的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HP阴性组。由正常者经浅表性胃炎至胃糜烂或溃疡,血清胃泌素水平进行性升高,由胃糜烂或溃疡至萎缩性胃炎有所下降;由萎缩性胃炎至不典型增生,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由不典型增生至胃癌,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胃癌的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低于其他胃疾病组。结论60岁以后,老年人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已开始倾向于升高。胃部疾病的发生部位是影响血清胃泌素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HP可使感染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在胃癌前期,血清胃泌素水平可随疾病的发展而呈波动性递增,至胃癌形成时明显降低;血清胃泌素是鉴别胃良恶性疾病的一个较好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清胃蛋白酶原、血清胃泌素-17与抗幽门螺杆菌抗体在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筛查中具有应用价值,甚至认为这些指标是胃黏膜血清学活检,现将有关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1年7月至1992年7月,我们对60例十二指肠溃疡(DU)病人进行幽门螺杆菌(HP)及血清基础胃泌素检测,以25例正常人做对照,并对20例HP阳性DU进行清除HP治疗。旨在探讨HP阳性DU血清胃泌素水平及清除HP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观指标幽门螺杆菌(H.pylorl)、血清胃泌素(GAS)与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相关性.方法:在病证结合的模式下,对209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运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指进行H.pylori检测;放射免疫法检测分析GAS水平.结果:脾胃湿热证组的H.pylori感染阳性率及血清胃泌素均明显高于非脾胃湿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72,t=8.984,均P<0.01).结论: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高度相关;血清胃泌素升高可能是"脾胃湿热证"的微观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根除H.pylori能否阻止或逆转胃黏膜萎缩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通过观察CAG患者H.pylori根除前后胃黏膜G细胞数量和血清胃泌素含量的变化,探讨H.pylori感染对胃黏膜G细胞数量及其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H.pylori阳性的CAG患者进行了根除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3个月后分别行胃镜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H.pylori根除前后胃窦黏膜G细胞数量和血清胃泌素含量.结果:31例H.pylori感染的CAG患者在根除治疗3个月后进行了复查,根除率为77.4%.G细胞数量和血清胃泌素含量随胃黏膜萎缩程度的加重而逐渐显著减少(P<0.01).轻度萎缩组H.pylori根除后G细胞数量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升高的血清胃泌素含量显著降低(P<0.01);中、重度萎缩组H.pylori根除后减少的G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血清胃泌素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CAG患者根除H.pylori后胃黏膜G细胞数量及其合成、分泌胃泌素的功能可出现恢复性变化,可能有助于阻断CAG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8.
血清胃泌素对老年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血清胃泌素的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将胃泌素作为血清学的诊断标志物,用于老年CAG的诊断。方法 120例因消化不良行胃镜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正常组、胃炎组、轻度、中度和重度萎缩组共5组。ELISA方法检测血清基础胃泌素、幽门螺杆菌IgG抗体和蛋白刺激后血清胃泌素。胃泌素增加量为刺激后胃泌素与基础胃泌素之差。结果 幽门螺杆菌IgG抗体阳性74例,其中CAG患者阳性53例。血清基础胃泌素、刺激后胃泌素和胃泌素增加量与粘膜病变程度呈负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CAG患者的基础胃泌素的水平升高。胃泌素增加量诊断CAG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是0.918(95%CI:0.871~0.965),临界值为5.5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和84%。结论 血清胃泌素增加量可做为诊断CAG的敏感标志物,对老年人CAG初始筛选有一定意义,是内镜和组织活检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20例正常人及58例因各种良性胃病行胃切除患者的空腹及蛋白餐后血清胃泌素(SG),结果表明:残胃患者SG明显低于正常人,而且蛋白餐后与空腹比较SG无明显升高,而正常人蛋白餐后却有明显升高,提示胃手术后患者SG主要因胃外G细胞所释放而不受蛋白餐刺激的影响.本文还对其中18例血清胃泌素较低,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萎缩性残胃炎患者试用小剂量国产五肽胃泌素治疗,结果显示使用小剂量五肽胃泌素治疗萎缩性残胃炎患者对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残胃萎缩性炎症,确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astrin 17,G17)水平与胃癌(gastric cancer,GC)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患者130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G17水平,并检测幽门螺杆菌IgG(H.pylori-IgG)抗体滴度。结果 60岁以上的患者、H.pylori-IgG阴性患者、萎缩性胃炎(AG)患者及胃癌(GC)患者,血清G17水平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与浅表性胃炎(SG)组患者比较,GC组、胃黏膜糜烂组(GE)及胃溃疡组(GU组)G17水平明显升高(P0.05);针对H.pylori-IgG阴性患者,与SG组患者比较,GU组及GC组患者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清G17水平能够作为GC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其在GC筛查的过程中发挥显著价值,为GC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胸苷激酶1(TK1)联合检测辅助诊断胃癌的价值。方法选择胃癌患者38例(胃癌组)、胃溃疡患者35例(胃溃疡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2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结合斑点杂交技术检测各组血清G17、TK1,并进行比较。以血清G17水平>15 pmol/L为G17阳性、血清TK1水平>2 pmol/L为TK1阳性,联合检测以二者任一指标阳性为联合检测阳性,分析各指标诊断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对照组、胃溃疡组、胃癌组血清G17、TK1水平逐渐升高,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胃癌组血清G17与TK1水平呈正相关(r=0.427,P<0.05)。与单独检测G17和TK1阳性比较,联合检测阳性的敏感性明显升高(P<0.05),特异性无明显变化。结论联合检测血清G17、TK1能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窦炎对十二指肠溃疡(DU)血清试餐胃泌素(MSG)浓度的影响。方法对100例DU患者进行内镜、胃粘膜组织学、幽门螺杆菌(Hp)和血清MSG检查,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DU患者血清MSG浓度(129.9±87.2pg/ml)较对照组(86.1±51.2pg/ml)显著升高(P<0.01),但其升高水平在伴发的不同胃窦炎中有显著差异(P<0.01),即胃窦炎越重,血清MSG越高。胃窦炎的轻重与Hp感染有关,DU患者中Hp感染率高(75.0%),与Hp相关的胃窦炎较重,其血清MSG升高也较明显(137.0±107.5pg/ml),但在Hp阴性的胃窦炎中,血清MSG也随炎症的加重而升高。结论DU患者血清MSG浓度升高可能受伴发胃窦炎的影响,Hp感染引起血清MSG升高,可能也是通过促发或加重胃窦炎所致。  相似文献   

13.
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血清胃泌素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众所周知,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导致高胃泌素血症,胃酸分泌亢进,而致慢性胃炎和溃疡形成,本文着重探讨HpCagA 菌株和血清胃泌素的关系,研究HpCagA 菌株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PG)联合幽门螺杆菌(HP)检测在胃癌癌前病变以及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因上腹不适就诊而确诊为胃部病变的194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岁102例为老年组,<60岁92例为中青年组.所有病人均经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5.
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胃泌素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胃泌素血症的关系唐新华张虹程玲于澎作者对4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p)及血清胃泌素(GAS)水平检测,旨在观察其间的相互关系。一、对象:4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为1996年6月~1996年10月本院胃镜室受检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与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将临床诊断为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均为32-35周)24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20例为我院产科同期出生的足月儿(均为37-42周)。两组患儿分别在生后24小时内及生后第7天行血清GAS水平的测定,观察两组患儿治疗一周后血清GAS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入院时的血清GAS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减低,治疗7天后两组血清GAS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血清GAS水平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18.
我们在胃癌低发区和广州和高发区兰州市各选一间医院,对同月接受胃镜检查的全部病人进行活检组织学,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法检测。结果显示兰州市胃癌和胃溃疡检出率高,该地区慢性胃炎病人HP感染病高,感染年龄提前,胃炎的组织学模式也有特点,即胃炎多犯及全胃,胃粘膜萎缩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9.
对86例胃癌患者于手术前后进行了血清胃泌素测定,结果显示,胃泌素水平和胃癌的部位、大小、分期有明显关系,手术前后胃泌素水平有明显变化,且术后胃泌素变化与胃癌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及胃癌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伏莲教授从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 lori,Hp)的发现至现在已超过 17年的历史 ,Hp的研究一直是胃肠病工作者的热门课题。有关Hp与上胃肠道疾病之间关系受到消化界和微生物学家的极大关注。Hp的出现使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面临着一场发病学和治疗学上的革命。目前已经确认Hp与上胃肠道疾病中的4种疾病密切相关 :①慢性胃炎 ;②消化性溃疡 ;③胃癌 ;④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MALT)恶性淋巴瘤。而Hp与胃癌关系的研究则是热点中的重点。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列入Ⅰ类致癌因子 ,因而关于Hp与胃癌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