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单纯性肥胖儿童营养状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的饮食摄入特点,为肥胖儿童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称重法对筛选出来的54名肥胖儿童和60名正常体重儿童进行连续3 d的膳食调查,测定食物摄入量。 【结果】 肥胖儿童除水果及坚果类以外,粮谷类、奶蛋动物及豆类、蔬菜类、调味品及其它类食物的摄入量均显著大于非肥胖儿童(P<0.05或0.01)。肥胖儿童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儿童(P<0.01)。肥胖儿童早餐、午餐、晚餐摄入的能量均显著高于非肥胖儿童(P<0.05 或0.01)。 【结论】 肥胖儿童具有各种食物摄入多、膳食宏量营养素的摄入量大,早餐、午餐、晚餐的能量摄入量多的特点,这可能是儿童肥胖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婴幼儿肥胖发生状况及家长喂养方式与婴幼儿肥胖的关系,为儿童肥胖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城区12个社区中1~35个月儿童4654人为研究样本,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身长别体重≥中位数+2个标准差计分为肥胖判断标准,对其中215名肥胖儿家长和215名正常体重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人群肥胖发生率为4.7%。肥胖儿中父母超重和受教育程度低的比例高于正常体重儿,肥胖儿总的能量摄入高于正常体重儿,生后4个月内肥胖儿母乳喂养的比例低于正常体重儿、人工喂养和添加辅食的比例高于正常体重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幼儿肥胖的早期干预应关注喂养方式,包括提倡母乳喂养和避免过早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3.
范群  陈梅文 《中国校医》1995,9(5):330-332
对南京某小学31名单纯性肥胖儿童和327名正常体重儿童进行了营养调查。结果表明:肥胖儿每日食物摄入量比对照组多174.5克,各种营养素和热能摄入量也高于对照组,热能超标659千卡/(人·日),且晚餐热能比重过大。过多的营养素和热能显然促进了肥胖的发生和发展。建议肥胖儿调整膳食结构,减少膳食中动物性食物,特别是高热能食物的摄入,同时适当补充含钙食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疗养院疗养员的膳食质量,为有针对性地指导其膳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疗养员体质指数将其分为正常体型组(176例)和超重体型组(67例)。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各组连续3d膳食的能量、三大产能营养素摄入量及来源。结果正常体型组能量、脂肪摄入量均明显大于标准供给量(P<0.01),其中脂肪超标10%;超重体型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摄入均超过标准供给量10%(P<0.05)。2个组维生素A摄取量均达到标准要求,维生素B1、维生素B2、无机盐、矿物质均摄入不足,胆固醇摄入量均>300mg·d-1;2个组谷类食物、动物性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均超标,超重体型组动物性蛋白摄入量超过标准量10%,正常体型组非谷类食物摄入低于标准量1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疗养员的膳食结构存在某些不合理的现象,需要合理调整和进行饮食干预,超重体型组是重点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出生体重与儿童期超重肥胖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无锡地区1 435对巨大儿和正常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随访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与肥胖相关的资料,分析出生体重与儿童期超重肥胖的关系。 【结果】 巨大儿中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10%和2.86%,正常儿中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69%和1.61%;巨大儿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高于正常儿(P <0.01);巨大儿与正常儿相比,发生超重和肥胖的RR值分别为1.35和1.78,AR值分别为3.41%和1.26%。经趋势χ2检验发现,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超重和肥胖率均增加(P<0.01),发生超重和肥胖的RR值和AR值也随之增加;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出生体重、性别、父亲和母亲的BMI以及喜欢吃油炸食品可能为儿童期BMI的影响因素。 【结论】 出生体重与儿童期肥胖有关,预防肥胖应从胎儿期开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群体综合干预措施对超重、肥胖的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体重的影响,减少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方法】选择超重、肥胖的学龄前儿童按自愿参加的原则分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综合群体干预,措施包括膳食调整、行为矫正、运动处方、健康教育。一年后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干预后研究组儿童28.5%由肥胖转为正常或超重,高于对照组的4.5%(χ2=8.147,P<0.05);干预后干预组Kaup指数平均下降1.5,而对照组平均上升1.3,差异具有显著性(t=5.97,P<0.05),同时对儿童的身高发育没影响。【结论】以膳食结构调整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对防治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状况,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吴晓娜  崔越  邓波  杨咏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796-3797,3803
目的 评价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膳食质量,为膳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常规健康体检中选取符合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减低(IGT)的患者63例(统称为葡萄糖调节受损IGR),其中男性29例,女性34例,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正常体型组38例(BMI 21.0±1.11),超重体型组25例(BMI 26.6±0.95).采用食物频率问卷法和膳食史法相结合,分析患者的膳食能量、三大产热营养素摄入量及来源比例.结果 正常体型组能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标准供给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摄入量均超过标准供给量10%以上;蛋白质摄入量低于标准供给量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摄入量超过标准供给量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素来源分配比例中,谷类食物、动物性蛋白质、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摄入量均超过标准供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谷类食物和植物性蛋白质摄入量低于标准供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体型组能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量均超过标准供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素来源分配比例中,谷类食物、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摄入量均超过标准供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谷类食物和植物性蛋白摄入量均低于标准供给量10%;动物性蛋白摄入量超过标准供给量10%.两组的胆固醇摄入量均高于300 mg/d,膳食纤维摄入量明显低于推荐剂量20~35 g/d.结论 糖调节受损患者膳食结构不合理,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8.
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膳食营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膳食质量。方法根据体质指数(BMI)将2001年10月~200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7例分为正常体型组52例(BMI22.6±1.6);超重体型组55例(BMI27.8±2.4)。采用24小时膳食回顾法,分析患者的膳食能量、三大产能营养素摄入量及来源。结果正常体型组能量、脂肪摄入均大于标准供给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脂肪超过标准供给量10%;超重体型组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摄入均超过标准供给量10%(P<0.01或P<0.05)。两组患者谷类食物、动物性蛋白质及脂肪摄入超过标准量10%,差异有显著性(P<0.01);植物脂肪超过标准供给量,但未超过10%。非谷类食物、植物性蛋白质低于标准供给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正常体型组非谷类食物摄入低于标准量10%。两组胆固醇摄入量均>300mg/d。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结构不合理,需要合理调整,超重体型组是重点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碑林区7岁以下儿童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0~7岁儿童超重、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西安市碑林区二级网点、共设23个调查点《按2006年九市七岁以下儿童单纯肥胖症流行病学实施方案》进行调查测量,从查出的101例肥胖儿中随机选出80名(男女1∶1)及其正常儿童8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超重及肥胖与食欲好、进食速度快、过度进食高热、高脂、高胆固醇食物,运动量不足等有关。【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预防需要保持儿童的正常食欲,加强户外活动,合理膳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无锡市崇安区某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及膳食营养状况。方法采用记账法和称重法对崇安区某幼儿园3~6岁711名儿童进行5天膳食调查,分析其食物和营养素摄入情况。同时根据儿童身高、体重测量结果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结果 711名幼儿园儿童中,消瘦占11.25%,超重占13.50%,肥胖占7.59%;奶类及制品摄入严重不足,禽畜肉类摄入量过高。平均能量摄入量超过中国居民膳食能量需要量(EER),钙摄入不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其他营养素均过剩。结论该园儿童营养摄入不均衡,营养问题以超重和肥胖为主,需要调整和优化膳食结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孕妇膳食摄入量情况,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的特点,为超重/肥胖孕妇妊娠保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10月—2016年2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某家医院分娩并具有完整产科资料的230例单胎初产妇,按孕前体质指数(BMI)分为体重正常组(18≤BMI24)130例、超重/肥胖组(BMI≥24)100例;采用食物频率法和24 h膳食回顾法详细记录2组孕妇在孕32周~分娩期间(孕晚期)任意1天所摄入的各种食物品种及数量。数据用营养计算器软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对2组孕妇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2组孕妇身高,分娩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孕妇年龄,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组孕妇每日膳食摄入量中能量、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叶酸、锌等摄入量均高于体重正常组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组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巨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保持正常体重,进一步加强对孕妇的营养教育,定期监测孕妇体重增长情况是保障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超重及肥胖孕妇的营养代谢状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使用营养代谢分析的方法,了解正常孕妇和超重及肥胖孕妇的营养状况。方法:随机选取妊娠26周以上的孕妇178人,依据孕前体重指数(BMI=Kg/m2)分3组,利用人体代谢分析仪(间接测热法)测量孕妇基础代谢所消耗的能量(BEE),通过膳食调查了解孕妇的实际摄入量,对正常、超重和肥胖孕妇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比较,观察超重及肥胖孕妇的营养代谢特点,同时将此方法得出的结论与血中营养素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①肥胖及超重孕妇存在以高胆固醇为主的高脂血症,同时其低密度脂蛋白也高于正常孕妇(P<0.01)。与正常组相比,超重及肥胖组甘油三脂有所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有所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②肥胖妇女的基础能量消耗(BEE)和全日总能量消耗(TEE)均高于正常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肥胖孕妇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摄入量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脂肪的摄入量低于正常孕妇,从而造成营养的失衡。④无论正常孕妇还是超重及肥胖孕妇均存在钙、铁、锌、VitB1、VitB2、叶酸、Vi-tA的摄入量不足。其中超重及肥胖孕妇在镁、VitB1、VitB2、VitA的实际摄入量与理想摄入量的差值上,即缺余值上与正常体重孕妇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孕妇的营养摄入存在不平衡现象,而超重及肥胖孕妇的问题更为突出。个性化的监测及营养指导,对超重及肥胖孕妇减少不良妊娠合并症和妊娠结局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珠海市3~6岁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及膳食营养状况,并提出营养改善的相关对策。方法 对珠海市三家幼儿园学龄前儿童840名进行4 d家庭膳食调查,采用询问法对幼儿膳食进行记录,使用儿童青少年营养评估软件系统,以推荐参考摄入量(reference intake,RNI)为评价标准,对幼儿家庭膳食进行分析。结果 3~5岁组儿童营养不良率明显其他年龄组, 5岁组肥胖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三大营养素产能比例明显不合理,在能量来源中,谷类提供的能量较低,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占蛋白质摄入量的比例偏高,在城市幼儿尤为突出。钙、锌、维生素A、B1和D 均有约半数以上未达到推荐量。结论 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成分不均衡在学龄前儿童普遍存在,特别是农村尤为突出,要加强居民家庭科学合理配餐的指导,广泛宣传合理科学均衡膳食重要性,促进儿童健康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长沙市某大学学生的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为指导大学生合理膳食、制定相应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长沙市某大学食品类专业学生5个班级,非食品类专业学生15个班级,共计610名学生,现场测量样本学生身高、体重,采用体质量指数(BMI)评价大学生的营养状况。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了解大学生每日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食物消费模式和饮食习惯等。结果大学生体重正常率为77.7%,体重偏低率为20.7%,超重及肥胖发生率为1.6%;男生体重偏低率明显低于女生,而正常、超重及肥胖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食品类专业和非食品类专业大学生营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城市学生超重及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P0.05)。大学生膳食结构中,水果类、豆制品类所占比例偏低,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的仅有9.4%,6.1%;三大宏量营养素摄入总体比较充足,但女生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稍显不足,为287.4 g/d;大学生维生素A、核黄素、维生素C、钙、锌等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均存在不足,均低于推荐摄入量。大学生能量摄入基本满足要求,但蛋白质男、女生分别为21.7%,20.7%、脂肪(男生为32.7%,女生为33.4%)供能比偏高。结论大学生营养状况较好,但低体重现象仍然存在;膳食结构还不合理。需加强营养教育,指导大学生合理膳食,改善大学生的饮食习惯,提高大学生营养水平;同时为学生供应类型多样的食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儿童青少年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情况,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本市7~17岁儿童青少年1 116例。常规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计算体质量指数;抽取外周肘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根据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评价被调查者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等每日摄入情况。结果本次调查的1 116例儿童青少年中体重正常772例、超重260例、肥胖84例,肥胖率为7.53%。其中14~17岁青少年肥胖率明显高于7~13岁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型儿童青少年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腰围儿童青少年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重及肥胖儿童青少年每日摄入能量和脂肪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青少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儿童肥胖与质代谢异常明显相关,但与糖代谢无明显关联;超重及肥胖者每日摄入能量和脂肪水平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16.
刘思扬  张凯  康纪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4,(10):1759-1761,1765
目的了解江津区居民的膳食结构及健康状况,为指导居民调整不平衡膳食结构及今后开展营养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工作手册》,调查6个监测点的膳食结构。每个监测点均随机抽取30户居民,采用"连续3 d 24 h回顾法"调查食物摄入种类及数量,测量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和血压等指标。结果居民水果和乳类摄入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水平,但油脂和食盐的摄入高于推荐摄入量。城镇居民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比例为50.9%,低于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标准,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达37.8%,高于标准。成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0.8%和15.4%,高血压患病率为23.3%,均高于2002年全国水平。结论江津区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欠合理,应加强营养知识教育普及,提倡合理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膳食与营养状况,为学生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8 302 名中小学生开展身高、体重测量,使用体质指数(BMI)进行营养状况评价;采用3 d 24 h回顾法和称重法对1 154 名中小学生进行膳食调查。结果中小学生膳食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表现为蔬菜类、水果类和奶类及奶制品摄入量明显不足,肉禽水产类和蛋类摄入量偏高;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不合理,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偏高,碳水化合物偏低;早中晩三餐能量分布不合理,存在早餐能量摄入偏低,午餐、晚餐能量摄入偏高现象;小学生膳食钙、锌摄入量不足,分别占推荐量的71.6%和73.5%,中学生膳食钙、锌、能量、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摄入不足,分别占推荐量的50.8%、64.4%、72.5%、71.4%和70.1%;中小学生超重率为14.6%,肥胖率为9.9%,高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大城市儿童超重肥胖水平。结论中小学生膳食食物结构不合理,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应调整膳食结构,按照膳食指南要求去调配学生一日三餐,达到营养均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某幼儿园集体儿童及营养不良儿童的膳食质量,并对营养不良儿童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方法】①膳食评估方法据该园22天每日一餐两点食物称重、食谱及用餐人数记录,及营养不良儿童剩菜剩饭记录,运用YL-2A营养专用电脑,进行三大营养及矿物质与维生素供给量和报入量统计。②营养不良儿童筛选方法按WH0年龄别体重第3百分位值作为营养不良儿童筛选值。【结果】集体儿童能量供给量与营养不良儿童量摄入量分别为(2712.82±258.32)kJ和(2116.03±248.44)kJ,蛋白质为(21.7±2.6)和(17.0±2.0)克,脂肪为(22.7±4.9)和(18.1±3.1)克,碳水化合物为(86.4±16.3)和(72.0±9.9)克,营养不良儿童膳食热能与三大营养素摄入量仅占推荐供给量(RDA)的79.1%、78.3%、83.3%和79.7%。集体和营养不良儿童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较为理想,分别为13.431.553.2和13.231.656.1。膳食中优质蛋白质两者均占总蛋白质的50%以上。集体儿童膳食中铁和烟酸的供给量动、静态指标均不佳。营养不良儿童膳食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大多数均不足,主要有钙、锌、维生素A、E、B1、B2。对全园5名营养不良儿童采取综合干预措施1年后,全部转为正常儿童。【结论】营养不良儿童热能和三大营养素摄入量明显低于供给量。采取合理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营养不良儿童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家长对儿童所需饮食量的估计是否正确、为儿童所选食物结构是否合理及家长为儿童选择食物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北京市5所幼儿园中的211名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其中儿童父亲62人、母亲72人、祖辈77人,受试儿童平均年龄为4.6岁。由家长在备选食物中随意为儿童选择一顿晚餐的食物,研究人员对各类食物先行称重,并对家长所选各类食物的数量详细登记及计算能量。【结果】本研究中家长为儿童所选食物的能量平均占受试儿童每日生理需要量的50.5%,脂肪提供的热量平均占所选食物总热量的41.8%,肉食、蔬菜和主食所占重量比分别为40.9%、23.1%和36.0%。祖辈家长为儿童所选食物的总热量明显高于父母所选食物的总热量,且肉食和主食量祖辈的选择量也明显高于父母。肥胖和超重儿童家长所选食物的总热量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儿童家长的选择量,但仍有23%的肥胖和超重儿童家长所选食物的热量超过儿童每日热卡生理需要量的50%以上,其中87%为超重儿童。【结论】家长为儿童所选食物在数量和结构上欠合理,尤其祖辈家长为儿童选择食物量过多和肉食过多的现象,应加强对家长进行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教育,避免对儿童过度喂养和预防儿童营养不均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超重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某院2002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门诊就诊的肥胖儿及超重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体重指数分组分为超重儿174例、肥胖儿154例.同时以同期住院治疗体重指数正常的仅仅患呼吸道疾病患儿325例为对照组.分析腰围、臀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空腹胰岛素(FINS)及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1)对照组MS患病率0.00%,超重儿MS患病率6.90%,肥胖儿MS患病率25.32%,随着体重指数的升高,MS患病率呈现升高趋势,三组MS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35,P< 0.01). (2)腰围、臀围、SBP、DBP、FBG、TC、TG、HDL-C、LDL-C、ALT、AST、FINS、HOMA-IR等检测指标结果在对照组、超重儿、肥胖儿中以逐渐升高趋势分布,并且超重儿与对照组、肥胖儿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BMI、腰围、SBP、TC、TG、LDL-C、ALT、AST、FINS与HOMA-IR呈正相关,HDL-C与HOMA-IR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超重及肥胖儿童MS发病率明显较正常体重儿童升高,MS发病与超重及肥胖密切相关,应注重预防超重及肥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