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接经取穴系针灸治病选穴方法之一。所谓接经取穴是指当十二经脉中某一经脉发生病变时,可选取与其上下相连的经脉或同名经脉上的穴位进行治疗。此法虽在文献中屡有记载,但作为取穴方法提出则首见于王雪苔所著《针灸学手册》,并作为远道取穴法之一。其后,刘瑚成在《针灸配穴》中将其改称为“接经配穴”,还附有14种病症48例采用此法的疗效统计,至此接经取穴法更有了临床治病效果的依据。由于其产生较晚,以致目前许多针灸文献未予论述,有的虽予  相似文献   

2.
<正> “接经取穴”法是近人临床取穴的一种方法。本法与循经取穴法的联系甚为密切,二者常常相互为用,若配合得当,取效甚捷。但本法在历代医著中未见有详尽的论述。余不揣浅陋,管陈一斑,以就正于同道。“接经”即指经脉上下相互衔接者或手足同名经脉相接之意。其理论源渊于:经脉有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联系肢体,运行气血的功能,全身十二经脉的循行通路也是互相衔接、环周不休的。如《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又《灵枢·本脏》云: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杨上善曾言:  相似文献   

3.
大接经取穴位为主治疗中风11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大接经取穴法为主治疗中风1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对针刺治疗中风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均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我们采用“大接经”法取穴为主治疗中风偏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14例中,男71例,女43例;年龄最小者33岁,最大者81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18年;诊断脑血栓形成92例,脑出血16例,脑梗塞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治疗方法主穴取隐白、大敦、商阳、关冲。中经络上肢取肩骨禺透臂月需,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后溪;下肢取环跳透风市,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中脏腑属闭证的加人中、劳宫、太冲或井穴放血;属脱证的加用隔盐灸神阙,…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针刺治疗偏头痛时循经取穴与非循经取穴在镇痛效果上的不同,探讨对偏头痛针刺镇痛治疗时循经取穴的必要性,从而为临床针刺治疗偏头痛选穴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9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对照设计试验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少阳经组、阳明经组、非穴位组3组,每组23例,分别给予针刺足少阳经原穴丘墟穴、足阳明经原穴冲阳穴、丘墟穴与冲阳穴连线中点非穴位处,其中少阳经组为循经取穴,其余两组为非循经取穴。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来量化。用非参数检验统计方法统计分析3组疼痛程度改善是否有差异。结果经统计分析,各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之间疼痛程度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时,循经取穴与非循经取穴(包括非穴位)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依经络学说,手足三阳经、督脉,皆上贯于头部,故有"头为诸阳之会",又五脏精华、诸阳之气皆上贯于头,又有头为"清阳之府""清窍"之说,若髓海空虚、清窍失养或痰浊阻络、肝阳上亢,均可循经脉上扰清窍.临床治疗头痛,可从辨证论治、分经取穴等几方面入手,本文重点介绍以头痛部位分经论治头痛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循经取穴是古今针灸临床选穴处方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了"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手、足三阳经和足厥阴肝经均循行上头,督脉与脑府直接相连,头痛的发病与十二经脉密切相关。临床上,针灸治疗头痛,多在经络辨证的基础上采用此法,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依经络学说,手足三阳经、督脉,皆上贯于头部,故有“头为诸阳之会”,又五脏精华、诸阳之气皆上贯于头,又有头为“清阳之府”“清窍”之说,若髓海空虚、清窍失养或痰浊阻络、肝阳上亢,均可循经脉上扰清窍。临床治疗头痛,可从辨证论治、分经取穴等几方面人手,本文重点介绍以头痛部位分经论治头痛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本人运用针灸施治痛症已31年,根据临床经验对痛症患者,首先分析病源何经,痛在何经,辨明阴阳盛衰,再运用指针,在本经或旁经治疗,均在四肢取穴,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跟随上海名老中医陈作霖教授拜师学习 ,根据陈老的临床经验 ,以辨经取穴法治疗落枕96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96例中 ,男性 52例 ,女性 44例 ;年龄最大 52岁 ,最小 2 4岁 ;病程 1~ 1 2天不等。2 治疗方法2 .1 辨经取穴 所有确诊为落枕者均详细询问并查找阳性反应点 (肌紧张点或压痛点 ) ,辨明循行所过的经脉 ,取该经脉的远道穴作为治疗主穴 :( 1 )阳性反应点在颈侧胸锁乳突肌部位 ,属于阳明经 ,取三间穴 ;( 2 )阳性反应点在脊柱与肩胛骨之间的斜方肌部位 ,属手太阳经 ,取后溪穴 ;( 3)阳性反应点在一侧肩胛冈上缘 ,…  相似文献   

11.
辨经取穴治疗急性腰扭伤贾政清急性腰扭伤是针灸科的常见病,笔者自1992年4月以来采用辨经取穴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50岁;疗程最长者5天,最短者1天。其中扭伤后能行走的22例,需...  相似文献   

12.
经络学说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同样也是针灸临床上治病的指导思想,肩周炎是中老年常见病,亦称“漏肩风”、“五十肩”。它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因气血虚弱或年老体衰,风寒湿三气乘虚而侵犯经络,致使肩部筋脉收引气血凝滞,或因外伤劳损经脉瘀滞所致。笔者运用经络学说取穴治疗肩周炎70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辨经取穴治疗肩周炎386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等。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肩周围软组织损伤、外伤、受寒、内分泌失调等不同原因引起,导致局部韧带、肌腱、关节囊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久之可发生粘连及腱鞘钙化,不同程度影响肩关节活动。中医学属“痹证”范围。中医学认为本病由寒凝筋脉气滞血瘀,筋失所养,筋脉拘急,导致疼痛及活动障碍。近年来笔者采用同名经对应取穴为辨证依据,治疗肩周炎38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辨经取穴治疗落枕9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观察循经局远端取穴结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证实该针刺方法对神经性耳鸣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有效方法和正确方向。循经局部取穴:耳门、听会,循经远端取穴:中渚、足临泣。  相似文献   

16.
经络腧穴学教学中,采用了以临床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将最基础的临床取穴思路融会到教学当中。其中,“循经取穴”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此文介绍了教学组的教学实践,分析了该重难点的辨识方法和学习思路,先明确“循经取穴”的“经”,再学习在“经”上选“穴”,并且厘清循经取穴的学习内涵,讲解的难易程度与大学二年级的经络腧穴学学习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名经取穴法治疗肩周炎的即时镇痛和较快恢复肩关节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辨经分型共观察50例病人采用同名经取穴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即时镇痛效应的统计分析。结果:总有效率100%;即时镇痛总有效率90%。结论:采用本法意在上病下取,同名经同气相求,配合肩关节活动,可诱导“气至病所”以达到速效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杨常青 《光明中医》2010,25(3):466-467
<正>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症候群,病因复杂,可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医学认为有外感(风寒、风湿、风热)和内伤(肝阳、肝火、痰浊、血虚、阴虚、血瘀等)之分。笔者近几年总结国内、国外头痛患者136例,运用针灸循经辨证取穴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颂敏 《中国针灸》2009,29(12):1012
笔者于2008年1月-2008年底采用辨经远道取穴治疗落枕100例,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00例均为我科就诊患者,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6岁,平均4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周,平均3天.均因颈部胀痛伴颈部活动受限就诊,查体大多有颈椎横突、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等处压痛;X线片示,40例患者颈椎曲度变直或轻度反弓、颈椎轻度退行变,26例患者颈椎无明显异常.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20.
循经取穴是针灸临床最基本的取穴方法,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循经取穴分为:循本经取穴、循他经取穴、循多经取穴,作者在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研究报道的基础上,主要从循本经穴针刺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