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SARS流行以来,人类就开始致力于寻找病原体的研究中,2003年4月16日,WHO在各方研究的基础上正式宣布一种未知的冠状病毒为导致SARS的病原体,并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associated coronavirus,SARS—COV)。目前全球科学家认为SARS—COV是一种新的、毒性很强的病毒,它既不是任何已知冠状病毒的变种,也不是它们的重组体,于2003年2月广州分离出来的病原体就证实为SARS冠状病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 确定医务人群中是否存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隐性或亚临床感染及健康带毒者。方法 以问卷调查方式抽样调查湖北地区有可能接触SARS—CoV的高危医务人群的流行病学状况;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ARS-CoV IgM、IgG;以一步法双重RT—PCR检测受试者喉漱液是否存在SARS-CoV。结果 接受调查的102名医务人员中,均曾在抗SARS一线工作过,9名曾到过SARS流行疫区,84名(82.3%)在2003年SARS流行期间,否认曾与确诊SARS患者有过接触;18名报告与确诊SARS患者有过接触,其中1名曾无防护接触过数天,但无任何不适,其他17名均为有防护接触,其中3名在接触后20天内曾有过感冒样不适。全部102名受调查者的血清SARS—CoV IgM、IgG以及喉漱液SARS-CoV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本次抽样调查未发现湖北地区医务人群中曾经有过SARS-CoV隐性或亚临床感染,也未发现有上呼吸道SARS—CoV健康带毒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福建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血清标本中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SARS临床诊断、疑似、医学观察病例以及其他非SARS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SARS -CoV特异性IgM、IgG抗体。 结果  (1) 3例SARS临床诊断病例血清SARS -CoV特异性IgG抗体均为阳性 ,其中 2例IgM抗体阳性 ,2例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血清IgG抗体呈≥ 4倍增长 ;(2 ) 1例疑似病例IgM和IgG抗体均为阳性 ,且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血清IgG抗体呈 >4倍增长 ;(3) 11例医学观察病例IgM和IgG抗体均为阴性 ;(4 ) 5 0例非SARS患者和健康人群IgG抗体全部阴性。 结论 间接ELISA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实验室特异性检测方法 ,可对SARS临床诊断进行进一步的核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海南省西部地区关节炎或神经性疾病患者的莱姆病感染状况。方法 在东方市收集莱姆病疑似病例血清400份,儋州市收集莱姆病疑似病例血清500份,均为关节炎或神经性疾病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血清标本进行莱姆病抗体初筛检测;并采用免疫印迹法(WB)对IFA检测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确诊实验。结果 IFA方法检测血清样本900份,35份阳性,阳性率为3.89%。应用 WB法对上述35份IFA阳性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15份阳性, 阳性率为1.67%。不同年龄人群均有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其中,≤20岁阳性率最高,为11.76%(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08,P<0.001);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在性别和症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1,P=0.975;χ2=0.011,P=0.917)。结论 证实了海南省西部地区人群中存在莱姆病,建议当地医生在诊治关节炎和神经性疾病患者时,应排除莱姆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新疆克拉玛依地区蜱种类及其携带病原体。方法 于克拉玛依市不同区采集游离蜱和寄生蜱,鉴定蜱种类,利用荧光定量PCR或套氏PCR/半套氏PCR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蜱传脑炎病毒、巴贝斯虫/泰勒虫、贝氏立克次体、查菲埃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和伯氏疏螺旋体等9种病原体。结果 共采集蜱683只,分3属3种,其中亚东璃眼蜱数量(n=362)最多,其次为银盾革蜱(n=311)、图兰扇头蜱(n=10)。银盾革蜱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阳性率为3.2%(10/311),巴贝斯虫的阳性率为1.0%(3/311);亚东璃眼蜱中巴贝斯虫的阳性率为0.8%(3/362),泰勒虫阳性率为0.3%(1/362);其他病原体检测结果均呈阴性。PCR扩增阳性基因序列分析显示银盾革蜱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阳性与劳氏立克次体最相关,银盾革蜱和亚东璃眼蜱携带驽巴贝斯虫。结论 新疆克拉玛依地区优势蜱为亚东璃眼蜱和银盾革蜱,银盾革蜱携带劳氏立克次体,银盾革蜱和亚东璃眼蜱携带驽巴贝斯虫,提示该地区存在斑点热、巴贝斯虫病的自然疫源地,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些蜱携疾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6.
王芝敏  郑铃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21(5):F002-F002,448,F003
冠状病毒与人和动物的许多疾病有关。迄今至少已发现了13个种属多个抗原表型的冠状病毒,其中人冠状病毒包括HCoV OC43和HCoV 229E两个抗原型,是引起人类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在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爆发流行,其病原体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作为新的病毒亚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毛慧  王玫  吕红娟 《山东医药》2006,46(25):82-83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性传播为其主要途径,母婴垂直传播、输注含有梅毒螺旋体的新鲜血液均能引起该病感染。为保证输血安全,笔者对济南地区2001~2005年无偿献血者的梅毒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福建地区新生儿刚地弓形虫感染血清学阳性率,为制定先天性弓形虫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7-2018年福建地区出生的1 04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早产儿387例、足月儿658例.采集新生儿脐带血,检测并比较早产儿和足月儿血清抗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收集早产儿和足月儿母亲肘静脉血,检测并比较早...  相似文献   

9.
所谓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存在于特定生态环境 (如原始状态或近似原始状态的荒野、森林、沼泽或丘陵 ) ,以野生动物(如啮齿动物、节肢动物 )为贮存宿主 ,以节肢动物或昆虫为传播媒介的一类疾病。当易感人群进入这一特定环境时 ,且与节肢动物密切接触而使人感染致病。立克次氏体病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立克次氏体系人兽共患的疾病 ,对人健康的危害极其严重。各种立克次氏体病在我国广泛存在 ,尤以斑疹伤寒和Q热感染最为普遍〔1〕,而且二者在我国的自然疫源地分布已基本清楚。恙虫病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分布 ,且疫源地有扩大之…  相似文献   

10.
11.
泉州地区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之一。2006年泉州市制定了本区域的乙型肝炎防治工作10年规划,乙型肝炎防治已列为当地政府部门的工作目标。掌握本地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对各种人群开展适宜和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有效降低HBV感染率,提高治愈率,是非常必要的。为此,近年来我们在健康体检人群中收集各类人群HBV感染的有关资料,并整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和布鲁菌属(Brucella)分别可引起的流行广泛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可对畜牧业生产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人感染Cps后。症状和体征变化多端,可呈隐性无症状感染或持续性感染伴有临床症状,如发热、剧烈头痛、皮疹、腹泻、呕吐、肝炎、心肌炎和脾肿大等。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它以流产和发热为特征,严重威胁着人和多种动物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