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索白细胞介素 1(IL 1)和抗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抗体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 利用微管吸吮技术 ,研究IL 1和抗ICAM 1抗体对脑缺血后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力在脑缺血再灌注 4h为 (18.4× 10 ) μdyn ,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加抗ICAM 1抗体后 ,细胞黏附力明显下降。脑缺血再灌注后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应力的变化与黏附力的变化基本一致。结论 IL 1可加强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 ,抗ICAM 1抗体对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后脑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 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 VEGF表达增加 ,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 ,在缺血灶周边区 ,阳性表达的小血管数量明显增多。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诱导 VEGF表达增强 ,VEGF可促进毛细血管增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Longa 5分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UNEL法和电镜法观察脑缺血区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辛伐他汀可以明显减少缺血区神经细胞的死亡,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辛伐他汀可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川芎嗪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神经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通过TUNEL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动态观察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凋亡及bcl-2、p5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再灌注各时间点,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川芎嗪治疗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而 bcl-2 蛋白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 川芎嗪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H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公式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TTC染色法计算脑缺血梗死灶,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组相比,BHD组脑水肿和脑缺血梗死区减轻,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BH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GB治疗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及神经元的变化。结果再灌注24 h后,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给予EGB溶液注射可以改善动物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减轻神元损伤。结论 EGB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胰岛索受体基因表达的分布及不同再灌注时间的表达特点,探讨胰岛素受体参与脑缺血再灌注后组织病理生理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gealong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不同再灌注时间脑组织胰岛素受体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脑组织胰岛素受体mRNA表达。结果 梗死组脑组织胰岛素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再灌注12h达高峰,胰岛素受体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梗死灶周围半暗带区神经元细胞浆、细胞膜、部分神经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处;随再灌注时间延长,上述细胞变化各异。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胰岛素受体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增加,半暗带区神经元、部分神经胶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等阳染细胞可能参与脑缺血后组织细胞的能量代谢、促新生细胞形成等病理生理调节过程,胰岛索受体在缺血区血管内皮细胞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在缺血区血管的病理生理变化中起某种调节作用;胰岛素受体在不同细胞中表达增高可能是缺血脑组织对抗缺血缺氧损伤的自身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雌二醇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6、12、24、48h后断头取脑,应用TTC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梗死体积、神经行为学改变及GDNF的表达。结果与手术对照组相比,雌二醇组神经行为学分值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亦显著缩小,在损伤区皮层,雌二醇组GDNF表达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且在再灌注24h最明显。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雌二醇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可以使GDNF表达增加,雌二醇可能通过上调GDNF的表达而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黄体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区皮层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mRNA与蛋白质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黄体酮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脑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SD雄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溶剂组和黄体酮组各24只.应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对缺血区皮层NGF和BDNF 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测定. 结果 在缺血区皮层,缺血2h再灌注6h后,缺血再灌注组NGF和BDNF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达高峰,再灌注24 h后,回复到假手术组水平;缺血2h再灌注12 h后,黄体酮组NGF和BDNF mRNA及蛋白表达达高峰,再灌注24 h后,表达仍高(P<0.05). 结论 黄体酮可以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GF和BDNF的mRNA表达上调,促进脑内NGF和BDNF蛋白的合成,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小时后再灌注损伤模型;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黄芪多糖预处理组(AP组),每组20只;通过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神经细胞损伤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Bax的阳性表达。结果:光镜和电镜下,HE染色F各组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改变,黄芪多糖预处理组(AP组)和缺血再灌注组(m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黄芪多糖预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损伤轻;假手术组Bax蛋白表达极弱,缺血再灌注组和黄芪多糖预处理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h出现在接近缺血核心区,6h后表达增多,24h达到高峰,72h开始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黄芪多糖预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Bax蛋白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黄芪多糖预处理组Bax蛋白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黄芪多糖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黄芪多糖可通过下调Bax蛋白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毒     
20052768 川芎嗪对有机磷农药中毒心肺复苏后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20052769 光气中毒的救治:附1例重度中毒救治体会。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缺血中心区、半暗带区神经元和微血管的表达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大鼠。  相似文献   

13.
脑缺血/再灌注期间白细胞粘附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中,白细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白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是其发挥病理效应的前提条件。现就脑缺血/再灌注期间,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分子学基础研究的现状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EGB治疗组,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大鼠神经病学行为、神经元病理学变化及HIF-1α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EGB治疗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改善;神经元损伤减轻;假手术组未见HIF-1α表达,EGB治疗组较模型组HIF-1α表达明显增多(P0.05)。结论 EGB可能通过增加HIF-1α表达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织神经元损伤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于翠翠  王俊科  王郜 《山东医药》2008,48(14):40-41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东莨菪碱组(Sco组)和盐酸戊乙奎醚组(PH组)。观察测定各组脑梗死体积、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形态的变化及海马组织N-甲-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NR1亚基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I/R组比较,再灌注后PH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显著减轻,NMDA受体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认为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细胞损伤,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表达及caspase-3活性的异同。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青年与老龄大鼠脑缺血3h及再灌流3、6、12、24、72h后Fas、FasL及caspase-3活性变化情况。结果 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Fas、FasL的表达早于青年大鼠,表达强度高于青年大鼠。caspase-3的激活与Fas、FasL表达的高峰期重叠或稍晚。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caspase-3的激活早于青年大鼠。结论 老年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特点为Fas、FasL的表达早,强度高,easpase-3的激活早。  相似文献   

17.
大黄素甲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IL-1β及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黄素甲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IL-1β、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91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组)。大黄索甲醚20mg/kg组及大黄素甲醚40ms/kg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病变侧脑组织IL-1β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ICAM-1,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再灌注6h病变侧IL-1β含量明显升高且达高峰,随之开始逐渐下降。再灌注24h病变侧ICAM-1明显升高,再灌注24h时坏死区及组织水肿区明显,核固缩细胞明显增多。中性粒细胞附壁浸润明显。大黄素甲醚40mg/kg组再灌注12、24h病变侧IL-1β、ICAM-1表达明显降低,组织水肿减轻,中性粒细胞附壁浸润减少。结论IL-1β和ICAM-1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大黄素甲醚可抑制IL-1β,ICAM-1的表达,有效的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性反应,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葛根素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以放免法观察葛根素对缺血再灌后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以比色法观察其对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结果:葛根素可有效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后脑组织中TNF-α,IL-1β的含量,并可显著抑制MPO的活性。结论:葛根素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TNF-α,IL-1β的含量,减轻病灶处白细胞的聚集,从而阻局部的炎症级联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a(TNF—a)、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动态表达及特点,阐明TNF-a、SOCS-3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3h再灌注3h、6h、12h、24h、48h、72h、7d组,6只/组。运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NF-a含量及用RT—PCR法测定SOCS-3的含量。结果TNF-a含量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纽脑组织TNF—a含量在6h明显增加,12h达到高峰,随后各时间点表达开始下降。在缺血半暗带区,TNF—a含量变化与中心区相同,但含量较低。SOCS-3mRNA含量变化:缺血再灌注组缺血中心区SOCS-3表达在6h开始有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再灌注24h时达到高峰,随后备时间点表达相对稳定,至再灌注7d时仍过分表达。在缺血半暗带区,SOCS~3mRNA变化与中心区相同,但含量较低。结论TNF—α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诱导SOCS-3基因的产生和表达。而SOCS-3基因是一个脑缺血后上调基因,它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全过程,可能起到了内源性神经保护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β2整合素是重要的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分子之一。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其表达明显上调。它介导白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间的黏附作用,参与炎症细胞因子对组织的损伤与破坏。其单克隆抗体对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但临床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