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骨肉瘤发生在颌骨者较为少见,国内报道也不多。现将我们收治的6例颌骨软骨肉瘤报告如下,并就其临床、组织学特征及治疗和预后等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为24~60岁,平均44.6岁。病程1月—1年。部位:上、下颌骨各3例。 相似文献
2.
颌骨软骨肉瘤(附8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颌骨软骨肉瘤.方法复习我科近年来诊治的8例颌骨软骨肉瘤的发病情况、病理类型、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颌骨软骨肉瘤下颌骨多于上颌骨,病理类型以高、中分化型(一、二级)多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可伴牙列的松动、张口受限、下唇麻木.治疗上应采取大块根治性外科切除术,无须行选择性颈清.复发与病理分级、术前化疗无关(P>0.05),主要取决于外科治疗的彻底性.结论颌骨软骨肉瘤是一种以局部侵袭为主的恶性肿瘤.术后病人应建立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95例颌骨肉瘤的临床资料。方法:按照WHO骨肿瘤最新分类,对95例颌骨肉瘤的性别、年龄、病程、部位、临床表现、病理分型、X线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颌骨肉瘤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06∶1;好发年龄为20~49岁,占发病总数的58.95%;病程最短1周,最长5.5a,平均5.2个月;下颌骨较上颌骨多见;临床症状多有肿块(82.10%),伴疼痛、麻木及牙松动移位等;病理类型以骨肉瘤(31.58%)最多,其他依次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2.11%)、软骨肉瘤(15.79%)、恶性淋巴瘤(11.58%)、横纹肌肉瘤(6.32%)、纤维肉瘤(5.26%)、浆细胞肉瘤(5.26%)和尤文肉瘤(2.11%)。68.42%表现为骨质破坏,6.32%表现为骨质硬化,25.26%表现为骨质破坏伴骨质硬化。结论:颌骨肉瘤以20~49岁男性多见,与身体其他部位肉瘤的发病特点相似;骨肉瘤最为常见;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76例颌骨骨肉瘤,纤维肉瘤.软骨肉瘤X线与病理对照研究,发现肿瘤的骨质破坏程度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关系,骨破坏重者往往病理分化差。具有牙根脱套样吸收的病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颌骨软骨肉瘤。方法:复习我科近年来诊治的8例颌骨软骨肉瘤的发病情况、病理类型、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颌骨软骨肉瘤下颌骨多于上颌骨,病理类似以高、中分化型(一、二级)多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可伴牙列的松动、张口受限、下唇麻木。治疗上应采取大块根治性外科切除术,无须行选择性颈清。复发与病理分级、术前化疗无关(P>0.05),主要取决于外科治疗的彻底性。结论:颌骨软骨肉瘤是一种以局部侵袭为主的恶性肿瘤。术后病人应建立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6.
颌骨原发性纤维肉瘤很少见,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本文总结了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研究室39年间积累的颌骨原发性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情况,以期对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所了解。材料与方法材料来自本院病理研究室1950~1989年积累的病理资料。标本均用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 染色。在不了解临床和X线片表现的前提下,按WHO 的诊断标准复习全部颌骨纤维肉瘤的病理切片。再根据临床及X线片表现确定肿瘤为颌骨原发者共 相似文献
7.
头颈部软骨肉瘤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颈部软骨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7~2009收治的16例头颈部软骨肉瘤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头颈部软骨肉瘤好发于鼻腔鼻窦、颞骨、下颌骨、上颌骨,以鼻腔鼻窦最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牙齿麻木、变色、鼻部症状、面瘫、听力改变、张口受限等。头颈部软骨肉瘤以原发性中央型软骨肉瘤为主,诊断主要靠病理,治疗以手术根治性切除为主,随访显示头颈部软骨肉瘤主要死亡原因为肿瘤侵入颅内。结论头颈部软骨肉瘤是一种以局部侵袭为主的恶性肿瘤,应强调首次行根治性手术,并辅以增敏放疗。 相似文献
8.
9.
10.
16例颌骨化牙骨质纤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6例颌骨化牙骨质纤维瘤进行了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①好发于青少年,②常见于下颌双尖牙和磨牙区,③向颊、舌侧膨胀为主,④X线片:圆形或卵圆形透光阴影、界清、骨皮质完整,密度较骨化性纤维瘤高,⑤病理易误诊为骨化性纤维瘤,⑥治疗:手术摘除为主。 相似文献
11.
颌骨骨肉瘤是原发于颌骨的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于根治及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1962至1990年末收治的颌骨骨肉瘤患者39例,作一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资料 一、性别、年龄、病程及发病部位 39例中,男24例,女15例。都诊年龄最小者9岁,最大者66岁,以17~40岁者最多见,共24例。最短病程者一个月,最长病程者六个月。发生于下颌骨者22例,上颌骨者17例。其中发生于下颌骨体者14例,下颌升枝者8例。 相似文献
12.
13.
颌骨软骨粘液样纤维瘤的临床病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秉昭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5,11(4):237-239
介绍3例颌骨软骨粘液样纤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颌骨软骨粘液样纤维瘤好发于2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CT检查可显示普通X线所不能显示的肿瘤内部散在的小钙化点而有助于诊断。治疗时应尽可能采用整块组织切除术,而不采用搔利术,否则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14.
颌骨软骨粘液样纤维瘤的临床病理(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秉昭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5,(4)
介绍3例颌骨软骨粘菠样纤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颌骨软骨粘液样纤维瘤好发于2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CT检查可显示普通X线所不能显示的肿瘤内部散在的小钙化点而有助于诊断。治疗时应尽可能采用整块组织切除术,而不采用搔刮术,否则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BMP2 mRNA在颌骨骨肉瘤及软骨肉瘤中的扩增及其对肿瘤预后的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BMP2的cDNA探针,原位杂交检测mRNA的扩增。结果 32例标本中有21例表达BMP2 mRNA,有BMP2 mRNA表达的病例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且有较高增殖活性。结论BMP2可能在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可以作为估计骨肉瘤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颌骨肉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7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肉瘤是最普遍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大部分发生于四肢长骨和骨盆,而发生于颌骨者则属少见。本文收集了上海肿瘤医院30年间收治的17例颌骨肉瘤,现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软骨肉瘤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类恶性肿瘤 ,发生于颌骨的软骨肉瘤更为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 1例下颌骨退分化软骨肉瘤报告如下。患者 ,女 ,58岁 ,已婚 ,广东省籍 ,主诉右侧下颌无痛性包块半年 ,生长加速 2月入院。缘于半年前患者无意间发现右侧下颌骨有一蚕豆大小肿物 ,生长缓慢 ,无疼痛 ,未作治疗。2个月前患者发现右下唇开始出现麻木 ,自觉肿块生长加速 ,影响面形 ,遂至当地医院检查拍右下颌侧位片 ,示右侧下颌骨体部不规则低密度影 ,边缘不清。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我院口腔科。患者患病以来无全身乏力 ,午后低热及夜间盗汗症状 ,无明显食欲… 相似文献
18.
颌骨纤维粘液肉瘤或粘液肉瘤 ,极为少见 ,现将我们1980年至今所见的 5例报告如下 ,并就其生物学行为及治疗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 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 1,其中 2例为粘液肉瘤 ,3例为纤维粘液肉瘤。表 1 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号性别年龄病期部位及大小 (cm)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方法预后1男 2 9岁 3个月左上颌磨牙后区( 2 .5× 1.5× 2 )患区颌骨肿胀、增长快、疼痛 粘液肉瘤上颌骨部分切除随访 15年未复发 2女 2 0岁 6个月右下颌磨牙后区( 3 .5× 2× 2 )患区颌骨肿胀、质硬、呈结节状疼痛粘液肉瘤下颌骨部分切除+颈淋巴清扫术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97例颌面部肉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对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好发年龄为20~29岁,上、下颌骨最多见;组织学类型以骨肉瘤多见。结论:颌面部肉瘤病理类型多样,以成骨型骨肉瘤多见。放疗后肉瘤发生率高,且诊断和治疗难度加大,应予以重视;对于新类型肉瘤的诊断应以组织学改变为基础,辅以X线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以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0.
间叶性软骨肉瘤误诊一例南京医学院口腔病理教研室宋晓陵,王三锡患者女,20岁,农民,1990年3月因左上腭肿块入本院,临床检查:左上腭见5cm×3cm×1.5cm大小的隆起,至中线,前到近中,后达软硬腭交界处。肿块质硬,固定,境界清楚,表面粘膜稍红,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