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孔亚玲  毕光宇  陈蕊 《广西医学》2016,(8):1095-1097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及与钙磷代谢的关系.方法 检测56例CKD 5期患者(CKD组)及2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铁调素水平,以及CKD组患者的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PTH)、血磷、血钙、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TIBC)水平,分析CKD 5期患者铁调素水平及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KD组血清铁调素水平为(22.69±18.54)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56±8.02) mg/L(P <0.05).血清铁调素水平与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磷、ALP及PTH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TIBC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铁、血钙、25-羟维生素D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磷、PTH、铁蛋白水平是CKD 5期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CKD 5期患者的钙磷代谢异常和高铁调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巨幼细胞贫血患者血清铁代谢指标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5年6月我院确诊巨幼细胞贫血且除外铁缺乏的住院患者41例为观察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7例为对照组.搜集2组血清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转铁蛋白(TRF)、总铁结合力(TIBC)及转铁饱和度(TfS),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SF、SI及TfS分别为(312.47±189.41)ng/mL、(20.72±10.40)μmol/L及0.33±0.13,较对照组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TIBC、TRF分别为(49.26±11.87)μ mol/L、(222.57±105.72)g/dL,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单纯巨幼细胞贫血患者血清铁代谢表现为SF、SI、TfS增高,如无缺铁依据,谨慎诊断性补铁.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铁调素在不同程度缺铁性贫血孕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铁调素与红细胞参数、铁代谢参数、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明铁调素在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中的调节机制。 方法选取定期产检的孕妇和体检的健康未孕妇女共80例,分为健康对照组、孕妇正常组、孕妇轻度贫血组和孕妇中度贫血组。空腹采集血样,应用血细胞分析仪LH750检测血常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铁调素、EPO、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血清转铁蛋白(serum transferrin,TRF),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铁(serum iron,SI)、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force,TIBC),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孕妇正常组、孕妇轻度贫血组和孕妇中度贫血组外周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SI和铁调素均降低,CRP均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孕妇轻度贫血组和孕妇中度贫血组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ean corpuscular hemogolobin,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olobin concentration,MCHC)均降低,TIBC均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孕妇中度贫血组EPO升高(P<0.05)。与孕妇正常组比较,孕妇轻度贫血组和孕妇中度贫血组Hb、Hct、MCV、MCH、MCHC、SI和铁调素均降低,TIBC均升高(P<0.05);与孕妇正常组比较,孕妇中度贫血组EPO和CRP均升高(P<0.05)。与孕妇轻度贫血组比较,孕妇中度贫血组Hb、Hct、MCV、MCH、SI均降低,TIBC和EPO均升高(P<0.05)。铁调素与Hb、Hct、MCV、MCH、MCHC、SI均呈正相关,与TIBC、EPO均呈负相关(P<0.05)。 结论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与铁调素表达水平的下调有关,可能是通过EPO抑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蔗糖铁联合针灸对维持性透析不安腿综合征患者疗效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于河南省开封市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收治的维持性透析不安腿综合征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与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蔗糖铁,治疗组给予蔗糖铁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b、SF水平、血清铁(Ferrum,Fe)、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肾功能水平、疾病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20/26),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Fe、SF、TSAT、TIB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Hb、Fe、SF、TSAT、TI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酐、血尿素氮、疾病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肌酐、血尿素氮、疾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蔗糖铁联合针灸可提高维持性透析不安腿综合征患者疗效,且可明显改善Hb、SF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铁储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NIDA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予以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儿血清铁(SI)、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等贫血相关指标变化;检测患儿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 +/CD8+);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9.63% (P< 0.05);两组SI、S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TR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SI、S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R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b、RBC、MCV、MC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琥珀酸铁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用治疗小儿NIDA的疗效高于蛋白琥珀酸铁单用,可改善患儿的铁储备,增强免疫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血压、残余肾功能及尿量的变化.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2009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初次行腹膜透析管安置术后进行CAP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129例,于CAPD治疗1个月末时评估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腹透前及CAPD 1个月末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尿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患者CAPD 1个月末时透析充分性良好,尿素氮、肌酐水平较透析前降低(P<0.05),血红蛋白较透析前增高(P<0.05).收缩压、舒张压较透析前降低(P<0.05).eGFR较腹透前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量较腹透前稍有减少,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APD在透析早期疗效显著,透析充分性良好,患者营养状况好转,高血压有所控制,残余肾功能下降不明显,患者尿量减少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CAPD患者血脂异常与残余肾功能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脂异常对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 根据血脂将72例CAPD患者分为胆固醇(TC)增高组、甘油三酯(TG)增高组及二者均增高组与TC、TG正常组,观察残余肾功能以及CAPD治疗18个月内血脂变化.结果 ①CAPD治疗初期残余肾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第12月时,TC增高组RRF较同组透析初月时下降(P<0.05).TG增高组及TC、TG均增高组的RRF分别与初月时同组RRF比较显著下降(P<0.001).第18月时3个血脂增高组RRF与TC、TG组比较均有下降(P<0.05).RRF下降数值与TC(r=0.234,P<0.05)、TG(r=0.528,P<0.05)均呈正相关;②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上升,第18个月与初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脂蛋白a[Lp(a)]显著上升,第6月与初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第12、18月分别与初月相比,均继续升高(P<0.01),并且第18月与第6月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①CAPD患者的RRF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高脂血症与RRF改变值呈正相关,高脂血症对RRF降低有影响;②CAPD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出现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铁过负荷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对江西省T2DM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合并颈动脉硬化组(A组,60例)和不合并颈动脉硬化组(B组,60例),并将健康体检且无糖尿病者为对照组(C组,60例).对所有人选者均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和餐后2 hC肽、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等检测.结果 与C组比较,A组与B组的SF、SI、TS均明显增高(P<0.01),TIBC则明显下降(P<0.01);A、B 2组间SF、SI、TI3C、T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过负荷在C、B、A 3组患者中依次升高,血糖、空腹和餐后2 h C肽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江西省T2DM患者具有很高的铁负荷水平;铁过负荷与T2DM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铁过量可能会影响到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衰铁参数与贫血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患者的铁参数和贫血的关系。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与慢性肾衰﹙CRF﹚组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运铁蛋白饱和度(TS)以及血清铁蛋白(FER)指标,并进行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肾衰血红蛋白(Hb)、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运铁蛋白饱和度(TS)以及血清铁蛋白(FER)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蛋白(FER)与血清铁(SI)和血红蛋白(Hb)存在负相关。结论:铁原料的缺乏是肾性贫血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总铁结合力(TIBC)不升反降,考虑主要与肾功能损害时转铁蛋白的丢失过多有关;肾性贫血的患者存在铁代谢紊乱及铁超负荷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衰患者的铁代谢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慢性肾衰患者的血清铁参数,探讨肾性贫血患者的铁代谢状况.方法:将慢性肾衰患者45例,按血肌酐(Cr)水平分为氮质血症期组和尿毒症期组.分别测定慢性肾衰患者的Cr、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铁蛋白(SF)、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1(IL-1),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肾衰患者血清中Hb、Hct、SI、TIBC、TS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CRP、IL-1和SF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肾性贫血的患者存在铁代谢紊乱及铁超负荷的倾向.此外,慢性肾衰患者体内存在持续的慢性炎性反应,加重了铁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8.
医师在医疗服务中拥有的医学治疗权不是一项个人权利,而是一项社会权力.医师权力来源病人权利的部分让渡.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增进病人的健康利益,但在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诱发医师权力部分地背离了它的本始目的,这一现象就是医师权力异化.异化了的医师权力侵犯病人权利,引起医患双方利益冲突,形成医疗纠纷.在立法上全面确定病人的权利与医师的义务,用病人权利制约医师权力,这是和谐医患关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经验法则是利用事物发展常态而形成的规律,而适用于证据司法场域的特殊法官心证过程.借助现代司法的自由心证技术,以及盖然强度的适用效能评估,可以促进经验法则更加符合民众实质正义观感,促进基于证据事实裁量的纠纷解决结果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配伍在遣药组方及方中药性发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如配伍得当,可选择发挥方中之药的某一药性,可使方剂直达病位,亦可解毒增效,体现了方药离合之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