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采用磁共振定量磁敏感图(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测量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或闭塞患者大脑深部灰质核团的铁含量.材料与方法纳入33例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采用GE 3.0 T MR进行QSM和常规MRI检查.将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后得到QSM图像,分别测量病侧和对侧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及丘脑的磁敏感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侧灰质核团间磁敏感值的差异.再根据管腔狭窄程度将33例患者分为轻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闭塞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病侧灰质核团间磁敏感值的差异.结果33例受试者病侧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磁敏感值较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丘脑两侧磁敏感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三组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应用QSM技术发现一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病侧灰质核团铁含量均较对侧增高,进一步加深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生理过程的认识,从而为临床治疗和改善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测量和分析PD脑深部核团铁含量特点。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PD患者和36例正常志愿者,利用3.0 T磁共振扫描仪获取研究对象SWI图像,通过SPIN软件在获取的SWI相位图中测量脑深部灰质核团苍白球、壳核、黑质相位值,并将获取的研究对象核团相位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D组黑质相位值平均值最小(R,2034.84;L,2030.55)。PD组与对照组相比,右侧苍白球(P=0.018)、黑质相位值(P=0.008)和左侧苍白球(P=0.040)、黑质相位值(P=0.000)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D组右侧苍白球与右侧黑质(P=0.000)、右侧壳核与右侧黑质(P=0.000)、左侧壳核与左侧黑质(P=0.000)相位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病患者黑质铁含量最多,苍白球和黑质铁含量成对称性增多。磁敏感加权成像可为PD病诊断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深部脑核团铁沉积,并分析其与简易智力状况评分(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募集AD患者17例,年龄47~82岁,同期就诊的21名认知正常者作为对照,年龄48~78岁。扫描设备选用Philip Ingenia3.0 T全数字磁共振扫描仪,头部8通道相控阵线圈,受试者均行头磁共振常规扫描及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扫描,测量双侧尾状核头、丘脑、壳核、苍白球、黑质及红核的相位值。采用SPSS 19.0和Med Cal方法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相位值的差异,并对相位值与简易智力状况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对相关系数r值进行t检验(P0.05)。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双侧尾状核头、右侧黑质相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侧苍白球、双侧壳核、双侧丘脑、双侧红核及左侧黑质相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双侧黑质、双侧尾状核相位值与其MMSE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磁敏感相位值能半定量评估脑内铁沉积,对AD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相位值的改变,探讨SWI相位值在脑型肝豆状核变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5 T MR系统对30例脑型HLD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SWI序列扫描。使用SPIN软件测量脑深部灰质核团红核、黑质、丘脑、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的相位值,分析脑型HLD患者脑灰质核团相位值变化特点。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型HLD组患者红核相位值降低(HLD组:相位值为2044.12±26.96,正常组:2 075.18±31.53,t=3.291,P=0.005),黑质相位值降低(HLD组:相位值为1 826.79±83.21,正常组:1913.22±30.76,t=4.509,P=0.004),丘脑相位值降低(HLD组:相位值为2 047.13±9.32,正常组:2 082.32±21.82,t=1.132,P=0.287),苍白球相位值降低(HLD组:相位值为2 054.30±74.68,正常组:2 105.42±15.81,t=1.139,P=0.263),壳核相位值降低(HLD组:相位值为2 023.70±24.16,正常组:2 072.42±5.35,t=2.981,P=0.009),尾状核头相位值升高(HLD组:相位值为2 175.50±86.47,正常组:2 119.8±10.15,t=-1.943,P=0.069)。结论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红核、黑质、壳核相位值降低。SWI相位值有助于评价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内铜的异常沉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特点及其与脑静脉血氧含量的关系。方法 收集42例RRMS患者(RRMS组)及5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及SWI。应用SPIN软件生成并处理滤过后相位图,测量双侧大脑内静脉(ICV)、大脑中深静脉(DMCV)、双侧基底静脉(BV)、丘纹上静脉(STV)及双侧尾状核头(HCN)、苍白球(GP)、壳核(PUT)、丘脑(THA)、黑质(SN)及红核(RN)的相位值。结果 除双侧THA及右侧RN相位值外,RRMS患者双侧HCN、GP、PUT、SN及左侧RN相位值均较对照组减低(P均<0.05)。RRMS组BV、DMCV与左侧PUT(r=0.41、0.44, P均<0.05)、右侧PUT相位值呈正相关(r=0.38、0.43,P均<0.05),ICV与左侧PUT相位值呈正相关(r=0.37,P=0.01)。结论 RRMS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的铁沉积明显增高,且与脑内静脉血氧含量降低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磁敏感加权成像观察健康人群脑内铁含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用3.0T 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分析正常人脑深部核团内铁的分布特点.方法 48名正常人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4~44岁)、中年组(45~59岁)和老年组(60岁以上).采用3.0T MR SWI序列对被检测者进行扫描.使用SPIN软件测量脑深部灰质核团内相位值,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随年龄增长脑内深部灰质核团(齿状核、红核、黑质、丘脑、苍白球、壳核及尾状核头)铁的分布特点.结果 正常人脑内深部灰质核团(齿状核、红核、苍白球及壳核)的相位值变化与年龄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53,-0.375,-0.353和-0.287);齿状核的平均相位值在中年组与老年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齿状核、红核、苍白球及壳核的平均相位值在青年组与老年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部位灰质核团内铁的含量不同(P<0.05),其中红核含量最高.结论 铁在正常人脑深部灰质核团内分布不均匀;脑深部核团内铁的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其中红核在老年组的平均相位值最低,即铁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g weighted imaging,SWI)相位值变化在脑型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颅脑MR检查确诊的24例脑型HLD患者(观察组)及2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临床资料,使用3.0T MR系统对所有受检者进行SWI序列扫描,并采用SPIN软件测量其各脑灰质核团相位值,对脑型HLD患者脑灰质核团相位值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红核、黑质及壳核平均相位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健康者,脑型HLD患者红核、黑质及壳核相位值均较低,通过分析SWI相位值能够对其脑内铜的异常沉积做出较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肝豆状核变性(WD)脑部SWI表现。方法 收集20例临床确诊的WD患者(WD组)及2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SWI扫描,于校正相位图上手动绘制ROI,分别测量双侧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红核、黑质、丘脑相位值。比较WD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核团相位值差异,分析WD组各核团相位值与血清铜和铜蓝蛋白间相关性。结果 WD组各核团均见异常低信号,其中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低信号分布不均匀,多位于核团边缘,红核、黑质、丘脑低信号分布均匀。与正常对照组比较,WD组各核团相位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壳核差异最为显著(左侧:-0.41±0.25 vs-0.04±0.03,右侧:-0.40±0.26 vs-0.04±0.03)。WD组各核团相位值与血清铜和铜蓝蛋白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WD患者脑内核团存在异常顺磁性物质沉积,可通过SWI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
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价正常人大脑灰质核团铁含量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目的 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相对定量分析不同年龄段的正常人脑深部灰质核团(包括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的脑铁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171名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5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行头部SWI扫描并测量黑质、红核、苍白球、壳、尾状核头部的SWI信号值,分析各部位SWI信号值随年龄的变化规律.结果 不同年龄阶段所测量得到的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黑质、红核SWI信号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按一定规律变化.尾状核、苍白球SWI信号值于20~39岁变化基本平稳,于40岁后随年龄的增长诸深部灰质核团SWI信号值快速下降(以红核及壳核为著).黑质、红核、壳核、尾状核头SWI信号值均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r黑质=-0.759,r红核=-0.875,r壳核=-0.880,r尾状核头=-0.524,P<0.001);苍白球SWI信号值与年龄存在弱相关(r=-0.211,P=0.042).结论 SWI信号值可以反映脑铁分布区域性和随年龄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3.0T MR 3D磁敏感加权成像(ESWAN)技术纵向观察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RMS患者30例,间隔2年进行2次ESWAN及常规MR检查。结合轴位及矢状位T2FLAIR图像,观察病灶的变化,并将其分为病灶增加组(n=15)、无变化组(n=9)和病灶减少组(n=6)。测量脑深部灰质核团的平均相位值(MPVs),比较ROI内铁含量的变化及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与第1次相比,第2次检查结果中,除丘脑的相位值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各核团的相位值均降低,以黑质的变化最为显著(t=2.92,P=0.007)。病灶增加组及无变化组各核团的相位值均减低,病灶增加组各核团相位值降低幅度相对较大,其中以黑质的相位值降低最明显(t=5.40,P=0.001)。在病灶减少组,除齿状核的相位值降低外,其余核团的相位值均增加。在复发次数<2次的患者中,各核团的相位值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复发次数≥2次的患者中,除丘脑(P=0.212)、苍白球(P=0.891)外,其余各核团的相位值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2次EDSS评分之差与各核团相位值的变化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除丘脑(r=0.332,P=0.073)外,病灶负荷与其余各核团相位值的变化间均明显相关(P<0.05)。结论 RRMS患者丘脑的铁含量相对稳定,其余深部灰质核团的铁含量变化与病灶的负荷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0例AD患者(AD组)和年龄与之相匹配的30名志愿者(对照组),按年龄段各分为6个亚组[55~59岁(n=3)、60~64岁(n=4)、65~70岁(n=9)、71~74岁(n=5)、75~80岁(n=6)、>80岁(n=3)],测量双侧海马、红核、尾状核、杏仁体、壳核ADC值,并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AD组红核左、右侧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22)。AD组不同年龄亚组右侧海马、双侧尾状核、右侧壳核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不同年龄亚组双侧海马、壳核、尾状核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D组右侧海马(r=0.615,P<0.001)、右侧壳核(r=0.653,P=0.001)及双侧尾状核(左侧:r=0.397,P=0.030;右侧:r=0.429,P=0.020)ADC值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 AD患者右侧海马和壳核、双侧尾状核ADC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大。ADC值可为临床预测和早期诊断AD脑内右侧海马和壳核、双侧尾状核神经退行性病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定量磁敏感成像(QSM)技术探讨正常青年人不同侧别及性别的脑磁化率。方法 对41名健康右利手青年人行常规头颅MRI和QSM扫描,通过后处理软件对图像处理获得磁敏感图,然后手工勾画双侧额叶灰质(FGM)、额叶白质(FWM)、尾状核(CA)、苍白球(GP)、壳核(PU)、丘脑(TH)、黑质(SN)、红核(RN)、齿状核(DN)、桥脑(PO)、胼胝体(CC)的ROI并获得磁化率。对各ROI的磁化率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不同侧别和性别磁化率的差异。结果 双侧ROI磁化率GP最高,SN次之,FWM最低;双侧FGM、FWM、CA、GP、PU、TH、SN、RN、DN、PO、CC的ROI磁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性别CA的磁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QSM测定脑磁化率,可评估脑铁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定量磁化率成像(QSM)脑网络组图谱定量分析脑铁的可行性。方法 将43名右利手健康成年志愿者的QSM图像通过Matlab软件配准及滑处理对应到标准脑,在Brainnetome Atlas脑网络组图谱上选择双侧苍白球、壳核、尾状核、海马、丘脑、额叶、顶叶及枕叶皮质ROI,以Matlab软件测量磁化率值,并对上述脑区手工勾画ROI,测量磁化率值。对软件及手工所测磁化率值与尸检脑组织染色所得铁浓度结果进行相关分析,观察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比较不同性别、侧别间磁敏感值差异。结果 Matlab软件和手工测量磁化率值均以苍白球最高,壳核次之,海马最低;2种方法所测磁化率值均与尸检铁浓度结果呈正相关(r=0.920、0.856,P=0.003、0.014)。Matlab法测得男性额叶皮质磁化率值高于女性(P<0.05),其余部位无显著性别差异(P均>0.05);2种方法所测磁化率值均无显著侧别差异(P均>0.05)。结论 基于QSM成像Brainnetome Atlas脑网络组图谱脑铁定量方法测量脑铁含量具有较高准确性及可行性;脑铁含量随年龄而增加,额叶皮质铁含量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观察健康成人新纹状体区铁沉积及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对45名成年健康志愿者采集头部MR三维T1WI及SWI,根据年龄分为A组(年龄23~37岁)、B组(年龄42~58岁)、C组(年龄61~79岁)共3组,每组15名,测量及比较双侧新纹状体区(包括尾状核和壳核)平均相位值及校正体积;分析双侧新纹状体区平均相位值与校正体积的相关性,以及双侧新纹状体区平均相位值及校正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左侧及右侧尾状核和壳核平均相位值及校正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侧与右侧新纹状体区平均相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尾状核校正体积小于右侧(t=-2.24,P=0.03),左侧与右侧壳核校正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尾状核平均相位值与校正体积均呈正相关(r=0.84、0.83,P均<0.01);左、右侧壳核平均相位值与校正体积均呈正相关(r=0.77、0.61,P均<0.01)。双侧新纹状体区平均相位值、双侧新纹状体区校正体积均与年龄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随年龄增长,健康成人新纹状体区铁沉积增多、体积缩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自动脑分割技术分析中国正常中老年人群脑结构体积的差异。方法 对96名正常中老年志愿者采集MRI,以自动脑分割技术获得脑内各结构体积,观察脑内各结构体积在不同性别、年龄及左右侧之间的差异,分析年龄对脑内结构体积的影响。结果 不同性别之间,颅脑总体积绝对值,右侧壳核、左、右侧尾状核、右侧苍白球、右侧额叶灰质及左侧顶叶灰质标准体积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右侧之间,丘脑、壳核、尾狀核、额叶、顶叶、枕叶、颞叶、扣带回灰质、岛叶及侧脑室标准体积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脊液、右侧脑室及第三脑室体积与年龄呈正相关(r=0.60、0.51、0.57,P均<0.05),双侧额叶和左侧岛叶,皮层灰质、顶叶灰质、颞叶灰质及左侧枕叶灰质体积与年龄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自动脑分割技术能直观快速显示正常中老年人脑结构体积。不同性别健康中老年人脑内结构体积存在差异,随年龄增加,脑脊液、侧脑室及第三脑室体积增大,皮层灰质、额叶灰白质、顶枕颞叶灰质及岛叶体积缩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定量磁敏感成像(QSM)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的磁化率变化。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3例ACI患者行常规头颅MR和QSM扫描,通过工作站QSM软件行图像后处理,根据有无脑微出血灶(CMBs),将ACI分为CMBs组和无CMBs组。以DWI图为参考,于磁敏感图病灶处手工勾画ROI,包括皮层灰质(CGM)、皮层下白质(SWM)、尾状核(CA)、苍白球(GP)、壳核(PU)、丘脑(TH)、黑质(SN)、齿状核(DN)、桥脑(PO),获得病灶磁化率,并通过镜像方式获得对侧镜像区磁化率。对不同组别和ROIs分别与对侧镜像区的磁化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MBs组和无CMBs组病灶磁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97,P=0.001)。CMBs组病灶侧与对侧的磁化率差异有统计意义(Z=-3.296,P=0.001),无CMBs组病灶侧与对侧的磁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57,P=0.875)。根据ROI的位置,仅PO和CGM磁化率与对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3、-3.130,P=0.043、0.002)。结论 QSM可定量分析ACI磁化率,发现CMBs,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定量分析强迫症(OCD)患者静息和症状诱发状态下不同脑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10例OCD患者两种状态下行MR灌注成像(PWI),测量不同脑区的相对脑血流量(rrCBF),并进行诱发前后的对比.结果症状诱发后,AAS与OCDAS均有增加(P<0.01);左侧额下回、前扣带回,右侧尾状核头、壳核,双侧眶额皮质、丘脑及杏仁核的局部相对脑血流量(rrCBF)增加(P<0.05);左侧额下回、右侧壳核的rrCBF与OCDAS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614、-0.562, P值分别为0.029、0.045).结论 PWI能定量分析OCD症状诱发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定量磁化率成像在孤独症儿童脑铁含量的应用.方法:对照组,前瞻性选取2018年6—12月2~3岁、3~4岁年龄段正常儿童各40名;研究组,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2~3岁、3~4岁年龄段孤独症儿童各40名;所有儿童均行头部MRI常规扫描和增强T2*加权磁共振血管造影(ESWAN)序列扫描,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