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宫颈癌小鼠模型放疗前后的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参数变化情况。材料与方法建立皮下种植成瘤的宫颈癌小鼠模型11只,在一侧腹股沟区及对侧腋下分别成瘤,对腹股沟区肿瘤行一次性大剂量放疗照射,腋下肿瘤作为未经放疗的对照组。对两部位肿瘤放疗前及放疗后1周左右行常规MR T2WI及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成像,感兴趣区选取肿瘤全层面,计算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平均峰度值(mean kurtosis,MK)的平均值(av)及中位值(m)。对比放疗前各参数值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性检验),以及放疗前后在放疗组和对照组的变化差异(配对t检验)。结果放疗前的ADC值与MK之间存在强负相关性,ADC值与MD之间存在强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7)。与放疗前相比,腹股沟组肿瘤放疗后的ADC值明显升高(ADCav分别为0.571±0.063×1 0~(-3) mm~2/s和0.6 1 1±0.0 5 5×1 0~(-3) mm~2/s,P=0.0 1 5;A D C m分别为0.543±0.052×10~(-3) mm~2/s和0.587±0.041×10~(-3) mm~2/s,P=0.013),MK值明显降低(MKav分别为1.14±0.12和1.02±0.10,P=0.003;MKm分别为1.13±0.10和1.14±0.10,P=0.003),而MD值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MDav分别为0.856±0.105×10~(-3) mm~2/s和0.885±0.071×10~(-3) mm~2/s,P0.05;MDm分别为0.843±0.113×10~(-3) mm~2/s和0.878±0.081×10~(-3) mm~2/s,P0.05)。MK平均值变化幅度约9.4%,ADC平均值变化幅度约7.5%。对照组肿瘤前后两次ADC值、MD值和MK值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放疗后会引起ADC值的升高和MK的降低,其中MK的变化幅度相对稍高,提示扩散峰度成像用于放疗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对比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鉴别宫颈鳞癌与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鳞癌分化程度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将46例待检查者(包括9名正常人和37例病理证实的宫颈癌鳞癌患者)进行盆腔MRI常规及IVIM序列扫描,根据宫颈癌病理分化程度不同,将宫颈癌患者分为低、中、高分化3组(分别为8人、20人、9人),在磁共振检查前每例患者均未采取过任何治疗措施。结果 (1)相较于正常宫颈组织,宫颈鳞癌的D值、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降低而D~*值、f值升高,且各参数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具有最佳诊断效能。(2)宫颈鳞癌分化程度越低,D值、ADC值越小,D~*值、f值越大。不同分化程度宫颈癌两两对比,ADC值、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鉴别中、高分化宫颈鳞癌时,ADC值具有最佳诊断效能,鉴别低、中分化时,D值均具有最佳诊断效能;f值在鉴别高分化、低分化宫颈鳞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M与DWI能够鉴别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IVIM在鉴别不同分化程度宫颈鳞癌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T2 mapping成像评估宫颈癌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T2 mapping成像鉴别宫颈癌类型、分化程度及预测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的价值。方法 对57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于治疗前行常规MR、DWI和T2 mapping检查,测量肿瘤和正常子宫肌层的T2值和ADC值。对比测量参数在肿瘤与正常子宫肌层、鳞癌与腺癌、中高分化与低分化、LVSI阳性与LVSI阴性之间的差别,绘制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宫颈癌肿瘤与正常子宫肌层之间T2值、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鳞癌与腺癌之间T2值、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分化组T2值和ADC值均低于中高分化组(P均<0.05),LVSI阳性组T2值明显低于LVSI阴性组(P=0.002)。LVSI阳性组和LVSI阴性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5)。T2值、ADC值鉴别高中分化与低分化宫颈癌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709、0.747,T2值预测宫颈癌LVSI的AUC为0.856。结论 T2 mapping成像可用于诊断宫颈癌和病理分级,预测宫颈癌LVSI状态优于ADC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氨基质子转移成像(APT)及扩散峰度成像(DKI)鉴别不同病理级别宫颈鳞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原发宫颈鳞癌[高分化组(n=11)、中分化组(n=16)、低分化组(n=9)]患者APT、DKI等资料,分别于非对称性磁化转移率(MTRasym)、平均峰度系数(MK)、平均扩散系数(MD)伪彩图上测量宫颈鳞癌组织的MTRasym、MK及MD值,并比较各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鉴别不同病理级别宫颈鳞癌的效能,观察各参数与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MTRasym、MK、M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82、15.21、15.35,P均<0.01)。MTRasym值鉴别高、中分化及中、低分化宫颈鳞癌的诊断效能均最佳(AUC=0.85,0.90,P均<0.01),分别优于MD(AUC=0.83、0.78,P均<0.01)和MK(AUC=0.82、0.82,P均<0.01)。MK值、MTRasym值与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r=0.78、0.69,P均<0.01),MD值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68,P<0.01)。结论 APT和DKI参数均有助于宫颈鳞癌病理分级;相比DKI,APT的诊断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以扩散峰度成像(DKI)早期评估新辅助化学治疗(NAC)鼻咽癌(NPC)颈部淋巴结转移效果的可行性。方法 对38例NPC患者分别于NAC前(DayPre)及治疗第4天(Day4)、第1周期末(Day21)和第2周期末(Day42)行MR检查,测量咽后和颈部转移淋巴结短直径、DKI[平均扩散系数(MD)及平均峰度系数(MK)]和DWI(ADC)参数值,计算淋巴结退缩率。将淋巴结分为有效组(RG组)和无效组(NRG组),分析2组淋巴结退缩率、DKI及DWI参数值的差异。绘制DKI及DWI参数的ROC曲线,计算AUC值,比较DKI及DWI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共29例NPC、38枚转移淋巴结纳入研究,RG 23枚,NRG 15枚。RG组Day21和Day42淋巴结短直径及退缩率与NR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MD4值、MD21值及相的Δ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RG的ADC4值低于RG(P=0.02)。绘制MD4和ADC4的ROC曲线,相应AUC值分别为0.75和0.73,诊断特异度为86.7%时,MD4(56.5%)诊断敏感度大于ADC4(47.8%)。结论 DKI可用于早期预测NAC对NP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有望为临床个体化治疗NPC提供新的参考依据;MD是预测NAC早期疗效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宫颈癌分期、放化疗短期疗效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8例治疗前的宫颈癌患者,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将常规MRI分期、常规MRI结合DWI分期与病理分期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对宫颈癌分期准确性的差异。测量宫颈癌各期的ADC值,分析ADC值与宫颈癌分期的相关性。对38例行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进行追踪复查,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组(CR)组和部分缓解组(PR)组,比较两组患者放化疗前的ADC值的差异。结果(1)常规MRI序列漏诊1例Ib期,常规MRI结合DWI检出全部病例,常规MRI对IIa期分期符合率85%,而与DWI联合应用符合率达95%,但两种方法无统计学意义。(2)对宫颈癌各期的ADC值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的分期与ADC值无相关性。(3)38例行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25例CR组治疗前ADC均值1.02×10-3 mm2/s,13例PR组治疗前ADC均值1.14×10-3 mm2/s,采用t检验法比较两组ADC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R组ADC值低于PR组。结论常规MRI序列联合DWI对于宫颈癌的检出及分期更准确,ADC值对放化疗短期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MR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在浸润性乳腺癌分级中的应用及与ER、PR、HER-2、Ki-67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搜集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经病理及临床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53例,其中男1例,女52例,病理组织学分级:5例(9.4%)为1级,26例(49.1%)为2级,22例(41.5%)为3级。所有患者进行包括DKI序列的乳腺磁共振扫描。通过Matlab2011b软件计算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和扩散峰度平均值(mean kurtosis,MK)值,对照病理结果,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评价上述参数值与浸润性乳腺癌病理分级及与ER、PR、HER-2、Ki-67的相关性。结果 ADC、MD和MK值在不同级别浸润性乳腺癌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表达水平的ER、PR、HER-2及Ki-67统计学中发现,仅仅ADC和MD值对ER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K值对不同乳腺癌Ki-67高、低表达分组间的统计差异P=0.055,相较ADC、MD值已非常接近于0.05。ADC、MD和MK值在PR、HER-2等其余乳腺癌相关预后因素分组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KI在术前评估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分级的价值有限,但在评估肿瘤增殖活性方面有一定帮助,为肿瘤的化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它的价值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8.
9.
MRI技术快速发展已逐渐从形态学成像发展为功能成像。磁共振功能成像可为临床提供除形态学以外的分子、代谢等病理生理信息,近年来其在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于宫颈癌检测的敏感性及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67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20名女性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比较DWI结合MR常规序列与单纯MR常规序列对宫颈癌分期诊断的差异;分析正常志愿者宫颈三层(颈管内膜、结合带、肌层)与宫颈癌的ADC值差异.结果 DWI结合MRI常规序列检出全部病例,单纯MRI常规序列检测出64例,漏诊3例,准确率为95.52%.对于各期宫颈癌及全部病例分期诊断中,DWI结合MRI常规序列与单纯MRI常规序列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宫颈三层平均ADC值分别为颈管内膜(1.54±0.15)×10-3 mm2/s,结合带(1.56±0.16)×10-3 mm2/s,肌层(1.81±0.16)×10-3 mm2/s;宫颈内膜与结合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与肌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管癌平均ADC值为(1.05±0.20)×10-3 mm2/s,正常颈管内膜与宫颈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于MRI常规序列,DWI结合常规MRI序列对于检测宫颈癌更敏感;DWI对于区分正常宫颈与宫颈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MR扩散成像评价宫颈癌放(化)疗早期疗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评价宫颈癌放(化)疗早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收集21例经病理证实的以放(化)疗为治疗方式的宫颈癌患者,于治疗前、放疗开始后2~3周(早期点)、放疗结束时行常规MR成像及b值=1000 s/mm2的扩散成像,于放疗结束点作为判断病灶是否残余的观察点.将病灶分为有、无残余两组.测量计算各病灶体积、平均ADC值,并将早期点的体积变化率与扩散ADC值的变化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早期点时,宫颈癌病灶体积缩小,ADC值升高,两者变化无相关性,体积缩小幅度比ADC值升高幅度明显(P<0.001).有、无残余两组的体积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但ADC值的升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有残余组平均ADC值变化幅度(17.06%)明显低于无残余组(27.03%).结论 ADC值的变化差异可能成为帮助早期判断宫颈癌放(化)疗后病灶是否易于残留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胃肿瘤MR扩散加权成像中扩散敏感因子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胃肿瘤MR弥散加权成像(DWI)中合适的扩散敏感因子(b值)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证实的胃肿瘤性病变患者的MRI原始资料,包括常规MRI及不同b值的DWI(b值为400s/mm2,600s/mm2,800s/mm2,1000s/mm2)。运用GE ADW 4.2工作站,应用Functool2.0软件分析记录不同b值的ADC值及水背景信号强度比(SIR水-背景噪声)。然后把手术标本制成切片,运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单位面积内细胞密度。最后运用统计学软件计算分析细胞密度和不同b值时获得胃肿瘤ADC值之间相关性。综合细胞密度与ADC值相关性和SIR水-背景噪声,确定合适的b值。结果:b值为400s/mm2,600s/mm2,800s/mm2,1000s/mm2时,细胞密度和ADC值之间相关性r分别为:-0.3458、-0.3789、-0.5865、-0.5231;P值均小于0.05。水背景信号强度比(SIR水-背景噪声)分别为:2.036、1.541、1.148、1.109(F=40.12,P<0.05)。b值为400s/mm2,600s/mm2,800s/mm2时, SIR水-背景噪声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值的增加越接近1;b值为800s/mm2,1000s/mm2时,SIR水-背景噪声接近1,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肿瘤MR弥散加权成像中,b值为800s/mm2时ADC值与细胞密度间相关性最高,并且胃内自由水背景噪声比接近1,可近似认为消除了T2透射效应,最能反映水分子的扩散情况,可作为较合适的成像b值。 相似文献
14.
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正常子宫宫颈3层结构及宫颈癌的扩散加权成像(DWI)特点,探讨其及相应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5例非子宫疾病女性患者及12例宫颈癌患者在1.5TMR上行盆腔DWI成像。DWI序列的b值为0、800s/mm^2。在DWI及ADC图中观察正常宫颈的层次结构,并比较不同分层的ADC值;在DWI图像中测量宫颈癌病灶相对于闭孔内肌的信号强度比值(SIR),并与常规T1WI及T2WI同法获得的SIR比较;测量宫颈癌组织的ADC值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在对照组中有73%的病例(11/15)在DWI图像中可以分清宫颈的3层结构,而在ADC图中则为100%。3层结构的ADC值分别为(1.83±0.37)×10^-3、(1.23±0.24)×10^-3及(1.87±0.24)×10^-3mm^2,s(内膜层、结合带及肌层),3者间有显著差异。所有宫颈癌组患者的宫颈正常分层结构均消失,在DWI上均表现为弥漫高信号,ADC值为(0.86±0.08)×10—3mm^2/s,癌灶明显低于正常宫颈各层结构的ADC值。DWI、T1WI及T2WI图像中宫颈癌病灶相对于闭孔内肌的SIR分别为2.97±0.69、0.06±0.02及1.96±0.32,3者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正常宫颈及宫颈癌在DWI及ADC图中均具有一定特征,其中DWI能较常规序列更加突出宫颈癌病灶,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各定量参数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经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并行DKI序列扫描(b值为0、700、1400、2100 s/mm2)的41例患者,按Gleason病理评分(GS)系统分为低级别组4例(GS<7),中等级别组17例(GS=7)和高级别组20例(GS>7),比较不...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癌扩散加权成像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肿瘤ADC值的变化与病理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 对经穿刺活检证实的6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b值800 s/mm2.根据病理结果 将前列腺外周带六分区归类为癌区和非癌区,测量每个分区的ADC值,癌区与非癌区之间行ROC分析,并与病理Gleason评分进行对照.结果 65例前列腺癌的癌区和非癌区ADC值分别为(1.19±0.30)×10-3 mm2/s和(1.79±0.34)×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4,P<0.01);ROC曲线上临界点取1.44×10-3 m2/s,诊断的敏感性达84.30%,特异性为64.00%.癌区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347,P<0.01).结论 前列腺癌癌区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ADC值有可能用于评价前列腺癌的分级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22)
弥散峰度成像(DKI)是一种能量化组织内水分子弥散非高斯运动的磁共振新技术,是弥散成像技术的延伸,对于描绘脑组织微观结构具有独特优势。DKI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已表明是一种比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更敏感的磁共振定量检测方法,现就DKI的原理及其在脑外伤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宫颈癌癌灶大小及病理分化程度与ADC值的关系.方法 收集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53例,均于治疗前接受常规MR及DWI检查,b=1000 s/mm2,记录其病理类型、分化程度.采用后处理工作站的像素分析软件划定ROI,测量肿瘤ADC值和大小,并分析相互间的关系.结果 肿瘤平均ADC值为(1.05±0.17)×10-3mm2/s,与病灶横断面最大径(r=-0.28,P=0.04)及体积(r=-0.40,P<0.01)均呈负相关;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病灶横断面最大径、体积及ADC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宫颈癌病灶体积越大,ADC值越趋向于低;而ADC值及体积大小均不能反映肿瘤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指数模型(IVIM)扩散加权成像参数与鼻咽癌(NPC)临床分期的相关性,评价其在评估NPC侵袭和转移方面的价值。方法:对49例NPC初治患者行IVIM扩散加权成像和临床分期(中国2008分期),分析IVIM各参数(ADCstand、ADCslow、ADCfast、Ffast)与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分期与ADCslow值呈负相关(r=-0.356,P=0.012),与ADCfast值呈正相关(r=0.388,P=0.006);ADCstand值与总分期(r=0.410,P=0.003)、N分期(r=0.313,P=0.029)、M分期(r=0.349,P=0.014)均呈正相关;ADCstand值在不同总分期、N分期及M分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ADCslow值在不同总分期、T分期及N分期之间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NPC的总分期、T分期、N分期和M分期与多个IVIM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IVIM参数有可能作为无创性反映NPC组织特性、侵袭性及疾病进展程度的影像学生物标志,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鉴别诊断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前列腺疾病患者59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PCa组和BPH组。对所有患者均行MR常规扫描和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序列动态增强扫描、DWI及DKI扫描。由2名医师测量两组病灶DKI的各参数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名医师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对两组各参数值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绘制各参数的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2名观察者测得两组各参数值一致性良好(ICC均>0.75)。PCa组平均扩散峰度值、平行扩散峰度值、垂直扩散峰度值高于BPH组(P均<0.01);PCa组平均扩散系数、平行扩散系数、垂直扩散系数值低于BPH组(P均<0.01)。ROC分析显示各参数诊断PCa和BPH的曲线下面积均>0.90。结论 DKI各参数可为临床鉴别诊断PCa和BPH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