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颖莉  黄华  蓝峰 《广西医学》2012,34(11):1561-1563
目的了解广西梧州市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及其与肝功能、血脂、血糖、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健康体检者23 449人,检测其血尿酸(UA)、血脂(TG、TC、HDL、LDL)、肝功能(ALT、AST、GGT)、血糖(GLU),并行B超检查是否患脂肪肝,通过双变量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上述指标异常的相关性。结果 HUA患病率为18.92%(4 437/23 44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9.81%(4 101/13 758),女性患病率为3.47%(336/9 691),男性HUA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UA在430~480μmoL/L范围段男女人群所占比例均为最高,随着UA值不断升高,其所占比例逐渐减少(P<0.05)。HUA患者的肝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异常率及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非HUA患者高,除血脂中HDL指标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指标在两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血清UA值与AST、ALT、GGT、TG、TC、LDL均具有相关性(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高AST、高ALT、高GGT、高TG、高TC、低HDL、高LDL和脂肪肝均具有显著独立相关性(P均<0.05)。结论广西梧州市健康体检人群HUA患病率偏高,这与肝功能异常、高血脂、脂肪肝密切相关,应在健康体检人群中注意筛查血UA,及早发现和治疗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水平,为脂肪肝的预防、发现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脂肪肝患者360例,设为脂肪肝组。另于同期选取健康体检合格者6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以及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脂肪肝组TC、TG、LDL-C、ALT、AST、GGT及FB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水平,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29~6.57,P〈0.05或P〈0.01)。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已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该指标检测不仅有利于脂肪肝的诊断,而且提示控制血脂、血糖水平对减少和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减缓脂肪肝病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5,(6):720-722
目的:探讨住院成人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代谢变化,分析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302例住院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上腹部超声,将其分为T2DM无合并NAFLD组135例(A组),T2DM合并NAFLD组167例(B组),对其一般情况、肝酶、糖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水平、肾功、纤维蛋白原(Fg)、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患者BMI、腰围(W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2h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r-谷氨酰基转氨酶(GGT)、甘油三酯(TG)、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mAlb)、Fg、HCY、HS-CRP较A组显著增高(P<0.05),年龄、病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较A组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BMI、WC、ALT、TG、UA、Fg、HCY为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肥胖及ALT、TG、UA、Fg、HCY的升高共同促进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肝功能、血脂及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方法比较分析脂肪肝患者(观察组,206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10例)的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及空腹血糖含量(GLU)。结果观察组TG、TC、ALT、AST、GGT、TBIL及GLU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0.05)。观察组检测指标水平异常比例亦均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肝功能、血脂及血糖等指标的检测对脂肪肝诊断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T2DM+NAFLD)围绝经期女性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住院的年龄45~60岁围绝经期女性,其中 T2DM 患者50例,T2DM+NAFLD 患者41例,及来自同期体检中心围绝经期女性健康对照(NC)者40例,检测血 ox-LDL 水平及血糖、血脂、肝功能和肾功能等指标,并分析 ox-LDL 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围绝经期 T2DM+NAFLD 患者 ox-LDL、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量指数(BMI)、尿酸(U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明显高于 T2DM 患者及 NC 者,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明显较低(P <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G、HDL-c、UA 是 ox-LDL 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P <0.05)。结论T2DM+NAFLD 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血浆 ox-LDL 升高,提示氧化应激可能是围绝经期 T2DM+NAFLD 的重要病理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肝酶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取T2DM合并NAFLD患者50例(观察组),另设50例未合并NAFLD的T2DM患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脂四项[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指标,测定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数).结果 观察组BMI、ALT、AST、GGT、FPG、FINS及HOMA-IR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对照组(P<0.05).ALT与TG、CHOL、FPG及HOMA-IR均呈正相关(r=0.141、0.162、0.202、0.178,均P<0.05),AST与TG、CHOL均呈正相关(r=0.334、0.284,均P<0.05),GGT与TG、CHOL、PFG及HOMA-IR均呈正相关(r=0.264、0.226、0.321、0.278,均P<0.05).结论 积极控制血糖和血脂可能有助于预防T2DM合并NAFLD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发生,并影响糖尿病及肝脏相关并发症最终转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理气滋阴调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共收集NASH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理气滋阴调脂方颗粒剂,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每次456 mg,每日3次,和非诺贝特胶囊200 mg/d,每晚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9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90、180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尿常规及肾功能等安全性检测。结果:两组治疗90、180 d ALT、AST、GGT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90、180 d 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理气滋阴方可降低NASH患者ALT、AST、GGT水平及TG、TC水平,从而达到治疗NASH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变化对冠心病 (CHD)患病的意义以及HCY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测定 10 5例CHD患者和 32例正常对照组血浆HCY及血脂各参数水平 ,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CHD组的HCY、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对HCY均无明显影响 ,而CHD组HCY水平与TG呈正相关(r=0 .0 2 1,P <0 .0 5 )。结论 HCY与CHD具有密切联系 ,HHCY是CHD患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检测血浆HCY对预防和诊治CHD具有一定临床价值。HCY与TG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257例,按照有无代谢综合征,分为MS组、非MS组。比较两组ALT水平,并分析其与MS各组分相关性。结果 MS组的ALT、BMI、血压、尿酸(UA)、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γ-谷氨酰转移酶(GG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非MS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LT与BMI及TG呈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与BMI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血清ALT水平明显增高,ALT可能为糖尿病合并MS的特征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了解脂肪肝的发生与血脂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738例B超检出的脂肪肝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 显示脂肪肝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谷氨酸转氨酶(ALT),r-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说明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脂类代谢紊乱,甘油三酯(TG)升高合并总胆固醇(TC)升高是脂肪肝患者主要的血脂特点;肝功能指标表明脂肪肝患者确实存在肝细胞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与脂代谢、肾功能、糖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住院的高血压病人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7.68%;尿酸水平随着高血压级别升高而增加,Ⅲ级高血压病人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级高血压病人。随高血压级别增高,TC、APOA1、APOB、CREA、Cys-C呈升高趋势,HDL-c、动脉硬化指数(Arteviosclerosis index,ASI)呈降低趋势,表明高血压与脂代谢紊乱、肾功能障碍有关;高尿酸(Hyperuricemia,HUA)组与正常尿酸(SUA)组相比,HDL-c、ASI、CREA、Cys-C、GLU、GGT、APOA1、TG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患者脂代谢紊乱、肾功能障碍及糖代谢异常比单纯高血压患者严重。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反过来证实HDL-C、ASI、CREA、Cys-C、GLU、GGT与高尿酸血症紧密相关。结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与脂代谢紊乱、肾功能障碍、糖代谢异常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我地区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析多种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市部分社区中大于60岁的老年人1281例进行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老年人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情况。结果①本市部分社区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8.5%。②高尿酸血症组的吸烟、饮酒率、高血压、冠心病患病率较血尿酸水平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糖尿病患病率虽高于血尿酸水平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尿酸血症组TG、TC、SBP、DBP、LDL—C水平明显高于血尿酸水平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明显低于血尿酸水平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FPG水平虽高于血尿酸水平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以尿酸水平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DBP、TC、TG、LDL—C、HDL—C为血尿酸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有密切关系,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但与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长期高脂饮食对长爪沙鼠生化及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48只长爪沙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24只,模型组予高脂饮食喂养,正常组予基础饲料喂养,两组分别于4周、8周及16周时各处理沙鼠8只,比较两组体重、血糖(Glu)、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肌酐(CREA)、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淀粉酶(AMS)水平及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沙鼠血脂明显升高,肝功能受损,血尿酸升高,16周时血糖明显降低,AMS升高,肾功能则无明显变化。肝组织逐渐出现脂肪变、炎症、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并伴有脾大,肺组织和心肌在后期均出现脂肪变性,损伤明显,胰岛增大伴内分泌细胞增多,小肠和肾脏无明显变化。结论高脂饮食喂养的沙鼠可复制良好的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模型,并且有可能是高脂血症相关的高尿酸血症、肺损伤及心肌损伤等疾病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老年患者代谢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09~2010年体检中心60岁以上7 304例人群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病史询问?身高?体重测量?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指标测定,分别按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血尿酸水平,以四分位数法将男女各分为4组?探讨尿酸水平与老年代谢相关疾病的相关性?结果:高尿酸血症老年男性各年龄段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且血尿酸水平随年龄增加;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血脂特别是甘油三酯(TG) 及TG/HDL-C均随血尿酸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呈线性趋势(P < 0.05);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血压等级呈正相关;老年男性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组较非高尿酸组有较高的糖尿病发生率,在男性患者尿酸水平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但在女性患者这种相关性不明显;尿酸水平4组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与血尿酸水平升高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尿酸水平与年龄?BMI?血脂异常?血压高?血糖高之间关系密切?因此,在老年群体中要重视对高尿酸血症的干预,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不同血尿酸水平的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情况,探讨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EpiData 3.0建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数据库,纳入完整病例资料1 411例,按血尿酸水平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高尿酸(HUA)组和正常尿酸(NUA)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HUA组患者中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NUA组(P<0.05),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清门冬酰胺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酰胺基转移酶(ALT) 、谷氨酰转肽酶(GGT) 、胆碱酯酶(CHE)、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女性、高HbA1c、高HDL-C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保护性因素(女性:OR=0.705,95%CI=0.501~0.993,P<0.05; HbA1c:OR=0.912,95%CI=0.840~0.991,P<0.05;HDL-C:OR=0.539,95%CI=0.335~0.868,P<0.05),BMI≥25 kg·m-2、高SBP和高TG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因素(BMI:OR=2.107,95%CI=1.473~3.014,P<0.05;SBP:OR=1.767,95%CI=1.210~2.581,P<0.05;TG:OR=1.111,95%CI=1.057~1.168,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重点筛查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控制体质量,同时将血压和TG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祛瘀化浊法对酒精加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大鼠血清胰岛素抵抗(I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5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脂肪肝模型组、脂肪肝模型易复善治疗组、脂肪肝模型中药调脂积冲剂治疗组、脂肪肝模型中药(六味地黄丸)治疗组。采用酒精合并高脂乳剂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以易善复和六味地黄丸为阳性对照,8周后检测TC、TG、HDL-C、LDL-C、ALT、GGT、FBG、血清胰岛素、CRP含量,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光镜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脂肪变.其血清中TC、TG、LDL-C、ALT、GGT、FBG、FINS、HOMA—IR、CRP、肝指数均高于正常组,HDL-C低于正常组。调脂积冲剂能降低肝指数.降低CRP、TC、TG、ALT、GGT、TC、TG、LDL-C、FBG、FINS的含量,升高HDL-C的含量,降低HOMA—IR。[结论]CRP、IR参与酒精合并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的发生,祛瘀化浊方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炎症状态,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止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脏损伤的进一步发展.促进肝内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男性血尿酸水平与肥胖、高血压及脂质代谢紊乱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250例及血尿酸正常者2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尿酸及血脂指标。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舒张压和收缩压、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B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I水平下降(P〈0.01),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尿酸和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动脉硬化指数.血糖有显著正相关(P〈0.0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AI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男性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及高血脂相关,临床上应重视纠正高尿酸血症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内二科诊治的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1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纳入高尿酸组,余339例患者纳入正常尿酸组,测定并记录其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年龄、男性比例、DBP、TG、LDL-C及UAER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eGFR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BMI、eGFR、UAER为T2DM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蛋白尿及肾功能受损有关.对于T2DM患者,要密切监测血尿酸水平,注意控制体重、血脂,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血脂、胆红素、尿酸水平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90例冠心病患者和65例健康者进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尿酸(UA)水平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病人TG、TC、LDL-C、TG/HDL-C、LDL-C/HDL-C及UA显著升高(P<0.01),HDL-C、TBiL及IBiL明显降低(P<0.01),且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但DBi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脂异常、尿酸升高和胆红素水平降低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早期干预有可能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唐山市超重、肥胖儿童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关系,为预防高尿酸血症、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8-2019年唐山市学龄儿童体检筛查出的560例超重、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BP),计算体重指数;检测尿酸(UA)、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