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院自1985年~1997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者19例(外院11例,本院8例),术后效果满意,本文就再次手术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4例,女5例。初次手术年龄为25~61岁,平均42岁;再次手术年龄为25~63岁,平均44岁。农民9例,工人6例,干部2例,其它2例。再次手术间隔时间为7天~8年,平均3年2个月。随访时间:1~9年,平均4年半。术后疗效按吴振东[1]标准评定,优14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47%。2临床表现:腰痛伴单侧下肢痛14例,双下肢痛3例,间歇性跛行9例。腰椎旁压痛、放射痛16例,直腿抬高试验<30°11例,30~60°8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注意事项。方法 对418医院1985年10月-2000年10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病人分析中,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前次减压不彻底、髓核未取净是主要原因。再手术取得良好效果,优良率达96%。结论 初次手术前要仔细检查,准确定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术中减压充分髓核除干净,术后创口引流,直腿抬高锻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18例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按照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系统(JOA评分)标准:优10例,良6例,可2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同一间隙椎间盘组织再突出、继发椎管狭窄、邻近椎间盘突出等。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难度大于初次手术,但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完善周密计划,仍然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自1934年由Mixter和Barr首次报道并实施首例髓核摘除术以来,对该症的治疗已越来越被认识和接受,随着该手术方法的普及,临床上暴露的问题也不断增多,其中术后复发已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就近5年来我院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请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在临床上有经验的医生通过病史、症状、体征、查体及X线检查,一般不难确立诊断,必要时行特殊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及防治措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方法:回顾分析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提出腰椎间盘突出再手术的原因.结果:原间隙再突出3例,另一间隙突出3例,椎管感染1例,马尾及神经根粘连2例,血肿压迫1例,术中定位错误1例,节段遗漏1例,侧隐窝狭窄未解决3例.随访6个月~5年,优8例,良5例,差2例.结论:由于再手术原因众多,初次手术时应做好详细的术前检查及周密的手术准备,术中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再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对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再手术原因主要为术前诊断及定位错误,椎间盘切除不彻底,对神经根管狭窄认识不足,脊柱稳定结构破坏 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遗漏,椎管瘢痕粘连等。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诊断及定位需准确,髓核切除要干净,并松解神经根,必要时扩大神经根管,注意维持脊柱神经稳定结构,多节段椎间盘突出术前应斟酌取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有:(1)髓核复发,其中同侧5例,发生在对侧3例。(2)定位错误2例。(3)瘢痕组织增生3例。(4)合并侧隐窝狭窄未处理3例。(5)相邻间隙新发突出3例。结论:术前全面查体,尤其是必要的辅助检查;术中定位,彻底减压;术后充分引流,正确的功能锻炼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手术原因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评价预防性扩大侧隐窝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再手术治疗,术中对存在侧隐窝狭窄者,扩大神经根管,使神经根充分游离;对无明显侧隐窝狭窄者,用薄斜口冲击咬骨钳紧贴内侧壁潜行咬除侧隐窝壁,术中对2例存在椎间不稳定者同时行椎间融合,椎间植骨融合器植入术。结果 48例经平均5.1年的随访,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4例,良19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89.6%。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同间隔复发及病变节段不稳定,再手术治疗时,在尽量摘除髓核的同时,预防性侧隐窝扩大可以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远期疗效。对于椎间不稳定者可同时行椎间融合术。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和再手术时机,方法:自1985年来,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2例,再手术26例,再手术率4.63%,男21例,女5例,结果:随访1-2年,平均3.4年,其中优11例,良8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73.1%,结论:再手术的原因主要有医源因素,侧隐窝狭窄的遗漏,术中定位不准,瘢痕粘连压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及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0-2009年31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评定结果:优良24 例,可7例,无一例症状加重或无效,未有行第3次手术者,优良率77.4%.术中4例硬膜损伤缝补后出现脑脊液漏,术后4例出现脑脊液漏的并发症.结论 腰椎管狭窄、瘢痕粘连、神经根受压变细及复发性间盘突出等为再手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5年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体会。方法:药物辅助、牵引按摩、中药薰蒸等综合治疗。结果:治愈85例(72.3%),好转24例(20.3%),无效9例(7.62%),总有效率为92.3%。结论: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4例该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各32例患者的两组,对照组采用PLIF法;试验组采用改良PLIF法;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相关指标均改善;治疗后,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椎间高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疗效并无太大差异,但试验组在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方面优于对照组。综合来看,改良PLIF法更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应用MED对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手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5min,平均术中出血45ml,平均住院6.4d,发生硬膜撕裂1例,有2例改为开放手术。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按照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50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达98.3%。术后平均28d恢复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充分解除硬膜囊及神经根的压迫,手术效果良好,同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钴胺与泼尼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4例,分别静滴甲钴胺与泼尼松,疗程6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Lasegue征角度及放射性疼痛、麻木症状改善率。结果在治疗后2d、4d观察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13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3d观察组Lasegue征角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放射性神经痛改善率分别为87.4%、86.9%(P〉0.05),下肢麻木改善率分别为84.9%、76.8%(P〈0.01)。结论甲钴胺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镜(MED)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MED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3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23例经MED手术,同期30例接受开放手术。结果MED组平均随访18.1个月,手术时间92分钟,失血77m l,按M acnab疗效标准,优15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5.7%。开放手术组平均随访16个月,手术时间88分钟,失血433m l,优18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3.3%。结论MED下髓核摘除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的优点。手术适应症的严格掌握和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0例椎间盘突出的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骶管注射治疗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结果:160例患者中有效130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91.25%;无效者14例;复发10例,占6.85%,其中有6例经再次骶管注射而痊愈,另外4例则改为手术治疗。结论: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易于操作,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费用低,无明显的并发症,故很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对收治的1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2组各82例,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12.6±2.1)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23.4±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与单纯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采取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法和单纯臭氧消融法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70例,选择性分为治疗组(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组)和对照组(臭氧消融组).治疗后采用MacNab法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测定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以及腓总神经和胫后神经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腓总神经和胫后神经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和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和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下肢神经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臭氧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行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分别在盘内及突出物中央注射浓度为60μg/ml臭氧5—15ml,总量〈30ml。结果根据MacNab评价标准,显效51例(59。30%),有效21例(24.41%),无效14例(16.28%),总有效72例(83.72%)。结论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方便、高效,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