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常规磁共振在直肠癌的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32例直肠癌患者,分别采取常规磁共振成像(MRI)、MRI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诊断,将术后病理作为诊断标准,比较两种技术的诊断结果.结果:MRI联合DWI技术对直肠癌术前T...  相似文献   

2.
金征字、薛华丹教授及数位专家编写的《全身弥散加权成像肿瘤学应用图谱》于2009年3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图谱的形式,采用中英文双语的方式介绍了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技术在以肿瘤影像学为主的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和3.0 T全身磁共振评估早产儿脑部图像质量,以评估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在早产儿脑部成像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分别在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和3.0 T全身磁共振进行颅脑成像扫描,采集序列包括常规序列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并对两组T2加权成像序列进行主观评分,对3D T1加权成像序列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和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进行测量。结果 主观评分显示,3.0 T儿科专用磁共振图像质量与3.0 T全身磁共振评分相当,达到临床诊断需求。儿科专用磁共振图像的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灰质和白质,中脑,小脑SNR与全身磁共振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R相当或优于全身磁共振;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ADC值与全身磁共振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 T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运用于肿瘤患者检查中,分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文数据来自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本医院接受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检查的30例肿瘤患者,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将均应用于患者,观察检查结果。结果:患者经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检查的图像质量好93.33%,采取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检查的总检出率是96.67%,患者经临床诊断的总检出率是100.00%,患者采取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检查的总检出率比对于临床诊断总检出率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患者检查中采取磁共振全身弥散技术呈现较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0 T全身磁共振成像的技术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性疾病的术后随访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9例术后随访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行WBMRI(DWI+T2WI),后处理平台为GE ADW4.6工作站。Functool工具拼接横断面弥散图像,得到HD-MIP图像、黑白反转图像(类"PET"图像)及伪彩色图像;Pasting工具拼接冠状面T2加权图像,得到全身冠状面T2加权图像,再经图像融合得到类"PET-MR"图像。结果 19例患者(其中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胃癌8例,结肠癌7例,直肠癌2例)均获得图像质量良好的全身磁共振图像。发现恶性转移性病例6例,阳性率约32%。结论使用头颈联合线圈及体线圈接收方法可以改善中心频率漂移现象,得到符合诊断需要的全身弥散图像。3.0T MR全身弥散成像可清晰显示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转移灶,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术后随访和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在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中采用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诊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8例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依据诊断方法进行分组,对34例采取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另对34例采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检测的患者归为观察组,分析2组诊断的临床效果。结果:组间漏诊率无意义(P>0.05);观察组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超急性期患者患侧ADC值低于急性期,而健侧ADC值高于急性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DWI显示,脑实质病变的B值1000以高信号为主,ADC图以低信号为主,扩散有限;MRI T1WI为低信号,T2WI、T2Flair均为高信号,扩散受限。结论: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测超急性期的脑梗塞患者效果明显,有效提高诊断检出率,明确弥散系数,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早期脑梗死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对64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扫描,并根据发病时间进行分组比较及分析。结果:磁共振弥散成像在全部急性期患者中均显示出梗死灶,而T2WI只显示了46例患者且发病时间均>6h。其梗死面积显示:在24h内磁共振弥散成像大于T2WI。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较常规T2WI能更早地发现脑缺血的改变,为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可动态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WB-DWI)在恶性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似恶性肿瘤患者36例及1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行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并于1周内对可疑部位行常规MRI检查(胸部病变加做CT),必要时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与...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诊断无疑对于及时治疗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十分重要,而磁共振成像是早诊断的重要技术之一,近年来该技术的临床应用非常迅速而广泛,因此需要及时了解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诊断进展。本文就磁共振成像的常规MRI序列、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技术、磁共振磁敏感成像技术、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及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等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前沿研究成果与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波谱分析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脑胶质瘤患者50例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均为其实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以及波谱分析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波谱分析检查对脑胶质瘤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P<0.05。结论:波谱分析相较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可更好对患者的脑胶质瘤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国内外磁共振成像近年来对脑梗死预后的研究出发,探讨应用不同磁共振成像序列和方法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进行早期判断的价值。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5-01/2004-4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MRI,cerebralinfract,progn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85-01/2004-04的与MRI早期判断脑梗死临床预后的文献,检索词“磁共振,脑梗死,预后”,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就检索到的132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其中为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并有可靠的连续观察结果和预后评分,并排除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将筛选到的文献按不同的MRI成像序列,排除其中内容重复的研究,其中27篇为MRI与脑梗死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资料综合:27篇文献共包括650余例患者,分别应用MRI对经神经内科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进行早期判断。用于脑梗死的MRI脉冲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脉冲序列(T2WI)、快速反转恢复成像自由水抑制技术、弥散加权成像、脑血流灌注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磁共振血管成像和血氧水平依赖成像。结论:综合应用各种MRI检查技术可以为脑梗死患者提供比较准确的预后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3.0T M R I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8年7月—2021年7月收治入院的疑似乳腺肿瘤患者268例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患者均经3.0T MRI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3.0T M R I动态增强和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国内外磁共振成像近年来对脑梗死预后的研究出发,探讨应用不同磁共振成像序列和方法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进行早期判断的价值。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85-01/2004-4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MRI,cerebral infract,progn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85-01/2004—04的与MRI早期判断脑梗死临床预后的文献,检索词“磁共振,脑梗死,预后”,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就检索到的132篇文献进行筛选,选择其中为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并有可靠的连续观察结果和预后评分,并排除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将筛选到的文献按不同的MRI成像序列,排除其中内容重复的研究,其中27篇为MRI与脑梗死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资料综合:27篇文献共包括650余例患者,分别应用MRI对经神经内科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进行早期判断。用于脑梗死的MRI脉冲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B加权脉冲序列(T2WI)、快速反转恢复成像自由水抑制技术、弥散加权成像、脑血流灌注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磁共振血管成像和血氧水平依赖成像。结论:综合应用各种MRI检查技术可以为脑梗死患者提供比较准确的预后资料。  相似文献   

14.
付晓莉 《临床医学》2021,41(2):75-77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与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在不同时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周口市淮阳区人民医院收治97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慢性期32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技术对肿瘤的筛查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疑似患有肿瘤的86例病人以及6例身体正常的志愿者来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他们分别进行常规和WB-DWI检测。之后将WB-DWI和常规检测所呈现的异常信号分别和临床诊断结果对比。结果:所选取的86名患者以及6名志愿者都呈现了高质量的WB-DWI影像,6例健康志愿者均无异常信号,且WB-DWI影像筛选出的胃癌、肺癌、食道癌、白血病患者分别为38例,20例,16例,12例;常规检测胃癌、肺癌、食道癌、白血病患者分别为35例,22例,19例,10例。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肿瘤患者经过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测后,可以呈现高质量的WB-DWI图像,且检测结果更准确。因此,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肿瘤的筛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常规MRI及DWI图像进行分析,对照30例正常子宫内膜的图像,比较其DWI及ADC值的差异病理学结果。结果:经研究发现,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增厚,且在DWI及T2WI上均呈高信号,相比于正常子宫内膜的ADC值,子宫内膜癌的ADC值更低(P0.05)。结论:经研究分析得出,在对子宫内膜癌诊断中,应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较高,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成像对四肢肿瘤各征象的显示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4例四肢肿瘤患者3.0T MRI影像学资料,分析肿瘤生长部位、体积大小与良、恶性的关系.结果:上肢肿瘤4例,良性2例、恶性2例;下肢肿瘤30例,其中大腿肿瘤19例,恶性13例、良性6例,小腿肿瘤11例,恶性4例、良性7例.良性肿瘤体积小于恶性肿瘤体积(P<0.05).根据MRI特征,术前诊断四肢肿瘤良、恶性准确率为91.2%.结论:3.0T磁共振成像可作为四肢肿瘤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复发微小肝癌诊断当中使用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6月到2019年5月确诊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采用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以及两者联合诊断,对检查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计算。结果: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联合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明显高于单独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发微小肝癌的诊断当中采用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联合诊断可以提高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9.
周洁茹  苗玲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2):113-115
目的:大脑半球的语言功能区在活动时可以在功能磁共振成像上表现出来,故而功能磁共振成像在揭示人类语言及其他人脑的高级认知功能活动规律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0-01/2005-01与功能磁共振和失语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phasia,linguistics”,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01/2005-01期间的关于功能磁共振和失语的文章,检索词包括“功能磁共振、失语、语言学”,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筛除与失语的分类、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制、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无明显联系的文章.纳入标准:详细阐述失语的分类、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制、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的文献.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5篇关于功能磁共振和语言学研究的文章,其中涉及失语的分类4篇、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制3篇、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38篇.排除21篇重复性研究,纳入24篇进行综述.资料综合:对失语的历史回顾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机制进行简明介绍,详述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临床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状态的可行性、功能磁共振成像对汉语的研究、国外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语言学研究.并讨论功能磁共振成像运用中的问题.结论: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神经语言学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必将在人类语言学研究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磁共振影像技术及大数据的快速发展,肿瘤的影像诊断不仅仅是局限于影像表现,如何将肿瘤病灶的特性进行定量成像评价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T1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ing,T1WI)、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DCE)技术已经成为磁共振检查的常规序列,各加权序列图上信号强度的大小仅能间接反映组织的特性。T2 mapping成像技术是定量成像技术中的一种,具有客观性、较好的可重复性及稳定性,在骨关节炎和心肌水肿中的运用和研究较多。随着技术的发展及体部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近年来也逐渐开始被应用到体部肿瘤方面的研究,作者就T2 mapping在体部恶性肿瘤中的定量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