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梳理中药引经药的种类,以使读者更能了解不同中药引经药的功效,并能灵活运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归纳对中药引经药的认识和应用,并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2.
回顾中医典籍中有关引经药记载,认为药物的归经、引经作用是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从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其实质未必是"引诸药直达病所",而调节有病脏腑经络之功能,以利诸药功用之更好发挥,从而提高疗效,才是其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3.
根据归经理论,前人认为一些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具有特殊作用,其选择性特别强,并且可以引导与之同用的其它药物达于病所,而提高临床疗效,因而将此称为引经(或称引经报使、主治引使、响导、各归引用等),又将这类药物称为引经药.历代医家对引经药之说颇为流行,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现就常用经方中某些引经药的应用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易爱茹  张长钢 《中外医疗》2009,28(29):181-182
药物在人体所起的作用,皆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有些药物能够起到一种带领、引导的作用,即引经药。正确选用引经药,在临床能起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笔者就人体头部、颈部、胸胁部、腰部、四肢部、上中下三焦部的常用引经药略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总结引经药历史沿革与现代实验研究进展,分析目前成果与不足,并提出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引经药在偏头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方寡而获效捷也”.中医认为,外感偏头痛多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以风邪为主;内伤偏头痛,多因情志失调、肝肾阴虚、先天禀赋不足、年老气血衰败,或久病体弱,或饮食劳倦内伤脾肾;跌仆外伤或偏头痛日久入络,致气血瘀滞而成,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将引经药运用到偏头痛的治疗中,能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增加病所的有效药量,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病位辨证是中医临床中的重要一环,而辨清病位后如何用药是决定药物疗效的关键所在。自秦汉时期以来,广大医家根据药物的趋向性,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从疗效观察中总结出一些有特定作用部位的药物,即引经药,并形成了完善的引经理论。临床中辨证运用这些引经药物,使诸药药力集中于某一部位,直达病所,会对疾病的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中医学报》2019,(10):2194-2197
目的:探讨引经入目药菊花在眼类疾病中的应用特点,以期为引经入目药菊花在临床的使用及新处方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归纳整理药用食用文献记载、现代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以及挖掘主治疾病为眼病的中成药潜在药对组合,利用BATMAN-TCM系统探讨引经入目药菊花的作用机制,总结其在眼类疾病中的应用规律。结果:菊花含黄酮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食用与药用价值。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出常用药对5个,菊花、熟地黄,菊花、蒺藜,菊花、枸杞子,菊花、甘草,菊花、枸杞子、熟地黄。BATMAN-TCM系统得出在眼类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血管平滑肌收缩、Rap1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4条信号通路。结论:引经入目药菊花在眼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占重要地位,未来临床治疗该类疾病时可优先考虑与补虚药熟地黄、枸杞子、甘草等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所述的引经报使,指某些药物能带引其它药物到达病变部位的作用,好像向导一样,所以叫做"引经报使",也称为"引药"或"药引"。一般引经报使有两种。一种是引向经脉,如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为引;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白芷为引;少阳经病,用柴胡为引;太阴经病,用苍术为引;少阴经病,用独活为引;厥阴经病,用细辛、川芎、  相似文献   

11.
姜宏伟 《黑龙江医学》2005,29(4):312-313
目的 讨论正确使用治疗头痛的引经药。方法 太阳经头痛加川芎;阳明经头痛加葛根、白芷;少阳经头痛加柴胡;厥阴经头痛加吴茱萸、藁本;太阴经头痛加苍术;少阴经头痛加细辛。结论 选用正确的引经药,能够使诸药直达病所,提高疗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周继刚从经络理论探讨引经药在皮肤病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理论在皮肤病辨证治疗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经络系统使经络与皮肤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周继刚以经络理论为基础,根据皮肤病皮损的部位循经辨证,结合临床经验合理运用引经药治疗皮肤病,使药物直达病所,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归经理论滥觞于《内经》,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时形成奠定了基础,至金元时期,张元素发明了药物“引经报使”之说,基本形成了归经理论,后经李东垣、王好古及历代医家的发挥和运用,归经之说日趋完善。所谓引经药即引导其它药物直达病所,起到引经报使作用的药物。石氏伤科在治疗骨伤疾患中亦重视引经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七情归经引经等。归经是指中药对人体某个部分的选择作用;引经是某药将其他药引入特定经脉。受体为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是存在于细胞膜上或胞浆内的大分子蛋白质。载体是选择性地与药物结合直接作用于靶细胞。现就二者的关系作一探讨。 归经理论与受体 中医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疾病状态下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可产生选择性影响,因此提出了归经的概念。《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恢复期的临床特点,探讨采用中药经皮给药在小儿肺炎恢复期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例肺炎恢复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经皮给药,比较两组的症状、体征改善、静脉用药天数及胸片的正常例数。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在咳嗽消失天数、肺部啰音消失天数及输注抗生素天数等方面均短于对照组( P < 0.01) ;观察组在治疗20-30 天复查胸片的正常率较对照组高( P < 0.05)结论:采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可缩短病程,疗效肯定,具有简便易行、无创伤痛苦、安全可靠,患儿易接受,有较大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药方剂的药引(俗称药引子)甚为重要,有的用作主辅药,有的为佐使药。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网络全身,通达表里,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骸、筋骨皮毛,使内外表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故药引犹如“导游”,将诸药引向一定的经络脏腑,进行针对性治疗。早在《伤寒论》桂枝汤用法项下:“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就有药引的记载。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的成药项下药引竟多达10余种。旧时成药的仿单(说明书)上也多有详细的说明;朝鲜许…  相似文献   

18.
血清药理学研究中含药血清是否需灭活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药复方的体外实验以口饲给药后采集的血清作为被研究的对象 ,由于客观地模拟了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将中药粗提物直接加入反应体系中进行药理学观察实验方法中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 ,使所得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可信性。在中药复方血清药理学的实验研究中 ,含药血清制备技术的规范化研究是血清药理学研究的基础。血清灭活是含药血清制备技术规范化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多数学者都采取灭活血清的方法 ,但这一作法的实验结果是否影响药物疗效的正确评介有待商榷 ,现综述于下。1 灭活原理血清中原有许多酶、…  相似文献   

19.
略谈虫类药的扶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类药是动物药的一部分,习称的虫类药除入药的昆虫外,还包括小型的动物类药物;临床医家多称虫蚁之品。因其形态多丑陋,作用多峻烈,人被叮咬多有毒、副反应等,故人多认作是祛邪伤正之品,忽视其扶正补益之功,致使虫类药在扶正方面的作用研究和应用不深,为了深化对虫类药扶正作用的认识,略谈虫类药扶正作用的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佐药虽然不是针对病机进行治疗的药,却往往能在方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自己对佐药的认识以及在学习仲景《伤寒杂病论》有关佐药应用中的体会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