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目的〕对驻滇部队感染性腹泻患者、猪和污水进行大肠杆菌O157∶H7(EO157∶H7)的分离鉴定。〔方法〕用O157免疫磁珠富集后 ,接种S -MAC琼脂平板培养 ,用MUG试验初筛 ,VIATEK3 2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 ,应用复合PCR法同时检测其三个毒力因子。〔结果〕从腹泻患者和猪中检出EcoliO157∶H7,该菌具有三个毒办因子。〔结论〕云南战区部队存在EcoliO157∶H7感染。复合PCR法的建立 ,为腹泻研究领域的病原学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复合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以rfbE基因作为待检靶基因,根据复合探针荧光定量分析原理设计检测引物和探针,建立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本方法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等进行评价。结果所有O157:H7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所有其它菌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可达10 cfu.mL-1,定量检测的批间和批内差异均小于5%。在模拟污染牛奶中,可检出1×101cfu.μL-1的细菌。结论本文建立的复合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快速准确、特异、敏感地对大肠杆菌O157:H7进行定量分析,为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文元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99,(4)
本文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产生的志贺样毒素(SLTs)、溶血素(hly)及粘附因子等毒力因子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张文元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9,26(4):177-180
本文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产生的志贺样毒素(SLTs),溶血素(hly)及粘附因子等毒力因子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应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大肠杆菌O157H7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探讨免疫磁珠法(IMS)分离大肠杆菌O157H7(E.O157H7) 的敏感性。方法:应用IMS检测该菌的主要贮存宿主动物(家禽,家畜)E.O157H7感染情况,同时用传统分离法作对照。结果:家禽(畜)粪便中E.O157H7分离率分别为鸡2.38%(2/84),牛9.52%(4/42),猪2.41%(2/83),鸭,鹅、狗、驴和羊的粪便中分离到E.O157H7,传统法均未从上述家畜(畜)粪便中分离到E.O157H7,结论:据本次检测结果,表明IMS分离O157能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检测水平为2cfu/g,传统法为200cfu/g),并缩短检测时间1天,是开展E.O157H7病原学分离(包括人间和宿主动物的流行病学监测)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O157:H7大肠杆菌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井良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20(2):151-153
快速和准确从病人或环境标本中检测O157:H7大肠杆菌,对预防和治疗O157:H7大肠杆菌所致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常规分离鉴定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三个方面,对O157:H7大肠杆菌的检测,鉴定方法及其流行菌株分型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首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1997年对杭州地区肠道门诊腹泻患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调查中,应用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于一慢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到 首株EHECO157:H7菌株,并对此进行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具大肠杆菌生化特性,但与大多数国外已报道的菌株不同,发酵山梨醇,棉子、卫茅醇、赖氨酸、鸟氨酸等均阴性;O157及H7抗因清玻片凝集试验和试管定量凝集试验结果均生;未检出SLT-I、SLT-Ⅱ和溶 相似文献
9.
大肠杆菌O157:H7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杆菌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一个主要菌型,自1982年美国首次发生大肠杆菌O157∶H7污染牛肉而引起的食源性胃肠炎以来,在欧美许多国家相继发生多起该菌所致的食物中毒〔1〕。尤其1996年5~8月间日本发生了由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暴发流行,累积患者近万人,并有数人死亡,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2〕。我国在1987年就发现由此菌引起的散在感染〔3〕。大肠杆菌O157∶H7被确认为一种新型肠道致病菌,是近年来食品卫生、给水卫生及流行病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0.
11.
应用多重引物PCR技术检测O157∶H7毒力基因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对江苏省6个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动物中分离的O157:H7菌株进行毒力基因的检测分析。方法 应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多重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以志贺祥毒素(SLT2和SLT1)基因、“粘附抹平”因子eaeA基因和溶血素(hly)基因为靶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江苏省分离的O157:H7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为56.5%,不同地区的分离株携带率有所不同,个别地区高达90%以上,有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PCR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并比较单一PCR和多重PCR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O157∶H7的O抗原、H鞭毛抗原及SLT1和SLT2毒素基因特异的4对引物,分别或共同进行PCR扩增,检测40株O157∶H7和非O157∶H7菌株,将细菌按10+1~10+6稀释后比较PCR的检测灵敏度.结果所有O157∶H7菌株均在497 bp和625 bp处出现O157抗原基因和H7抗原基因产物,其产毒株在484 bp和(或)210 bp处出现SLT2和(或)SLT1基因产物,非O157∶H7菌株PCR结果均为阴性;单一PCR检测灵敏度为150 CFU/PCR反应,多重PCR为>1 500 CFU/PCR反应.结论在经过增菌后,多重PCR比传统细菌检测方法更特异、快速、灵敏和简便,为产毒和非产毒O157∶H7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特异的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的多重PCR(multiplex PCR)方法。[方法]选用针对大肠埃希菌O157志贺样毒素1、2(stx1、stx2)基因、溶血素(hlyA)基因、粘附抹平因子(eae)基因和O157特异性基因(rfbEO157)的5对引物,在同一扩增体系中进行PCR,检测9株不同来源的O157和其他大肠埃希菌21株。[结果]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和循环参数,5对特异性引物只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检测结果与应用常规PCR获得的结果一致。[结论]该多重PCR方法能够在一次扩增中同时反应待测菌株是否为大肠埃希菌O157及其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可为大肠埃希菌O157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种简便、经济、快速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动物性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大肠杆菌O157:H7是近年来引发食物中毒事件的重要病原菌,对其建立灵敏、特异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是确保饮食安全,预防和控制大肠杆菌O157:H7传播的重要手段。方法:根据大肠杆菌O157:H7rfbE和fliC抗原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建立并优化了特异性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体系,扩增产物分别为678 bp(rfbE)和560 bp(fliC)。结果: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以快速特异地检测出猪肉、牛肉等动物性食品中的大肠杆菌O157:H7污染,人工污染猪肉检测限达到2.2×102cfu/ml。结论:选择两对特异引物的多重PCR方法可简便、快速、特异地实现对动物性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一种表面包被有大肠埃希菌O157:H7多克隆抗体的纳米级葡聚糖免疫磁颗粒.在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同时,对磁颗粒的应用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FeCl3和FeCl2在氨水条件下与葡聚糖反应生成纳米葡聚糖磁颗粒,利用高碘酸钠将其氧化后,在表面包被上大肠埃希菌O157:H7多克隆抗体,制成纳米免疫磁颗粒进行检测.结果 该方法可在15 min内完成对样品的分离,检测限为10 1 CFU/ml甚至更少,当样品中含有10 8 CFU/ml的杂菌时,检测限为10 1~10 2 CFU/ml,杂菌对检测结果影响甚微.结论 利用纳米级葡聚糖免疫磁颗粒分离目的 菌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功能化纳米粒子的大肠杆菌O157:H7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无需增菌即能快速、灵敏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新方法。方法制备一种表面包被大肠杆菌O157:H7单克隆抗体的纳米级免疫磁颗粒,用于样品中菌体的富集和分离;制备一种表面分别标记有大肠杆菌O157:H7多克隆抗体和生物素化核酸探针的胶体金颗粒;利用生物素-亲和素-酶系统信号放大作用,达到对目标菌的快速、灵敏检测。结果该方法可在1h内完成菌体的分离和检测,检测限为10cfu/ml。结论该检测体系基于功能化纳米粒子进行菌体分离及信号放大,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在环境、食品检测,临床诊断和流行病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检测食品中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方法。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MPCR)特异性扩增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STX、rfbE、fliC基因。结果分别在228,378,709bp处扩增出3个目的基因片段,且只有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获得扩增,其他菌种扩增均呈阴性。结论PCR方法比传统细菌检测方法更特异、快速、灵敏和简便,为食品中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Kawasaki S Fratamico PM Horikoshi N Okada Y Takeshita K Sameshima T Kawamoto S 《Foodborne pathogens and disease》2009,6(1):81-89
Conventional culture methods were compared to a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spp.,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nd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from enrichment cultures of various types of artificially inoculated and naturally contaminated foods. The multiplex PCR assay was evaluated in 44 types of spiked food samples, including meat, produce, fish, and dairy products targeting genes specific for each pathogen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assay was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双重荧光PCR 方法。方法 针对大肠杆菌O157︰H7菌体抗原O和鞭毛抗原H的特异性基因rfbE(O157)和fliC(H7)筛选设计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可特异性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双重荧光PCR方法,并对该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对模拟样品和实际样品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利用建立的方法对2株大肠杆菌O157︰H7及12株非大肠杆菌O157︰H7进行检测,O157︰H7菌株检测结果均为rfbE和fliC阳性,非O157︰H7菌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rfbE和fliC基因的特异性均为100%;2基因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16×102 CFU/m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5%;模拟样品立即检测,2个基因的最低检出限(2.7×102 CFU/ml)和细菌纯培养时接近;实际样品检测结果与我国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0973-2010)的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建立的荧光定量PCR 方法特异性及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快速准确鉴定大肠杆菌O157︰H7菌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