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铁性贫血(IDA)的发生常有一个发展过程,其发病前期可先有储铁减少期(ID)、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总称为铁缺乏症。铁缺乏症甚为常见,尤其好发于2岁以下儿童、妊娠妇女和月经期妇女,据儿科医院和我院资料,上述人群铁缺乏症患病率分别为82.3%、66.27%和43.32%,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45.1%、19.28%和11.39%。一、铁代谢1.铁的分布:正常成年男性体内总铁量为50毫克/公斤,女性约为35毫克/公斤。真正在血浆中转运铁仅占总铁量的0.12%。65%为血红蛋白的铁,30%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储存于肝、脾、骨髓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5%分布于肌红蛋白及体内氧化还原过程有关的含铁酶中。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的铁是组成人体机动的铁贮备。  相似文献   

2.
女性由于月经、妊娠和分娩等生理上的特点,铁的需要量增加,故女性缺铁性贫血多于男性。患缺铁性贫血者,男性成人约为10%。非孕妇女为20%,妊娠妇女40%以上。铁是人体必需元素,是制造血红蛋白必要原料之一。健康成人体内所含铁总量为3~4.5g,其中55%~60%作为血红蛋白成分存在于循环血液中,20%~30%为储存铁,以铁蛋白或含铁血素的形式储藏于肝、脾及网状内皮系统;约5%铁为肌红蛋白、细胞色素C、酶等细胞内氧化还原过程不可缺少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作者选取男145例,女103例。其中6~14岁儿童202例,粪检发现有华支睾吸虫卵患者,随机抽样分7组,用吡喹酮治疗进行观察。治疗3个月后粪便虫卵阴转率,每日1次服药20毫克/公斤的第1组为33.3%。每日3次服药的第2~4组,各组每次剂量为10、12、4毫克/公斤,阴转率分别为72.9%、93.9%和100%。以上均为5日疗法。1或2日疗法的第5~7组,25毫  相似文献   

4.
作者研究了8个狂燥型和20个忧郁型精神病病人,每日给以1.2~1.8毫克碳酸锂,其血清中的锂浓度为0.85~1.3毫克当量/升。给药前2周和给药后2~4周,每周2次测定静脉血中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给药后结果表  相似文献   

5.
作者随机抽样228例百日咳患儿,分成3个治疗组:异烟肼组、红霉素组、氨苄青霉素组各76例。年龄均≤1岁。方法:异烟肼每日10毫克/公斤静滴,红霉素每日30毫克/公斤静滴;氨苄青霉素每日100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6.
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单号酮替芬组,剂量按0.03~0.04毫克/公斤,每日2次;双号氯喹非松组,剂量氯喹4毫克/公斤,异丙嗪与泼尼松各0.5毫克/公斤,每晚1次顿服,6周后泼尼松剂量减半。两组均为3个月1疗程,最长4个疗程。两组各56例,停药后随访1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1概况目前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仍是危害我国人民身心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24月龄婴幼儿,11~17岁青少年以及孕妇、乳母是三个高发患病群体。他们之间有着延续的内在联系.并区有一个更为庞大的未显现贫血的铁减少(ID+IDE)群体不断向社会输送新的贫血成员,致使有关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工作难见显效。与以上群体有关的育龄妇女铁缺乏也相当普遍,即使在工业化国家如美国、瑞典.对育龄妇女的研究表明:25/~30%的妇女无铁贮存,50%妇女贮铁约150毫克,20%妇女贮铁约250毫克,仅约5%妇女贮铁量达400毫克或以h。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则更…  相似文献   

8.
作者使用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强的松(VDP)方案治疗38例血液学复发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其诱导方案为:长春新碱1.5毫克/米~2静脉注射第1、8、15、22、29及36日;柔红霉素25毫克/米~2静脉注射第1~3,8~10,15,22,29及36日;强的松40毫克/米~2口服5周。如4周后仍未获骨髓缓解则使用门冬酰胺酶每日200单位/公斤静注10  相似文献   

9.
本组共观察62例,年龄6~12岁,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本組病例全部有发热,流清涕、轻咳者51例,咽痛54例。治疗组用潘生丁每日3~5毫克/公斤,分3次口服;对照组用病毒灵每日10~15毫克/公斤,分3次口服,均用至热退。疗程1~3天。为了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成人肺肺结核短程化疗的疗效,将住院的小儿肺结核初治病例,试用短程化疗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于1979~1981年共观察了20例小儿肺结核.分型是以X 线肺部阴影为主要依据,结合临床,结核病接触史及结核菌素反应等为确诊条件,年龄均在2岁以下,治疗方法:异烟肼10毫克/公斤/日,共6~9个月,利福平10毫克/公斤/日共6个月,以上二药为每日早饭后顿服,链霉素20毫克/公斤/日,每周2次肌注共3个月.入院后同时开始治疗,平均住院60天,出院后每月去门诊复查1~2次.结果:完成9个月疗程者,计原发性肺结核12例,(?)粒性肺结核1例,有6例治疗自行中断,转院去向不明1例,肺部阴影10/12例在治疗  相似文献   

11.
曲尼司特(tranilast)是一种过敏介质阻释剂。作者用本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77例,A组),以色苷酸钠(37例,B组)为对照。A组用曲尼司特,成人100毫克,每日3次口服;儿童每日5毫克/公斤,分3次口服。B组用色苷酸钠20毫克,每日3次吸入。  相似文献   

12.
<正>妊娠合并贫血属高危妊娠范畴,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征。最近WHO资料表明,50%以上孕妇合并贫血,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铁是人体的必需元素,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必要原料。妊娠妇女对铁的需要量明显增加,胎儿生长发育需铁约350 mg,母体血容量增加需铁约650 mg,扣除妊娠全过程无月经来潮的失血,约积存铁200mg,故孕期需铁800mg。每日饮食中含铁10mg~15mg,吸收利用率仅为10%,而此时  相似文献   

13.
铁代谢异常和缺铁性贫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铁作为组成机体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正常成年人体内含铁量为 3~ 5g(男性约为 5 0mg/kg,女性约为 35mg/kg)。人体内血红蛋白铁约占铁总量的 6 7%。其它以储存铁、肌红蛋白铁、易变池铁、组织铁和转运铁形式分布。储存铁包括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 ,是体内重要的备用铁来源。组织细胞内的细胞色素和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及黄素蛋白所含的铁 ,总量约为 6~ 8mg,被称为组织铁。转运铁是与血浆中转铁蛋白 (transferrin ,Tf)结合并被转运到全身组织细胞以供利用的一部分铁。铁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  相似文献   

14.
羧苄青霉素每日用量在300~600毫克/公斤体重,羧噻吩青霉素每日用量在100~300毫克/公斤体重时出血时间就会随用药量增大而延长,血小板凝集能降  相似文献   

15.
贵刊1986年第10期522页刊登“硝苯吡啶的降压作用”后,笔者选择6例高血压史>10年的患者,进行验证。年龄48~62岁,男4例,女2例,血压180~220/110~150毫米汞柱。均长期服用复方降压片2片,每日3次,地巴唑20毫克,每日3次,芦丁40毫克,每日3次,效果甚微。经改用硝苯吡啶20毫克,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肾炎患儿共92例。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用利血平治疗,首次0.07毫克/公斤肌注(个别给予第2剂),以后按每天0.02毫克/公斤分2~3次口服;Ⅱ、Ⅲ、Ⅳ组为治疗组,分别给予巯甲丙脯酸(卡托普利,CPT)每天2、4、6毫克/公斤分4次(每  相似文献   

17.
1991年作者对208例痤疮患者用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113例,男78例,女35例,年龄14~40岁,病期6月~20年。对照组95例,性别、年龄、病期均相近。治疗组服异维生素A酸胶丸(100毫克/丸),体重>50公斤者每日3丸×4周,以后改为每日2丸×8周,体重≤50公斤者每日2丸×4周,以后每日1丸×8周。对照组服胶丸(内含精制豆油,外观与前者相同)用法与治疗组相同。治疗期间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试用吡喹酮治疗囊虫病16例,其中11例为单纯皮下或肌肉型,3例为皮下肌肉型合并脑型,2例眼囊虫病合并脑型及皮下肌肉型。治疗采用20毫克/公斤,1天分服,1例;90毫克/公斤,3天分服,5例;120毫克/公斤,4天分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肝炎铁代谢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玉  曹治宸  裴琇  王麟士 《临床荟萃》1999,14(10):469-471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时会造成机体功能紊乱,但是铁负荷过重时,也会影响机体组织及细胞功能,引起疾病或使病情加重。铁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部分来自衰老的红细胞,另一部分从食物中摄取。人体内铁的总量约为3~5g。其中65%~70%存在于红细胞中,组成血红蛋白;约25%存在于肝、脾和骨髓中,组成贮存形式的铁蛋白或含铁血黄素;约4%~6%存在于肌红蛋白中;余微量组成多种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线粒体呼吸链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等)。可见,铁在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参与细胞呼吸以及DNA、RNA和蛋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以粪检华支睾吸虫阳性者70例作治疗对象,分为两组,其中34例用左旋吡喹酮(L-PQT)治疗,36例用吡喹酮(PQT)治疗。剂量均为12.5毫克/公斤,每日3次,连用2日,总剂量均为75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