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丽霞  沈丽菲 《河北医学》2005,11(9):796-797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预防颈丛阻滞后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观察组、n=30),生理盐水组(对照组、n=30),颈丛阻滞药液为1%利多卡因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总量20ml。两组均以C4一针法行双侧颈浅丛和颈深丛阻滞。观察组颈丛阻滞后即静推艾司洛尔0.5mg/kg,1min静推,对照组颈丛阻滞后即静推生理盐液5ml。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艾司洛尔能有效地预防颈丛阻滞引起的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和高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颈丛阻滞应用于甲状腺类手术,其操作方法简便且效果可靠。但其引起的心血管副反应不容忽视,尤其是对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我们将艾司洛尔应用于颈丛阻滞,观察其预防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艾司洛尔预防颈丛阻滞后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小剂量艾司洛尔预防颈丛阻滞后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甲状腺手术40例,随机分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均行"一针法"颈丛阻滞,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麻醉前、麻醉后3 min、5 min、10 min的上述指标变化。观察组在麻醉后立即静脉注射(静注)小剂量艾司洛尔(0.5 mg/kg)。结果: 两组术前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麻醉前后的SBP、DBP、HR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中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相对平稳,尤其HR、SBP组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麻醉后,HR和SBP 5 min和10 min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结论: 小剂量艾司洛尔单次静注能有效预防颈丛阻滞后的心血管副反应。  相似文献   

4.
艾司洛尔用于处理颈丛阻滞后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丛阻滞后病人出现明显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律紊乱及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心血管副反应,特别是原有高血压病史及甲亢患者,若处理不当可出现严重不良后果。我们采用艾司洛尔处理颈丛阻滞后心血管副反应,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本组共30例,男7例,女23例,年龄22~68岁。术前ASA1~2级,均无其他系统合并症。手术包括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次全切除及甲状腺结节……  相似文献   

5.
6.
颈丛麻醉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副反应发生率高。以往用杜冷丁、氟哌啶、压宁定等对症治疗。近年来 ,我们对经以上治疗效果欠佳者 ,选用艾司洛尔治疗颈丛阻滞期窦性心动过速 (HR >10 0次 /分 ) ,降低血压 ,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 30例 ,男 4例 ,女 2 6例 ,年龄 2 1~6 9岁 ,体重 41~ 72 .5Kg ,ASAⅠ级。术前常规肌注安定 10mg ,东莨菪碱 0 .3mg或阿托品 0 .5mg。用1.5 %利多卡因以颈 4一针法行患侧颈深及双侧颈浅丛阻滞。均用无创血压心电监测HR、SBP、DBP和MAP。术…  相似文献   

7.
8.
颈丛阻滞麻醉适用于颈部手术 ,尤宜于甲状腺手术 [1]。但颈丛阻滞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 ,出现心血管副反应。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选 4 4例甲状腺瘤行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手术的病例。男 9例 ,女 35例 ,年龄 2 9~ 73岁 ,体重4 5~ 68kg,ASA: ~ 级 ,心电图均为窦性心律 ,5例 ST段部分压低≤ 0 .0 5m V,血压、心率在正常范围内 ,其它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2 方法 术前常规肌肉注射鲁米那纳 0 .1g,病人入手术室后开放两条静脉通道 ,鼻导管吸氧 1~ 2 L/min,患侧颈 3、4深丛穿刺 ,注射 0 .2 5%布比卡因各5ml,双侧…  相似文献   

9.
林峥 《四川医学》2001,22(9):829-830
颈丛阻滞麻醉常致血压升高 ,心率增快等副反应 ,对于术前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患者 ,危险性明显升高。笔者用压宁定复合应用艾司洛尔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患者颈丛阻滞期间的心血管副反应 ,获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例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 ,均为女性 ,年龄 4 2~ 72岁。其中 5例 ECG示左室高电压 ,4例示 ST- T改变。术前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手术种类包括甲亢 ,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将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治疗组 ,每组 10例 ,两组间年龄、性别及病种无显著差异。1.2 方法 :术前均常规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艾司洛尔预防颈丛阻滞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行颈丛阻滞的甲状腺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在局麻药中加入1mg/kg艾司洛尔,记录阻滞前、阻滞后5,10,15,20,30分钟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结果:对照组在阻滞后各时段血压,心率与阻滞前比较均较实验组明显升高,差别有显著性。而实验组在阻滞后各时段血压,心率虽较阻滞前有所升高,但幅度轻微,差别无显著性。结论:艾司洛尔能有效预防颈丛阻滞所产生的心血管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小剂量艾司洛尔治疗颈丛麻醉期心血管副作用的效果。方法 颈丛麻醉期心率增快 (HR >10 0次 /分 )、血压升高的病例 ,应用艾司洛尔 10~ 30mg缓慢静注 ,监测观察HR、SBP、MAP及RPP。结果 静注艾司洛尔 2分钟后心率及心率收缩压乘积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小剂量艾司洛尔治疗颈丛麻醉期心血管副作用 ,起效快 ,效果显著 ,预防了一些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颈丛阻滞的特性及安全性,评价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30例)与布比卡因组(30例),观察两组镇痛效果、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药物镇痛效果、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罗哌卡因组的镇痛持续时间短于布比卡因组(P〈0.05)。循环系统并发症少于布比卡因组(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与等剂量布比卡因相比镇痛效应相当,并发症少且恢复伙,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控制氯胺酮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32例ASAⅠ级,年龄6—12岁的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16)。用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行麻醉诱导,以2.5mg/kg/h持续注入维持麻醉。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注艾司洛尔0.5mg/kg,然后以0.1mg/kg/min维持。对照组不用艾司洛尔。监测并记录诱导前(T_0)、诱导后2分钟(T_1)、5分钟(T_2)和手术开始后5分钟(T_3)不同时点的HR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对照组静注氯胺酮后各时点HE和MAP均比基础值T_0显著增加(P<0.05),而观察组静注氯胺酮后HR和MAP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比较,在T_1、T_2、T_3三个时点,观察组的MAP和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洛尔可有效地控制氯胺酮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反应,维持病人循环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60例锁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为颈丛神经阻滞组,用1%利多因+0.375%罗哌卡因8mL阻滞颈浅丛.B组为臂丛神经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组,用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20mL阻滞臂丛,颈丛阻滞方法同A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B组明显好于A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一种比较完善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颈丛臂丛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锁骨骨折手术患者96例,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2例,A组采用臂丛阻滞麻醉;B组采用颈丛阻滞麻醉;C组采用先进行臂丛阻滞麻醉,15min后进行颈丛阻滞麻醉的联合麻醉方法,比较三组麻醉效果.结果:A组与B组比较,两者...  相似文献   

16.
屈莉 《中外医疗》2009,28(22):69-69
目的探讨改良颈丛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锁骨骨折手术的患者53倒,均采用改良颈丛阻滞麻醉。结果53例手术中49例麻醉效果优;4例麻醉效果良,且镇痛时间长,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结论利用改良颈丛阻滞麻醉进行锁骨骨折手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20例喉癌患者随机分成颈丛阻滞加气管内麻醉(CPB EA)组和单纯气管内麻醉(EA)组, 每组10例.两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期间及术中监测HR、SBp、DBp、MAP变化,并对两组的全麻药需用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虽然两组均不能完全控制麻醉诱导插管期间的心血管副反应,但CPB EA组与EA组相比,HR、DBp、MA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Bp有极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18.
颈丛阻滞、硬膜外阻滞下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颈丛阻滞、硬膜外阻滞下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的大小。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 ,女性 ,甲状腺手术患者 30例 ,年龄 2 2~ 5 5岁 ,术前无呼吸、循环和内分泌疾病 ,随机分为颈丛阻滞组 (颈丛组 ) 15例 ,硬膜外阻滞组(硬膜外组 ) 15例 ;颈丛阻滞选用 0 .8%利多卡因和 0 .2 5 %布比卡因混合液 ,以C4一点法行双侧深浅丛阻滞 ;硬膜外阻滞选用 1.3%利多卡因和 0 .15 %丁卡因混合液 ,穿刺点选择C4~ 5或C5~ 6间隙 ,采用侧卧位直入法 ,并向头置管 3cm ;分别测定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 2 0min、切皮、分上极、切腺体和术毕共六个时点的血糖、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例各时点血糖均逐步上升 ,于分上极、切腺体和术毕血糖值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硬膜外组只在分上极时SBP与麻醉前比较有差异外 (P <0 .0 5 ) ,而颈丛组在分上极、切腺体时DBP与麻醉前比较有差异 (P <0 .0 5 ) ,SBP、MAP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本研究表明颈丛阻滞、硬膜外阻滞均不能完全抑制甲状腺手术的应激反应 ,在稳定甲状腺手术循环功能方面硬膜外阻滞优于颈丛阻滞  相似文献   

19.
高峻岭  朱珩 《医学综述》2008,14(11):1750-1752
目的探讨臂丛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优势。方法锁骨骨折36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全身麻醉组(A组),臂丛阻滞麻醉组(B组),臂丛复合颈丛麻醉组(C组),每组12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手术10min(T2)、上钢板时(T3)、缝合时(T4),记录血流动力学情况,观察患者术中不适次数和追加基础麻醉次数,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①B组追加基础麻醉次数和术中不适次数与A、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在T1、T2、T3、T4时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C组患者情况相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臂丛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手术中,麻醉效果接近全身麻醉,但操作简单,麻醉管理方便,更适合此类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