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脐静脉置管 (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UVC) 序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早产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入住笔者科室,在生后4天内置入中心静脉置管的早产儿共413例,UVC+PICC组为出生24小时内置入UVC,并在留置4~10天后拔除并序贯置入PICC的早产儿共120例,分析其置管使用情况(导管位置、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PICC组为同期出生后4天内单纯使用PICC置管的早产儿,与UVC+PICC组进行1∶1匹配,共120例,收集两组早产儿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体重增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以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等并发症的差别。结果 UVC+PICC组住院期间平均体重增长明显高于PICC组(P<0.05),UVC+PICC组与PICC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VC+PICC组平均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高于PICC组(P<0.05)。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UVC序贯PICC使用相较于仅使用PICC未增加导管相关感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发生率, 且平均每日体重增长较好。 相似文献
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其顶端到达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其不受年龄、疾病种类的限制,具 相似文献
3.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起着“人工胃肠”作用的治疗措施。胃肠外营养支持在临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一些如消化道瘘、急性重症胰腺炎等,以禁食、水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疾病。建立1条有效的静脉通路是实施TPN的首要条件。传统的方法有外周静脉营养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营养,两者均有一些不足,如并发症多、易破坏静脉、输入困难等,而影响TPN的实施。我科应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简称PICC)进行TPN,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1 对象和方法 1999- 0 6 / 1999-~ 12采用美国 BD公司生产的导管对 10例患者行 PICC. 1物品准备 :穿刺包 1个 ,手套2付 ,10 0 m L 肝素盐水 1瓶 . 2穿刺部位 :常选择肘部头静脉 ,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为插管部位 . 3操作步骤 :按 Abi-Nader介绍的方法 [1 ] ,在预先选择好的部位 ,先测量置入导管的长度 ,上臂外展角度 90°,由穿刺点至锁骨头距离 ,消毒范围由上臂中段到前臂中段 ,据测得的静脉长度剪去多余导管 ,扎止血带 ,插入引导套管 ,拔出针芯后插入选择好的导管 ,插至预定的长度 ,拔出引导套管和金属导丝 ,抽回血 ,再用肝素盐水 10…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又称PICC)可以将药物输注在血流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避免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害,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26例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从插管至院外护理,都进行了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结果:无1例由于穿刺处皮肤感染而拔管,均留置达3~7个月。结论:应用PICC是护理技术上的一大进步,规范化管理和操作可保证PICC留置的质量,给患者创造了方便,既保护了其他血管,又保证了药物的及时应用。 相似文献
6.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及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方便、无痛、安全、有效并可长期使用的静脉通路,但二者在临床应用时各有优劣,就二种置管方式在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日—2012年1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7d~1a)的静脉输液治疗,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PICC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关系密切。2004年1月以来,对250例肿瘤患者应用了PICC,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选取2004年1月至今在本科住院的肿瘤患者250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男150例,女100例;11~岁8例,26~岁64例,46~80岁178例;并发糖尿病10例。250例中,非小细胞肺癌75例,小细胞肺癌13例,结肠癌35例,乳癌68例,淋巴瘤53例,其他癌症6例。1.2PICC操作前准备物品准备:PICC包1个,无菌手套2双,250mL生理盐水1瓶,10g/L利多卡因1支(5mL),肝素钠2mL(12500U)1支,1mL注射器1个,可来福1个。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PICC的应用特点及操作方法,取得其理解和支持,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订同意书后,实施PICC。1.3PICC操作方法经过严格、慎重选择,250例均选择上肢静脉,其中头静脉170例,贵要静脉30例...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极低体重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收住NICU的78例极低体重儿随机分为置入PICC导管49例(PICC组)及行外周静脉穿刺留置外周静脉导管29例(PIV组),统计两组患儿需输液天数、静脉穿刺次数、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局部、全身感染及静脉炎发生率,观察导管并发症:如堵管、渗漏、移位。结果PICC组与PIV组基本情况、需输液天数差异无显著性,而静脉穿刺次数差异有显著性,脑室内出血两组尽管无统计学差异,但PIV组发病率较高,病情相对较重。两组全身感染率、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IV组局部感染率高,PICC组无局部感染者。PICC组49例因堵管拔管3例,静脉炎、导管破裂拔管4例,死亡2例,81.63%按计划拔管。结论PICC为极低体重儿建立了通畅的静脉通道,减少了过多的疼痛刺激和护理操作,保证了生理稳定,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减少,而感染无增加,并发症少,临床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床边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 DR)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移动式床边机对256例PICC置管术后病人进行仰卧胸部前后位摄片。结果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246例,导管反折于外周静脉内2例,导管在左锁骨下静脉内打折1例,导管进入右颈内静脉2例,导管进入右心房4例,导管末端显示不清1例。结论床边DR检查方便快捷,可获得高质量的PICC导管图像,可辅助临床及时纠正导管异位,提高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综合评价循证护理对减少或预防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置管并发症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VIP资源,Pubmed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减少或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 an 5.0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随机对照研究,3092例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组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静脉炎、穿刺点感染、导管脱出或异位及导管堵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或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改善PICC置管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复合定位法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PICC外测量法与置管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PICC复合定位法。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包括一次置管成功率、尖端位置最佳率、导管最终到位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P<0.05;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P<0.05。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采用PICC复合定位法测量准确性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尖端位置最佳率、导管最终到位率高,能够有效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并预防及调整PICC导管异位,提高患者满意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针对乳腺癌术后健侧上肢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病人,选择准确方便的血压测量部位。方法:选择180例乳腺癌术后健侧上肢拟行PICC置管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于置管前1 d测量比较健侧上肢动脉血压、腘动脉血压和踝部血压值,并评估患者易接受程度。结果:患者上肢肱部血压测量与踝部血压测量在血压值和患者接受程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肢肱部血压和腘动脉血压在血压值和患者接受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健侧上肢PICC置管病人测量踝部血压具有结果准确、快速便捷的特点,并且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不同穿刺部位置入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PICC指征的9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经肘部静脉穿刺置入PICC,观察组经腋静脉穿刺置入PICC,其余护理方法相同.比较2组的穿刺时间、送管时间、导管尖端正位率、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穿刺时间(1229.16±209.63)s,送管时间(51.35±126.38)s,导管尖端正位率86.67%,留置时间(24.16±11.81)d,PICC堵管7例,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率12.00%,脱管1例;对照组的穿刺时间(1447.31±426.70)s,送管时间(95.71±115.41)s,导管尖端正位率86.67%,留置时间(23.76±15.41)d,静脉炎3例,PICC堵管8例,导管尖端培养阳性率21.74%.观察组的穿刺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2组送管时间、导管尖端正位率、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除肘部静脉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将腋静脉作为PICC穿刺部位. 相似文献
18.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中心静脉置管临床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国内所有已经发表的有关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中心静脉置管(CVC)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分析这两种置管方法在临床中应用的利弊。方法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有关干预试验的研究方法,采用GRADE3.5.1软件对所有纳入的文献进行证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2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PICC单次置管成功率高于C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1,95%CI(1.01,1.45);P=0.04];PICC组导管感染率低于C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3,95%CI(0.12,0.89);P=0.03];PICC组误入动脉的发生率低于C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11,95%CI(0.03,0.49);P=0.004];而PICC组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于CVC组[RR=4.17,95%CI(1.42,12.29);P=0.01];两组气胸、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导管尖端异位、导管口渗漏的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时间、导管留置时间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具有单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术虚拟仿真培训平台,并探讨其在临床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20年与2021年参加某省PICC专业技术高级培训班的118名护士参与本研究。其中2020年(n=51)培训以理论授课结合操作实训的形式进行,2021年(n=67)在原有培训形式的基础上引入虚拟仿真平台作为补充。使用SPSS 23.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年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评价平台的应用效果。通过满意度调查和学习日志,了解平台的使用感受。结果 2021年参与培训护士的理论成绩为(96.56±3.17)分,操作成绩为(94.06±2.16)分,其中操作成绩优于2020年(t=-11.37,P<0.001),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P=0.853)。2021年使用虚拟仿真平台的护士中63人(94.0%)认为本平台能辅助提高培训效果;61名(91.0%)护士期待虚拟仿真技术在其他知识的教学与培训中应用。结论 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能够提升临床护士置管操作培训的效果和满意度,为相关技能培训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彩超)引导做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实用性与优越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60例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进行PICC的患者,分成2组,其中实验组为通过彩超引导评估血管情况,在彩超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另一组仅使用改良赛丁格技术进行盲穿,两组均跟踪并分析置管期间详细置管信息。结果 彩超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的PICC从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穿刺点不适、导管堵塞、静脉血栓、静脉炎发生率等方向分析均优越于使用盲穿进行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结论彩超引导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进行的PICC穿刺极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并且可减少局部组织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机械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的预防起着显著的效果,将是临床操作的主流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