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建华  刘金龙 《河北医学》2014,20(2):298-300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中生存素来分析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酶联免疫(RT-PCR-ELISA)方法对胃内良性病变及胃癌患者进行对照检测外周血生存素的表达,分析外周血生存素检测对诊断胃癌的价值及其与胃癌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以胃内良性病变为对照,外周血生存素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为60.4%,特异度为79.9%。肿瘤〉5cm及≤5cm生存素mRNA表达率分别为78.3%、46%。肿瘤浸润深度达浆膜层者生存素mRNA表达率为74.2%,远高于侵及黏膜下层及肌层的表达率(33.3%),淋巴结存在转移者生存素表达率为75.0%,也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的生存素表达率(29.4%)。结论:RT-PCR-ELICA法检测外周血生存素特异度高,可作为诊断胃癌的重要依据。生存素mRNA在胃癌患者外周血的阳性表达与胃癌肿瘤大小、癌肿浸润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有显著相关性,所以其对于进展期胃癌可能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老年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20(CK20)和生存素(survivin)基因的表达,探讨二者与肿瘤诊断、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老年结肠癌患者72例、癌前病变者54例及正常对照者42例,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CK20和生存素基因的转录,并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未检测到CK20和生存素mRNA的转录;癌前病变者外周血生存素mRNA的转录率为7.4%(4/42),平均拷贝数为(2.22±0.86);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和生存素mRNA转录率分别为47.2%(34/72)和73.6%(53/72),二者的转录量与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生存素mRNA高转录者5年生存率(58.6%)显著低于低转录者(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归分析发现,生存素的表达、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CK20 mRNA和生存素mRNA在老年结肠癌患者中过表达,可作为诊断微转移和评估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生存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生存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 1 0 5例胃癌组织中生存素的表达 ,分析生存素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胃癌组织中生存素表达的阳性率为4 7.6 %。生存素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性 (r分别为 :0 .2 83,0 .2 30和 0 .2 34,P<0 .0 5 ) ,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Borrm ann分型及组织分化未见相关。生存素表达阳性者的 5年生存率 (30 .0 % )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 (5 6 .4 % ,P=0 .0 0 7)。Cox回归模型显示 ,生存素表达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 (P<0 .0 5 ) ,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生存素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 ,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X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60例结肠癌患者组织中CDX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组织中CDX2蛋白及其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7%和73.33%)显著低于正常组织(分别为93.33%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X2蛋白及其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高中分化与低分化、浆膜浸润与否、淋巴结转移与否、Dukes分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两者在不同年龄、性别和肿瘤部位、大小间的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X2蛋白及其mRNA在结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变晚而逐渐降低,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间皮素mR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4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14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间皮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间皮素mRNA在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2.9%(34/41)、78.6%(11/14),相对含量分别为0.75±0.22、0.54±0.09,子宫内膜癌组织间皮素mRNA相对含量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t=2.949,P<0.05).手术病理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及低分化组的子宫内膜癌间皮素mRNA相对含量分别高于手术病理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浅肌层浸润及高中分化组(t=2.204~3.971,P<0.05).结论 间皮素mRNA的过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转移有相关性,检测其表达有助于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的判断和预后的估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iaml与大肠癌外周血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51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标志物CK20 mRNA的表达以及Tiaml在大肠癌组织及距肿瘤边缘5-10 cm的正常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Tiaml mRNA表达水平与大肠癌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51例中18例(35.29%)检测到外周血微转移.Tiaml mRNA在有外周血微转移的大肠癌组织及无外周血微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72.11 4±2.38)×10-4、(15.78±5.01)×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Ti-aml mRNA的表达量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部位、肿瘤直径、外周血CEA值无相关关系(P>0.05),但与肿瘤外周血微转移、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 Tiaml与大肠癌外周血微转移、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Tiaml mRNA含量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尤其是外周血微转移.  相似文献   

7.
孕激素受体A和B亚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中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亚型PRA和PRB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并总结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肿瘤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等.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的方法半定量研究孕激素受体亚型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孕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与内膜癌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孕激素两种受体亚型的蛋白表达均与内膜癌的分化呈负相关,即从高分化至低分化,蛋白表达逐渐下降(r=-0.343,r=-0.310,P<0.05).PRA蛋白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呈负相关,即分期越晚PRA蛋白表达水平越低(r=-0.294,P<0.05).在蛋白表达水平,PRA与PRB比值的降低与淋巴结转移相关(r=-0.376,P=0.044),有淋巴结转移组的PRA与PRB的比值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47).孕激素两种受体亚型的蛋白表达均与肿瘤的肌层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R mRNA和PRBmRNA与以上临床特征均无相关性.结论:在蛋白表达水平,两种孕激素受体亚型均与肿瘤分化相关,与肿瘤肌层浸润深度无关;仅PRA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相关;PRA与PRB比值的降低可能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R mRNA和PRB mRNA与以上临床特征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TEN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89例胃癌组织中PTEN和PCNA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31.5%(28/89),与肿瘤直径、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著负相关。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7%(62/89),与肿瘤大小、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正相关。胃癌组织中PTEN与PCNA表达显著负相关,与病人预后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PTEN高表达者术后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者;PCNA阳性表达者术后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结论 PCNA,PTEN与胃癌侵袭转移能力和预后密切相关,两者是临床评价胃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PTEN和PCNA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对108例结肠癌组织进行NF-κB亚单位p65 mRNA及其蛋白检测,分析该转录因子与结肠癌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性别、年龄、高纤维素饮食、嗜酒)和临床病理因素(肿瘤部位、大小、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的关系。结果:在结肠癌患者中,NF-κB亚单位p65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肿瘤组织学分型的不同、浸润深度的不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的不同而变化,其中,在黏液癌(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浸及浆膜层,有淋巴结转移及处于Dukes C+D期的结肠癌中,NF-κB亚单位p65 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或<0.05);而NF-κB亚单位p65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高纤维素饮食、嗜酒及肿瘤部位、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NF-κB的表达与结肠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NF-κB亚单位p65 mRNA及其蛋白对结肠癌的诊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TEN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89例胃癌组织中PTEN和PCNA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31.5%(28/89),与肿瘤直径、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著负相关.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7%(62/89),与肿瘤大小、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正相关.胃癌组织中PTEN与PCNA表达显著负相关,与病人预后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PTEN高表达者术后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者;PCNA阳性表达者术后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结论 PCNA,PTEN与胃癌侵袭转移能力和预后密切相关,两者是临床评价胃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PTEN和PCNA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02~2011年江苏盛泽医院79例未经放、化疗的胃癌患者组织中HER-2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79例胃癌患者,男女比例为2.59:1,中位年龄为67岁,HER-2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不相关.Survivin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Laure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不相关.HER-2在Survivin阳性的表达率(70.59%)明显高于在Survivin阴性表达组(9.09%)(P<0.05)结论 胃癌HER-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可用于指导临床用药;Survivin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其与HER-2表达正相关,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外周血CK19 mRNA基因表达的检测,探讨对胃癌患者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63例胃癌患者,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的阳性检出率为36.5%,并与肿瘤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K19 mR-NA无1例阳性表达。结论:CK19 mRNA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分类整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990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的1127例结直肠癌病人的病历资料,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肿瘤部位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有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40岁以下的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上者(P〈0.01);淋巴结转移率随肿瘤直径的增大而增加(P〈0.001);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率增加(P〈0.001);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病人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肿瘤的分化程度,在所选因素中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重要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病人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病理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相关,其中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结肠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XCR4和VEGF-C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对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XCR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3.1%,其中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为57.9%,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为22.2%,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VEGF-C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2%,其中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为68.4%,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为25.9%,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且,CXCR4阳性表达与VEGF-C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肠癌CXCR4和VEGF-C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深度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CXCR4和VEGF-C的表达可作为评估结肠癌病人淋巴道转移的一个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检测胃癌腹膜转移的方法。方法收集50例胃癌患者及8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的腹腔冲洗液。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胃癌患者术中腹腔冲洗液肝素酶(HPA)和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制片术进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PLC)检查。结果 50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HPA阳性表达为52.0%(26/50);Survivin阳性表达率58.0%(29/50),HPA和Survivin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8.0%(34/50),两者阳性率皆高于PLC 22.0%的阳性率(P〈0.01);HPA的阳性率与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以及TNM分期呈正相关;Survivin的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8例良性病变患者腹腔冲洗液中HPA和Survivin无阳性表达。结论 (1)腹腔冲洗液HPA和Survivin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项指标。(2)FCM方法检测腹腔冲洗液HPA和Survivin可能成为临床预测胃癌腹膜转移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临床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多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2002年2月-2012年10月期间524例住院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ox分析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人均复发转移率为23%(121/524),经手术治疗后2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占74%(90/121),3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占92%(111/121)。无复发组3年和5年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93%和86%,复发组分别为33%和20%。在对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位置是影响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这其中又以淋巴结位置移动为对术后复发转移影响最大的因素。在分别进行的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与局部复发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远处转移则与肠壁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对直肠癌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是影响术后复发的预后因素。结论: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最主要的因素是淋巴结位置转移。术后远处转移的重要预后因素则是肿瘤的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低且位于直肠的临床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几率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血管生成素-2(Ang-2)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其与淋巴结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20例淋巴结阳性胃癌患者和61例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术前及30位健康者外周血Ang-2mRNA的表达量,同时检测淋巴结组织CK20表达以评价淋巴结微转移,随访术后,分析术前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与淋巴结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淋巴结阳性胃癌患者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9.02±3.74)比(4.30±2.59),P<0.01],两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淋巴结微转移阳性患者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淋巴结微转移阴性患者[(5.41±2.25)比(3.95±1.83),P<0.05]。术前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与淋巴结阴性胃癌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5或<0.01),与肿瘤组织类型无关,与术后生存期、术后复发转移及术后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是影响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术前外周血Ang-2mRNA表达量可能成为评价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和预后的有价值的临床指标,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支气管灌洗液(BLF)标本Survivin m RNA检测在肺癌尤其是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检测124例肺癌、103例支气管肺部良性疾病患者BLF标本Survivin mRNA表达情况,并与BLF标本细胞病理学等结果相比较.结果 BLF标本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肺癌患者45.2%(56/124),显著高于支气管肺部良性疾病患者18.4%(19/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50,P=0.000).BLF标本Survivin mRNA相对表达量与肺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均相关(均P <0.05);而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抽烟史、肿瘤的部位、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及中心型肺癌患者BLF方式之间均无明显相关(均P>0.05).BLF标本检测Survivin mRNA诊断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45.2%(56/124)和81.6%(84/103),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35.9%(14/39)和85.4%(88/103).BLF标本检测Survivin mRNA表达联合细胞病理学检查阳性率为57.5%(65/113),显著高于单独检测Survivin mRNA阳性率43.4%(49/113)或细胞病理学阳性率23.9%(27/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531,26.472,P=0.033,0.000).结论 BLF标本Survivin mRNA可能成为肺癌诊断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之一,为肺癌尤其是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提供帮助,BLF标本获取方式不影响Survivin mRNA表达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