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比较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凝胶与碘伏油纱用于治疗小面积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95例小面积Ⅱ度烧伤患者,分成2组:其中使用rhEGF凝胶治疗的患者为rhEGF凝胶组,使用碘伏油纱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创面愈合时间、患者疼痛度、换药工作量及预后色素沉着情况并留取照片,1年后对部分患者进行随访。结果rhEGF凝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凝胶组的愈合时间【(9.82±1.52)d】明显短于对照组【(14.42±2.10)d】(P﹤0.01),平均愈合时间提前3~5d;患者疼痛度明显减轻(VRS-5评分分别是:1.56±0.07和3.23±0.14,P﹤0.01);换药工作量也明显缩小(治愈每1%TBSA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57.2±0.8)min和(84.9±4.3)min,P﹤0.01);1年后部分患者随访证实凝胶组远期色素沉着较轻,并较少引起疤痕增生。结论rhEGF凝胶用于治疗小面积Ⅱ度烧伤效果确切,患者愈合时间缩短、疼痛度减小、换药工作量减少、预后色素沉着减轻,并且1年后随访发现多数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已证实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肉牙组织形成、加快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抗菌作用有限。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烧伤的效果及对瘢痕的作用。 方法:纳入浅Ⅱ度及深Ⅱ度烧伤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涂于创面表面,并以纳米银敷料覆盖;对照组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涂于创面表面,并以普通无菌纱布覆盖。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细菌阳性率、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与结论: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后增生瘢痕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1),创面愈合后扁平瘢痕率高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7,14,21 d创面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过敏反应及局部烧灼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烧伤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提高美观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辐照含银油质猪真皮治疗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应用辐照含银油质猪真皮为治疗组,含表皮的辐照含银猪皮为对照组。采用同体对照,即在同一烧伤患者,选择烧伤深度相似在同一肢体(躯干)相近处或对侧肢体对称处创面,左侧(近心端)为A区,右侧(远心端)为B区,按入院先后编号,单号A区为治疗组,B区为对照组,双号A区为对照组,B区为治疗组。浅Ⅱ度创面及深Ⅱ度创面均削痂后应用上述猪皮覆盖,用于浅Ⅱ度创面20例,深Ⅱ度创面15例,观察创面黏附时间,创面感染情况。结果浅Ⅱ度创面治疗组创面黏附时间(9.05±1.98)d,对照组(9.00±1.89)d,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Ⅱ度创面治疗组创面黏附时间为(13.20±1.74)d,对照组(13.30±1.76)d,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均无感染发生。结论辐照含银油质猪真皮可有效保护浅Ⅱ度和深Ⅱ度烧伤创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富林密伤口愈合凝胶(Flamigel)对Ⅱ度烧伤创面和供皮区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2003年2月~2007年2月选择70例浅Ⅱ度烧伤、50例深Ⅱ度烧伤和40例供皮区创面作为治疗组,局部创面清创后外用富林密伤口愈合凝胶,无菌敷料覆盖包扎。同期选70例浅Ⅱ度烧伤、50例深Ⅱ度烧伤和40例供皮区创面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结果70例浅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9±3.5天和11.3±2.4天;50例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6.4±2.2天和21.4±3.1天;40例供皮区创面的愈合时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3±3.3天和16.3±2.5天;显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富林密伤口愈合凝胶有明显促进烧伤创面和供皮区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四环素眼膏在烧伤残余创面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烧伤残余创面的患者根据创面应用药物不同分为3组,创面应用四环素眼膏治疗的患者归入四环素眼膏组(简称眼膏组)、创面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患者归入rhEGF凝胶组(简称凝胶组)和创面应用传统碘伏油纱换药治疗的患者归入碘伏油纱组(简称油纱组),观察创面愈合时间、疼痛度、治疗费用、1年后随访效果和创面细菌培养的结果。结果 (1)眼膏组和凝胶组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时间均短于油纱组,平均提前3~5d(P0.01),眼膏组与凝胶组的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眼膏组平均疼痛度评分为(2.56±0.14)分,与凝胶组疼痛度评分(2.61±0.0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碘伏油纱组疼痛度评分为(4.23±0.26)分,与眼膏组和凝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愈每1%残余创面所需敷料和药物费用眼膏组费用最低:(121.35±1.16)元,油纱组次之:(269.17±3.6)元,凝胶组较为昂贵:(449±17.2)元。(4)1年后对部分患者随访,根据相应评价指标进行评分,预后眼膏组(5.23±0.26)分和凝胶组(6.13±0.32)分明显优于油纱组(3.98±0.46)分,P0.01,眼膏组与凝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72h可见凝胶组细菌阳性率最高(42.31%),油纱组72h细菌培养阳性率(16.13%)明显低于凝胶组,眼膏组细菌培养阳性率(3.70%)又明显低于油纱组。结论四环素眼膏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对比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碘伏油纱,能有效控制感染,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度,同时降低治疗费用,效果确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比较含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的面膜与普通面膜及暴露疗法对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87例,分为暴露组(A组)、单纯面膜组(B组)、含rhEGF面膜组(C组)。A组创面用磺胺嘧啶银(SD—Ag)冷霜直接外涂后暴露,B组覆盖SD-Ag冷霜面膜,C组覆盖含rhEGF的SD-Ag冷霜面膜。观察3组创面坏死组织清除情况、换药时疼痛程度、分泌物细菌检出率、愈合时间。结果A组愈合时间为(18±4)d,B组淑(14±4)d,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组创面愈合时间较A组平均缩短3—6d;C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2±3)d,与B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处理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时,应用含rhEGF的SD—Ag冷霜面膜可以解决药物黏附不易清除的难题,能有效清除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减少创面感染及毒素吸收,减轻换药疼痛,换药更简便,同时又能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早期覆盖封闭大面积浅度烧伤创面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0年至2005年入院的大面积浅Ⅱ度、深Ⅱ度偏浅烧伤患者60例,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在受伤后6h内在静脉全麻下行创面清创+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一次覆盖封闭创面,一次包扎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后,聚维酮碘软膏外敷包扎治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一般情况观察、不同烧伤深度的愈合时间比较以及创面愈合质量比较;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30例创面全部顺利愈合,浅Ⅱ度烧伤创面(6.0±1.2)d愈合,深Ⅱ度偏浅创面(12.0±2.7)d愈合,创面愈合后色素沉着,瘢痕少,仅有1例有轻微瘢痕增生。患者病情平稳,疼痛少,生活质量提高,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对照组30例创面浅Ⅱ度(10.0±2.3)d愈合,深Ⅱ度偏浅创面(17.0±3.6)d愈合,其中深Ⅱ度偏浅创面愈合后有1例轻微瘢痕增生,4例严重瘢痕增生。结论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早期一次包扎治疗大面积浅度烧伤创面,方法可行,创面愈合快,最大限度保留创面再生能力,给创面愈合提供了良好的内环境。同时患者病情平稳,疼痛轻,瘢痕少,提高了生活质量,这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有研究表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通过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烫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分析其促进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 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2组,对照组于创面喷洒生理盐水,实验组喷洒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烫伤后0,1,3,5,7,10,14,21 d取创面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并测定两组大鼠创面愈合率。 结果与结论:烫伤后7-21 d 实验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在1 d明显降低(P < 0.05),随后又升高,7 d达峰值且对照组比实验组高(P < 0.05);峰值过后,对照组逐渐下降,21 d接近烫伤前水平,实验组迅速下降,14 d达谷值,随后上升,21 d接近烫伤前水平,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早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规律,并显著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型烧伤敷料治疗Ⅱ度烧伤、减少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方面的效果。方法对45例Ⅱ度烧伤创面分两组,应用冷宁康和磺胺嘧啶银锌治疗,观察两组创面疼痛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使用冷宁康组0~Ⅰ级疼痛占95.5%(43/45),对照组中0~Ⅰ级疼痛占17.3%(8/4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浅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缩短2.48d,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缩短4.61d(P〈0.05)。结论冷宁康不但能促进创面愈合,而且是一种对烧伤创面具有良好止痛作用的外用烧伤敷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富林蜜与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联合应用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同体对照法,在56例患者身上分别选取两处面积相当的创面,随机分为两组,同步同法清创后,对照组部位涂抹安慰剂后用磺胺嘧啶银霜换药治疗,治疗组部位涂抹rhGM-CSF凝胶后用富林蜜换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愈合百分率及细菌培养结果的差异,并检测受试者在用药期间有无化验检查结果异常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17.33±1.19)d较对照组(19.56±1.81)d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的第14、17和20天,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试验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63%,对照组为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全部受试者的血象及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与药物应用无明显相关,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结论 富林蜜与rhGM-CSF凝胶联合应用治疗深Ⅱ度烧伤,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百分率,其抑菌效果与深Ⅱ度烧伤创面经典外用药物磺胺嘧啶银霜相比,无明显差异,而且在用药过程中绝大多数受试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自制-80%冻干猪二道皮(类似仿猪真皮)覆盖Ⅱ度烧伤创面,改进传统的换药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取小型健康白色家猪的新鲜皮,经常规清洁剃毛,以电动取皮机去脂,制成去表皮刃厚猪二道皮,经处理后放入-80%冰箱冻存备用。临床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共42例,以猪二道皮覆盖创面,B组为对照组共76例,以10%磺胺嘧啶银霜油纱布传统方法交敷创面。结果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A组平均(10.67±2.08)天,B组(13.1±1.73)天(P〈0.01);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A组平均(20.8±2.03)天,B组(23.20±2.60)天(P〈0.01)。结论与传统的换药方法相比,以猪二道皮覆盖烧伤创面,能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疤痕和畸形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选择性去细胞猪皮用于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包扎,观察其创面保护和促愈效果。方法 41例烧伤患者,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18~53岁,平均(31.4±9.7)岁,烧伤面积5%~39%。伤后2~4d,2%创面清创后以选择性去细胞猪皮覆盖,其余创面常规换药,以同体同侧或对侧创面作为对照,隔日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伤后2周创面愈合率,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结果选择性去细胞猪皮与创面基底贴敷良好,创周无红肿等炎症反应表现,14~21d逐渐干燥、脱落,创面愈合。伤后2周创面愈合率(82.34±20.13)%,对照组为(76.21±22.52)%。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7.8±4.3)d,对照组为(21.2±5.6)d。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性去细胞猪皮对于清创后的深Ⅱ度烧伤创面有较好的保护和促愈作用,效果优于常规换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生物胶原纤维刘氏烧伤敷料(LBD)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临床应用生物胶原纤维刘氏烧伤敷料治疗287例烧伤患者。对于新鲜浅二度或深二度烧伤创面红白相间,以红为主,特别是表皮撕脱创面,入院后,立即在清创室或床头覆盖LBD(不需麻醉),此组共125例;深二度烧伤创面以苍白为主或呈现表皮坏死型者,早期削磨痂不植皮应用LBD覆盖43例,三度烧伤早期切痂植皮(自体微粒或皮片)56例,肉芽植皮创面41例和供皮区22例。结果临床应用LBD早期覆盖新鲜烧伤创面后患者疼痛立即减轻,直观创面血浆渗出停止,休克期度过平稳,无一例因休克和脓毒症死亡。33例削痂创面中有8例削痂过深和10例削痂过浅,部分创面需通过换药或再补植皮治愈,其他15例在2周后上皮化,3~4周治愈,平均(21.0±1.2)d治愈。10例磨痂创面平均(20.1±21.0)d愈合。切痂创面3例微粒植皮,术后因未能按时去除外敷料,LBD发生溶解,创面通过换药治愈,5例部分创面形成肉芽(为原烧伤面积5%以下),经补植皮治愈,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8.5±1.1)d。肉芽植皮创面愈合时间10~20d,10例需再补植皮,15例需换药治愈,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4.2±1.3)d。供皮区创面愈合在7~11d,创面平均愈合时间(8.1±2.1)d。287例烧伤患者最大一次覆盖面积达90%,一次切痂和削磨痂最大面积分别为40%和85%。治愈出院280例,自动出院6例,死于败血症1例。结论生物胶原纤维刘氏烧伤敷料可广泛应用在各种烧伤创面,早期直接覆盖新鲜烧伤创面有保护创面、减少水分及血浆蛋白丢失的作用,对于预防休克和感染有较好疗效;对深二度削磨痂创面覆盖不需植皮,对三度切痂植皮创面可代替尸体皮,是理想的烧伤创面真皮替代覆盖物,可常规应用于烧伤创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烧伤、创面修复外科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收住的各种难愈性创面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常规清创后,试验组创面使用ADM覆盖,对照组常规应用生理盐水、凡士林纱布覆盖,每例患者选取4cm×4cm大小创面作为观察区域,比较两组治疗后1d、3d、7d、12d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及临床治疗时间。结果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术后第5天两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开始有区别,治疗后7d,试验组肉芽创面(24.87±0.24)%与B组(18.66±0.4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6.17±1.87)d,较B组(32.71±3.95)d明显缩短,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创面覆盖物,能有效地保护创面,促进创面血管化形成,缩短临床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15.
观察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胶原抗菌药物缓释膜对烧伤创面的促愈合作用。制备包裹有磺胺嘧啶银(SD-Ag)的HEMA-胶原抗菌药物缓释膜,观察测定其对SD大鼠深11度烧伤模型的作用。结果表明,实验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组织学观察表明实验组愈合创面上皮化程度好于对照组。HEMA-胶原抗菌药物缓释膜可有效地促进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负压创面疗法(NPWT)对于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NPWT治疗19例患者,共22个深Ⅱ度烧伤创面。观察坏死组织清除情况,记录伤后10、14、21、28d创面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NPWT治疗后,观察的22个创面中有18个创面的坏死组织被全部清除,其余4个创面表面坏死组织被部分清除。创面愈合率在伤后10、14、21、28d分别为(444-27)%,(69±28)%,(90±13)%,(100±0)%。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20.1±4.9)d,1个创面最后通过手术封闭,其余创面均通过换药愈合。结论NPWT具有加速深Ⅱ度创面愈合的作用,对坏死组织有效地清除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