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切除在肝癌复发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再切除在肝癌术后复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1999年30例肝癌复发再手术切除的随访资料。结果 对30例肝癌术后复发病人共行33例次手术,首次手术后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3,73.3,56.7,36.7%。第一次再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3,23.3,13.3%。肺转移切除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42.9,28.6%。结论 肝癌术后复发行再切除能显著提高病人远期生存率,是目前肝癌术后复发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中肝叶巨大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甲梅  朱斌等 《消化外科》2003,2(2):110-112
目的 探讨中肝叶巨大肝癌的手术切除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0月至2001年12月施行肝切除术的166例中肝叶巨大肝癌的术中处理,术后并发症及原因。结果 全组均为常温间歇性第一肝门阻断下切肝,单例总阻断时间最长68min,最短7min,平均24.5min;输血量最多为5200ml ,54例未输血;肿瘤切除123例(74.1%),规则性肝叶切除43例(25.9%);术后并发症9例(5.4%),手术死亡2例(1.2%)。结论 术前良好的肝功能储备是保证中肝叶巨大肝癌手术切除术后顺利恢复的首要条件,术中仔细操作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肝尾状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探讨尾状叶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的方式及其影响。方法 自1995年至2003年,对39例尾状叶原发性肝癌进行了手术切除,其中单独尾状叶切除19例,联合切除20例。并对两组病例中可能影响术后肝功能的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 39例患者均被成功切除肿瘤,1例于术后30d因肾功能衰竭死亡,3例并发胸腔积液,4例并发腹水,1例并发胆漏,其余病例均顺利恢复。术后30例获得随访,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3%、50%、39%。结论 尾状叶切除是治疗原发于尾状叶肝癌的有效手段,若肿瘤原发于肝尾状叶而又无其他肝叶侵犯时,单独尾状叶切除该是外科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内复发性肝癌的再切除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980年至2000年31例肝内复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5%,69.2%及50.1%,二次切除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1%、32.8%及25.4%,最长一例已无瘤生存12年,而140例未再手术者的5年生存率仅9.3%,其中TACE组及PEI组的5年生存率相似,分别为12.2%及14.8%。结论:再手术切除是治疗肝内复发肝癌最有效的方法,对不能手术者,我们推荐使用PEI术。  相似文献   

5.
术前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在肝癌二期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术前选择性门静脉栓塞(POSPVE)后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HCC)二期切除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细针门静脉分支穿刺栓塞法对2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HCC病人行POSPVE,栓塞剂由无水乙醇、碘油按1:2比例配制,以0.4ml/kg为标准,平均用量26.5ml。观察手术成功率及术后不良反应、肝功能改变、各肝叶体积及肝切除率的动态变化、二期手术切除率等指标。结果 POSPVE成功24例(92.3%),右侧门静脉支栓塞的21例栓塞后,右肝体积逐步减小,栓塞前、栓塞后1,2,3周体积分别为683.7,657.4,621.3,604.1cm^3,左肝体积逐步增大,栓塞前、栓塞后1,2,3周体积分别为332.2,343.7,375.1,392.8cm^3。肝切除率逐步下降,栓塞前、栓塞后1,2,3周分别为66.3%、65.4%、62.7%、59.2%。POSPVE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区隐痛、恶心呕吐、低热和以肝酶、胆红素升高为主的肝功能减退。POSPVE后2—3周,12例(46.2%)完成了肝切除术。结论 POSPVE扩大肝癌肝切除手术的适应证,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具有确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ΰ��г����������Ѫ��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肝癌切除术中并发大出血的原因和处理中的经验与教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方法 对1999~2002年43例术中、术后并发大出血病例的病因、出血部位和应急处理以及预防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大出血的原因:(1)术野显露差;(2)过度牵拉肝脏撕裂大血管;(3)术野粘连,操作粗疏;(4)判断失误,误伤大血管;(5)创面处理不当。发生于肝短及肝后下腔静脉区域、肝右静脉为最多。发生率:肝短静脉22.4%,肝右静脉18.4%,肝创面16.3%,肝中静脉12.2%,肝后段腔静脉10.2%,瘤体破裂6.1%,肝左静脉6.1%,门静脉支、肝动脉支4.1%,其他4.1%。结论 对高难度肝癌的手术切除应重视适应证选择、手术操作技术,应急措施和围手术期处理等,这些是保证手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经肝动脉插管栓塞(TAE)术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HCC)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其常见并发症为腹痛和发热,术后并发胆管坏死者国外也有报道[”’‘,绝大多数为肝内中、小肝管受累,病人多无特殊表现;但肝外胆管坏死极少见,国内未见报告。本院收治1例HCC行TAE后肝外胆管坏死致梗阻性黄疸,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47岁。5个月前发现肝左外叶HCC,CT扫描示肿瘤直径6cm,AFP3000ng/ml。在外院考虑肿瘤侵及尾状叶,故接受TAE治疗2次,间隔1个月。首次治疗后无任何不适,但第二次则出现较严重的右上腹疼痛伴发热、腹…  相似文献   

8.
严重肝外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严重肝外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3年12月45例严重肝外伤病例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程度、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肝外伤Ⅲ级24例,Ⅳ级16例,Ⅴ级5例。行肝缝合修补术21例,大网膜填塞缝合4例,肝血肿清除3例,清创性肝切除14例,规则性肝切除3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7例次(38.6%),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次,术后再出血3例次,胆漏3例次,膈下脓肿3例次,切口感染2例次,败血症1例次,肺部感染1例次;死亡7例(15.6%),术中出血死亡1例,术后再出血死亡2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4例。结论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再出血、胆漏和膈下脓肿是严重肝外伤术后常见并发症。术中彻底止血,充分引流,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可降低严重肝外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肝动脉栓塞术后二步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116例难以手术切除的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经动脉栓塞术(HAE)后,17例获得二步切除,占14.66%。术后一、二、三年生存率分别为64.70%、58.82%及52.94%。作者对HAE的意义、碘油混合抗癌药物HAE的优点进行了深入讨论,从临床实践及病理学检查说明HAE不能代替二步肝切除术。当肿瘤缩小,病变转为可以切除时,应不失时机地进行二步肝切除术。并提出了HAE后二步肝切除术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术后并发糖尿病四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术后并发糖尿病四例杨志豪本文统计99例次肾移植资料,术后发生糖尿病4例,发生率为4.4%,去除术后短期内移植肾丧失功能者,其发生率为5.4%(4/74),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现将4例情况报告如下。例1,男,32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于1991...  相似文献   

11.
不阻断肝门的大肝癌切除术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 研究不阻断肝门的肝切除术在大肝癌切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不阻断肝门的大肝癌切除术,并与同期98例采用肝门阻断的大肝癌切除术做对比。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与大肝癌术后并发症有关的因素。结果 不阻断肝门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阻断肝门组(10.0%vs32.7%,P=0.0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门阻断、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与并发症发生有关,进一步通过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肝门阻断、输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是决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的4个独立的预测指标。结论 大肝癌切除手术中有选择性地采用不阻断肝门的肝切除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小肝癌患者的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围手术期处理和疗效。方法对22例70岁以上高龄小肝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年龄70-82岁,平均73.5岁,最大82岁。90.9%(20/22)患者合并肝硬化,59.1%(13/22)合并其他脏器慢性疾患,其中高血压6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2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同时合并多种疾病2例。手术方式:肝右后叶切除3例,右肝下段切除4例,肝左外叶切除6例,肝部分切除9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3、5年生存率为90.9%、76.9%、60.0%。结论手术切除仍是高龄小肝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积极、合理的围手术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李燕  高润涛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274-275
介绍5例肾移植术后合并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进行牙龈切除手术的治疗体会。患者均康复出院;1例患者术后2年因移植肾功能衰竭进行二次肾移植手术。但患者在口腔科住院期间治疗及护理到位,未出现伤口感染等表现。提示术后早期口腔护理,重视患者的心理进行针对性系统治疗是其要点。  相似文献   

14.
手术打击对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科手术切除是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文献报道手术打击可导致肿瘤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抑制而促进复发和转移。为了明确手术打击对HCC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对HCC病人肝癌切除术前、后外周血中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白介素6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冷冻肝切除对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hou XD  Tang ZY  Yu Y  Ma ZC  Wu ZQ  Zhang BH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7):439-441
目的探讨冷冻肝切除对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的价值。方法对84例原发性肝癌行冷冻肝切除,即对可切除肝癌,先用液氮(-196℃)冷冻,将癌块冷冻成冰球然后立即作常规根治性肝切除。术后定期随访。复发率和生存率用寿命表法统计。结果术后恢复均顺利,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冷冻肝切除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7%、83.9%和64.0%。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5.1%、30.1%和39.0%。结论冷冻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有可能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冷冻肝切除与常规肝切除的远期疗效比较,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年6月至2006年8月间3150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受者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发病年龄、发生时间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情况和肿瘤的治疗方案等。结果在3150例肾移植受者中,肾移植术后共发生33例(发生率1.05%)恶性肿瘤,其中泌尿系统恶性肿瘤12例(发生率0.38%),占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36.4%。这12例患者的发病年龄为48-66岁,平均(58.3±4.6)岁;肾移植术后发生肿瘤的平均时间为(62±18)个月;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方案为:6例服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泼尼松,5例服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泼尼松,1例服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泼尼松。肿瘤发生后,12例患者中有11例施行了肿瘤根治性手术,其中1例在根治术后不久因突发脑溢血死亡。结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是肾移植受者术后的一个重要并发症;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应定期评估肾移植受者术后的免疫状态,早期发现肿瘤,及时手术治疗,并适当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  相似文献   

17.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后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肝癌(HCC)经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是否加快肝纤维化的发展趋势。方法 选择20例原发性肝癌(HCC)首诊病人,共行3次TACE术,手术间隔时间为1个月,定期测量肝纤维化4项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并选取20例健康人测量以上指标作为对照。结果 经统计检验发现HCC病人肝纤维化4项指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5),TACE术后4项指标呈进行性增高,第2次TACE术后1个月复查变化明显(P<0.05),第3次TACE术后复查指标变化最为显著(P<0.01)。结论 重复进行TACE治疗HCC将加快肝纤维化发展趋势,在行TACE治疗时必须严格把握适应证。提出在行TACE的同时须加强护肝及肝纤维化逆转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肝癌——复发性肝癌的手术适应证及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的治疗方法的建立,肝癌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肝癌术后复发率仍很高,文献报道,肝癌术后3年的复发率可高达57%~81%,小肝癌根治性切除后5年复发率亦在50%以上。临床实践证实,肝癌术后复发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仍然是手术再切除。Aramaki等研究也显示,肝癌术后复发灶的重复切除可使患者长期存活。因此,只要患者条件许可,首先要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6例ⅣA期肝癌行一期手术姑息性切除肝内主要病灶,术后15~25天行二期肝动脉栓塞化疗,每月1次,术后3~4个月行三期再次手术切除肝内病灶,此后每3个月1次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结果:3例死亡,生存期分别为340天、750天和855天。3例仍存活,生存期分别为812天、903天和910天。6例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大于761.7士215.0天,2年生存率为83.3%。表明晚期肝癌患者的分期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可提高患者的2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医源性腰椎滑脱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LIF)、后外侧脊柱融合术(PLF)的长期疗效的对比观察,探讨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医源性腰椎滑脱患者ALIF、PLF的长期疗效。男12例,女18例,年龄49~71岁(平均58.4岁),首次发病至本次手术2—24年(平均11年)。全组病例均有腰痛无力,单侧下肢痛19例,双侧下肢痛11例,合并马尾神经损害5例,间歇跛行10例。一次手术史22例,二次7例,三次1例。腰4-5椎板切除28例,首次腰。开窗、二次椎板切除6例,腰,椎板切除5例。根据Taillard方法测量,10%~33%【(20.3+5.9)%】。结果JOA评分,随访时评分ALIF组27.4+1.1分,PLF组27.7+1.3分,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ALF组182.0+70.1ml,PI.F组233.0+68ml;术后复查放射片滑脱复位ALIF组(45.2+12.5)%,PI.F组(77.7+36.1)%;二组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ALIP组并发症发生率20%;PLF组并发症发生率40%。结论ALIF与PLF比较,二组的长期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ALIF的并发症明显少,是治疗医源性腰椎滑脱的合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