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50例甲状腺腺瘤和48例甲状腺假乳头状瘤组织中HIF-1α的表达.结果 HIF-1α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假乳头状瘤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76.0%(38/50)、16.0%(8/50)和10.4%(5/48);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HIF-1α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分别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9和0.386,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明显上调,HIF-1α的表达程度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腺瘤及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7例结直肠正常黏膜、13例腺瘤和61例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并探讨HIF-1α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浸润等的关系.结果: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HIF-1α无表达;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5.4%(2/13),且均为弱阳性表达,2组HIF-1α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65.6%(40/61),其中弱阳性、阳性及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9%、19.7%、18.0%,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粘膜和腺瘤组织(P<0.01).HIF-1α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P<0.05)和Dukes 分期密切相关(rs=0.554,P<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部位、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HIF-1α过表达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晚期事件,与结直肠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鳞痛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检测46例食管鳞癌组织和46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IF-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2者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癌细胞胞质/核内,阳性率为41.3%(19/46),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 mRNA的表达水平(1.17±0.25)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0.35±0.12)(t=13.942,P<0.001).46例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mRNA高表达(高于癌组织中的平均水平)者为24例(52.2%).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 mRNA表达水平与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呈正关联(rp=0.474,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χ2=6.624,P=0.010)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7.404,P=0.007),HIF-1α 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χ2=0.321,P=0.571)、淋巴结转移(χ2=0.708,P=0.400)、浸润深度(χ2=2.333,P=0.127)及临床分期(χ2=0.067,P=0.800)均无关.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对临床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和热休克蛋白90 α(heat shock protein90α,HSP90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4例甲状腺腺瘤及11例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HSP70和HSP90α的表达水平,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分析HSP70表达和HSP90表达的关系.结果 HSP70和HSP90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42%(26/38)和81.57%(31/38),在PT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HSP70和HSP90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HSP70和HSP90α在PTC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421 P<0.05).结论 HSP70和HSP90α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与发展,二者可作为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和2型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 2,GLS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本院结直肠癌术后108例组织标本(其中23例含癌旁黏膜组织)中HIF-1α和GLS2的表达,分析二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测HIF-1α和GLS2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 法分析结直肠癌中HIF-1α和GLS2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 α和GLS2的表达均高于癌旁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 α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GLS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浸润深度、术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HIF-1 α和GLS2的表达显著正相关(r=0.464,P<0.01),且均与结直肠癌的预后有关,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术后远处转移及HIF-1α、GLS2的表达均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中HIF-1α、GLS2高表达预后均较低表达差,提示二者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2例肾细胞癌组织中HIF-1α及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肾细胞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57.1%,癌旁及正常组织不表达;肾细胞癌VEGF阳性表达率为61.9%,与癌旁及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癌转移患者与无癌转移者HIF-1α、VEGF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Kappa=0.41,P<0.01)。结论 HIF-1α在肾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与VEGF有相关性,有望成为判断肾细胞癌转移和预后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HIF-1α是VEGF表达的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灶周缺氧诱导因子-1α、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7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HSP70的表达。结果 37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阳性率为40.5%,其中出血量>60 ml者HIF-1α阳性率为88.9%,与其他出血量者(30-45 ml,46-60 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IF-1α表达与血肿作用时间明显相关,随着出血后手术时间的推迟而增加(P<0.05)。HIF-1与HSP70的表达呈正相关(n=15,r=0.82,P<0.01)。结论 脑出血后HIF-1α的表达与出血量及血肿作用时间相关,为判断脑出血灶周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提供了依据;HSP70有神经细胞保护及抑制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共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MVD),检测126例NSCLC患者及20例癌旁对照肺组织中HIF-1α、HGF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情况与LMVD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HIF-1α与HGF的表达呈明显相关(R2=0.590,P<0.05);NSCLC组织中存在HIF-1α和HGF的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和80.9%,明显高于癌旁对照肺组织(P均<0.05),癌组织中的LMVD明显高于癌旁对照肺组织(17.525 0±2.286 9 vs 1.765 0±0.735 3,P<0.05);HIF-1α或HGF阳性表达的NSCLC患者较阴性者有更高的LMVD(P<0.05),HIF-1α、HGF的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结论在NSCLC中存在HIF-1α与HGF的共表达,该表达可促进NSCLC淋巴管的新生及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9.
曹跃鹏  李东恩  宋甫春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5):435-436,439,F0002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VEGF和MVD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硬化及肝正常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HIF-1α在肝细胞癌、肝正常组织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HIF-1α与VEGF和MVD在肝癌中的表达有相关性。结论HIF-1α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在肝癌肿瘤血管生成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α( HSP90α)在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及HBV相关性肝细胞癌( HCC)患者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ELISA技术检测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及HBV相关性肝癌患者、良性肝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HSP90α表达水平;回顾性分析HSP90α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间的关系。结果:HSP90α在高转移潜能MHCC97H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潜能HepG2细胞( P=0.0002)。肝癌患者及良性肝病患者血清中HSP90α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 P=0.0001),但肝癌与良性肝病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990)。肝癌患者血清HSP90α表达水平女性高于男性( P<0.05),患者年龄、HBeAg是否阳性、AFP水平、HBV DNA水平及TNM分期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HSP90α与HBV相关性HCC转移潜能相关,可望成为HCC侵袭转移、预后评估及区分HBV相关性肝病与健康者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肠腺癌组织中HIF-1α和P14AR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2例大肠腺癌标本HIF-1α和P14ARF蛋白的表达.结果 HIF-1α阳性表达率为43.5%(27/62),P14ARF阳性率为71%(44/62).HIF-1α阳性表达率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P>0.05),但随Duke's分期的不同有增高的趋势,即Duke's D期>Dukes' C期>Duke's B期>Duke's A期.HIF-1α阳性表达与癌组织Duke's分期呈显著相关(χ2=15.651,P<0.001).P14ARF表达与大肠腺癌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均相关(χ2=11.113,P<0.01;χ2=16.642,P<0.01).大肠腺癌组织中HIF-1α与 P14ARF表达显著相关(τ= -0.392,P<0.01).结论 HIF-1α可能参与了大肠腺癌的浸润和转移;P14ARF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和转移状况相关,P14ARF可能通过抑制HIF-1α表达的途径抑制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urvivin、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肝细胞癌(肝癌)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urvivin、HIF-1α在51例肝癌病变组织和其癌旁组织的表达.结果:Survivin及HIF-1α在肝癌中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Survivin与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P<0.01);Survivin与HIF-1α呈正相关性(r=0.42,P<0.01).Survivin在肝癌组织的阳性率为76.5%,HIF-1α在肝癌组织的阳性率为68.6%,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4.3%.结论:Survivin及HIF-1α表达升高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Survivin、HIF-1α对于肝癌与良性组织判别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从蛋白水平检测了48例CCRCC和20例远离肾癌的正常组织HIF-1α和CXCR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分级、分期及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 HIF-1α和CXCR4在CCRCC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77.0%,正常肾组织中HIF-1α及CXCR4蛋白表达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和CXCR4与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HIF-1α与CXCR4在CCR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HIF-1α和CXCR4在CCRCC中的高表达可能对CCRCC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其与喉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喉癌标本中HIF-1α的表达,并计数MVD,观察HIF-1α、MVD与喉癌各种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50例喉癌标本中39例HIF-1α表达阳性,平均MVD为(28.0±11.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分期晚期患者的HIF-1α阳性表达率为89.7%,MVD为(32.5±11.5),明显高于早期患者的61.9%和(21.7±7.7);淋巴结转移组中HIF-1α的阳性表达(94.4%)及MVD(37.1±8.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68.8%和(22.9±9.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IF-1α阳性组的MVD明显高于阴性组;随着HIF-1α表达的增加,MVD逐渐增高,呈正相关(r=0.901,P<0.05).结论 HIF-1α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关,提示其在喉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恶性程度及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根据艾德曼森(Edmondson)分级对肝癌组织进行分级,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3例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和23例正常肝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1)3组HIF-1α、VEGF表达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正常肝组织组HIF-1α、VEGF表达程度与癌旁组织、肝癌组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组HIF-1α与肝癌组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组织组VEGF表达程度与肝癌组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高侵袭性与低侵袭性肝癌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癌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程度与Edmondson分级间均无等级相关关系(rs分别为0.225及0.162,P>0.05)。(4)肝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与VEGF表达间有等级相关关系(rs=0.597,P<0.05)。结论 HIF-1α和VEG...  相似文献   

16.
李华民  张晓丽  胡沛臻  李贞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8):681-683,F004
目的 :探讨 P53 蛋白、热休克蛋白 (HSP) 70在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 DAKO Envisio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70例肝细胞癌组织及5 0例癌旁肝组织中 P53 蛋白及 HSP70的表达。结果 :肝细胞癌组织中 P53 蛋白和 HSP7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 1 .43 %(2 2 /70 ) ,80 %(5 6 /70 ) ,P53 为核性表达 ,HSP70为核和 (或 )浆性表达。癌旁肝组织中 P53 全部阴性表达 ,HSP70的阳性表达率为 92 %(46 /5 0 ) ,全部为胞浆性表达。统计分析提示 P53 蛋白及 HSP70与肝癌的发生及肝癌组织学分级有关。 P53 蛋白核阳性表达者 HSP70全部有核阳性表达 ,提示 P53 蛋白与 HSP70的表达有关联性。结论 :抑癌基因 P53 参与了人类肝癌的发生 ,且与肿瘤进展有关 ,HSP70参与了 P53 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分析皮肤癌组织中2者的相关性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5例SCC、25例BCC及23例正常皮肤组织中COX-2、HIF-1α和CD34的表达,并计数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SCC和 BCC组织中COX-2和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及CD34-MVD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COX-2和HIF-1α的表达相关(P<0.05).SCC和 BCC组织中COX-2、HIF-1α表达阳性者的MVD值均高于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SCC和BCC组织中COX-2与HIF-1α可能协同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从而促进SCC和BCC的生长、浸润或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wist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89例肝细胞癌组织中Twist和HIF-1α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结果:癌组织Twist的阳性表达率为70.7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9.10%(P<0.05)。Twist和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HCC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在Twist高表达率上存在明显差异,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它可能与HIF-1α信号通路有直接作用,检测Twist表达对预后判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2例肾细胞癌组织中HIF-1α及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肾细胞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57.1%,癌旁及正常组织不表达;肾细胞癌VEGF阳性表达率为61.9%,与癌旁及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癌转移患者与无癌转移者HIF-1α、VEGF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Kappa=0.41,P〈0.01)。结论HIF-1α在肾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与VEGF有相关性,有望成为判断肾细胞癌转移和预后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HIF-1α是VEGF表达的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声带息肉、癌旁组织中SIAH2和HIF-1α蛋白的表达,为喉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方法:收集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60例,同时收集声带息肉、癌旁石蜡包埋组织各30例,应用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IAH2和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SIAH2蛋白和HIF-1α蛋白在癌旁组织、声带息肉以及喉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33.3%、70%和3.3%、30.0%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IAH2蛋白和HIF-1α蛋白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有关( P<0.05). 喉鳞状细胞癌中SIAH2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 结论:SI-AH2和HIF-1α蛋白可能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有关,并对喉鳞状细胞癌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促进作用,联合检测二者可为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以及患者的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