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游过泡瘢痕形成。为保证青光眼滤过术的效果,许多学者主张在术后应用抗瘢痕形成的药物,从而提高了青光眼滤过木的成功率。1984年Heuer首先将5—氟尿嘧啶(5—Fu)应用于新生血管性、无晶体眼性等青光眼滤过术后,使抗滤过泡瘢痕形成获得成功。随后众多研究表明5—FU可改善预后较差的眼部手术的成功率。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来5—FU作为青光眼滤过术辅助用药取得很大进展,现将有关5—FU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青光眼滤过术的应用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 5—FU的作用机理 眼组织伤口愈合符合一般伤口愈合规律:早  相似文献   

2.
一、甘露醇的眼科应用:甘露醇是一种脱水药物,通过升高血液渗透压,造成血液与房水间的渗透压差,使眼内液进入血液,使眼压下降,同时还可降低颅内压、眶内压等。眼科常用于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发作期,在抗青光眼手术前其他药物尚不能控制眼压者,恶性青光眼;各种眼内手术前需降低眼内压,以减少玻璃体脱出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影响功能性滤过泡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别对48例50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失败患者的年龄、青光眼粪型、术前眼部情况(视力、视野、杯/盘及眼压)、术前用药情况以及所采取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等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小梁切除术35眼。小梁切除术联合术中丝裂霉素应用15眼。术后无功能滤过泡发生在30~45岁者30眼(60%);慢性开角性青光眼者26眼(52%);34眼(68%)为晚期青光眼;16眼长期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8眼为高眼压下实施手术;11眼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葡萄膜炎症反应;24例未得到正确护理;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持与手术方式、术前眼压状况、术前用药及术后处理等有关,与手术年龄、膏光眼类型、手术时机是否有直接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现代的眼显微手术使大多数青光眼的滤过性手术成功率达到70%~90%。然而某些类型的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成功率低,这些手术预后较差的青光眼,称为难治性青光眼,主要包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无晶体或人工晶体性青光眼、伴葡萄膜炎性青光眼、角膜移植后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或玻璃体切割术后的青光眼、虹膜内皮综合症等。资料表明:难治性青光  相似文献   

5.
CO2激光与药物联合治疗瘢痕疙瘩—附30例疗效及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O2激光与药物联合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CO2激光烧灼至瘢痕完全去除,以不损伤脂肪层为宜,待创面基底部形成纤维组织时,在创缘及基底部注射由皮皮激素为主配制的混悬液,每7-10天一次,共4-5次。对照组为冷冻和手术切除后按上述方法注射相同药物。结果:经一年随访,治疗组有效率95.83%,与对照组冷冻78.26%和手术80.43%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O2激光联合药物治疗瘢痕疙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手术的特点,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54只眼,使用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眼压不能良好控制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54只眼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其中2眼出现前房出血,2眼出现脉络膜脱离,6眼出现浅前房经过相应的处理后稳定。术后1月随访时,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的有47只眼占87%,眼压≤21mmHg者有44只眼占81.5%。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施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是必要、可行,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青光眼患者实施复合式的小梁切除手术后眼压不降的原因进行探讨。方法对在本院实施复合式的小梁切除手术的26例患有青光眼且手术后眼压不降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26例患者的手术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后得出的结果如下,26例患者中有3例因术后前房出血而导致眼压不降,有5例因患有恶性青光眼而导致眼压不降,有12例患者因滤过泡扁平且发生瘢痕化而导致眼压不降,有4例患者因术后并发白内障而导致眼压不降,有2例患者因患有持续性高血压而导致眼压不降。结论接受复合式的小梁切除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出现眼压不降的原因主要是患者滤过泡扁平且发生瘢痕化导致的,应针对滤过泡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方法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对32例药物降压无效的青光眼患者进行青光眼手术,术后观察出血、滤过泡、前房、眼压及视力的变化。结果术后1月视力提高的21只眼(65.63%);保持不变的11只眼(34.38%);眼压术后≤21mmHg者28只眼(87.5%);用药物控制的4只眼(12.5%)。结论高眼压状态采取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陈威 《医学信息》2010,23(2):432-433
目的评价复合式小粱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68例(74眼)各种类型青光眼,术中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做4mm×4mm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约?巩膜厚度的板层巩膜瓣,术中使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0.2mg/ml抑制溜过区瘢痕形成,前房穿刺,切除小梁组织2min×2mm,虹膜根切,巩膜瓣顶端缝合2针,两侧边中央各缝合1针。结果随访半年,近期眼压控制良好,均在6mmHg~21mmHg之间。远期眼压:在6—21mmHg之间者为71眼(95.95%),术后均形成功能性滤过泡:Ⅰ型滤过泡19眼(25.68%),Ⅱ型滤过泡55眼(74.32%)。Ⅰ度浅前房2只眼,Ⅱ度浅前房3只眼,无出现Ⅲ度浅前房,浅前房发生率676%。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减少巩膜瓣,结膜下瘢痕形成,能主动调节房水滤过量,促进功能滤过泡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网络Meta分析方法,评价现行瘢痕治疗药物在瘢痕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检索PubMed,Blackwell,Cochrane Central,Web of Science,Ovid及Scopus等数据库及国内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瘢痕药物治疗及预防的相关文献,将文献提供的相关数据录入到Excel电子表格中,再将电子表格导入到R(2.15.1版)软件(http://www.r-project.org/)中,利用Meta软件包及Q检验等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库检索,本研究总计纳入35篇文献,汇总分析,药物对瘢痕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80.0±3.0)%,总体复发率为(28.0±3.0)%。瘢痕治疗作用的大小顺序大致为:激素类、博来霉素、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C、维拉帕米及胶原酶。其中胶原酶治疗效应的相对危险性值(OR)小于1,提示该药物对瘢痕的治疗不仅无效,而且可能有害;而5-氟尿嘧啶的OR区间包含1,其治疗作用也有待进一步的证实。药物辅助治疗对瘢痕复发作用的大小依次为:博来霉素、5-氟尿嘧啶、维拉帕米、激素类、咪喹莫特、秋水仙碱、他莫昔芬,其中可信区间包含50%的有咪喹莫特、他莫昔芬及维拉帕米。瘢痕药物治疗总体有效率之间的相互比较,汇总后I~2=95.6%,Q检验显示P0.0001。而对瘢痕药物辅助治疗复发率的分析中,激素类药物及咪喹莫特对瘢痕复发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几种药物,而他莫昔芬对瘢痕复发的预防作用最低。结论用于瘢痕治疗的药物可以选择激素类、博来霉素、丝裂霉素C、维拉帕米等;而用于预防术后复发可选激素类,其他药物的作用尚有待证实。  相似文献   

11.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神经缺损为共性特征的病变,它对视功能的损害极为严重,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病理性眼压升高是主要危险因素,但在手术或药物治疗眼压降至正常(16mmHg以下)后,其视野及视敏度的损伤常不能恢复。我院针对病因,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眼压经手术或激光治疗控制在正常范围的青光眼患者126例,针对其视野的损伤采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翔  夏亮  杨亚斌 《医学信息》2018,(23):51-54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由于治疗的不及时或治疗不当,随着病情的进展,可最终导致失明,其病因主要是由多种因素导致房角关闭使眼压升高,进而视神经受损所致。目前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多种多样,但由于引起房角关闭的因素多样化,导致我们在选择治疗方式上存在诸多困惑。为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尽早的给与恰当的治疗及预防,诸多学者和临床医师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做了大量研究,也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式做了许多改进,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患者进行宫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98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宫腔镜手术治疗,n=50)、对照组(传统清宫手术治疗,n=48).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血清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其出血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一周β-hCG下降程度高,且术后β-hCG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1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结论:宫腔镜治疗能有效改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患者的手术指标,减少机体并发症发生,加快β-hCG水平恢复.  相似文献   

14.
瘢痕疙瘩与HLA-Ⅱ类基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遗传学因素在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50例瘢痕疙瘩患者进行HLA-Ⅱ类基因分型,并以100例正常人的Ⅻ。A-Ⅱ类基因为对照。结果:瘢痕疙瘩组HLA—DQ5抗原频率(30%)明显高于对照组(14%),相对危险率(RR)=2.63;HLA—DRl7和HLA—DQ8抗原频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4%,15%),RR=0.13,0.12。结论:瘢痕疙瘩与HLA—DQ5基因呈正相关,与HLA-DRl7和HLA—DQ8基因呈负相关。HLA—DQ5、HLA-DR17和HLA-DQ8基因可能是瘢痕疙瘩患者易感的单倍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48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手术、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及行为疗法,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手术和药物治疗,干预结束2~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眼压达标率等。结果心理干预后的青光眼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眼压达标率明显高于未接受干预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67,P<0.01;χ2=4.025,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疗法,能够显著改善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疾病。根据文献调查报告,原发性青光眼占所有眼科病人的4%。在失明病人中由青光眼所致者占21.8%。以往沙眼占失明原因的首位。解放后由于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知识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沙眼引起的失明率显著减少。目前青光眼是失明原因的第一位,失明者中有21.8%是由青光眼所致。直至现在青光眼仍然是难治疗的眼病,以往认为40岁以上的人会患原发性青光眼。近年来由于眼科学者对青光眼的研究,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青光眼经药物治疗无效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例恶性青光眼病例,所有病例经药物治疗无效后均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单纯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或联合前房重建术,1例采取晶状体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6个月,术后眼压12.2~18.6 mmHg,平均15.5 mmHg,全部前房深度恢复且稳定,视力0.02~0.3。结论对药物治疗无效的恶性青光眼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单纯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腔穿刺抽液术或联合前房重建术能有效缓解恶性青光眼,部分严重病例则需行晶状体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中对5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组,于清创手术后分别给予实验组抗痫药物预防性应用及对照组安慰剂应用,结果显示实验组(服抗痫药组)30例中仅有1例(3.3%)发生晚期癫痫,而对照组(服安慰剂组)22例中有6例发生晚期癫痫(27.3%),两组有显性差异(P<0.05)。本通过复习献,探讨了预防性使用抗痫药物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焦虑情绪对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前房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焦虑情绪对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前房恢复的影响山西省晋中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秦斌山西省晋中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董文兰前房是抗青光眼手术后重点考察的部位,术后前房恢复的早迟与深浅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健所在,它受多种原因影响 ̄(1)。本文对8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20.
激光治疗因其微创、非穿透、效果确切、风险及并发症较少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眼科诊疗。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的深入,更多种类的激光应用于眼科疾病的诊疗之中,已成为抗青光眼治疗的重要手段。其旨在结构上解决房水循环问题,简化并替代了部分传统手术,也为部分因伴有严重肾脏及过敏疾病而无法应用药物降眼压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更好地选择方案。笔者对目前用于治疗青光眼的激光种类、性质、作用原理、适应症、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