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少见肿瘤,约占胃肠道肿瘤的 0.1%-3.0%。GIST发生于胃肠肌壁,是一种不成熟的梭行细胞或上皮样细胞增殖。传统上由于病理技术的限制,往往被误认为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而近年来已证实GIST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瘤,是消化道独立的一类间叶肿瘤,可能起源于Cajal细胞。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21例 GIST,并对其临床诊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6年收治的26例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处理及病理结果.结果 26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低度恶性17例(65%),高度恶性9例(35%).随访时间6个月至7年,4例出现远处转移或局部复发,5例死亡(其中4例为高度恶性GIST).结论 GIST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较低,其确诊依赖免疫病理结果.目前GIST的治疗主要依赖手术治疗为主.对复发或远处转移者积极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可延长生存期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刘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35(12):1104-1105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独特的胃肠道问叶性肿瘤,对GIST认识的不足常常给其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本研究对20例GIST的详细观察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总结和讨论此类肿瘤的形态学特点和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胃肠道黏膜下肿瘤,临床上少见,仅占胃肠恶性肿瘤的0.8%。GIST是一种独立的消化道非上皮性肿瘤,于1983年由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胃肠道间质瘤6例的病理特征及随访情况。结果 6例肿物均位于胃肠道黏膜下和(或)肌间。4例为梭形细胞型,高度恶性。2例上皮细胞型,交界性。结论①发生于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经免疫组化证实多为胃肠道间质瘤。②日常工作中如何掌握间质瘤的诊断标准,没有免疫组化和其他手段仅靠HE能否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1988年,Hirota等[1]提出GIST可能是起源于胃肠道卡哈尔间质细胞。以往常把GIST混同于平滑肌瘤和神经源性肿瘤[2]。近年随着免疫组化、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认为GIST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免疫组织化学表达CD117和CD34[3]。超微结构以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胞质指突状突起等为特征。现对我院收治的18例GIST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8例GIST患者均为我院1997~2006年间外科手术经病理确诊的病例,其中男12例,女6例,… 相似文献
13.
14.
23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可能起源于胃肠道的多潜能间充质细胞.长期以来一直被诊断为消化道平滑肌(肉)瘤或(恶性)神经鞘瘤.随着免疫组化开展.国内近年来报道的GIST病例逐渐增多,临床上对GIST的认识不断加深,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7年8月收治的GIST 23例,探讨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1998年以后识别并命名的新实体瘤,是一组主要发生于胃肠道的含有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多表达CD117的间叶源性肿瘤。此前大多数GISTs被误诊为平滑肌瘤、平滑肌母细胞瘤或平滑肌肉瘤,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的研究显示大部分肿瘤无典型平滑肌和神经细胞的特征。直到1998年,Sarlomo-Rikala等发现CD117蛋白是胃肠道间质瘤的特有敏感标志物,胃肠道间质瘤才被识别并列为一种新的肿瘤实体。目前临床上对GISTs的认识还不够,本文就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收集大理州医院19例GI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发病年龄平均52.2岁,发生部位分别为胃10例、空肠3例、回肠3例,结肠1例,直肠2例。19例均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良性9例,恶性8例,交界性2例,肿瘤的大小与良恶性相关。结论GIST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以消化道出血、腹痛和腹部不适,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病理学检查是确诊GIST的惟一方法。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Mazur和Clark[1]首先提出“胃肠间质瘤”的概念,认为此类肿瘤起源于胃肠道的固有肌层和黏膜肌层,是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的一组缺乏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特征和雪旺(Schwann)细胞免疫组化特点的胃肠道非上皮细胞肿瘤。其细胞表现出正常Cajal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和抗原表达(即CD34和CD117),认为其可能来源于ICC(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或ICC前体细胞。胃肠道间质瘤(GIST)具有特异性的组织学特点,以区别于以往的平滑肌瘤或神经鞘瘤,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对除了手术切除之外的所有治疗手段都无明显疗效,10%~30%的病例表…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胃肠道问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较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过去通常诊断为胃平滑肌瘤或雪旺瘤。1983年,Mazur和Clark提出“问质瘤”的概念。1994年,Mikhael等12l应用CD34免疫组化标记将GIST与真性平滑肌瘤和雪旺瘤分开。1998年,Hirota等发现人GIST中存在c-kit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随之出现c-kit抗体即CDll7,并得到广泛应用,此标记物即为诊断GIST的金标准。即GIST是一种c-kit蛋白表达阳性、组织学上以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为特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病例8例。结果6例行根治性切除,2例行姑息性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首选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对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