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呼吸机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普宁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用常规方法联合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抢救...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6,(3):284-285
目的探讨急诊ICU中应用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5年9月期间急诊ICU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 O_2、p H以及Sa 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a 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脑钠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脑钠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ICU中应用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法,治疗组60例,予以常规治疗,加用呼吸机治疗,对照组50例,仅予以常规治疗,并且对两组患儿的气血分析、心率改善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6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经呼吸机治疗后,显效4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结论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以86例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患儿为对象,都选自2017年5月~2019年3月于本院住院治疗期间,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43例采用鼻导管吸氧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43例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功能无明显改善(P>0.05);不同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指标明显上升,其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PaO指标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儿,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患者的血气指标得以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得以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
程改存 《医疗装备》2021,(1):98-100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医院收治的88例AHF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 d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70例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基础性治疗;35例)与观察组(基础性治疗+无创呼吸机治疗;35例),对比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体征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收缩压(SBP)以及舒张压(DB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好转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各项炎症因子指标[白介素-8(IL-8)、核因子-kB(NF-kB)、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明显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高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高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pH、 PaO_2及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aCO_2、 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的pH、 PaO_2、 PaCO_2,以及MDA和SOD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的病死率及气管插管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高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早期及延迟治疗在急性左心衰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9月—2012年5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性左心衰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延迟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3h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的改变、病情好转情况、住院时间、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通气例数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3h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好转率、住院时间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够较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提高病情好转率,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通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患儿 92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将患儿进行分组,其中有 46 例患儿为对照组,为患儿实施鼻导管吸氧治疗,另外观察组46例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以及观察组患儿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71.4%和95.6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aO2、PaCO2、SpO2、pH值相比之下,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H值(7.36±0.26)、PaO2(79.61±4.49)mmHg、SpO2(0.94±0.12)kPa、PaCO2(52.37±4.25)mmHg,对照组患儿的pH值(6.53±0.28)、PaO2(68.55±3.23)mmHg、SpO2(0.72±0.09)...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研究无创呼吸机对此种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法选取武威市凉州医院急诊ICU科室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所治疗的140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70)与观察组(n=70),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以及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但是在氧分压以及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在各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29%,前者远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71%,前者远远低于后者(P<0.05)。结论 通过对急诊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还明显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  相似文献   

11.
李素玲 《中国校医》2014,28(5):346-347
目的研究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9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急诊常规护理,90例观察组使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比较抢救时间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完成CT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及急救总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61、8.771、21.148、20.374,P〈0.01);观察组致残率37.8%、死亡率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806、4.063,P〈0.01或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显著节约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对ICU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急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发病原因分为肺外源组与肺内源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急救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肺外源组的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肺内源组(P<0.05).结论:在对ICU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急救时,应依据患者的发病原因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能提高治疗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脑出血术后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特点及病原菌分布,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脑出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98例患者资料,对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对抗感染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诊断细菌学常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培养鉴定,对于培养阳性者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98例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121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7.77%,革兰阳性菌占18.18%,真菌占14.05%,检出率排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19.83%、16.53%、14.05%、11.57%、10.74%;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20.83%,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分别为81.8%及88.9%,但是未检出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为80.00%,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均敏感。结论脑出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高,临床上应以预防为主、加强患者免疫力、配合肺灌洗等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出血为中老年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并发症多,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观察病情时要认真及时、准确、周到全面,从一丝细小的表现中发现病情变化,从而在时间上为患者赢得生的可能。通过对脑出血患者的目标施护,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定植真菌的分布特点,旨在为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出现下呼吸道真菌定植的患者进行病原学分析,同时对急性脑梗死合并下呼吸道真菌定植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后措施。结果 2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下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真菌感染95份,感染率为45.67%,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率最高为37.91%,其次为曲霉菌属感染占16.99%;真菌定植分析显示,假丝酵母菌属定植的病例数最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真菌定植的常见危险因素为老年患者、意识障碍、长期应用抗菌药物等;出现下呼吸道真菌定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与未出现真菌定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住院时间、病情加重及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真菌定植发生率较高,假丝酵母菌属是主要的病原菌,积极控制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真菌定植和提高患者生存的关键,早诊断、早治疗、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是预防急性脑梗死患者下呼吸道真菌定植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bemorrhage,HICH)患者的预后影响。 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胶州市人民医院救治的76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院前急救,临床病情观察、体位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主要包括有急救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护理、颅内高压护理、临床观察护理、必要手术术前护理准备、术后各项临床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NIHSS、FMA、Barthel指数、SF-36、SDS、SAS各项评分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患者37例救治成功,救治成功率97.37%,对照组32例救治成功,救治成功率84.21%,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11.21±3.08,对照组19.23±3.26,观察组Barthel指数78.92±8.65,对照组53.35±8.04,观察组FMA得分38.31±3.62,对照组23.68±3.46,观察组SAS得分47.41±5.42,对照组67.21±6.47,观察组SDS得分45.09±4.65,对照组59.83±4.74,观察组患者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FMA(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HICH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心理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ICU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并针对高危因素分析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急诊ICU收治的老年患者866例,研究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感染病原菌分布,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导致ICU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肺部感染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其中98.88%的患者X线检查发现阳性征象,痰培养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相对较高,分别占39.32%和30.3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与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基础疾病≥2种、有侵入性操作是导致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89例肺部感染患者经过治疗,其中48例(53.93%)患者症状完全消失,17例(19.10%)患者症状缓解,18例(20.22%)患者病情恶化,6例(6.74%)患者死亡。结论 ICU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80岁、有≥2种基础疾病以及侵入性操作,针对以上高危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对于减少肺部感染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1~4月我院EICU患者分离的病原菌。结果从43例患者的各种临床标本分离出119株无重复的病原菌,共21种细菌和4种真菌;51株非发酵菌,26株葡萄球菌属,25株真菌,肠杆菌科细菌只有8株;分离最多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共20株;分离的菌株65.5%来自于痰标本,其次为血液标本9.2%;复数感染病例非常高,达81.4%,最多的感染8种病原菌;感染的26株葡萄球菌属有23株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8株肠杆菌科细菌有2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65.1%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结论EICU患者感染的细菌以非发酵菌为主,病原菌呈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托拉塞米或呋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脑出血患者16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托拉塞米组和呋塞米组,每组80例,托拉塞米组采用托拉塞米联合20%甘露醇治疗,呋塞米组采用呋塞米联合20%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甘露醇用量、水肿体积、24h尿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托拉塞米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呋塞米组[97.5%(78/80)比77.5%(62/80)],甘露醇用量明显少于呋塞米组[(347.5±32.5) ml比(438.2±30.7) ml],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呋塞米组[7.5%(6/80)比27.5%(22/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托拉塞米组治疗第7,14天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呋塞米组[(21.1±3.4)ml比(23.3±4.8) ml、(17.6±4.5) ml比(22.4±5.6)ml],治疗第3,7,14天24h尿量明显多于呋塞米组[(3684±528) ml比(3 429±592) ml、(3 854±746) ml比(3 185±490)mnl、(3 742±658) ml比(2 251±324)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拉塞米在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方面较呋塞米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行急诊开颅术后入住ICU监护治疗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285例急诊入院行开颅手术治疗的危重患者,对其术后在ICU监护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并对医院感染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6.8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4.17%,其次为颅内感染,占14.58%;共检出病原菌59株,排前5位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2.03%、16.95%、15.26%、15.26%和13.56%;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术前GCS评分、呼吸机使用、动静脉置管、ICU住院时间是影响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术前GCS评分和ICU住院时间是急诊开颅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诊开颅术后ICU监护治疗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个危险因素相关,应加强医院监督管理及相关制度落实,有效控制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