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病食少     
<正> 食欲不振几乎是肝病病人的共有症状。虽然随着病因的治疗大多数病人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或者恢复如常,但也有不少肝病患者虽经治疗而仍脾气不醒、胃气不开,食欲不振的症状顽固难除。祖国医学历来重视脾胃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和对于疾病发展与恢复的影响。我们在肝病临床中观察到,长期食欲不振的患者不仅体质日渐衰弱,而且往往影响药物的效果,妨碍疾病的恢复,认为各种治疗必须在有胃气的基础上,药物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就会攻补不应,温凉无效。因此,食欲好坏往往  相似文献   

2.
少食与长寿     
当今是饱食时代,许多人经常大吃大喝。以前少有的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现代文明病日渐多起来,这些都是营养过剩作崇。不仅如此,因长期的多食、饱食,胃肠负担加重,新陈代谢紊乱,代谢废物堆积体内,类似环境污染,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3.
人在进入老年之后,机体内的新陈代谢功能逐渐缓慢,基础代谢率降低,加之活动量趋少,热量消耗也随之递减,所以老年人应适当减少饭量,以减少身体热量的来源。 老年人宜实行“已饥方食,未饱即止”的饮食原则,也就是说,当感到肚子饿了才去进餐,还没感到太饱时就停止。少食有利于益寿延年,主要有几个原因: 少食有利于延缓大脑的衰老,推迟脑血管硬化。因为少食可以减少一种因饱食而急速增长的  相似文献   

4.
食少病无侵     
<正>我的大姑奶奶,就是我父亲的大姑姑,很快要过98周岁生日,她是我们大家族里当前最年长的老人了。很多人都爱问姑奶奶的长寿秘诀,但姑奶奶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秘诀",总是谦虚地说"没啥"、"没啥",不过在旁边的亲人们就会向提问的人解释:老人实际挺能吃,但吃的不多。不错的,我这位姑奶奶吃饭不忌口,冷、热、酸、甜、清淡的、油腻的,她都吃,然而姑奶奶只是浅尝辄止,从不多吃。比如一块精致的  相似文献   

5.
据在联邦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第24届内科学会公布的统计资料提示,在中风的病例中,60%是高血压引起的,30%是动脉硬化引起的,只有10%是因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或出血性疾病等引起的,而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与病人的饮食有关。 美国医学家在南加州经12年对859名50~79岁的男女追踪观察表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高生存质量?怎样增进健康水平?当今养生学研究已旁涉人们日常生活各个方面,贯穿从进食到排泄全过程的所有内容。 最近,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万楚克教授通过两组老鼠限制饮食热量试验观察发现:少食能够长寿。因为大量进食会造成机体的“库存积压”,血液过多地集中于肠胃;而心脑等重要器官则相应缺血。近年关于衰老研究的自身中毒学说则认为,人体肠道所寄居的细菌每日每时都在产生大量毒素,如吲哚毒素被机体吸收后便导致慢性中毒,从而促进衰老。其实所有这些最新科研发现都不过证明我们古代练功家津津乐道的“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相似文献   

7.
读者汤先生问:我体虚、易上火,并且呼吸道不太好,吃面、喝汤时喜欢多放胡椒粉,请问是否有损健康?  相似文献   

8.
清早,香香脆脆的油条配上一碗豆腐脑或豆浆,都是群众方便可口的早点。但是,医学专家提醒大家,加工油条时常加入一定量的明矾(钾铝矾)以使其成形。这样,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会摄入一定量的铝。每次的量虽不大,但日积月累,铝可在体内蓄积,影响健康。  相似文献   

9.
事烦心不乱,食少病无侵,此二语乃为子养心养身良方,原别无求长生之术也。——乾隆 乾隆皇帝,在位60年,活了89岁,是历代皇帝中寿命最长者。乾隆的长寿之道,与他所说的"食少病无侵"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0.
心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主要针对两类人群,一类是心脑血管已经出现问题的患者,比如有心肌缺血、心绞痛、脑供血不足等,通过二级预防防止出现心肌梗塞、脑梗塞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另一类是已经发生过心梗、脑梗经过治疗好转的患者,通过二级预防防止再梗塞。  相似文献   

11.
少食多餐是指在一天中每次进食量少,而餐次增多,不拘泥于一日三餐之意。旨在适应某些患者,既有利于消化,又利于病情的恢复。一般来说有下列情况者宜少食多餐。 一、溃疡病活动初期的病人:少食多餐可以中和胃酸,还能减轻胃窦部扩张,使胃酸分泌减少,有助于减轻疼痛的发作,促进溃疡的愈合。一般可每日吃四至五餐,待病情稳定后再恢复一日三餐,餐间可加食少许点心,但仍需控制进食量。  相似文献   

12.
13.
夏季儿童饮食应重质而不重量。营养要丰富,可以以新鲜蔬果为主,烹饪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同时,补充适量的牛奶、鸡蛋、瘦肉、鱼等优质蛋白。比如,以加入牛奶和水果的燕麦粥为早餐既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又能够持久提供能量,保证日常所需。但高蛋白、高脂肪,及煎炸油腻的食物,则要坚持少食原则。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不易消化,积聚肠胃引起腹胀不适,胃部供氧需求大,反而使脑部血氧不足,引起精神不集中,身心乏力等。  相似文献   

14.
夏季儿童饮食应重质而不重量。营养要丰富,可以以新鲜蔬果为主,烹饪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同时,补充适量的牛奶、鸡蛋、瘦肉、鱼等优质蛋白。比如,以加入牛奶和水果的燕麦粥为早餐既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又能够持久提供,能量,保证正常所需。  相似文献   

15.
谭书 《科学养生》2013,(2):16-17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有缘结识了清华、北大总裁班特聘导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国际易经养生协会会长盛紫玟先生。针对现代都市人多饮食过量、营养过剩问题,盛先生大力倡导推行人类少食健康工程。他说,追求健康长寿是全人类的梦想,欲想长生,肠要长清,并据此提出一日三餐减一餐,或者把饮食的量减少20%至50%等,还有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疾病,俗称"中风",尤其好发生于中老年人,患病后约有3/4的人丧失生活、劳动能力。因此,在急性期过后开展家庭锻炼和综合性治疗,对于保障病人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心理指导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7.
正有大量研究证据表明,限制热量摄入能减少人们患上很多疾病的危险,包括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有了健康,你就可能会更平稳地活到老年自古以来,人们为了长寿想尽了办法,特别是在近代。一些专业机构和养生专家也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建议,让人们通过药物、运动等方式,促进健康长寿,但是很多方法要么繁琐到令人难以坚持,要么具有很高的操作难度,令人  相似文献   

18.
开胃进食汤治疗顽固性少食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开胃进食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导致的长期不能进食,少食即腹部胀满、形体消瘦、疲乏无力、久治不愈的患者,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孟胜喜 《光明中医》2006,21(4):64-64
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导致的长期不能进食,少食即腹部胀满、形体消瘦、疲乏无力、久治不愈的患者,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调胃汤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渠玉梅 《江苏中医药》2004,25(10):33-33
1994年以来,笔者运用开胃进食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导致的顽固性少食20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