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低蛋白血症患儿白蛋白水平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为临床低蛋白血症患儿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于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65例患儿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白蛋白水平分为低蛋白血症组30例(白蛋白浓度<30 g/L)与正常对照组35例(白蛋白浓度≥30 g/L),观察两组患儿血浆白蛋白水平、万古霉素谷浓度,记录患儿在不同年龄段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影响及患儿第5次用药后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所占比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儿白蛋白水平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相关性,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不达标的相关因素。结果:低蛋白血症组患儿平均白蛋白水平、万古霉素谷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28 d、29 d~1岁、>1~3岁、>3~6岁、>6~12岁万古霉素谷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蛋白血症组>3~6岁、>6~12岁万古霉素谷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低蛋白血症组万古霉素谷浓度在治疗窗内为26.67%(8/30),正常对照组为42.86%(1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白蛋白水平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呈正相关(P<0.05);7例患儿出现肝酶升高、3例皮疹、2例白细胞减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合并基础疾病是导致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蛋白血症患儿受多因素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临床应积极监测低蛋白血症患儿血药浓度,以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低蛋白血症患儿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为其治疗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5月在某院就诊并进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6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临床诊断、白蛋白、万古霉素浓度、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等,并对监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白蛋白正常组(占58.1%),万古霉素平均稳态谷质量浓度(6.8±7.0)mg·L-1,低蛋白血症组(占41.9%),平均谷质量浓度(3.4±3.5)mg·L-1,低于成人应用万古霉素推荐血药浓度标准;合并用药13例,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儿童,低蛋白血症儿童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以更好地指导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拟评估伏立康唑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在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集76例以常规推荐剂量静脉滴注或口服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的血液标本共99份,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谷浓度。结果:测定伏立康唑谷浓度中位值为0.784 μg·mL-1(0.025~9.910 μg·mL-1),其中44例(44.4%)达到目标浓度范围(1~5.5 μg·mL-1),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缺乏相关性(r=0.252,P=0.315)。个体间和个体内血药浓度变异系数分别为97.0%和69.6%。患儿年龄分布2个月~14岁,年龄<6岁的患儿与年龄>6岁的患者相比,谷浓度要达到目标范围需要给予更高剂量的伏立康唑(6.1 mg·kg-1/次vs. 4.55 mg·kg-1/次,P<0.05)。谷浓度<1 μg·mL-1的患儿治疗失败率高于成功率(58.8%vs. 46.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0)。5名患儿治疗中监测谷浓度<1 μg·mL-1且疗效不佳,通过提高给药剂量使谷浓度达1 μg·mL-1以上,最终治疗有效。2例谷浓度≥ 5.5 μg·mL-1的患儿均出现肝功能异常。结论:采用常规推荐剂量给药部分儿童难以达到伏立康唑的目标浓度。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在个体间和个体内均有较大的差异。低龄儿童要达到有效的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往往需给予更高的用药剂量。开展伏立康唑药物浓度监测不仅可以保障患儿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可为合理制订我国儿童的伏立康唑初始治疗方案提供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了解先天性心脏病儿童非手术患儿和手术患儿中万古霉素的药动学特征,探索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酶免疫放大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血药浓度数据采用一室模型拟合,根据Sawchuk-Zaske方法计算患儿的药动学参数,比较非手术和手术患儿的药动学特征,分别计算相应的理论治疗剂量常数。结果:非手术组纳入54例,手术组纳入47例。两组峰浓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非手术组,手术组的速率更低、半衰期更长、清除率更低,理论用药间隔更长(P<0.05),理论单日剂量相对较低(P<0.05)。结论:手术组患儿发生肾功能损害的风险更高;对于一般感染的治疗,非手术组推荐使用50 mg·kg-1·d-1剂量,手术组推荐40 mg·kg-1·d-1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某院0~6岁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率及用药剂量的关系,探讨优化儿童患者万古霉素给药方案。方法 根据纠正胎龄后的年龄将患儿分为A(年龄<7 d),B(年龄7~28 d),C(年龄>28 d)3组,分析不同年龄组患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水平和达标率情况,比较说明书推荐剂量、指南推荐剂量与实际剂量的差别。结果 106例0~6岁患儿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168例次,以5~15 mg·L-1为目标谷浓度的万古霉素达标率为57.74%(98/168)。A、B、C 3组的血药浓度达标率分别为43.59%(17/39),54.00%(27/50)和67.09%(53/79),A、B组达标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的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15.88±1.36),(13.51±0.82)和(11.10±0.69),C组的平均血药浓度低于另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浓度达标患者的实际用量高于指南推荐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说明书推荐的最大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浓度达标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给药方式下重症感染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重症医学科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96例予万古霉素连续静脉注射(CIV,45例)或间歇静脉注射(IIV,51例)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简单线性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2种给药方式下重症感染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CIV患者的血药浓度达标率为73.33%,明显高于IIV患者的49.02%(P <0.05)。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肌酐清除率、首日体质量剂量及年龄、中重度水肿、白蛋白水平、肌酐清除率、首日体质量剂量分别为CIV及IIV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酐清除率、首日体质量剂量及肌酐清除率、中重度水肿、首日体质量剂量、白蛋白水平分别为CIV及IIV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对需使用万古霉素的重症感染患者,CIV相较IIV更易达到有效浓度,独立影响因素(首日体质量剂量、肌酐清除率)更少,且可通过肾功能支持和调整首日给药剂量优化万古霉素的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7.
张弋  吴瑛  沈中阳 《中国药房》2011,(26):2451-2453
目的:评价万古霉素在我院肝移植患者中的治疗药物监测情况,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与影响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器官移植中心2003年1月-2009年4月肝移植术后应用万古霉素的64例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应用万古霉素前、后的肾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4例肝移植患者的396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显示,平均谷浓度为(16.41±9.20)mg·L-1;谷浓度在5-10mg·L-1的占16.92%,>10mg·L-1的占73.48%,<5mg·L-1的占9.60%。谷浓度>10mg·L-1时,患者的肾功能与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依次为剂量/体重、肌酐、年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0.05)。结论:万古霉素在肝移植患者中的治疗浓度较高;随着血药浓度升高应密切监测肾功能的变化;临床疗效及药物利用指数均表明我院该药的应用是基本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群体药代动力学软件对肾功能亢进(ARC)和非亢进(non-ARC)骨科术后患者的万古霉素谷浓度、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 ~24 h)的预测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 ~ 2022年12月骨科术后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通过HIS系统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万古霉素峰谷浓度、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等,计算患者肌酐清除率,并分为ARC组和non-ARC组。采用万古霉素剂量推荐和血药浓度预测系统、SmartDose软件回顾性预测患者的万古霉素谷浓度,采用SmartDose和JPKD软件预测万古霉素的AUC0 ~ 24 h。结果:与non-ARC组相比,ARC组患者年龄较小,血肌酐、血尿素、胱抑素C水平明显降低,而肌酐清除率较高(P < 0.05)。与non-ARC组相比,ARC组患者谷浓度及AUC0 ~ 24 h均明显降低(P < 0.05)。万古霉素剂量推荐和血药浓度预测系统和SmartDose软件对ARC与non-ARC骨科术后患者谷浓度预测的绝对权重偏差> 30%。JPKD软件对ARC与non-ARC骨科术后患者AUC0 ~ 24 h的绝对权重偏差< 30%且组内相关系数均> 0.750。结论:万古霉素剂量推荐和血药浓度预测系统和SmartDose软件预测ARC和non-ARC骨科术后患者万古霉素谷浓度效果欠佳,而JPKD软件较SmartDose软件更适用于预测AUC0 ~ 24 h。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万古霉素谷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0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我院新生儿科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新生儿病例,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可能影响万古霉素谷浓度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的51例患儿中,万古霉素平均谷浓度为8.70(5.60,13.00)mg·L-1。谷浓度达标率74.51%,单次剂量、矫正体质量、给药间隔与谷浓度相关性显著(P<0.05),血肌酐与其相关性不显著,给药间隔及单次给药剂量对谷浓度的影响更大。结论:新生儿万古霉素谷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单次给药剂量、矫正体质量以及给药间隔。  相似文献   

10.
《中南药学》2019,(9):1552-1555
目的分析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患儿中的血药谷浓度临床资料以及疗效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和监测万古霉素提供参考。方法收集74例革兰阳性球菌重症肺炎患儿的一般情况、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及生化检查结果,分析患儿万古霉素疗效与临床特征间的相关因素。结果在万古霉素治疗下,不同组间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酰转肽酶(γ-GT)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回归分析显示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与万古霉素谷浓度呈负相关(R~2=0.039,P=0.0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重症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中重度贫血及急性肝功能受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症肺炎合并轻度肾功能损伤患者更有可能达到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目标值,用药前急性肝功能受损、中重度贫血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可能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开颅术后患者静脉注射万古霉素的血清和脑脊液药物浓度与临床疗效、安全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静脉注射万古霉素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脑脊液浓度及其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共收集42例患者,检测脑脊液和血清样本102例次,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和脑脊液浓度与给药剂量间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中万古霉素浓度在4~8 mg·L-1范围内治疗有效的可能更大(P<0.05);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在低于10 mg·L-1时有效性降低(P<0.05),且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与不良反应发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万古霉素的血清、脑脊液浓度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颅内感染患者需要进行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12.
许春生 《家庭医药》2016,(7):133-133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在临床治疗中患者的血药浓度情况。方法:以2005年至2012年我院的40例万古霉素使用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他们用药后,接受了血药浓度检测,对患者的病历情况、年龄、性别等等情况均进行了详细记录,结合患者的用药情况和血药浓度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结果:这些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70%,其万古霉素DUI是0.79,性别的差异在血药浓度和谷浓度不会产生影响,患者的肾功能是影响万古霉素的峰浓度主要影响因素,肾功能正常以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比其万古霉素谷浓度差异性不大。结论:临床中进行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研究,发现,肾功能是影响其血药浓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使用该药物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患者的肾功能情况,提前进行药物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肾功能亢进(augmented renal clearance, ARC)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用药剂量、谷浓度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7月-2017年3月在某院住院期间使用过万古霉素并进行了血药浓度监测的67例ARC患者和142例肾功能正常患者病历资料,比较2组万古霉素给药方案、谷浓度及临床疗效。结果:ARC组与肾功能正常组初始给药的日剂量分别为(2.0±0.3) g和(1.8±0.4) g,具有显著性差异(P=0.041)。ARC组初始给药方案下谷浓度均值(8.3±5.2) mg·L-1明显低于肾功能正常组的谷浓度均值(14.3±8.4) mg·L-1,有显著性差异(P=0.000)。ARC患者的初始给药方案谷浓度达标率为20.6%,肾功能正常组为40.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7)。ARC组万古霉素的临床总有效率和革兰阳性菌清除率分别为69.1%和67.6%,肾功能正常组为76.7%和81.6%,均无显著性差异(P=0.286;P=0.143)。结论:多数ARC患者初始方案万古霉素用药剂量不足,谷浓度达标率较肾功能正常患者更低。  相似文献   

14.
詹峰 《中国药师》2020,(2):299-302
摘要:目的:分析某院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去甲万古霉素的血药谷浓度和峰浓度,对117例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谷浓度和峰浓度区间患者的分布,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性别、年龄和肾功能对血药浓度的影响,统计各浓度区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结果:117例患者中,去甲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处于有效范围(10~20μg·ml-1)的占29. 06%(34/117),处于有效峰浓度范围(20~40μg·ml-1)的占67. 52%(79/117)。平均血药谷浓度和峰浓度在不同年龄段人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 05),>75岁患者的血药谷浓度>20μg·ml-1和峰浓度>40μg·ml-1比例显著高于<60岁组和60~75岁组(P<0. 05)。不同性别患者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肌酐清除率(Ccr)<40 ml·min-1组和Ccr 40~60 ml·min-1组患者的血药浓度均显著高于Ccr≥60 ml·min-1组(P<0. 05),且易发生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4. 53%(17/117),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结果为肯定14例,很可能2例,可能1例。结论: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年龄和肾功能对血药浓度影响显著,应常规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特别应加强75岁以上老年人及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用药监护,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7例次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对本院2005~2011年207例次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中监测血峰、谷浓度103例次,峰浓度和谷浓度在治疗窗范围内的各占65.31%和42.60%。35例使用去甲万古霉素的患者中监测血峰、谷浓度104例次,峰浓度和谷浓度在治疗窗范围内的各占32.65%和16.36%。〉60岁组的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谷浓度均显著高于〈18岁组(P〈0.05)。应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前后,肾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2%。结论: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有利于实现个体化给药,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许锦  李炯  韩兆欢 《海峡药学》2022,34(1):86-89
目的 了解万古霉素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为万古霉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03月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病历,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统计。结果 共收集病历200份,病原学送检率100%,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266例次,肾功能正常患儿和肾功能不全的患儿监测时机合理率分别为为18.6%和23.0%,首次监测浓度达标率37.5%。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肾功能是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重要因素(P<0.05)。临床有效率73.0%,不同血药浓度范围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万古霉素均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居多,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该院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仍有不合理之处,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与干预,确保患儿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ICU患者和PICU患者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以成人血药浓度为基准,为儿童患者的剂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测定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PICU病房治疗的49例重症感染患儿使用万古霉素后的血药浓度值,以及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于我院ICU病房治疗的68例重症感染患者使用万古霉素后的血药浓度值。将浓度值、年龄、肝肾功指标等资料录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人患者和儿童患者万古霉素谷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进一步分析显示,成人患者中,当万古霉素谷浓度为1520μg/mL时,其疗效最好(P=0.03);儿童患者中,当万古霉素谷浓度为1020μg/mL时,其疗效最好(P=0.03);儿童患者中,当万古霉素谷浓度为1015μg/mL时,其疗效最好(P=0.00)。结论以成人血药浓度为基准,儿童万古霉素给药剂量偏低,血药浓度偏低,应给予足量万古霉素,以使其血药浓度尽快达到有效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18.
万古霉素初始谷浓度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初始谷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使用万古霉素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100例,分析万古霉素临床使用时病原菌分布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回顾性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白蛋白水平、是否行机械通气、药物用法用量等及血药谷浓度监测数据,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万古霉素初始谷浓度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00例患者共分离47株革兰阳性病原菌,万古霉素的细菌清除率为91.49%;使用万古霉素前后患者的肾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2例患者出现肾毒性;按药品说明书要求每日2 g给药的仅有37例(占52.86%)谷浓度达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入住病区、机械通气是引起万古霉素初始谷浓度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万古霉素疗效明确,但初始谷浓度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万古霉素经验剂量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制定优化的给药方案。方法回顾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新生儿病房接受万古霉素治疗患儿的资料。收集患儿血浆万古霉素浓度的数据。根据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10 mg/L、10~20 mg/L、>20 mg/L)将患儿分为3组。计算达到目标血药浓度(10~20 mg/L)患儿的百分率和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按照药代动力学模型,确定万古霉素的理想剂量并预测其效果。结果共纳入107例患儿,35例(32.7%)患儿的血药浓度达到了目标水平。本研究推荐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案:剂量为20~40 mg/d;胎龄≤29周的给药间隔为12 h,胎龄≥30周的给药间隔为8 h,以期将患儿血药浓度的达标率提高至74%。结论万古霉素经验剂量治疗新生儿的药代动力学结果不理想,需要进行优化。本研究推荐的给药方案可以提高血药浓度的达标率,但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监测颅内感染新生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脑脊液浓度、脑脊液渗透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个体化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因细菌性脑膜炎入住新生儿科并使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和脑脊液浓度,计算其渗透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万古霉素平均血药浓度为11.72(9.54~15.22)mg/L,脑脊液浓度2.32(1.90~3.09)mg/L,渗透率23.02(14.49~33.33)%。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日龄、矫正胎龄、体质量、血肌酐水平相关(P<0.05);万古霉素脑脊液渗透率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蛋白水平相关(P<0.05)。结论:万古霉素的药动学在新生儿不同个体间差异较大,应根据年龄、体质量和血肌酐水平调整用药剂量,并严密监测血药浓度和脑脊液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